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为何不主动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15034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活动成功与否,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和参与效果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学生主动性取决于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大小。在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时,整个身心处于活跃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效果就突出,学习效率自然也高。
  一、新旧课堂对比的启示
  新课改背景下,很多优秀教师的优质课、公开课,为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提供了对比反思的范例。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讲,一时还难以从“以我为主”的灌输模式中走出来。对于旧的教学模式中伤害学生兴趣的因素必须正视,并加以改正。
  1.教学设计
  首先,反对照本宣科。缺少教学方式的预设,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进程处于完全的随机状态,造成讲课内容逻辑混乱,有时前言不搭后语,有时虽逻辑明确,却只是对课本的简单解说和重复,这是教学准备上的硬伤,教师在备课上不肯花心血,一切好的方法、手段都是徒劳,学生不会有任何兴趣,课堂也不会充满生机。
  其次,反对提问过多。有些教师备课草率,简单模仿新课改的问题探究模式,一问到底。例如有一位教师教《品质》一课时,整个课堂用问题连接,从头到尾大大小小问了13个问题,且不说这充分反映了教师对文本把握欠佳,未抓住重点和突破口等明显的缺陷,单是看实际效果就很能说明问题。前两个问题时,同学们还有些兴奋,能认真思考,回答问题时也有很多人跃跃欲试。可四个问题过后,每当教师开口提问,学生明显失去了期待的神情,有的同学开始低头不语,有的东张西望,失去了对问题的专注和兴趣,思考的质量已经可以推想,结果大部分问题的答案不得不由这位教师自己说出来,课堂又回到了“灌输时代”,学生的兴趣被消耗殆尽。
  再次,反对提问不当。主要表现在问题设计极端化,要么过难,要么过简。提出的问题是否准确有效,要看问题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教师备课时要精心把握的。例如有的教师讲《长江三峡》时,向学生提问:请问本文是什么散文?三峡是哪三个峡谷?这些在学生的经验和教材里都是显而易见的,如此简单的提问无法起到启发思考的作用,白白损耗学生们的原有兴趣和期待。
  2.教学语言
  首先,习惯性口头语。教师的口头语现象比较普遍,种类五花八门。有一位教师口头语是“什么”,每隔几句话之后,就在一句话的末尾留下一个词不说,用“什么”来代替,未等同学思考,他就接着补充完整。这样的口头语,会使听者觉得莫名其妙,对于真正的问题也可能失去了该有的兴趣和专注。类似的口头语,最大的弊端还在于,使学生的潜意识里觉得老师语言功底薄弱,思维连贯性差,为兴趣的流失埋下了伏笔。
  其次,过渡语。有些教师对于教学各个环节或各个内容之间的转换,不能顺利地完成。有的是过于累赘,本可以一句话成功过渡,他却一边想一边说,既不想草草了事,又缺乏顺利转换的技巧,就这样说一些似乎合理但又无关紧要的话,试想面对这样的过渡语,即使学生们本来兴趣盎然,最终也会被拖得筋疲力尽。
  再次,评价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同学们的回答,即使有错误也要看有没有合理的成分;即使没有可取之处,也要避免“不对”、“错误”这些直接定性的话,而是运用帮他探讨失误原因的语气,这样不但避免了伤害学生的兴趣和自尊,从实际角度也有利于大家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在教学语言中,最忌讳的莫過于直接的批评甚至讽刺,使学生陷入自卑,使其他人也背上担心害怕的重担,课堂很容易陷入死气沉沉的境地。
  3.情感交流
  首先是职业定位。教师要培养十年后的社会主人,包括他们的性格、心灵和习惯。到了具体的课堂中,教师一定会认真审视他们的思维、状态,有了这种关注的热情,学生们是能够感觉到的。可如果简单地看,教育也就是一项事业,甚至只是谋生的手段,那么即使功底扎实,课堂将永远缺乏会心的微笑。
  其次是心理定位。许多老师从踏上讲台开始,就选择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好像如此能更好的维护师道尊严,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这种定位反映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中,师生间始终会感受到一条无形的鸿沟。如果专业素质好一点,课堂教学将会一板一眼,学生课上认为老师不可侵犯;专业素质如果差一点,就只好自我烦恼了,越想维护自己的尊严,学生偏偏不满意,不时挑战权威,不但对课堂提不起兴趣,连和谐相处可能都很难实现。
  再次是个人习惯。有些老师可能性格比较内向,或者平时就缺乏与人交流的习惯和技巧。有的教师很喜欢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定位也不高,在任何人面前都不摆架子,也希望与学生再走近一些,可他自己感觉总是有距离,课堂上学生们无法很好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却又想不出好的办法。其实,教师可以参考同事之间的交流方式,交流多了,交往起来没有隔阂。教师最好选择课下多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优质课与原生课堂对比的启示
  很多教师听了优秀教师的优质课之后,感到学生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很受鼓舞,试图通过模仿来改善自己的教学活动,但操作起来往往难度很大。很多在优质课上取得成功的教师,在日常原生态的课堂上,也并没有像公开课上那样成功。究其原因,是原生课堂与展示课有一段距离。
  1.优质课缺乏教学内容连续性
  优质课是孤立展示的,它可以没有对前一节课或前一段时间学习内容的回顾,而在原生课堂中,这是必有的环节。这个回顾环节代替了精彩的开场白,对学生的兴趣来说势必有所打击。优质课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教学进度的掌握比较精确,要竭力避免节外生枝。但原生课堂就要考虑对相关知识的扩展,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优质课存在教学内容选择性
  在有些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课文。对于确定的文本,教师可以侧重自己擅长的内容和解读方式。而在原生课堂,教学内容是纷繁的,任何必修内容都是教师无法回避的。例如有一位老教师讲《师说》,抓住一个“道”字,打破常规,从后向前将文章串联起来,其中字词及文言句式讲解突出重点,数量、深度把握得恰到好处,所以整节课轻松自然,学生热情很高,效果极佳。但这位前辈自己也说,这篇文章要掌握的知识点还有很多,对于其中的知识点大约还需要一个课时专门讲解。那么下一个课时的知识讲解,学生们还会保持像这节课一样的兴趣吗?原生课堂往往知识点很多,有些还比较深,在这些问题的讲解中维持学生的兴趣很难。但这位前辈的教学对解决这一问题还是带来了启发:将那些多而深的知识点合理分解或者可以减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伤害。
  3.优质课不必面对审美疲劳
