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缅甸文学起始于口头文学,具体起始年限不详。纵观缅甸古代文学史,可以发现,缅甸古典小说存世不多,但其构型完整、辞藻华丽,独具匠心,本文主要选取了一篇缅甸的神话小说《宝镜》,以及运用童庆炳老师《文学理论教程》的文学作品类型理论知识来分析这部文学作品中的理想型表现,希望缅甸的古典神话小说能让更多的学者认识,并帮助宣扬缅甸古典文学的魅力。
【关键词】:文学作品类型;宝镜;理想型文学
对一部文学作品进行赏析评论,首先得从其类型和体裁上去分析。再从作品的层次和形象去把握。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方式;文学作品的体裁是指作品话语系统的结构形态。那么文学作品的类型有哪些?缅甸古典小说《宝镜》属于哪种文学作品类型?它又是怎样表达艺术情感的呢?带着系列问题,根据现有文献资料,我们将对文学作品类型进行简单罗列及对《宝镜》古典小说文学作品类型归属进行探析。
一、文学作品类型
根据文学创作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文学作品的类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结构形态。
(一)三种文学作品
1.现实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文学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再现(representation),指对外在的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和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于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并忠于现实生活,而不是绕开现实,躲避现实。逼真,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情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如在《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小说描写了平安京时期日本的风貌,揭露人性,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述说源氏公子一生的点点滴滴事迹,大到仕途曲曲折折、妻妾成群,小到自家院子里的花草树木。
2.象征型文学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如《老人与海》的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的捕鱼经历:老人制服大马林鱼后,在返航途中又同鲨鱼进行惊险的搏斗。作品中的形象具有很强的象征意蕴,他用大马林鱼象征人生的理想和人类作为生命本身所不可避免的所具有的欲望,用鲨鱼象征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用大海象征变化无常的人类社会,而狮子则是勇武健壮、仇视邪恶、能创造奇迹的象征,圣地亚哥则是人类中的勇士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子”代表,他那捕鱼的不幸遭遇象征人类总是与厄运不断抗争却无论如何都无法试图去改变命运。
3.理想型文学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表现,指把内在的主观世界状况(如情感、理想、想象、幻想等)以形象呈现出来。虚幻,指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是,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如《桃花源记》文章描绘了武陵渔人偶入桃源的见闻,用虚实结合,层层设疑和浪漫主义的笔法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社会
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及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对黑暗现实社会的否定与批判。
(二)理想型文学
本文主要以《宝镜》为例分析其理想型文学的表现。首先理想型文学的形式是侧重直接抒情;目的是表现主观理想;特征是表现性,主观理想高于一切。直接表达情感态度。虚幻性 ,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拟的方法。多表现理想中的英雄。创造奇人、奇事、奇境。《西游记》中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机智勇猛的孙悟空。
二、简析《宝镜》的文学作品类型
据李谋、林琼写的《缅甸古典小说翻译与研究》这本书可知,《宝镜》被缅甸学者称为缅甸最早的神话小说。《宝镜》成书于缅甸贡榜王朝初期,即18世纪中叶,全书共11节,前9节由宫廷作家瑞当底哈杜创作,后2节由吴达续写完成。因缅甸古代作家没有记述自己或其他作家的生平的习惯,作者的生平,我们一无所知,只是根据其在前言“受统治南岛大地众生与广袤万里无际无垠世界的阿朗帕耶皇帝麾下大元帅、鱼产监、咨政大臣摩诃内谬底哈都之托,精于描绘、援证引例、妙笔生花的本人——瑞当底哈杜,怀着极其愉悦的心情,开启智慧的宝盒,写出 这部具开创性、将青史流传、文笔优雅、赏心悦目的小说。”所述,确定了其成书年代及其应制制作。《宝镜》是林琼根据1934年缅甸研究协会出版的版本翻译出来的。该版本是由吴貌盛丁先生根据藏语于巴那图书馆中的贝叶抄本,对照1905年仰光全南岛出版社的版本校对刊印的。
《宝镜》这篇小说,讲述的是恩达贡玛王子和惠如妙苏瓦公主前世许诺今生必在一起的爱情故事,歌颂了王子和公主对爱情的专一。所描绘的不是人间社会,而是仙子、仙女、龙、咖咙们的世界,是漂浮在太虚云海之上的世界。就像俗话说:皇帝的筒裙都是绸缎的一样,在整部小说中没有一个丑八怪,沒有一句刺耳的话,没有低俗的东西,所能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所能听到的一切都是笑料和令人愉悦的,所能闻到的一切都是芬芳幽香的,侍从们在阿诺陀神湖边把狮子、六彩牙象等抓来让它们相互嬉戏。嬷嬷们数着宝石念珠,用斑红宝石、石榴石制成的梳子梳头,吃着细嫩的咸茶醒脑清神,斜偎着身子靠在细软的珊瑚床榻之上。它们梳着“鸳鸯喂食”、“秒声鸟嘴”、“贡林尖锥”等发式,从宫廷卫队驻地门口到红宝石窟宫,再到饰有珍宝叠檐顶的大厅,来回巡视,打开饰有种种雕花花纹的大门,进入菊花、紫茉莉等盛开的花园,欣赏着妙声鸟叫声和仙鹤啼鸣。主人公恩达贡玛王子和惠如妙苏瓦公主缘始前生发誓来生要变成爱侣永不分离的神话爱情故事。
从上可知,故事运用了虚构、虚幻、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作者幻想中的世界,作者向往中的理想社会和爱情故事,表达了超现实的主观愿望——完美无暇的社会、专一忠贞的爱情,很明显这篇小说符合理想型文学的虚幻性特征,是一篇对美好生活及专一忠贞爱情向往的神话小说,属于理想型文学作品类型。
