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中犹如春天万物更新一般,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我们在很多方面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这些成为我们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缺憾,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
本文意在通过反思思品课堂缺憾,并提出对策,与广大思品教师一起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方法。
一、要关注学生主体但不该教师“隐退”
案例描述:一位教师在教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候,按照这样的步骤组织教学:1.民族精神大家说:学生举例说明我国伟大的民族精神,并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归纳民族精神的内涵。2.民族精神的历史和今天:学生举例说明民族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民族精神这部分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很难继续深刻挖掘教学内容,于是教师继续设问: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例子说明民族精神在我国历史上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那在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弘扬民族精神呢?3.接力棒在我手中:讨论总结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学生去探究、解决问题。在学生展示过程中,老师注意让学生担任“评委”,用“他这样回答全面吗?你有什么想补充的内容”、“他的回答对吗?不对的话该如何改正呢”等问题,把学生推上评判席。
行为探析: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提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切身体验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的能力。”但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不管什么内容和情况,课堂上老师讲的愈少愈好,就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要知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既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也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行为还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因为受到学生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如果离开教师引导,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绝对化,教师跟着学生的思路走,就会导致很多学生无所适从,其实质是学生主体的放任自流。
行为对策: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思想品德教师要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必须摒弃原有的“教师为中心”的做法,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从知识施予者这一角色逐步向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的新角色转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站在学生中间,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需要及发展的可能性,依据学生实际而开展活动课程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动机,为学生提供支架,提供必要的辅导、支持和示范等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更深入。总之,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要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要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要为之。
二、要注重激励评价但不能全盘肯定
案例描述: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一节课《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新课伊始,学生起来陈述集体的表现形式、集体的特征等基本知识时,老师评价:很好。即时记忆后学生展示记忆情况,老师评价:不错。在探究环节,学生起来展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生只总结出了其中的一个方面,老师仍然评价:很棒的回答!……一堂课下来,这位老师共使用类似评价将近二十次之多,整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
行为探析:被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于永正老先生在一段文章中说:“有人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一百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这个说法我赞成,我对学生的情是通过“戴高帽子”传递给学生的……”于永正老先生的话明确表明了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对于学生成长的作用之重大,这也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激励性评价值得借鉴,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评价的积极引领作用。对这堂课而言,乍一看似乎是关注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领域,但是类似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只是浮于表面,形式单一。事实上,如果教师的赞赏实在太多太滥,会使学生在长期的表扬声中渐渐“麻木”,长期下去,必然带来更多的迷失。
行为对策:教学中,教师要把准评价的尺度,适时适度地对学生给予表扬,切不可滥用。教师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鼓舞、激励学生,尤其是在学生智慧火花闪现时,教师要充分地肯定学生的良好表现。但对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不能一味地肯定或否定,而应该用策略的方法给予客观的评价:恰当的鼓励肯定或提出不足,在提出不足时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感受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后必要时可给出适时的指导。在教学中难免出现学生回答的结果与正确答案不符,这时老师不必急于对学生的答案作出评价,应抱着乐于听学生说的态度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再作评价,这样就营造了蹲下身来与孩子说话的教育氛围。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才能得到发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需要我们在实施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只有这样,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机的互动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和进步的舞台。
本文意在通过反思思品课堂缺憾,并提出对策,与广大思品教师一起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方法。
一、要关注学生主体但不该教师“隐退”
案例描述:一位教师在教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候,按照这样的步骤组织教学:1.民族精神大家说:学生举例说明我国伟大的民族精神,并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归纳民族精神的内涵。2.民族精神的历史和今天:学生举例说明民族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民族精神这部分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很难继续深刻挖掘教学内容,于是教师继续设问: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例子说明民族精神在我国历史上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那在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弘扬民族精神呢?3.接力棒在我手中:讨论总结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学生去探究、解决问题。在学生展示过程中,老师注意让学生担任“评委”,用“他这样回答全面吗?你有什么想补充的内容”、“他的回答对吗?不对的话该如何改正呢”等问题,把学生推上评判席。
行为探析: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提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切身体验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的能力。”但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不管什么内容和情况,课堂上老师讲的愈少愈好,就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要知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既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也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行为还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因为受到学生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如果离开教师引导,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绝对化,教师跟着学生的思路走,就会导致很多学生无所适从,其实质是学生主体的放任自流。
行为对策: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思想品德教师要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必须摒弃原有的“教师为中心”的做法,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从知识施予者这一角色逐步向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的新角色转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站在学生中间,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需要及发展的可能性,依据学生实际而开展活动课程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动机,为学生提供支架,提供必要的辅导、支持和示范等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更深入。总之,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要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要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要为之。
二、要注重激励评价但不能全盘肯定
案例描述: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一节课《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新课伊始,学生起来陈述集体的表现形式、集体的特征等基本知识时,老师评价:很好。即时记忆后学生展示记忆情况,老师评价:不错。在探究环节,学生起来展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生只总结出了其中的一个方面,老师仍然评价:很棒的回答!……一堂课下来,这位老师共使用类似评价将近二十次之多,整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
行为探析:被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于永正老先生在一段文章中说:“有人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一百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这个说法我赞成,我对学生的情是通过“戴高帽子”传递给学生的……”于永正老先生的话明确表明了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对于学生成长的作用之重大,这也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激励性评价值得借鉴,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评价的积极引领作用。对这堂课而言,乍一看似乎是关注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领域,但是类似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只是浮于表面,形式单一。事实上,如果教师的赞赏实在太多太滥,会使学生在长期的表扬声中渐渐“麻木”,长期下去,必然带来更多的迷失。
行为对策:教学中,教师要把准评价的尺度,适时适度地对学生给予表扬,切不可滥用。教师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鼓舞、激励学生,尤其是在学生智慧火花闪现时,教师要充分地肯定学生的良好表现。但对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不能一味地肯定或否定,而应该用策略的方法给予客观的评价:恰当的鼓励肯定或提出不足,在提出不足时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感受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后必要时可给出适时的指导。在教学中难免出现学生回答的结果与正确答案不符,这时老师不必急于对学生的答案作出评价,应抱着乐于听学生说的态度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再作评价,这样就营造了蹲下身来与孩子说话的教育氛围。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才能得到发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需要我们在实施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只有这样,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机的互动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和进步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