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3岁的吕英在退休之前,是一位大学教师。2008年6月,移民德国的女儿生下第二胎后,她决定和老伴一起前往汉堡探望刚出生的外孙。而在德国暂居的三个月时间里,吕英观察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尽管德国老人退休后的生活同样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一些老人也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排遣孤独、让生活重新焕发生趣的好办法——做“出租祖父母”。
在吕英眼中,这种可能在中国人看来有些另类的方法既让老人摆脱了心灵上的孤寂,又为那些整日为工作忙得不可开交的年轻父母解决了燃眉之急,可谓一举两得。以往,德国人给人的感觉有些刻板、保守,而这种富有创意的“祖父母租赁现象”则打破了我们从前对德国人的固有印象。同时,也体现了德国社会对养老问题的关心和关注。
隔壁有位出租外婆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来汉堡。之前因为工作、旅游、探亲的原因,我曾先后五次在汉堡停留过。而每次来到这个德国北部的港口城市,都会有很多新奇的意外发现。
住进女儿家里的第一天,除了被刚过满月的可爱外孙逗得满心欢喜之外,我发现隔壁的约瑟芬一家突然多出了一口人。当晚我拿着一份中国皮影礼物去约瑟芬家打招呼的时候,开门的是一位陌生的老太太。而去年我来女儿家探亲时,约瑟芬这位单身母亲还只是带着三个孩子独自生活。
大概是猜到了我的疑问,约瑟芬主动做了解释:“这位是汉娜,是我给孩子们请来的‘外婆’,她是一个非常好的人,帮了我不少忙。”汉娜听罢露出了亲切的笑容,她给人感觉很舒服,看上去就值得信赖。
第二天上午,我在电梯间又碰到了汉娜,她热情地和我攀谈了起来。原来,两年前汉娜从汉堡大学图书馆退休,丈夫已经因病去世,两个女儿一个去了美国留学,另一个则嫁到了慕尼黑。汉娜孤身一人住在汉堡,身边只有一只红色的泰迪犬作伴,感觉非常孤单。
有一次,她偶然路过一家中介,看到了约瑟芬想要给孩子们招聘一名“外婆”的启事,不由心中一动,并马上投递了简历。而两个人见面后也感觉非常投缘,孩子们和汉娜相处得也十分融洽。没多久,汉娜就成了约瑟芬孩子们的“外婆”。
我问汉娜,做孩子们的“外婆”具体要做些什么呢?汉娜从房间里找出了那份与约瑟芬签定的协议,里面明确约定了汉娜的工作内容,其中包括约瑟芬不在家的时候,汉娜要按时接送三个孩子放学(德国的幼儿园一般下午两点或三点闭园),并陪他们完成作业;节假日时,汉娜要带孩子们看电影、去游乐园玩,费用则是按时计算。
“你喜欢这份工作吗?”我问道。因为像汉娜这种情况的人,我在国内经常碰到,可大家似乎并不会像汉娜一样与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建立亲密的联系,尤其是要扮演别人的外婆,这可不是单单提供服务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倾注很多感情的呀。
“我来约瑟芬家已经半年,我从来没觉得给孩子们当‘外婆’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汉娜又露出了慈祥的微笑。“他们都是非常好的孩子,约瑟芬待我也很好。事实上,我从这些孩子身上得到的东西,并不比我付出的少。我待他们就像我的孙子和孙女一样,我把不能向自己远方的孙子、孙女表达的爱,都投注在他们身上了。很多人说我们就像真的一家人一样。”
正说话间,约瑟芬的小女儿爱玛跑到了汉娜的面前,亲昵地搂住汉娜的腿撒娇。汉娜抱起爱玛,在她粉嫩的小脸上狠狠亲了一下,两个人一起开怀大笑起来。看起来,她们真的就像祖孙二人一样。
晚上我跟女儿聊起这件事,她说德国人口的老龄化非常严重,每年四月的第一个星期三是德国的“老年人日”,全德国有56%的老年人独自居住,他们已渐渐成为孤独的一代。而另一方面,德国人的生育观却日益淡薄,每年出生的孩子很少。如何替那些年轻父母解决照顾孩子的问题,又让老人安度晚年,成了德国社会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政府部门也非常关注。后来,德国社会福利部推出了一个“白发伴童年”的计划,鼓励各地大胆尝试“出租祖父母”。没想到,这个看似不靠谱的主意,居然受到了年轻父母和“被出租老人”的双双好评。这可真应了那句话——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租来的天伦之乐
