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说题内涵
说题,就是把审题、分析、解答和回顾的思维过程按一定规律、一定顺序说出来,要求解题者暴露面对题目时的思维过程,即“说数学思维”。教师说题,可以把题目的来源,解题方法说出来;学生说题,可以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说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理清解题顺序,也可以暴露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知识的盲点。笔者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觉得改变原有的数学习惯,适应新的数学,必须在初一开始,而说题不失为一种绝佳的办法。
二、理论依据
荷兰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按照“再创造”的理论,数学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去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解决“这个题目”。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读通题目,挖掘本质,暴露思维,做出判断”,才能使之体会到数学是活动的、动态的、开放的、互通的。只有把数学融入思想,才能使数学成为一门有用的科学。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一切,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适用的方法。“说题”教学依据实际情况,支持、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知识的意义。
三、实施原则
1.系统计划原则
“说题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要认真备好课,对所说的题目自己要做到烂熟于心,才能有效地调控课堂。
2.循序渐进原则
训练的题目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层层递进。“说题教学”切忌急于求成,急则弄巧成拙,还要做到既不忽视基础,也不回避难题。
3.全面参与原则
教师组织教学不能只为追求气氛,只找好学生说题,应要根据不同层次的问题,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全面参与进来,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共同提高。
四、教學实践
1.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为教师说题示范和学生观摩积累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说题思想和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并在局部范围内培养学生初步的说题能力。
初一上学期的一二章两章主要是在数域扩张下的计算问题,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的认真仔细。说也只是去说题目一些解题的思路,没有太多的难点,只是知识点的直接应用。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开始说题是在解决“0+0=0”题型问题的时候。
例题:已知实数a,b满足|a-3|+(b-5)2=0,求ba。
(1)说题目的背景。这道题目是在第三章学习结束以后的复习题目,即主要是性质的使用及运算。
(2)说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从题干上看,解题肯定在绝对值和平方上入手。
(3)说题目所求的结论。既然要求ba,那么需要知道的是肯定是a,b的具体值。所以也就是说需要去求a,b。
(4)说隐含的条件。从表面上看,题干给了一个关于a,b的式子,根据前两章已有的知识,易知|a-3|≥0,(b-5)2≥0。
(5)说解题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要让两个非负数和为零,意味着这两个式子均为零,也就是说|a-3|=0,(b-5)2=0,即a=3,b=5。
(6)说解答步骤。根据前面对题目的挖掘,理清解题步骤。
∵|a-3|≥0,(b-5)2≥0,且|a-3|+(b-5)2=0,
∴|a-3|=0,(b-5)2=0,即a=3,b=5
∴ba=53=125
(7)说解题思想。这道题目主要利用了平方和绝对值的非负性,解题过程中要注意解题格式。
(8)说变式。由之前的分析已经知道这题和非负性有关,那么这个题目的思想及模式还能推广到其他具有非负性的式子中去,即偶次方根的非负性的,以及平方根的非负性,可以把这类题型总结为“0+0=0”题型,或“0+0+0=0”题型,又或者是给定条件的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已知b>c,且(a+3)2+■+■=0,求a,b,c。
(9)说题后小结及推广。本题的主要是对非负性这条性质的使用,而且我们已经把这个类型做了小结,那么哪里还有非负性呢?学生经过思考后,结合曾经做过的题目,会去发现一些非负性的更多使用,例如:求|1-■|+|■-■|+|■-■|的值。
2.第二阶段
当大部分学生能跟上教师的说题思维,且有部分学生能够超前思维,急欲表达自己的思维方式时,说题活动教学就应进入第二阶段,即教师指导学生说题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实践创新所需的时间和空间,还要注意照顾学困生的思维水平,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说题机会。
