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08)-5-0027-01
我门诊2000-2007年在1792例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检出消化性溃疡(PU)653例,其中复合性溃疡(CU)51例,占同期PU总数的7.8%。现将本组病例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经内镜及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其中51例CU均排除恶变之可能。51例中男性44例,女性7例,男女之比为6.3:1。年龄14-67岁,平均(34.5±3.8)岁,40岁以下占59%。病程1-37年,平均6.9年,半数病例病程在5年以上。
1.2 临床表现 有典型胃溃疡(GU)疼痛性质与疼痛规律者25例(49%),有典型十二指肠溃疡(DU)疼痛者14例(27.5%)。主诉有慢性间歇性上腹部疼痛者48例(94%),主诉或病史有呕血和/或黑便者26例(51%),以出血为首发症状而就诊16例(31.4%),以恶心、呕吐为主诉者4例,有急腹症表现(穿孔)者1例。病史中其他常见症状有返酸31例,嗳气28例,恶心呕吐17例,食欲减退24例,消瘦21例。
1.3 线检查 51例CU中36例距胃镜检查前1个月内行X线钡餐透视,诊断结果与胃镜检查完全符合者6例(16.7%),部分符合者(X线仅提示有胃或十二指肠一个部位的溃疡)19例(52.8%),完全不符合(X线漏诊)者11例(30.6%)。
1.4 内镜检查
1.4.1 溃疡部位 51例CU中有57个病灶,分布于幽门管9个,窦部10个,胃角29个,体部7个,胃底贲门部2个,其中多数在小弯侧(45)个。DU有52个病灶,其中球部前壁25个,后壁5个,小弯18个,大弯4个,降部1个。
1.4.2 溃疡大小 GU直径0.5-1.9cm者52个,2.0-2.9cm者4个,大于3.0cm者1个,DU多数(46个)直径小于1.0cm,大于1.0cm者仅6个。
1.4.3 溃疡形态与分期 GU以圆形或椭圆形者多见(51个),其次是不规则形、梭形或线形。处于活动期者47个,愈合期8个,疤痕期2个。DU形态也以圆形和椭圆形为主(27个),其次为不规则形(12个),霜斑样(10个)、线形(3个)。活动期32个,愈合期8个,疤痕期12个
1.4.4 幽门形态 51例中幽门明显变形狭窄者25例(49%),伴胆汁返流者35例(68.6%)。
1.4.5 伴发症 51例中伴浅表性胃炎(CSG)者14例,萎缩性胃炎(CAG)10例,浅表萎缩性胃炎7例,胃糜烂7例,疣状胃炎1例,巨大胃粘膜厚症1例,食管炎2例。内镜下漏诊3例,其中2例DU漏诊,1例GU漏诊,后经手术确诊。
1.5 活检及细胞学检查 对51例GU病灶及其附近粘膜进行活检,结果符合溃疡25例(49%),CSG19例(37.7%),CAG10例(19.6%),肠化生1例,不典型增生5例。13例同时做十二指肠粘膜活检,结果均为十二指肠炎。39例同时做印片,涂片细胞学检查,结果10例为核异质。
1.6 治疗与转归 51例中24例在内科住院治疗,4例行外科手术治疗,10例在门诊治疗,其余13例或资料不全或失访。上述有随访治疗资料的病例(38例)中无1例死亡。治疗使用雷尼替丁者14例,结果治愈9例好转5例;用甲氰咪胍者7例,治愈3例,好转4例;用愈溃灵(中药)者11例,治愈6例,好转5例;用乐胃片(含铋剂)和痢特灵联合治疗4例,治愈2例,好转1例,无效1例。以上各组使用的药物剂量按常规给予,治疗均为4-6周,各组药物治疗效果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2 讨论
复合性溃疡系指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消化性溃疡,文献报道本病的内镜检出率为0.1%,占全部PU的3.3%-7.0%。男性多见,年龄分布与GU相似,由于活动性GU多于活动性DU,其症状多似胃溃疡,出血发生率在30%-50%,比一般PU发生率高。内镜下溃疡的形态特征与一般PU无显著区别。本组51例CU的内镜检出率为1.8%,比文献报道高,其他临床特征与文献基本一致。
