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以来,学术界一直将位于陕、晋、豫及周边地区的这一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笼统地称为“仰韶文化”,是有待纠正的。因为每一个分布区的同一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均有其不同的起源和流向,又有相似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内涵。因此应以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命名之,“仰韶文化”应用“仰韶时代”的概念取代。本文拟这一思路论述一下仰韶时代的河南新石器文化。
一、豫西地区
此地区应概述为关中、豫西、晋南地区。可分成半坡文化、史家文化、庙底沟文化和西王村文化。
半坡文化和史家文化、西王村文化、尽管在河南境内尚没有发现此类文化遗存,但做为该地区三个重要考古学文化,有必要作一描述。
史家文化。以陕西渭南文化遗址为代表。分布地区与半坡、姜寨(二期)、北首岭等均有其遗存。陶器的特征与半坡文化大体相同,代表性器形有敛口圜底或平底钵、卷唇圜底或平底盆、溜肩尖底瓶、葫芦瓶、细颈壶、鼓腹平底罐等。
庙底沟文化。因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而得名。半坡文化经史家文化发展到庙底沟文化,仰韶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即进入了繁荣时期。陶器中常见的器形有曲腹盆、曲腹碗、双唇小口尖底或平底瓶、宽肩小平底瓮、大口缸、折肩浅腹圜底釜、灶、盆形甑、釜形鼎等。纹饰有绳纹、线纹、划纹、附加堆纹以及彩纹。
西王村文化。以山西芮城西王村遣村的上层为代表。它是庙底沟文化晚期发展起来的一支地方文化共同体,但两者间尚有缺环。曲型陶器是宽沿浅腹盆、斜直壁圈足碗、镂孔豆、长颈凹腰尖底瓶、带鸡冠耳罐、带流罐、大口深腹瓮等。纹饰,主要是绳纹,附加堆纹、篮纹次之,有少量的缕孔、方格纹,土。还有红地施红彩或白彩、纹样极为简单的彩陶。
二、洛阳、郑州之间的豫中地区
因郑州大河村的发掘而得名。典型遗址有郑州大河村、洛阳王湾一期、汝州阎村、汝州洪山庙和郑州西山等遗址,以大河村遗址为例描述如下: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北的大河村。文化层分为6期,分属于仰韶文化的两个阶段和龙山文化,其中二、三期遗存的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790~前3070年。大河村遗址的发掘,揭示了大河村文化的丰富内涵,其中以多间相连的房址较为重要;增添了从大河村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证据;还提供了中原地区新石器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发生交往的史实。
第一、二期遗存。近似庙底沟文化或与之相当。有方形残房基1座。为木骨草泥墙和硬土居住面地上建筑。发现以罐和豆作葬具有幼儿瓮棺葬1座。出土物主要是陶器,有釜形鼎、罐形鼎、浅腹盆、敛口钵、红顶钵、红顶碗、豆、小口尖底瓶、灶、甑、缸和器座等。彩陶施淡黄和白色陶衣,用黑、红或褐色绘彩,主题是圆点、弧线和钩叶组成的图案花纹。
第三、四期遗存。为大河村文化的典型时期,它是大河村遗址的主要堆积,且很典型,故有人以此作为代表性遗存,称之为大河村文化。发现房屋建筑21座,分两类:一类是连间式地上建筑,包括2个、3个、4个单间再加套间,一次建造或逐步扩建而成,共发现4组。房屋作方形或长方形。墙基多用挖槽垫基的方法构筑,起建墙壁先排插圆木立柱,柱间附加芦苇束,再以横木相连,用藤条或似草绳之物缠结牢固,里外涂抹草泥,最后用火烘烤使之坚硬。居住面一般用沙质泥铺平抹光,也经烘烤。住房内一般都设有方形烧土台作为灶址。这类房屋的出现当是为了适应家庭生活变化的需要。另一类是单间房址,共发现9座,7座为地面建筑,多作长方形,面积一般在二三十平米;还有方形和长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子各1座。窖穴共49个,主要是圆形袋状坑。发现土坑墓37座,绝大多数是成人墓,均为单人仰身直肢葬,仅几座墓有很少的随葬品。加有小孩瓮棺葬61座,葬具是用鼎、大口尖底器、豆、罐、盆、缸分别组合而成。
第五、六期遗存。共发现窑穴51个,墓葬7座。在长方形土坑或废窑穴中有人骨,似原为捆绑埋葬的。陶器以灰陶为主。第五期以鼎为炊器,属早期龙山文化;第六期新出现了鬲,属河南龙山文化。
