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就业制度的深入改革及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着诸多情况和新问题。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在不断提高对求职者综合素质的要求,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预期非理性化。因此要落实帮助就业、帮助就业稳定和帮助落实职业生涯的发展的三大工作目标,迫切需要高素质的职业指导人员来实施。本文试论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可从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四个方向为发展维度,从而加强职业素养,实现服务学生,服务学校、服务社会。
关键词: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
一、高校职业指导队伍的现状
职业指导,是一门集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行为学、管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创业学、法学等多门学科相交叉相融合,是一门应用性服务性很强综合性学科。在注重教育的同时重视辅导、引导相交替,以达到效果最大化。但在工作的实际开展中,职业指导目前还属于学习、发展的阶段,运作方式不均衡,职业指导呈现出以下几个问题:
(一)、职业指导机构设立完善,但作用发挥仍然存在局限
目前,国内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一般还是集中体现在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就业,达到一定的就业率为核心,工作方式以发布就业信息,组织开展招聘会,开设系列职业指导课为三大方面开展,虽发挥了就业指导的作用,但对咨询与指导、职业素质测评、职业设计及帮助实施的工作范围有所忽略,功能弱化。
(二)、指导队伍人员配备基本完善,但实际投入还需加强
在国家、社会和学校的重视下,指导队伍不断壮大,但要达到较好效果还需加大三方面的投入:第一方面资金方面的投入。办公环境时常和学生工作办公室同处一室,开展职业咨询收效甚微。电脑设备落后,没有完备的职业测评条件,缺少一定的数据参考。第二方面职业指导人员对工作的投入。职业指导队伍中以兼职为主,和本身岗位工作时间上发生冲突,面对着包干到人的大量学生职业指导时,容易在不知不觉中饰演“联络员”的角色,将其简单化、表面化。第三方面职业指导部门统筹规划,搭建平台上的投入。面对着不同专业背景的兼职人员,应加大统一规划、整合师资、定期培训、规范考核激励机制、完善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三)指导手段较单一、创新性、针对性、研究性不足
开展职业指导集中为讲座、授课为主,但学生认为内容比较狭窄,缺乏新意,课程设置不系统,尤其偏重于团体指导,缺乏对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指导。
严峻的就业形势,势必将职业指导工作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职业指导要求从事职业指导的人员拥有足够的理论作为支撑外,还需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作为扶持,以适应社会学生不断变化的要求,其核心就在于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素养。
二、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素养要求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开展工作的必要前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承担职业指导工作的老师,加强职业道德的建设比起其他职业道德规范就更具典范性作用。 大学生作为准职业人群体,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还是职业观形成的黄金期。高校老师是学生接触的对后期发展影响最大的职业印象。教师的言行、举止、品格、道德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因此,指导老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吃苦耐劳和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打造良好的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形象。
(二)务实的职业思想是指导工作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在整个就业群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属于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源,体现出初次性、专门性等特殊性。而另一方面又受到缺少就业能力和工作经验、学历、专业和性别等因素的制约。为了减少或避免部分学生“快上岗、快换岗、频跳槽”的现象,应该借助高校丰富的师生资源,发挥优势,实现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作为职业指导人员对职业指导工作应该有更深刻、更全面、更务实理解。实现三个转变:从职业指导的对象从单一的学生转变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转变;从指导时限求职阶段,发展到整个职业生涯的转变;从最终目标是个人的就业到大学生人尽其才的转变。围绕三个转变,探索职业指导的层次特点、调整职业指导的课程体系设置、论证职业指导在学校中发挥的功能、确立职业指导的阶段目标、强化对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等等。
(三)过硬的职业技能是服务的必要保证
高校专业繁多,涉猎面广泛,职业指导人员应结合本校专业、培养目标及地区经济发展特点了解职业分类和相关要求。因此有人将高校的职业指导人员比做就业知识的传授者、职场分析员、就业市场信息员、择业心理辅导员、职业生涯设计者等多重角色等需要必备多方面的职业相关技能:
1、进行过较为系统的培训,提高专业能力
目前,职业指导师考试培训制度较为完善,培训既涉及理论研究和实践,又组织专业技能训练,借鉴了国际先进的职业指导理论同时坚持了我国特色。职业指导人员可以通过学习、实践、内化,有助于系统的了解指导职业发展和应用,高效提高服务水平。
2、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反馈信息的能力
指导工作是一项实践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职業指导人员对就业情况应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大学生信息充裕、分逻辑能力较强,对职业指导人员所提供的信息会进行甄别。职业指导人员可以多走访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同时了解学校所设专业在社会上的发展态势,掌握供需情况,搜集不断变化的岗位需求、选才标准。调动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争取为学生提供更完备的参考。同时借助全方位现代科技传媒技术及时准确地把各种信息反馈给用人单位。
3、具备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发挥思想教育的作用
