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等待戈多》是塞缪尔.贝克特的杰出作品之一,被视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它表现的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的悲剧。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分析该剧作在叙述情节、对话模式以及戏剧结局方面的陌生化表现手法,认为“陌生化”技巧的运用是该部戏剧成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塞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陌生化”
一、引言
爱尔兰作家塞缪尔.贝克特是二十世纪重要的剧作家之一,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等待戈多》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荒诞派戏剧。整部戏剧分为两部分,共设有五个角色,分别是老流浪汉爱斯特拉贡(昵称戈戈),老流浪汉弗拉第米尔(昵称狄狄),奴隶主波卓和他的奴隶,叫作幸运儿,还有一个小男孩。主人公狄狄和戈戈对戈多的等待是贯穿全剧主线。戏剧刚上演时,并不被看好,后来,才逐渐获得了成功。1953年1月,《等待戈多》在巴黎巴比伦剧院首演,演出尚未结束,观众便成群结队地离开剧场,只有一小部分人坚持下来,而且对该剧给予高度的赞扬。后来,这出戏剧在伦敦上演时,又引起了剧场的混乱,遭到观众的嘲笑。3年后在纽约百老汇的舞台上,它得到了热烈的欢迎 (温华,2006:131-138)。它不仅收获了观众的赞许,也受到了许多评论家的关注。在短短的几年间,这部戏剧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欧、美、亚许多国家同时上演,一直经久不衰。这足以证明它的重要地位。
作为俄国形式主义核心概念之一,“陌生化”是由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为了追求文学作品的“文学性”(literariness)而采用的一种异乎寻常的表现手法。在文学创作中,作者有意识地运用“陌生化”,意在瓦解人们的固有反映,重新构建我们对现实的感觉,使我们本来熟悉的东西陌生。“陌生化”使得我们即使面临熟视无睹的事物时也能有不断新的发现,从而延长其关注的时间和感受的难度,增加审美快感,并最终使主体在观察世界的原初感受之中化习见为新知,化腐朽为神奇 。简而言之,所谓“陌生化”,就是给我们提供一个观察生活的新视角,并使我们在文学中不是验证熟识的东西,而是发现新奇的生活,改善和改变我们的生命活动方式,与我们面对的生活建立一种崭新的关系。
由此可见,陌生化理论同作家创作和读者阅读感受密切相关。笔者认为《等待戈多》戏剧之所以能在各国上演,并长盛不衰,得益于其陌生化的表现手法。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其中的陌生化手法,使读者从新的视角领悟塞缪尔.贝克特的匠心独运,更深刻地体会该剧作的精妙之处。
二、叙述情节的陌生化
《等待戈多》是塞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一反常规的戏剧创作方法,凭借反传统的荒诞派戏剧创作手法,运用了人们所不熟悉的叙述情节的方式,将陌生化的表现手法运用于戏剧情节的设置上,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等待戈多》乍一看,似乎杂乱无章,给人一种厌烦感。因为它没有完整动人的情节,也没有剧情的发展。结尾是开端的重复,终点又回到起点;没有戏剧冲突,只有杂乱无章的对话和荒诞的插曲;人物没有正常的思维能力,也谈不上真正的人物塑造;地点含含糊糊,时间也超出了常规。但这些正是作家为表达作品主题思想而精心构思出来的,恰恰是其作品“陌生化”表现之处。实际上归根底,《等待戈多》的真正创新之处所体现的一切,都是由它独特的不同于传统情节戏剧的“潜在叙述”和“显在叙述”的基本叙述方式决定的。它的典型性就在于戏剧叙述的反情节性。《等待戈多》与传统意义上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大相径庭,情节极其淡化,几乎无情节可言。