  陌生的教师、陌生的学生、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内容,这一切造就了优质课一个最大的优势:新奇感。优质课上老师精彩的导语、动情的独白、深刻的总结、与众不同的活动设计,都可以引起同学们极大地兴趣。但在原生课堂中,如果每天都是导语,每节课都有动情的独白,即使内容变换,但同学们已经熟悉这些语言和活动形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就会产生审美疲劳,这也是原生课堂学生兴趣不高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企图用花样翻新、新奇感来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在展示课上可行,但在原生课堂上不会取得长久功效。对于原生课堂问题的解决,在于教师的个人魅力,最可行的是做亲切幽默型的教师。让学生感到与教师的交流,就像与好友的聊天那般的亲切。保持学生兴趣的捷径就是做学生的朋友。教师要从内而外、发自内心的,然后在一言一行中以非常微妙的方式传达给学生。
  学生的兴趣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动力,也是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提高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改善原生课堂的教学气氛,提高原生课堂的教学效率,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其他文献
一   当教师批阅试卷看到东倒西歪的文字时,不得不睁大眼睛寻觅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为什么清秀、俊美、整洁的书写少之又少呢?这一切都让教师觉得不可思议,捉摸不透。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学生的书写如此之差?   1.学生自身的不重视。很多学生认为,书写好差无所谓,只要内容学好就行,平时不注重书写习惯的养成,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2.学生的书写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教师对学生的书写要求不严,没有
期刊
语文作为实用性和工具性学科,在高中教学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高一高二基础年级的教学,对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在高一的教学中,既要着眼于基础,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按照答题方法和模式进行针对性训练,也就是夯实基础与训练能力并重。   一、夯实基础,以基础带方法   学校优质生源较少,学生基础普遍薄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学首先把目标定在夯实基础上。平时紧扣课本,以课文中的字、词、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1.新的教育形式要求学校与家庭进一步加强合作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阵地,而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学校和家庭这两个主要场所对青少年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作为学校,在课程改革中首先必须寻求的合作伙伴也只能是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因为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学生不可
期刊
身为班主任,经常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然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复杂的世界,老师要想了解这个世界,就必须以自己的爱心、耐心加细心细微体察,从而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如笔者班有位A同学,自由散漫,不能自觉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学习不认真,成绩不理想。笔者几次找他谈心,课后帮他辅导功课,又让班上的优等生帮助他,效果不好,往后几天,他经常旷课。当笔者打电话到他家时,他父母觉得挺奇怪,因为该生每天准时
期刊
一、说题内涵   说题,就是把审题、分析、解答和回顾的思维过程按一定规律、一定顺序说出来,要求解题者暴露面对题目时的思维过程,即“说数学思维”。教师说题,可以把题目的来源,解题方法说出来;学生说题,可以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说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理清解题顺序,也可以暴露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知识的盲点。笔者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觉得改变原有的数学习惯,适应新的数学,必须在初一开始,而说题不失为一种绝佳的
期刊
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后进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并着实令人头疼的问题。后进生转化问题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尝试用四个方面去解决后进生问题,分别是关爱和沟通、尊重和信任、赏识和激励以及督促和宽容。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以创新的理念解决后进生问题,才能充分挖掘“后进生”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关爱和沟通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对
期刊
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1.拟人化规范日常行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思维都是具体形象的,他们的情感拟人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会哭会笑。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善于运用拟人化的教育,将复杂的说教变得形象,才易于幼儿接受和认可。   有的幼儿在家里习惯乱扔果皮纸屑。入园后,教师可以问他们:“果皮纸屑的家在哪呢?”一句话,所有的幼儿都会记住:我要把果皮纸
期刊
摘 要:奥尼尔的经典剧作《毛猿》中的主人公扬克被视为现代社会被异化的典型形象。扬克的悲剧性命运是被社会主体力量预先设定好的,作为一个代表社会异己力量的底层人物,他对禁锢的挣脱和對自由的追求必然导致悲剧的诞生。封闭禁锢的成长环境和癫狂不羁的外部表现互为表里,共同构筑了扬克的命运悲剧,并大大增强了全剧的悲剧意识。扬克个人的努力在整个社会理性机制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他的最终死亡既是一种必然的结局,又象征着
期刊
《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就明确指出了思想品德课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以及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
期刊
摘 要:社会救助的“社区化”管理是发展趋势。本文以烟台市上夼西路社区为个案,初步探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力求为社会救助“社区化”之路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社会救助“社区化”;社区就业;新型分类救助;资源整合;“一站式”服务    社会救助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再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作为现代社会的地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