2.1 CU的发病机理 文献指出,CU中的GU大多数继发于DU,因其幽门狭窄的发生率较单纯CU或DU显著增高,90%以上的患者先有DU,后继发GU,仅5%-8%患者GU发生先于DU。从病例资料分析看,本组支持文献报道的CU发生机理的一些关点。因此,我们认为CU的发生不管是先有DU或者GU,由于溃疡反复发作,可导致幽门狭窄或功能紊乱,而引起胃排空障碍和胃潴留,刺激胃动素释放增加和胃酸分泌增多,从而发生GU或 DU 。说明幽门功能紊乱和狭窄在CU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2.2 CU的分期 一般认为活动性GU多于活动性DU。本组57个GU病灶处于活动期者46个(80.7%),52个DU病灶处于活动期32个(61.5%),二者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支持上述看法。但按年龄组比较,本组50岁以上患者GU处于活动期为90%,DU处于活动期为60%,与50岁以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2.3 CU的恶变率 文献指出CU中GU多数是良性,比单纯GU的恶变率低得多。本组资料统计结果支持文献的看法,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2.4 内镜诊断 国内报道内镜对CU的诊断符合率为83.3%,低于对单纯性GU或DU的符合率。本组51例中,诊断符合率为95.1%。
2.5 治疗与转归 文献指出CU由于病情顽固,并发症发生率高,,仅30%的病人对内科治疗反应良好,因此强调外科治疗。本组24例在内科住院观察、治疗,近期治愈率为51%,有效率95.9%。因此,我们的印象是尽管CU的并发症较多,其内科近期治疗效果比一般消化性溃疡并不逊色,临床治疗原则似仍以内科治疗为首选。
我门诊2000-2007年在1792例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检出消化性溃疡(PU)653例,其中复合性溃疡(CU)51例,占同期PU总数的7.8%。现将本组病例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经内镜及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其中51例CU均排除恶变之可能。51例中男性44例,女性7例,男女之比为6.3:1。年龄14-67岁,平均(34.5±3.8)岁,40岁以下占59%。病程1-37年,平均6.9年,半数病例病程在5年以上。
1.2 临床表现 有典型胃溃疡(GU)疼痛性质与疼痛规律者25例(49%),有典型十二指肠溃疡(DU)疼痛者14例(27.5%)。主诉有慢性间歇性上腹部疼痛者48例(94%),主诉或病史有呕血和/或黑便者26例(51%),以出血为首发症状而就诊16例(31.4%),以恶心、呕吐为主诉者4例,有急腹症表现(穿孔)者1例。病史中其他常见症状有返酸31例,嗳气28例,恶心呕吐17例,食欲减退24例,消瘦21例。
1.3 线检查 51例CU中36例距胃镜检查前1个月内行X线钡餐透视,诊断结果与胃镜检查完全符合者6例(16.7%),部分符合者(X线仅提示有胃或十二指肠一个部位的溃疡)19例(52.8%),完全不符合(X线漏诊)者11例(30.6%)。
1.4 内镜检查
1.4.1 溃疡部位 51例CU中有57个病灶,分布于幽门管9个,窦部10个,胃角29个,体部7个,胃底贲门部2个,其中多数在小弯侧(45)个。DU有52个病灶,其中球部前壁25个,后壁5个,小弯18个,大弯4个,降部1个。
1.4.2 溃疡大小 GU直径0.5-1.9cm者52个,2.0-2.9cm者4个,大于3.0cm者1个,DU多数(46个)直径小于1.0cm,大于1.0cm者仅6个。