戏剧的结尾是开端的重复,终点又回到起点。“陌生化”强调的是作品给予读者的新鲜感、奇异感和陌生感。作者对情节淡化以及情节结构的立体式循环的处理方式,从视觉上让读者感到新鲜陌生,对读者习以为常的包含开端、高潮和结尾的戏剧情节模式形成一股冲击力,超越了固有模式所产生的文学效果,收到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同时,作者对戈多的情节描写仅仅寥寥数笔,完全与主题脱离干系,不符合典型戏剧的表现手法。这种“陌生化”的表现手法给读者创作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引导读者进行深入思考,摆脱惯性化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方式去认识事物。对文学作品进行加工和处理使之陌生化,引导读者从多角度看待原本熟悉的事物,从而带来更多的直观感受,增强体验事物的强度,激发更多情感的迸发,这正是“陌生化”所积极倡导和期望的。
三、对话模式的陌生化
作为文本构成元素的对话,可以是作品中代表不同意识主体的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是人物与事物之间的对话,还可以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可以是言语意义上的对话,也可以是意识意义上的对话。通过对话,多种声音或不同的观点可以互相碰撞,相互作用,从而一步步贴近作者的创作意图,最后完成对主题的升华。《等待戈多》采用了一种反常规的对话模式,违反了由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莱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出的“合作原则”。格莱斯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人物。本剧中狄狄和戈戈的对话,就是违反这一“合作原则”的典范。作者把常规的对话模式进行了颠覆,让会话双方的对白显得毫无逻辑。
四、小说结局的陌生化
《等待戈多》与传统意义上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离经叛道,毫无情节可言。整个剧情都靠对戈多的等待来贯穿。一个最简单的情节无非就是两个流浪汉在等待的过程中穿插着奴隶幸运儿被奴隶主波卓欺压,强迫他思想,他不停地哭泣,一夜间他变成哑巴,波卓变成瞎子的冷酷现实。再者就是戈戈和狄狄等待过程中的百无聊赖和一系列烦躁不安的细微动作。一会儿天黑了,一个小男孩来了,说戈多今天不会来了,明天准来。然后第二天,天快黑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却告诉他们戈多今天也不回来了,明天也许会来。他们失望之余,想在近处的一颗枯树上上吊。但是最后还是不能放弃戈多到来的美好期望,于是就继续等了下去。第一幕以小男孩告知戈多明天会准时到的收场,读者或许期待戈多在第二幕中出现。然而作者不走寻常路,一直到剧末,都未曾安排戈多的出场,增强戈多人物形象的神秘感和戏剧结局的扑朔迷离,使得读者心理与文本产生距离感。 “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主张用反常的文学样式去消解和瓦解文本的前在形式与主体的前在思维结构,使主体用新奇的眼光去关注对象,让钝化的审美知觉复活,在与文本的碰撞中产生审美张力。”对戏剧结局的陌生化不仅完全打破传统戏剧常规,冲破思维定式的羁绊,而且给读者一种新颖的阅读体验,激发读者探索戈多未来的意义,让读者重新体会那个时代人们精神家园的荒芜与空虚,并期许得到解救与救赎的呼唤。
五、结束语
《等待戈多》被视为欧洲荒诞剧的经典之作,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陌生化效果的体现。贝克特从主题、情节、舞台形象、语言、道具等方面的设计和安排,使得作品的叙述形式变得充满模糊性,让读者难以理解和把握,这也就是“陌生化”手法的主旨所在。
筆者对《等待戈多》的叙述情节、对话模式以及戏剧结局的陌生化进行分析,认为陌生化理论唤醒了读者对该剧本的新奇感,给读者呈现了无限的想象和探索空间。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陌生化”手法是艺术的本质所在,是推动艺术向前发展的源动力。贝克特正是运用了使熟悉事物变得陌生的陌生化表现手法,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当时世界的荒诞性。
参考文献:
[1]刘文良. 生态文学的艺术叙事方式[J]. 河北学刊,2008, (3).
[2]刘明厚. 二十世纪法国戏剧[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3]乔姆斯基. 《语言与心理》,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余关中译. 等待戈多[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5]杨向荣. 陌生化[J]. 外国文学,2005, (1).