给外孙办满月酒的时候,我们邀请了很多女儿和女婿的同事前来庆祝。其中,女婿的一个名叫施奈德的同事吸引了我的注意。他看起来非常喜欢我的小外孙,抱小孩子的姿势也相当专业。我走上前跟他搭话。
“您有几个小孩呀?”施奈德笑得有点勉强,“我和太太结婚五年了,可我们赚的钱不多,一直不敢要小孩。我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人,他们很着急。”
这种情况倒是和中国差不多。此前我看过一些报道,说德国现在的育龄妇女每人只生育1.36个孩子,排在西欧各国的最后。很多年轻人都担心生小孩会失去工作,另外抚养孩子的巨大经济压力也让一些人推迟或者干脆放弃了生育计划。
“不过,我父母现在也并不孤单,两个人现在正给一个男孩做‘祖父母’,他们相处得非常好,我母亲每天都去幼儿园接送小孩,甚至还随身带着男孩的照片,有时候看得我都有点嫉妒了。”施奈德笑着说。我点了点头,看来,这个“出租祖父母”的计划在德国开展得还真是不错,也的确为老人们解决了精神和心理上的需要。
后来女儿告诉我,她的几个“丁克一族”同事(夫妻二人不生育小孩)的父母,大多都是通过做“出租老人”才体验到成为祖父母的喜悦、享受到天伦之乐的。而许多老人也在“被出租”的过程中,感觉到了无尽的乐趣。他们觉得和孩子在一起让自己年轻了许多,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有用的人,还被社会和周围的人所需要,内心感到十分满足,也重新拾回了自信和快乐。
离女儿家不远的那条街上,有一家服务中介。一天上午,我闲逛的时候在店外停留了半个小时,居然就碰到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前去打听出租自己的事。但也不是任何人都能顺利把自己出租出去。德国政府对这项出租计划管理得十分严谨细致,无论是“雇主”还是“出租方”,其资质和条件都要受到详细的调查和确认,以防意外的发生,对老人和儿童这两个弱势群体的关切,由此可见一斑。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的归期转眼间就到了。临行之前,我跟女儿说,如果将来她遇到类似的生活需要,也可以尝试给孩子们租一个“外婆”。女儿听后一边笑,一边眼里开始闪烁泪花。我知道,即将到来的离别让这个笑话变得不是那么可笑。但是不可否认,德国“出租老人”这种独特的现象,对于同样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一样具有借鉴意义,只是不知人们的接受程度有几何。
(摘自《健康自助养生》)
在吕英眼中,这种可能在中国人看来有些另类的方法既让老人摆脱了心灵上的孤寂,又为那些整日为工作忙得不可开交的年轻父母解决了燃眉之急,可谓一举两得。以往,德国人给人的感觉有些刻板、保守,而这种富有创意的“祖父母租赁现象”则打破了我们从前对德国人的固有印象。同时,也体现了德国社会对养老问题的关心和关注。
隔壁有位出租外婆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来汉堡。之前因为工作、旅游、探亲的原因,我曾先后五次在汉堡停留过。而每次来到这个德国北部的港口城市,都会有很多新奇的意外发现。
住进女儿家里的第一天,除了被刚过满月的可爱外孙逗得满心欢喜之外,我发现隔壁的约瑟芬一家突然多出了一口人。当晚我拿着一份中国皮影礼物去约瑟芬家打招呼的时候,开门的是一位陌生的老太太。而去年我来女儿家探亲时,约瑟芬这位单身母亲还只是带着三个孩子独自生活。
大概是猜到了我的疑问,约瑟芬主动做了解释:“这位是汉娜,是我给孩子们请来的‘外婆’,她是一个非常好的人,帮了我不少忙。”汉娜听罢露出了亲切的笑容,她给人感觉很舒服,看上去就值得信赖。
第二天上午,我在电梯间又碰到了汉娜,她热情地和我攀谈了起来。原来,两年前汉娜从汉堡大学图书馆退休,丈夫已经因病去世,两个女儿一个去了美国留学,另一个则嫁到了慕尼黑。汉娜孤身一人住在汉堡,身边只有一只红色的泰迪犬作伴,感觉非常孤单。
有一次,她偶然路过一家中介,看到了约瑟芬想要给孩子们招聘一名“外婆”的启事,不由心中一动,并马上投递了简历。而两个人见面后也感觉非常投缘,孩子们和汉娜相处得也十分融洽。没多久,汉娜就成了约瑟芬孩子们的“外婆”。
我问汉娜,做孩子们的“外婆”具体要做些什么呢?汉娜从房间里找出了那份与约瑟芬签定的协议,里面明确约定了汉娜的工作内容,其中包括约瑟芬不在家的时候,汉娜要按时接送三个孩子放学(德国的幼儿园一般下午两点或三点闭园),并陪他们完成作业;节假日时,汉娜要带孩子们看电影、去游乐园玩,费用则是按时计算。
