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是一种心灵的沉醉与神往,是一种人生的高峰体验,是一种人格的开拓。信息化时代,中小学传统美德教育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困境,有的教师都认为,教育就是教育,教学就是教学,完全是两回事。我却认为教育和教学是我们育人的两条主线,一名睿智的教师应该能将德育与自己的教学相结合,使这两条主线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互相促进。我既是一名语文教师,又是一位班主任,引领学生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畅游,在语文实践中享受育人的快乐,是我不变的梦想和追求。
一、挖掘德育因素,完善价值取向
在平时的备课、教学中,我认为每一篇课文都蕴藏着教育价值,而这样的教育价值是靠教师自己去挖掘、去发现的。所以,我注重深钻教材,寻找、利用一切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力求做到德育与语文学科间的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我在学科教学挖掘德育因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品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思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战斗精神和崇高境界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伦理道德观和做人的道理。
二、创设教学情境,以情动人,熏陶浸染,激发道德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效果的保证。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有意义的情境或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条件,制造情境, 教师巧妙的点拨与暗示,借助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入理想的境界,潛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
三、以美育人,培养健康情趣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近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富有情感色彩和美育因素。能够激发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提高审美情趣,使人在潜意识中得到美的教育,受到美的启迪。教师要带着感情色彩引领学生研读课文,使学生的情感不知不觉地抵达心灵深处。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和悠久文化传统的热爱之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在阅读欣赏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材的感染渗透,并不断强化、升华,达到培养健康情趣的目的。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不仅仅是给人以知、解人以惑,更重要的是师人以德、授人以道。总之,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是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者要因材施教,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等综合素质。
一、挖掘德育因素,完善价值取向
在平时的备课、教学中,我认为每一篇课文都蕴藏着教育价值,而这样的教育价值是靠教师自己去挖掘、去发现的。所以,我注重深钻教材,寻找、利用一切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力求做到德育与语文学科间的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我在学科教学挖掘德育因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品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思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战斗精神和崇高境界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伦理道德观和做人的道理。
二、创设教学情境,以情动人,熏陶浸染,激发道德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效果的保证。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有意义的情境或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条件,制造情境, 教师巧妙的点拨与暗示,借助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入理想的境界,潛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
三、以美育人,培养健康情趣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近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富有情感色彩和美育因素。能够激发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提高审美情趣,使人在潜意识中得到美的教育,受到美的启迪。教师要带着感情色彩引领学生研读课文,使学生的情感不知不觉地抵达心灵深处。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和悠久文化传统的热爱之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在阅读欣赏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材的感染渗透,并不断强化、升华,达到培养健康情趣的目的。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不仅仅是给人以知、解人以惑,更重要的是师人以德、授人以道。总之,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是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者要因材施教,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等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