进入第五章即方程以后,在解决应用问题时,笔者开始大胆引入说题教学。由于方程思想本身的顺行思维性,对于一些基本的问题学生还是能够通过直接的思维过程给出方程的,并正确求解。但对于某些过程比较复杂的题目,说题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和实用。
例如:从甲地到乙地,先下山然后走平路,某人骑自行车从甲地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下山,而以每小时9千米的速度通过平路,到乙地用了55分钟;他返回时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通过平路,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上山,回到甲地用了1.5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初拿到题目,学生最茫然的先下山再走平路的过程,以及为什么有四个速度。那么让学生思考几分钟以后开始分析这个题目。
(1)说题目的背景。该题出现在第五章第三节方程应用以后的综合练习部分,说明具备一定的综合性,但可以肯定需要用到方程的思想。
(2)说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从题目的表述不难推断,这个属于行程问题,但与以前的题目不一样的在于这个题目所行的路程并不是直路,而是两段路一起的。题目中已给的是与时间、速度有关的量,需要求解的是路程问题。
(3)说题目所求的结论。要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主要还是需要知道甲乙之间平路与斜坡路分别是多少。
(4)说隐含的条件。从甲到乙又从乙到甲,显然路的长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只是去的时候是下坡回来时变成上坡了,我们需要紧紧抓住路程不变的条件。另外,需要注意两个时间的单位是不一致的,也需要特别重视,最好把时间化为以小时为单位。
(5)说解题方法。根据题目的条件画出一个能大致反映行程的线段图:
■
根据线段图易知,这里四个速度均已知,两个总时间也知道,如要分开看,四个分段的时间是不知道的,而同时两段路的路程也是个需要知道的量。既然来回路程都不变,那么就抓住路程不变着手。
若设山坡这段路程为x千米,那么从甲到乙时下坡用了■小时,那么他平地用了(■-■)小时,由此可以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平地的路程9·(■-■)千米。一样地,这段x的下坡是回来时的上坡,也就是说他上坡时间是■小时,那么他平地用了(■-■)小时,由此可以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平地的路程8·(■-■)千米。由此就能得出方程。
(6)说解答步骤。
解:设山坡这段路程为x千米,那么从甲到乙时下坡用了■小时,列方程9·(■-■)=8·(■-■),解得:x=3,当x=3时,这段路程为9·(■-■)=9千米。
(7)说解题思想。在形成问题中,根据题意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找到题目中不变的量及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是列方程的关键。
(8)说不同的解法。能否设时间来找路程的关系呢?
解:设去时的下山的时间是x,则平地的时间是■-x,上山的距离是12x,平地的距离是:9·(■-x),再根据回来的速度和时间列方程:■+■=1.5,得x=■,即上山的距离是12×■=3千米,平地的距离是(■-x)×9=6千米,甲乙两地距离是3+6=9千米。
(9)说变式及推广。这道题目虽然过程比较复杂,但是求解过程当中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也就是说在形成问题中,可以借着图形帮助分析过程。
3.第三阶段
当学生的问题研究能力和说题能力大大增强时,教师可选择一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学,教师则由说题前沿走向幕后导演,对整个教学进行宏观调控,处理好说题活动所花大量时间与教学进度的关系。教师只有在学生的认识发生偏差、意见不能统一时,才给予适度的点拨、启发和评价,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调控学生的思维流程,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探索。
经过连续一星期的应用问题的解决,差不多班里大部分学生都有了上台解题、讲题、说题的机会,这大大锻炼了他们的自信心。进入第六章,虽然统计图表本身是小学学过的内容,但是在其中加入的一些图表间的应用问题还是需要很好的解题和读题能力的。
作为一个教师,要尽可能的全面研究教材,深刻的熟悉教材。通过进行“说题”教学研究,不仅从客观上对学生、对教材、对课堂进行整体观察,还要更多从每一节课的每一个题目入手。比如怎样导入,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怎样创设情境进入实际学习,怎样抓重点和突破难点,怎样确定明确目标,怎样发展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等。
总之,“学生说题”这种新颖高效的习题教学法是当前值得大家研究的一种方式,它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建设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符合了有效课堂的特征,是高参与的课堂、高认知的课堂、高情意的课堂。