【关键词】:文学作品类型;宝镜;理想型文学
对一部文学作品进行赏析评论,首先得从其类型和体裁上去分析。再从作品的层次和形象去把握。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方式;文学作品的体裁是指作品话语系统的结构形态。那么文学作品的类型有哪些?缅甸古典小说《宝镜》属于哪种文学作品类型?它又是怎样表达艺术情感的呢?带着系列问题,根据现有文献资料,我们将对文学作品类型进行简单罗列及对《宝镜》古典小说文学作品类型归属进行探析。
一、文学作品类型
根据文学创作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文学作品的类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结构形态。
(一)三种文学作品
1.现实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文学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再现(representation),指对外在的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和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于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并忠于现实生活,而不是绕开现实,躲避现实。逼真,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情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如在《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小说描写了平安京时期日本的风貌,揭露人性,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述说源氏公子一生的点点滴滴事迹,大到仕途曲曲折折、妻妾成群,小到自家院子里的花草树木。
2.象征型文学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如《老人与海》的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的捕鱼经历:老人制服大马林鱼后,在返航途中又同鲨鱼进行惊险的搏斗。作品中的形象具有很强的象征意蕴,他用大马林鱼象征人生的理想和人类作为生命本身所不可避免的所具有的欲望,用鲨鱼象征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用大海象征变化无常的人类社会,而狮子则是勇武健壮、仇视邪恶、能创造奇迹的象征,圣地亚哥则是人类中的勇士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子”代表,他那捕鱼的不幸遭遇象征人类总是与厄运不断抗争却无论如何都无法试图去改变命运。
3.理想型文学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表现,指把内在的主观世界状况(如情感、理想、想象、幻想等)以形象呈现出来。虚幻,指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是,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如《桃花源记》文章描绘了武陵渔人偶入桃源的见闻,用虚实结合,层层设疑和浪漫主义的笔法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社会
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及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对黑暗现实社会的否定与批判。
(二)理想型文学
本文主要以《宝镜》为例分析其理想型文学的表现。首先理想型文学的形式是侧重直接抒情;目的是表现主观理想;特征是表现性,主观理想高于一切。直接表达情感态度。虚幻性 ,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拟的方法。多表现理想中的英雄。创造奇人、奇事、奇境。《西游记》中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机智勇猛的孙悟空。
二、简析《宝镜》的文学作品类型
据李谋、林琼写的《缅甸古典小说翻译与研究》这本书可知,《宝镜》被缅甸学者称为缅甸最早的神话小说。《宝镜》成书于缅甸贡榜王朝初期,即18世纪中叶,全书共11节,前9节由宫廷作家瑞当底哈杜创作,后2节由吴达续写完成。因缅甸古代作家没有记述自己或其他作家的生平的习惯,作者的生平,我们一无所知,只是根据其在前言“受统治南岛大地众生与广袤万里无际无垠世界的阿朗帕耶皇帝麾下大元帅、鱼产监、咨政大臣摩诃内谬底哈都之托,精于描绘、援证引例、妙笔生花的本人——瑞当底哈杜,怀着极其愉悦的心情,开启智慧的宝盒,写出 这部具开创性、将青史流传、文笔优雅、赏心悦目的小说。”所述,确定了其成书年代及其应制制作。《宝镜》是林琼根据1934年缅甸研究协会出版的版本翻译出来的。该版本是由吴貌盛丁先生根据藏语于巴那图书馆中的贝叶抄本,对照1905年仰光全南岛出版社的版本校对刊印的。
《宝镜》这篇小说,讲述的是恩达贡玛王子和惠如妙苏瓦公主前世许诺今生必在一起的爱情故事,歌颂了王子和公主对爱情的专一。所描绘的不是人间社会,而是仙子、仙女、龙、咖咙们的世界,是漂浮在太虚云海之上的世界。就像俗话说:皇帝的筒裙都是绸缎的一样,在整部小说中没有一个丑八怪,沒有一句刺耳的话,没有低俗的东西,所能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所能听到的一切都是笑料和令人愉悦的,所能闻到的一切都是芬芳幽香的,侍从们在阿诺陀神湖边把狮子、六彩牙象等抓来让它们相互嬉戏。嬷嬷们数着宝石念珠,用斑红宝石、石榴石制成的梳子梳头,吃着细嫩的咸茶醒脑清神,斜偎着身子靠在细软的珊瑚床榻之上。它们梳着“鸳鸯喂食”、“秒声鸟嘴”、“贡林尖锥”等发式,从宫廷卫队驻地门口到红宝石窟宫,再到饰有珍宝叠檐顶的大厅,来回巡视,打开饰有种种雕花花纹的大门,进入菊花、紫茉莉等盛开的花园,欣赏着妙声鸟叫声和仙鹤啼鸣。主人公恩达贡玛王子和惠如妙苏瓦公主缘始前生发誓来生要变成爱侣永不分离的神话爱情故事。
从上可知,故事运用了虚构、虚幻、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作者幻想中的世界,作者向往中的理想社会和爱情故事,表达了超现实的主观愿望——完美无暇的社会、专一忠贞的爱情,很明显这篇小说符合理想型文学的虚幻性特征,是一篇对美好生活及专一忠贞爱情向往的神话小说,属于理想型文学作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