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农的同里》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nel_gdi_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品:《龙农的同里》
  时长:10分48秒
  类型:纪录片
  设备:Sony-PD190P、
  Panasonic-DVC33MC
  后期软件:Premiere Pro 2.0
  出品:浙江传媒学院 电视艺术系
  
  吧主:这部片子挺有意思的,整个宣传片由于这个孩子的天真烂漫变得非常闪光。
  李晋林:对于这部影片的闪光点在于同学们很幸运的遇到了这个男孩,而且他们还耐心地跟着这个男孩拍摄了几天,关键是这个孩子身上的“戏” 能被同学们很巧妙地捉住,这是非常敏感的,因为当时拍摄这个男孩子的剧组除了我们学校的学生还有其他学校的同学。
  对于同里高校影像大展,我们学校在前期创作上面还是投入很多力量,老师和同学们几次来到同里选景,找选题等等,可以说我们在这方面还是非常重视的。
  余源伟:这部片子的问题很突出——优缺点明确。亮点很多,问题也不少,体现了低年级同学们制作上的问题。节奏感把握不住,但细节很有意思。
  我认为有一点有问题,就是龙农在制作飞机的时候,其实根本没有必要添加配音,这个时候其实完全用画面就可以解决。初学影像的学生就容易犯这种毛病,他们往往低估了观众的理解能力。
  李晋林:其实我们学校的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各个专业的都可以融合。我们有编导、摄像、化妆等专业,几个不同班的同学就可以组成一个比较像样的剧组了。像这个剧组就是几个同学自己组合的。我们现在本科还没有高年级的同学,学校刚刚改成本科专业,之前一直是专科为主。
  吧主:我注意到了这部纪录片中的这个孩子,它本身就有无限的戏剧可能,而咱们这部影片看上去更像一部为电视台做的旅游宣传片,是因为咱们的教学终究是有意识的这么去做,还是现在电视台专题片的影响力太大了?
  李晋林:我们学校在学生创作的本体上本身就不一样,别的学校和我们学校就完全不同。我们在教学中就有意识地教导同学们去朝这个方向发展。
  实用,这也正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而且我们的很大一部分老师都是曾经在电视一线领域有过一些成绩的。我们会更重视传播,将来学生们到了电视台中也会有很多类似方面的训练。
  余源伟:现在的影片中旁白会比较多,这确实是其中的问题。我们的同学将来到了电视台,也会有很多机会拍摄这类专题性的纪录片,但是到了电视台其实也不会有太多让自己抒发情感的时机。我想只有有真情实感,在学习、训练中充满了情感,才能拍出自己的东西。首先学生要有自己想要表达的欲望,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感动别人。
  其实永远会有人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但这也永远是一小部分。毕竟我们培养的是有一技之长的编导,而不是以培养艺术家为主。有艺术家气质的学生在任何学校都是稀少的。
  从我专业的角度去看,这部片子体现出了初学的同学们对于技术的运用里面有大量的景别,的同学很勤快,拍了大量的素材。这种创作热情很好,而反之这种巨大的创作热情也让整个片子的镜头感有些碎。
  李晋林:而作为一个外国的小孩儿,其实没有必要那么中规中矩地在开始把他们一个一个介绍出来,老爸、老妈……人物出场不一定要这么介绍,可以在整个过程中由事件引出人物。
  当然整部影片我认为好的是在那些小段落里面,是那些小的闪光的点。在选题的时候也挺好,能在这么多人中找到这个中德混血的小孩,而且这个中德混血小孩儿在同里古镇上,与古镇的整个文化氛围形成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吧主说话:
  身上流淌着德国和中国两个国家血液的男孩来到了古镇同里。
  
  内容简介:
  本片讲述了中德混血儿龙农在同里的故事。这个说着一口流利中国话的13岁男孩,在两次来同里期间以独特的方式交到了许多亲密的朋友,他帮鸬鹚船的老婆婆寻找丢失的鸬鹚,他帮客栈老板娘做报警器,他跟书画店老板学中国画……同里的一切对龙农都充满了吸引力,同里的人们也都和龙农亲如一家。本片从龙农的视角看同里,通过对龙农一家同里之行的真实记录,不动声色地描绘了一个外国孩子和同里百姓之间真挚的友情以及龙农对同里“家”般的依恋,从而自然地唤起人们对于 “知己真情”的回味和追寻。
  
  导演阐述:
  龙农实在太惹眼,胡晓阳老师这样形容第一次见到他的印象:“他在同里到处跑,就像刚刚被放生的小老虎回到了熟悉的丛林。”一个外国孩子在同里就像在自己家一样撒欢玩耍,见到每一个同里人都说“你好”,好像彼此相识了很多年,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景象!他为什么会来同里,为什么会对同里这么熟悉,同里的人们又为什么这么接纳他,一个个问号促使我们决定跟随他的行踪,做一次真实的记录。
  由于龙农的行程所限,整个拍摄过程只短短历时两天,对于进入一个人物的内心可以说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好在我们配备了双机双摄像,一组跟着龙农,另一组跟着龙农父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时间的不足。
  同里的阳光的确很好,反映在我们的镜头上色彩分明,影调丰富。龙农果然没有令人失望,跟随他的一路都是惊喜,他的脑子里永远装满了稀奇古怪的想法,随时给出一个亮点,连我们自己都始料未及,2天,9盘素材带,每一盘都是实实在在的“料”。整个拍摄过程,也是片子在我们脑中慢慢成型的过程,龙农与同里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所表现出的那种发自内心而自然流露的亲情般的感觉,深深打动了我们。龙农的妈妈说,龙农在同里最大的收获就是被接纳,龙农或许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双向互动的问题,但他实实在在地在为同里的人们做着他所能想到的所有事情。被接纳只和真诚有关,与国籍,肤色甚至语言障碍无关。
  
  作者档案:
  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5人团体,无法评判谁是主导,谁是附属,有的只是因为不同专业背景而导致的分工不同。编导张文静现在电视艺术系电视编导专业,来自影视文学专业,因此包办了片子的全部文字工作,编导顾颖婕来自播音专业,因此成了解说员,摄像佘思益兼职当了剪辑师,还有一位编导刘伟和摄像蒋卓斌也在沟通协调方面不可或缺,全组人员在整个创作过程始终紧密合作,一个学校囊括了剧组需要的几乎所有工种,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外我们还有两位特别的成员,就是我们的指导老师胡晓阳老师和段哓明老师,他们对我们极度耐心地指导,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
其他文献
同学们往往选定了一个选题以后,扑在上面一心一意拍摄的热情很高,拍出了大量素材,却没有办法好好地组织,太令人惋惜了。剪辑是剧情片最重要的语言语法,虽然纪录片不能像故事片那样理性的安排,但剪辑同样是作者发言的最佳方式,好的导演可以利用剪辑确立自己的记录风格,剪辑最基础的作用可以用来表达作者独立的见解和立场。  在选题方面,起初杨昶也选择了与于志强相同的角度,拍摄特征鲜明的人物,他曾经计划拍摄一位聋哑学
期刊
策划/执行 龙套 猫熊大    在2003年底,Sony、Canon、Sharp及JVC四家公司联合宣布了HDV标准。之后的市场接连出现了DVD,微硬盘,存储卡的阵营,加之各类标清与高清产品层出不穷,正在打得火热的新格式又各说各好。今年5月松下和索尼又联袂推出了一个新的格式标准—AVCHD。而仅仅3个月后,索尼就于8月24日发布了两款AVCHD格式的摄像机。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过于丰富的选择也可能
期刊
轰轰烈烈的世界杯终于落下帷幕,世界杯对很多人来说也许只意味着一场等待已久的足球盛宴。但是对于宽带视频网站来说,它却是提升整个产业的关键一战。  博客和宽带视频被视为以互动为主要特征的WEB2.0时代的两大新网络现象。IT精英们煞有其事地说:2006年是网络视频元年。在这个元年,一个世界杯带给了视频网站一个机会:作为宽带视频网站的代表之一的MYSEE(www.mysee.com)是中国唯一一家购买了