说题,就是把审题、分析、解答和回顾的思维过程按一定规律、一定顺序说出来,要求解题者暴露面对题目时的思维过程,即“说数学思维”。教师说题,可以把题目的来源,解题方法说出来;学生说题,可以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说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理清解题顺序,也可以暴露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知识的盲点。笔者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觉得改变原有的数学习惯,适应新的数学,必须在初一开始,而说题不失为一种绝佳的办法。
二、理论依据
荷兰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按照“再创造”的理论,数学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去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解决“这个题目”。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读通题目,挖掘本质,暴露思维,做出判断”,才能使之体会到数学是活动的、动态的、开放的、互通的。只有把数学融入思想,才能使数学成为一门有用的科学。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一切,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适用的方法。“说题”教学依据实际情况,支持、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知识的意义。
三、实施原则
1.系统计划原则
“说题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要认真备好课,对所说的题目自己要做到烂熟于心,才能有效地调控课堂。
2.循序渐进原则
训练的题目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层层递进。“说题教学”切忌急于求成,急则弄巧成拙,还要做到既不忽视基础,也不回避难题。
3.全面参与原则
教师组织教学不能只为追求气氛,只找好学生说题,应要根据不同层次的问题,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全面参与进来,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共同提高。
四、教學实践
1.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为教师说题示范和学生观摩积累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说题思想和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并在局部范围内培养学生初步的说题能力。
初一上学期的一二章两章主要是在数域扩张下的计算问题,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的认真仔细。说也只是去说题目一些解题的思路,没有太多的难点,只是知识点的直接应用。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开始说题是在解决“0+0=0”题型问题的时候。
例题:已知实数a,b满足|a-3|+(b-5)2=0,求ba。
(1)说题目的背景。这道题目是在第三章学习结束以后的复习题目,即主要是性质的使用及运算。
(2)说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从题干上看,解题肯定在绝对值和平方上入手。
(3)说题目所求的结论。既然要求ba,那么需要知道的是肯定是a,b的具体值。所以也就是说需要去求a,b。
(4)说隐含的条件。从表面上看,题干给了一个关于a,b的式子,根据前两章已有的知识,易知|a-3|≥0,(b-5)2≥0。
(5)说解题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要让两个非负数和为零,意味着这两个式子均为零,也就是说|a-3|=0,(b-5)2=0,即a=3,b=5。
(6)说解答步骤。根据前面对题目的挖掘,理清解题步骤。
∵|a-3|≥0,(b-5)2≥0,且|a-3|+(b-5)2=0,
∴|a-3|=0,(b-5)2=0,即a=3,b=5
∴ba=53=125
(7)说解题思想。这道题目主要利用了平方和绝对值的非负性,解题过程中要注意解题格式。
(8)说变式。由之前的分析已经知道这题和非负性有关,那么这个题目的思想及模式还能推广到其他具有非负性的式子中去,即偶次方根的非负性的,以及平方根的非负性,可以把这类题型总结为“0+0=0”题型,或“0+0+0=0”题型,又或者是给定条件的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已知b>c,且(a+3)2+■+■=0,求a,b,c。
(9)说题后小结及推广。本题的主要是对非负性这条性质的使用,而且我们已经把这个类型做了小结,那么哪里还有非负性呢?学生经过思考后,结合曾经做过的题目,会去发现一些非负性的更多使用,例如:求|1-■|+|■-■|+|■-■|的值。
2.第二阶段
当大部分学生能跟上教师的说题思维,且有部分学生能够超前思维,急欲表达自己的思维方式时,说题活动教学就应进入第二阶段,即教师指导学生说题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实践创新所需的时间和空间,还要注意照顾学困生的思维水平,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说题机会。
