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初,王夫之隐居湘西石船山下,筑草堂而居,人称“船山先生”。
有一天,一位朋友来拜访,王夫之十分高兴,连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倾其所有,置办饭菜,相对而坐,把酒对酌,大有酣畅淋漓之感。天色将晚,朋友告辞,王夫之依依不舍,本想多送一段路,然而自己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只能起身恭送朋友三步,郑重说:“君自保重,我心送你三十里。”
朋友拱手而别,走了十五里,忽然想起雨伞忘在了王夫之家里,又急忙往回赶,等他转回到家门口,看见王夫之还毕恭毕敬地站在原地,心里默念着时间,“心送”朋友走完三十里……
“我心送你三十里”,在朋友听来,不过是一句表示敬意的客气话,可在王夫之,却是一个必须完成的承诺。他的一生,都在实现着自己的信仰与诺言。
王夫之生于明末,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父亲为其取名“夫之”,“夫”乃学者、先生、大丈夫之谓也。他也的确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7岁就读完十三经,14岁便考中秀才,16岁跟随其饱学的叔父学诗研史,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阅读前人诗词不下10万首,20岁入长沙岳麓书院深造,4年后与其长兄王介之参加乡试而同时榜上有名。明朝灭亡后,他投身于反清复明的斗争,失败后在39岁怅然回到家乡,“栖伏林谷,随地托迹”,立志不仕清,不媚清,改换姓名,打扮成徭人以避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著述之中,写下了四百多卷著作,学问闻名于世。
在居住的草堂之前,王夫之一改湖南乡间“屋前不栽柏,屋后不插柳”的惯例,亲手种植下了两棵柏树,显示了不肯与流俗为伍的气度。生活于草堂之中,木屐和雨伞成了他的必备之物,只要出门,无论晴雨,他必登屐撑伞,以示他“不踩清朝土,不顶清朝天”的气节。
王夫之晚年身体不好,生活又极度贫困,有时连写作用的纸笔都要靠朋友、学生周济,但他始终不改志向,坚持不食“清粟”。七十一岁时,有一清政府大员慕名前来拜访,感叹他生活的清贫,赠给他许多吃穿用品。王夫之身在病中,以明臣自居,拒不会客,并把这位官员所带来的礼物全部退回。这位大员自讨没趣,只得悻悻而归。在他走后,王夫之写下一副对联,以表心迹:“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王夫之虽然最终没能完成反清复明的政治理想,但他历尽千辛万苦,却没有坠落自己的志向,面对权势欺压,利禄诱惑,矢志不渝,“完发以终”,始终未剃发。
古人说,信者,诚也。真正的信用,是对自己内心的承诺,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在世风日下,人们都在迷茫于选择方向的时候,王夫之以他的坚持,给我们留下了高山仰止的形象。
(晓晓竹摘自《作者博客》)
有一天,一位朋友来拜访,王夫之十分高兴,连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倾其所有,置办饭菜,相对而坐,把酒对酌,大有酣畅淋漓之感。天色将晚,朋友告辞,王夫之依依不舍,本想多送一段路,然而自己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只能起身恭送朋友三步,郑重说:“君自保重,我心送你三十里。”
朋友拱手而别,走了十五里,忽然想起雨伞忘在了王夫之家里,又急忙往回赶,等他转回到家门口,看见王夫之还毕恭毕敬地站在原地,心里默念着时间,“心送”朋友走完三十里……
“我心送你三十里”,在朋友听来,不过是一句表示敬意的客气话,可在王夫之,却是一个必须完成的承诺。他的一生,都在实现着自己的信仰与诺言。
王夫之生于明末,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父亲为其取名“夫之”,“夫”乃学者、先生、大丈夫之谓也。他也的确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7岁就读完十三经,14岁便考中秀才,16岁跟随其饱学的叔父学诗研史,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阅读前人诗词不下10万首,20岁入长沙岳麓书院深造,4年后与其长兄王介之参加乡试而同时榜上有名。明朝灭亡后,他投身于反清复明的斗争,失败后在39岁怅然回到家乡,“栖伏林谷,随地托迹”,立志不仕清,不媚清,改换姓名,打扮成徭人以避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著述之中,写下了四百多卷著作,学问闻名于世。
在居住的草堂之前,王夫之一改湖南乡间“屋前不栽柏,屋后不插柳”的惯例,亲手种植下了两棵柏树,显示了不肯与流俗为伍的气度。生活于草堂之中,木屐和雨伞成了他的必备之物,只要出门,无论晴雨,他必登屐撑伞,以示他“不踩清朝土,不顶清朝天”的气节。
王夫之晚年身体不好,生活又极度贫困,有时连写作用的纸笔都要靠朋友、学生周济,但他始终不改志向,坚持不食“清粟”。七十一岁时,有一清政府大员慕名前来拜访,感叹他生活的清贫,赠给他许多吃穿用品。王夫之身在病中,以明臣自居,拒不会客,并把这位官员所带来的礼物全部退回。这位大员自讨没趣,只得悻悻而归。在他走后,王夫之写下一副对联,以表心迹:“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王夫之虽然最终没能完成反清复明的政治理想,但他历尽千辛万苦,却没有坠落自己的志向,面对权势欺压,利禄诱惑,矢志不渝,“完发以终”,始终未剃发。
古人说,信者,诚也。真正的信用,是对自己内心的承诺,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在世风日下,人们都在迷茫于选择方向的时候,王夫之以他的坚持,给我们留下了高山仰止的形象。
(晓晓竹摘自《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