职业指导工作是具有理性思维的,其中要靠科学的理论信服的实例来正面引导学生,来抵制部分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想的影响。帮助学生争取分析自身,选择一条合适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因人而异,克服盲目跟风和受到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倾向的影响,平衡待遇和自我实现之间的矛盾。同时,在就业的过程中, 教育毕业生树立法律意识,杜绝发生违法事件。 4、积累工作经验,发挥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面对学生多元化的毕业后规划,职业指导人员还需通过良好的沟通能力,促使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政府部门、其他院校之间形成和谐、良好的关系。
(四)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是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1、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
(1)对在校学生积极主动。指导关系的建立对指导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对单位积极主动。高校毕业生的工作需要有前瞻性,面对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保持和维护用人单位长期稳定且良好的關系。
(3)对已毕业学生积极主动。进一步承担起职业适应咨询、职业发展咨询工作,做他们实现职业规划的陪伴者。
2、立足社会,借鉴迁移
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大多在校工作了一段时间,离当初应聘、工作经历已生疏。为了改变这样状态,应该积极谋求机会,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的招聘流程、用人模式。在课堂上能言之有物,在指导中能注重细节,降低学生求职风险和成本。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则能降低前期培训成本,促成学校和企业的零距离协作。
同时,有条件还可以引进专业人士进校园开讲座搞论坛,针对不同学生团体和阶段帮助学生领会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内容。
3、大胆尝试,不断总结
探索职业指导以“实践”为载体,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现代化训练技术和手段,将职业生涯设计和挑战杯两大赛事为主要抓手,培育一批优质学生参加选拔,将实际指导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4、理论研究, 循序渐进
充分收集每一届毕业生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为提高咨询时积累本校实例。同时利用好专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刊物,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撰写相关的理论研究文章,发布成功的经验。
就业形势呼唤着就业指导工作能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作为职业指导人员在认识到责任任重道远的同时,更要不断加强自己的职业素养。只有全面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综合素质, 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更好的为劳动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参考文献 :
[1]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大学生就业指导[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3月.
[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创新职业指导--- 新实践[ M] . 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年4月
[3] 熊治梅. 大学生职业指导教程[M] . 北京: 中国人事司出版社, 2002年9月
[4] 王尔新. 试论高校职业指导的开展和实践[ J]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4年4月
关键词: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
一、高校职业指导队伍的现状
职业指导,是一门集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行为学、管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创业学、法学等多门学科相交叉相融合,是一门应用性服务性很强综合性学科。在注重教育的同时重视辅导、引导相交替,以达到效果最大化。但在工作的实际开展中,职业指导目前还属于学习、发展的阶段,运作方式不均衡,职业指导呈现出以下几个问题:
(一)、职业指导机构设立完善,但作用发挥仍然存在局限
目前,国内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一般还是集中体现在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就业,达到一定的就业率为核心,工作方式以发布就业信息,组织开展招聘会,开设系列职业指导课为三大方面开展,虽发挥了就业指导的作用,但对咨询与指导、职业素质测评、职业设计及帮助实施的工作范围有所忽略,功能弱化。
(二)、指导队伍人员配备基本完善,但实际投入还需加强
在国家、社会和学校的重视下,指导队伍不断壮大,但要达到较好效果还需加大三方面的投入:第一方面资金方面的投入。办公环境时常和学生工作办公室同处一室,开展职业咨询收效甚微。电脑设备落后,没有完备的职业测评条件,缺少一定的数据参考。第二方面职业指导人员对工作的投入。职业指导队伍中以兼职为主,和本身岗位工作时间上发生冲突,面对着包干到人的大量学生职业指导时,容易在不知不觉中饰演“联络员”的角色,将其简单化、表面化。第三方面职业指导部门统筹规划,搭建平台上的投入。面对着不同专业背景的兼职人员,应加大统一规划、整合师资、定期培训、规范考核激励机制、完善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三)指导手段较单一、创新性、针对性、研究性不足
开展职业指导集中为讲座、授课为主,但学生认为内容比较狭窄,缺乏新意,课程设置不系统,尤其偏重于团体指导,缺乏对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指导。
严峻的就业形势,势必将职业指导工作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职业指导要求从事职业指导的人员拥有足够的理论作为支撑外,还需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作为扶持,以适应社会学生不断变化的要求,其核心就在于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素养。
二、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素养要求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开展工作的必要前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承担职业指导工作的老师,加强职业道德的建设比起其他职业道德规范就更具典范性作用。 大学生作为准职业人群体,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还是职业观形成的黄金期。高校老师是学生接触的对后期发展影响最大的职业印象。教师的言行、举止、品格、道德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因此,指导老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吃苦耐劳和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打造良好的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形象。