进入第五章即方程以后,在解决应用问题时,笔者开始大胆引入说题教学。由于方程思想本身的顺行思维性,对于一些基本的问题学生还是能够通过直接的思维过程给出方程的,并正确求解。但对于某些过程比较复杂的题目,说题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和实用。
例如:从甲地到乙地,先下山然后走平路,某人骑自行车从甲地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下山,而以每小时9千米的速度通过平路,到乙地用了55分钟;他返回时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通过平路,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上山,回到甲地用了1.5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初拿到题目,学生最茫然的先下山再走平路的过程,以及为什么有四个速度。那么让学生思考几分钟以后开始分析这个题目。
(1)说题目的背景。该题出现在第五章第三节方程应用以后的综合练习部分,说明具备一定的综合性,但可以肯定需要用到方程的思想。
(2)说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从题目的表述不难推断,这个属于行程问题,但与以前的题目不一样的在于这个题目所行的路程并不是直路,而是两段路一起的。题目中已给的是与时间、速度有关的量,需要求解的是路程问题。
(3)说题目所求的结论。要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主要还是需要知道甲乙之间平路与斜坡路分别是多少。
(4)说隐含的条件。从甲到乙又从乙到甲,显然路的长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只是去的时候是下坡回来时变成上坡了,我们需要紧紧抓住路程不变的条件。另外,需要注意两个时间的单位是不一致的,也需要特别重视,最好把时间化为以小时为单位。
(5)说解题方法。根据题目的条件画出一个能大致反映行程的线段图:
■
根据线段图易知,这里四个速度均已知,两个总时间也知道,如要分开看,四个分段的时间是不知道的,而同时两段路的路程也是个需要知道的量。既然来回路程都不变,那么就抓住路程不变着手。
若设山坡这段路程为x千米,那么从甲到乙时下坡用了■小时,那么他平地用了(■-■)小时,由此可以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平地的路程9·(■-■)千米。一样地,这段x的下坡是回来时的上坡,也就是说他上坡时间是■小时,那么他平地用了(■-■)小时,由此可以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平地的路程8·(■-■)千米。由此就能得出方程。
(6)说解答步骤。
解:设山坡这段路程为x千米,那么从甲到乙时下坡用了■小时,列方程9·(■-■)=8·(■-■),解得:x=3,当x=3时,这段路程为9·(■-■)=9千米。
(7)说解题思想。在形成问题中,根据题意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找到题目中不变的量及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是列方程的关键。
(8)说不同的解法。能否设时间来找路程的关系呢?
解:设去时的下山的时间是x,则平地的时间是■-x,上山的距离是12x,平地的距离是:9·(■-x),再根据回来的速度和时间列方程:■+■=1.5,得x=■,即上山的距离是12×■=3千米,平地的距离是(■-x)×9=6千米,甲乙两地距离是3+6=9千米。
(9)说变式及推广。这道题目虽然过程比较复杂,但是求解过程当中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也就是说在形成问题中,可以借着图形帮助分析过程。
3.第三阶段
当学生的问题研究能力和说题能力大大增强时,教师可选择一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学,教师则由说题前沿走向幕后导演,对整个教学进行宏观调控,处理好说题活动所花大量时间与教学进度的关系。教师只有在学生的认识发生偏差、意见不能统一时,才给予适度的点拨、启发和评价,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调控学生的思维流程,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探索。
经过连续一星期的应用问题的解决,差不多班里大部分学生都有了上台解题、讲题、说题的机会,这大大锻炼了他们的自信心。进入第六章,虽然统计图表本身是小学学过的内容,但是在其中加入的一些图表间的应用问题还是需要很好的解题和读题能力的。
作为一个教师,要尽可能的全面研究教材,深刻的熟悉教材。通过进行“说题”教学研究,不仅从客观上对学生、对教材、对课堂进行整体观察,还要更多从每一节课的每一个题目入手。比如怎样导入,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怎样创设情境进入实际学习,怎样抓重点和突破难点,怎样确定明确目标,怎样发展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等。
总之,“学生说题”这种新颖高效的习题教学法是当前值得大家研究的一种方式,它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建设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符合了有效课堂的特征,是高参与的课堂、高认知的课堂、高情意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