1.4.3 溃疡形态与分期 GU以圆形或椭圆形者多见(51个),其次是不规则形、梭形或线形。处于活动期者47个,愈合期8个,疤痕期2个。DU形态也以圆形和椭圆形为主(27个),其次为不规则形(12个),霜斑样(10个)、线形(3个)。活动期32个,愈合期8个,疤痕期12个
1.4.4 幽门形态 51例中幽门明显变形狭窄者25例(49%),伴胆汁返流者35例(68.6%)。
1.4.5 伴发症 51例中伴浅表性胃炎(CSG)者14例,萎缩性胃炎(CAG)10例,浅表萎缩性胃炎7例,胃糜烂7例,疣状胃炎1例,巨大胃粘膜厚症1例,食管炎2例。内镜下漏诊3例,其中2例DU漏诊,1例GU漏诊,后经手术确诊。
1.5 活检及细胞学检查 对51例GU病灶及其附近粘膜进行活检,结果符合溃疡25例(49%),CSG19例(37.7%),CAG10例(19.6%),肠化生1例,不典型增生5例。13例同时做十二指肠粘膜活检,结果均为十二指肠炎。39例同时做印片,涂片细胞学检查,结果10例为核异质。
1.6 治疗与转归 51例中24例在内科住院治疗,4例行外科手术治疗,10例在门诊治疗,其余13例或资料不全或失访。上述有随访治疗资料的病例(38例)中无1例死亡。治疗使用雷尼替丁者14例,结果治愈9例好转5例;用甲氰咪胍者7例,治愈3例,好转4例;用愈溃灵(中药)者11例,治愈6例,好转5例;用乐胃片(含铋剂)和痢特灵联合治疗4例,治愈2例,好转1例,无效1例。以上各组使用的药物剂量按常规给予,治疗均为4-6周,各组药物治疗效果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2 讨论
复合性溃疡系指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消化性溃疡,文献报道本病的内镜检出率为0.1%,占全部PU的3.3%-7.0%。男性多见,年龄分布与GU相似,由于活动性GU多于活动性DU,其症状多似胃溃疡,出血发生率在30%-50%,比一般PU发生率高。内镜下溃疡的形态特征与一般PU无显著区别。本组51例CU的内镜检出率为1.8%,比文献报道高,其他临床特征与文献基本一致。
2.1 CU的发病机理 文献指出,CU中的GU大多数继发于DU,因其幽门狭窄的发生率较单纯CU或DU显著增高,90%以上的患者先有DU,后继发GU,仅5%-8%患者GU发生先于DU。从病例资料分析看,本组支持文献报道的CU发生机理的一些关点。因此,我们认为CU的发生不管是先有DU或者GU,由于溃疡反复发作,可导致幽门狭窄或功能紊乱,而引起胃排空障碍和胃潴留,刺激胃动素释放增加和胃酸分泌增多,从而发生GU或 DU 。说明幽门功能紊乱和狭窄在CU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2.2 CU的分期 一般认为活动性GU多于活动性DU。本组57个GU病灶处于活动期者46个(80.7%),52个DU病灶处于活动期32个(61.5%),二者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支持上述看法。但按年龄组比较,本组50岁以上患者GU处于活动期为90%,DU处于活动期为60%,与50岁以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2.3 CU的恶变率 文献指出CU中GU多数是良性,比单纯GU的恶变率低得多。本组资料统计结果支持文献的看法,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2.4 内镜诊断 国内报道内镜对CU的诊断符合率为83.3%,低于对单纯性GU或DU的符合率。本组51例中,诊断符合率为95.1%。
2.5 治疗与转归 文献指出CU由于病情顽固,并发症发生率高,,仅30%的病人对内科治疗反应良好,因此强调外科治疗。本组24例在内科住院观察、治疗,近期治愈率为51%,有效率95.9%。因此,我们的印象是尽管CU的并发症较多,其内科近期治疗效果比一般消化性溃疡并不逊色,临床治疗原则似仍以内科治疗为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