期刊
导演简历  刘高明  1972年生于江西石城。现生活工作于深圳。  1995年大学毕业,大学期间主要从事油画及摄影创作。  1997年起开始从事设计工作。  2001年创建深圳兄弟设计有限公司,任创作总监。  2005年拍摄第一部电影作品——纪录片《排骨》    楔子  在安徽,我看到一部好电影—《排骨》;在合肥,我结交了一个好朋友—刘高明。  在中国纪录片交流周的那几天,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每
期刊
缘起  1994年我从大学中文系毕业,那时候我到宜昌市电视台实习,实习的时候就对这个工作很有兴趣,不过当时只是很羡慕记者相对比较自由的生活方式,毕竟这个工作还是一个比较有创造性的工作。  我最初做的是青少年节目编导,但后来节目改版,有时候就需要做一些专题片,比如宜昌的孩子到北京参加夏令营等等,我想那个时候是最初做和纪录片有点类似的尝试。  1998年在广播学院念了研究生课程,当时很好的事情是在学院
期刊
可能是离我出生成长的年代较远,曾经的唐山大地震对于我来说,不过是一个遥远、陌生、模糊并且概念化的历史事件,就像“文革”、“大跃进”那样的事件一样……  记得10年前,电视里播放着纪念唐山地震20周年的专题片,还是孩子的我懵懂的获知,那是个巨大的灾难,国家损失惨重,死了很多人,但是群众和军队在政府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奋勇抗震,重建废城……似乎,对中国人来说,那又是段英勇的历史。再长大些,看一些自然科学
期刊
上周三,七点半,知春路之巅户外的二楼咖啡厅,例行的看片沙龙照旧举行。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样,第一没想到此次看片会有这么多的人到场(或许与周二中午河北地震带动北京小震的缘故),第二没想到《唐山地震30年祭》的导演王晓清是如此的一位女子,最没想到的是唐山地震的背后有着这样的历史真相。  从小长到大,所有看到的,听到的关于唐山地震的只是一些纪念感怀,从未看到过事情发行前的来龙去脉。即使是在看片会当天,因为与
期刊
作品:《难舍的日子》  时长:15分钟  类型:纪录片  设备:Sony imax900p  后期软件:Premiere Pro  出品: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系电视编导专升本班    吧主:和很多电视台的纪录片比起来,这部纪录片挺感人的,很多细节刻画得也到位。  我个人觉得,独立制作电视专题片,无论是哪种纪录片的制作方法都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电视台纪录片的方法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毕竟我们从小都是看着
期刊
DV和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人似乎永远生活在边缘。  这有点像是古代的隐士和名士,沉寂于江湖,悠游于山泉,然而在他们的心中真的不希望致君尧舜,成就点什么吗?联想起现在的DV来,这种尴尬似乎由来已久。  每一个拍DV的人在最初的时候,总是抱着美好的理想来描绘生活中的图卷。当然,这之中的我们脱不了凡夫俗子的功名之心,没有几个人真正是为了玩儿才加入到其中的。凡是觉得自己是这块料的人都希望有朝一日能站在聚光灯下
期刊
宋 靖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副教授,现在电影学院摄影学院任教。  开设的主要课程:  “照相机术”、“生活摄影”、“影视短片创作”。  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图片摄影的数字化短片的剪辑技巧”    训练目的:  要拍好一部纪录片,最为关键的要抓住两个方面——题材和剪辑,题材决定了一部记录拍的起点,而剪接则是通向成功最后的一段距离。对于作者而言,题材起到了限定的作用,导演更多地依靠剪辑来确立影片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