“你喜欢这份工作吗?”我问道。因为像汉娜这种情况的人,我在国内经常碰到,可大家似乎并不会像汉娜一样与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建立亲密的联系,尤其是要扮演别人的外婆,这可不是单单提供服务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倾注很多感情的呀。
“我来约瑟芬家已经半年,我从来没觉得给孩子们当‘外婆’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汉娜又露出了慈祥的微笑。“他们都是非常好的孩子,约瑟芬待我也很好。事实上,我从这些孩子身上得到的东西,并不比我付出的少。我待他们就像我的孙子和孙女一样,我把不能向自己远方的孙子、孙女表达的爱,都投注在他们身上了。很多人说我们就像真的一家人一样。”
正说话间,约瑟芬的小女儿爱玛跑到了汉娜的面前,亲昵地搂住汉娜的腿撒娇。汉娜抱起爱玛,在她粉嫩的小脸上狠狠亲了一下,两个人一起开怀大笑起来。看起来,她们真的就像祖孙二人一样。
晚上我跟女儿聊起这件事,她说德国人口的老龄化非常严重,每年四月的第一个星期三是德国的“老年人日”,全德国有56%的老年人独自居住,他们已渐渐成为孤独的一代。而另一方面,德国人的生育观却日益淡薄,每年出生的孩子很少。如何替那些年轻父母解决照顾孩子的问题,又让老人安度晚年,成了德国社会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政府部门也非常关注。后来,德国社会福利部推出了一个“白发伴童年”的计划,鼓励各地大胆尝试“出租祖父母”。没想到,这个看似不靠谱的主意,居然受到了年轻父母和“被出租老人”的双双好评。这可真应了那句话——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租来的天伦之乐
给外孙办满月酒的时候,我们邀请了很多女儿和女婿的同事前来庆祝。其中,女婿的一个名叫施奈德的同事吸引了我的注意。他看起来非常喜欢我的小外孙,抱小孩子的姿势也相当专业。我走上前跟他搭话。
“您有几个小孩呀?”施奈德笑得有点勉强,“我和太太结婚五年了,可我们赚的钱不多,一直不敢要小孩。我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人,他们很着急。”
这种情况倒是和中国差不多。此前我看过一些报道,说德国现在的育龄妇女每人只生育1.36个孩子,排在西欧各国的最后。很多年轻人都担心生小孩会失去工作,另外抚养孩子的巨大经济压力也让一些人推迟或者干脆放弃了生育计划。
“不过,我父母现在也并不孤单,两个人现在正给一个男孩做‘祖父母’,他们相处得非常好,我母亲每天都去幼儿园接送小孩,甚至还随身带着男孩的照片,有时候看得我都有点嫉妒了。”施奈德笑着说。我点了点头,看来,这个“出租祖父母”的计划在德国开展得还真是不错,也的确为老人们解决了精神和心理上的需要。
后来女儿告诉我,她的几个“丁克一族”同事(夫妻二人不生育小孩)的父母,大多都是通过做“出租老人”才体验到成为祖父母的喜悦、享受到天伦之乐的。而许多老人也在“被出租”的过程中,感觉到了无尽的乐趣。他们觉得和孩子在一起让自己年轻了许多,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有用的人,还被社会和周围的人所需要,内心感到十分满足,也重新拾回了自信和快乐。
离女儿家不远的那条街上,有一家服务中介。一天上午,我闲逛的时候在店外停留了半个小时,居然就碰到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前去打听出租自己的事。但也不是任何人都能顺利把自己出租出去。德国政府对这项出租计划管理得十分严谨细致,无论是“雇主”还是“出租方”,其资质和条件都要受到详细的调查和确认,以防意外的发生,对老人和儿童这两个弱势群体的关切,由此可见一斑。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的归期转眼间就到了。临行之前,我跟女儿说,如果将来她遇到类似的生活需要,也可以尝试给孩子们租一个“外婆”。女儿听后一边笑,一边眼里开始闪烁泪花。我知道,即将到来的离别让这个笑话变得不是那么可笑。但是不可否认,德国“出租老人”这种独特的现象,对于同样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一样具有借鉴意义,只是不知人们的接受程度有几何。
(摘自《健康自助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