三、豫北冀南地区
后岗一期文化。根据梁思永先生的发掘,后岗一期文化表现在陶器方面的基本特征是:以素面陶为主,含有部分彩陶,以鼎、壶、钵为基本组合。以后历年后岗遗址的发扬,反复证明了上述内容,确实反映了后岗下层遗存的基本特征。后冈一期文化的另一主要发现是濮阳西水坡遗址。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45号墓有关的三组蚌壳摆砌的图案;第一组位于墓主人两侧,龙虎图案,左侧为龙,龙头向北,龙背朝西,身长1.78米,高0.65米,昂首曲颈,弓鼻长尾,前爪蹬,状似腾飞;左侧为虎,头向北,背朝东,身长1.39米,高0.67米。虎头微低,圜目圆睁,张口露齿,尾部下垂,四肢交替,作行走状。在其南20米处为第二组蚌图案,有龙、虎、鹿各蜘蛛等。西水坡遗址蚌塑龙虎图案两个C14数据分别是距今6460+-135年(树轮较正),和距今6460+-45年。两个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蚌龙当之无愧地获得“中华第一龙”的誉称。
大司空文化。这一文化的遗存集中发现于卫河、漳河流域,以安阳大司空遗址为代表。陶器中多见的是折腹彩陶盆、敛口钵、侈口斜腹碗,彩陶数量很多,主要是红或棕彩绘于灰陶或红陶之上,黑彩极少。常见纹样有弧线三角纹配平行线纹、S纹、W纹、螺旋纹、眼睫纹、蝶须纹、水波纹、同心圆纹等二十来种。
四、豫南地区
下王岗文化。以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一、二期遗存为代表,是仰韶时代早期阶段最南的一个类型。一期陶器以红陶和棕色陶为主,器类以罐形锥足鼎、钵、罐、盆为最多,有的钵、碗、盆、壶和尖底瓶,与半坡文化的近似。彩陶为红地红彩或橙黄色彩,有的纹样也与半坡文化的三角纹相似。二期陶器有甄、鼎、钵、碗、豆、杯、尖底瓶等,器盖和器座增多。彩陶多红地黑花或灰衣红彩,有条带纹、三角纹、斜十字纹、叶纹、涡纹和方格纹。下王一、二期文化跨越时期较长,其性质尚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五、豫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
在河南省东部的周口、商丘地区,发现了大量的大汶口中文化遗存。仅周口地区,就发现25处,这些大汶口文化遗存的发现,为研究大汶口文化在河南的分布、文化面貌及特征。为确定仰韶时期诸考古学文化、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影响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一、豫西地区
此地区应概述为关中、豫西、晋南地区。可分成半坡文化、史家文化、庙底沟文化和西王村文化。
半坡文化和史家文化、西王村文化、尽管在河南境内尚没有发现此类文化遗存,但做为该地区三个重要考古学文化,有必要作一描述。
史家文化。以陕西渭南文化遗址为代表。分布地区与半坡、姜寨(二期)、北首岭等均有其遗存。陶器的特征与半坡文化大体相同,代表性器形有敛口圜底或平底钵、卷唇圜底或平底盆、溜肩尖底瓶、葫芦瓶、细颈壶、鼓腹平底罐等。
庙底沟文化。因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而得名。半坡文化经史家文化发展到庙底沟文化,仰韶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即进入了繁荣时期。陶器中常见的器形有曲腹盆、曲腹碗、双唇小口尖底或平底瓶、宽肩小平底瓮、大口缸、折肩浅腹圜底釜、灶、盆形甑、釜形鼎等。纹饰有绳纹、线纹、划纹、附加堆纹以及彩纹。
西王村文化。以山西芮城西王村遣村的上层为代表。它是庙底沟文化晚期发展起来的一支地方文化共同体,但两者间尚有缺环。曲型陶器是宽沿浅腹盆、斜直壁圈足碗、镂孔豆、长颈凹腰尖底瓶、带鸡冠耳罐、带流罐、大口深腹瓮等。纹饰,主要是绳纹,附加堆纹、篮纹次之,有少量的缕孔、方格纹,土。还有红地施红彩或白彩、纹样极为简单的彩陶。
二、洛阳、郑州之间的豫中地区
因郑州大河村的发掘而得名。典型遗址有郑州大河村、洛阳王湾一期、汝州阎村、汝州洪山庙和郑州西山等遗址,以大河村遗址为例描述如下: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北的大河村。文化层分为6期,分属于仰韶文化的两个阶段和龙山文化,其中二、三期遗存的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790~前3070年。大河村遗址的发掘,揭示了大河村文化的丰富内涵,其中以多间相连的房址较为重要;增添了从大河村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证据;还提供了中原地区新石器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发生交往的史实。