(二)务实的职业思想是指导工作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在整个就业群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属于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源,体现出初次性、专门性等特殊性。而另一方面又受到缺少就业能力和工作经验、学历、专业和性别等因素的制约。为了减少或避免部分学生“快上岗、快换岗、频跳槽”的现象,应该借助高校丰富的师生资源,发挥优势,实现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作为职业指导人员对职业指导工作应该有更深刻、更全面、更务实理解。实现三个转变:从职业指导的对象从单一的学生转变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转变;从指导时限求职阶段,发展到整个职业生涯的转变;从最终目标是个人的就业到大学生人尽其才的转变。围绕三个转变,探索职业指导的层次特点、调整职业指导的课程体系设置、论证职业指导在学校中发挥的功能、确立职业指导的阶段目标、强化对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等等。
(三)过硬的职业技能是服务的必要保证
高校专业繁多,涉猎面广泛,职业指导人员应结合本校专业、培养目标及地区经济发展特点了解职业分类和相关要求。因此有人将高校的职业指导人员比做就业知识的传授者、职场分析员、就业市场信息员、择业心理辅导员、职业生涯设计者等多重角色等需要必备多方面的职业相关技能:
1、进行过较为系统的培训,提高专业能力
目前,职业指导师考试培训制度较为完善,培训既涉及理论研究和实践,又组织专业技能训练,借鉴了国际先进的职业指导理论同时坚持了我国特色。职业指导人员可以通过学习、实践、内化,有助于系统的了解指导职业发展和应用,高效提高服务水平。
2、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反馈信息的能力
指导工作是一项实践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职業指导人员对就业情况应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大学生信息充裕、分逻辑能力较强,对职业指导人员所提供的信息会进行甄别。职业指导人员可以多走访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同时了解学校所设专业在社会上的发展态势,掌握供需情况,搜集不断变化的岗位需求、选才标准。调动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争取为学生提供更完备的参考。同时借助全方位现代科技传媒技术及时准确地把各种信息反馈给用人单位。
3、具备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发挥思想教育的作用
职业指导工作是具有理性思维的,其中要靠科学的理论信服的实例来正面引导学生,来抵制部分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想的影响。帮助学生争取分析自身,选择一条合适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因人而异,克服盲目跟风和受到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倾向的影响,平衡待遇和自我实现之间的矛盾。同时,在就业的过程中, 教育毕业生树立法律意识,杜绝发生违法事件。 4、积累工作经验,发挥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面对学生多元化的毕业后规划,职业指导人员还需通过良好的沟通能力,促使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政府部门、其他院校之间形成和谐、良好的关系。
(四)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是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1、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
(1)对在校学生积极主动。指导关系的建立对指导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对单位积极主动。高校毕业生的工作需要有前瞻性,面对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保持和维护用人单位长期稳定且良好的關系。
(3)对已毕业学生积极主动。进一步承担起职业适应咨询、职业发展咨询工作,做他们实现职业规划的陪伴者。
2、立足社会,借鉴迁移
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大多在校工作了一段时间,离当初应聘、工作经历已生疏。为了改变这样状态,应该积极谋求机会,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的招聘流程、用人模式。在课堂上能言之有物,在指导中能注重细节,降低学生求职风险和成本。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则能降低前期培训成本,促成学校和企业的零距离协作。
同时,有条件还可以引进专业人士进校园开讲座搞论坛,针对不同学生团体和阶段帮助学生领会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内容。
3、大胆尝试,不断总结
探索职业指导以“实践”为载体,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现代化训练技术和手段,将职业生涯设计和挑战杯两大赛事为主要抓手,培育一批优质学生参加选拔,将实际指导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4、理论研究, 循序渐进
充分收集每一届毕业生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为提高咨询时积累本校实例。同时利用好专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刊物,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撰写相关的理论研究文章,发布成功的经验。
就业形势呼唤着就业指导工作能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作为职业指导人员在认识到责任任重道远的同时,更要不断加强自己的职业素养。只有全面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综合素质, 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更好的为劳动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参考文献 :
[1]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大学生就业指导[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3月.
[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创新职业指导--- 新实践[ M] . 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年4月
[3] 熊治梅. 大学生职业指导教程[M] . 北京: 中国人事司出版社, 2002年9月
[4] 王尔新. 试论高校职业指导的开展和实践[ J]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