第一、二期遗存。近似庙底沟文化或与之相当。有方形残房基1座。为木骨草泥墙和硬土居住面地上建筑。发现以罐和豆作葬具有幼儿瓮棺葬1座。出土物主要是陶器,有釜形鼎、罐形鼎、浅腹盆、敛口钵、红顶钵、红顶碗、豆、小口尖底瓶、灶、甑、缸和器座等。彩陶施淡黄和白色陶衣,用黑、红或褐色绘彩,主题是圆点、弧线和钩叶组成的图案花纹。
第三、四期遗存。为大河村文化的典型时期,它是大河村遗址的主要堆积,且很典型,故有人以此作为代表性遗存,称之为大河村文化。发现房屋建筑21座,分两类:一类是连间式地上建筑,包括2个、3个、4个单间再加套间,一次建造或逐步扩建而成,共发现4组。房屋作方形或长方形。墙基多用挖槽垫基的方法构筑,起建墙壁先排插圆木立柱,柱间附加芦苇束,再以横木相连,用藤条或似草绳之物缠结牢固,里外涂抹草泥,最后用火烘烤使之坚硬。居住面一般用沙质泥铺平抹光,也经烘烤。住房内一般都设有方形烧土台作为灶址。这类房屋的出现当是为了适应家庭生活变化的需要。另一类是单间房址,共发现9座,7座为地面建筑,多作长方形,面积一般在二三十平米;还有方形和长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子各1座。窖穴共49个,主要是圆形袋状坑。发现土坑墓37座,绝大多数是成人墓,均为单人仰身直肢葬,仅几座墓有很少的随葬品。加有小孩瓮棺葬61座,葬具是用鼎、大口尖底器、豆、罐、盆、缸分别组合而成。
第五、六期遗存。共发现窑穴51个,墓葬7座。在长方形土坑或废窑穴中有人骨,似原为捆绑埋葬的。陶器以灰陶为主。第五期以鼎为炊器,属早期龙山文化;第六期新出现了鬲,属河南龙山文化。
三、豫北冀南地区
后岗一期文化。根据梁思永先生的发掘,后岗一期文化表现在陶器方面的基本特征是:以素面陶为主,含有部分彩陶,以鼎、壶、钵为基本组合。以后历年后岗遗址的发扬,反复证明了上述内容,确实反映了后岗下层遗存的基本特征。后冈一期文化的另一主要发现是濮阳西水坡遗址。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45号墓有关的三组蚌壳摆砌的图案;第一组位于墓主人两侧,龙虎图案,左侧为龙,龙头向北,龙背朝西,身长1.78米,高0.65米,昂首曲颈,弓鼻长尾,前爪蹬,状似腾飞;左侧为虎,头向北,背朝东,身长1.39米,高0.67米。虎头微低,圜目圆睁,张口露齿,尾部下垂,四肢交替,作行走状。在其南20米处为第二组蚌图案,有龙、虎、鹿各蜘蛛等。西水坡遗址蚌塑龙虎图案两个C14数据分别是距今6460+-135年(树轮较正),和距今6460+-45年。两个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蚌龙当之无愧地获得“中华第一龙”的誉称。
大司空文化。这一文化的遗存集中发现于卫河、漳河流域,以安阳大司空遗址为代表。陶器中多见的是折腹彩陶盆、敛口钵、侈口斜腹碗,彩陶数量很多,主要是红或棕彩绘于灰陶或红陶之上,黑彩极少。常见纹样有弧线三角纹配平行线纹、S纹、W纹、螺旋纹、眼睫纹、蝶须纹、水波纹、同心圆纹等二十来种。
四、豫南地区
下王岗文化。以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一、二期遗存为代表,是仰韶时代早期阶段最南的一个类型。一期陶器以红陶和棕色陶为主,器类以罐形锥足鼎、钵、罐、盆为最多,有的钵、碗、盆、壶和尖底瓶,与半坡文化的近似。彩陶为红地红彩或橙黄色彩,有的纹样也与半坡文化的三角纹相似。二期陶器有甄、鼎、钵、碗、豆、杯、尖底瓶等,器盖和器座增多。彩陶多红地黑花或灰衣红彩,有条带纹、三角纹、斜十字纹、叶纹、涡纹和方格纹。下王一、二期文化跨越时期较长,其性质尚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五、豫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
在河南省东部的周口、商丘地区,发现了大量的大汶口中文化遗存。仅周口地区,就发现25处,这些大汶口文化遗存的发现,为研究大汶口文化在河南的分布、文化面貌及特征。为确定仰韶时期诸考古学文化、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影响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