【关键词】:塞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陌生化”
一、引言
爱尔兰作家塞缪尔.贝克特是二十世纪重要的剧作家之一,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等待戈多》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荒诞派戏剧。整部戏剧分为两部分,共设有五个角色,分别是老流浪汉爱斯特拉贡(昵称戈戈),老流浪汉弗拉第米尔(昵称狄狄),奴隶主波卓和他的奴隶,叫作幸运儿,还有一个小男孩。主人公狄狄和戈戈对戈多的等待是贯穿全剧主线。戏剧刚上演时,并不被看好,后来,才逐渐获得了成功。1953年1月,《等待戈多》在巴黎巴比伦剧院首演,演出尚未结束,观众便成群结队地离开剧场,只有一小部分人坚持下来,而且对该剧给予高度的赞扬。后来,这出戏剧在伦敦上演时,又引起了剧场的混乱,遭到观众的嘲笑。3年后在纽约百老汇的舞台上,它得到了热烈的欢迎 (温华,2006:131-138)。它不仅收获了观众的赞许,也受到了许多评论家的关注。在短短的几年间,这部戏剧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欧、美、亚许多国家同时上演,一直经久不衰。这足以证明它的重要地位。
作为俄国形式主义核心概念之一,“陌生化”是由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为了追求文学作品的“文学性”(literariness)而采用的一种异乎寻常的表现手法。在文学创作中,作者有意识地运用“陌生化”,意在瓦解人们的固有反映,重新构建我们对现实的感觉,使我们本来熟悉的东西陌生。“陌生化”使得我们即使面临熟视无睹的事物时也能有不断新的发现,从而延长其关注的时间和感受的难度,增加审美快感,并最终使主体在观察世界的原初感受之中化习见为新知,化腐朽为神奇 。简而言之,所谓“陌生化”,就是给我们提供一个观察生活的新视角,并使我们在文学中不是验证熟识的东西,而是发现新奇的生活,改善和改变我们的生命活动方式,与我们面对的生活建立一种崭新的关系。
由此可见,陌生化理论同作家创作和读者阅读感受密切相关。笔者认为《等待戈多》戏剧之所以能在各国上演,并长盛不衰,得益于其陌生化的表现手法。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其中的陌生化手法,使读者从新的视角领悟塞缪尔.贝克特的匠心独运,更深刻地体会该剧作的精妙之处。
二、叙述情节的陌生化
《等待戈多》是塞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一反常规的戏剧创作方法,凭借反传统的荒诞派戏剧创作手法,运用了人们所不熟悉的叙述情节的方式,将陌生化的表现手法运用于戏剧情节的设置上,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等待戈多》乍一看,似乎杂乱无章,给人一种厌烦感。因为它没有完整动人的情节,也没有剧情的发展。结尾是开端的重复,终点又回到起点;没有戏剧冲突,只有杂乱无章的对话和荒诞的插曲;人物没有正常的思维能力,也谈不上真正的人物塑造;地点含含糊糊,时间也超出了常规。但这些正是作家为表达作品主题思想而精心构思出来的,恰恰是其作品“陌生化”表现之处。实际上归根底,《等待戈多》的真正创新之处所体现的一切,都是由它独特的不同于传统情节戏剧的“潜在叙述”和“显在叙述”的基本叙述方式决定的。它的典型性就在于戏剧叙述的反情节性。《等待戈多》与传统意义上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大相径庭,情节极其淡化,几乎无情节可言。
戏剧的结尾是开端的重复,终点又回到起点。“陌生化”强调的是作品给予读者的新鲜感、奇异感和陌生感。作者对情节淡化以及情节结构的立体式循环的处理方式,从视觉上让读者感到新鲜陌生,对读者习以为常的包含开端、高潮和结尾的戏剧情节模式形成一股冲击力,超越了固有模式所产生的文学效果,收到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同时,作者对戈多的情节描写仅仅寥寥数笔,完全与主题脱离干系,不符合典型戏剧的表现手法。这种“陌生化”的表现手法给读者创作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引导读者进行深入思考,摆脱惯性化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方式去认识事物。对文学作品进行加工和处理使之陌生化,引导读者从多角度看待原本熟悉的事物,从而带来更多的直观感受,增强体验事物的强度,激发更多情感的迸发,这正是“陌生化”所积极倡导和期望的。
三、对话模式的陌生化
作为文本构成元素的对话,可以是作品中代表不同意识主体的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是人物与事物之间的对话,还可以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可以是言语意义上的对话,也可以是意识意义上的对话。通过对话,多种声音或不同的观点可以互相碰撞,相互作用,从而一步步贴近作者的创作意图,最后完成对主题的升华。《等待戈多》采用了一种反常规的对话模式,违反了由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莱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出的“合作原则”。格莱斯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人物。本剧中狄狄和戈戈的对话,就是违反这一“合作原则”的典范。作者把常规的对话模式进行了颠覆,让会话双方的对白显得毫无逻辑。
四、小说结局的陌生化
《等待戈多》与传统意义上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离经叛道,毫无情节可言。整个剧情都靠对戈多的等待来贯穿。一个最简单的情节无非就是两个流浪汉在等待的过程中穿插着奴隶幸运儿被奴隶主波卓欺压,强迫他思想,他不停地哭泣,一夜间他变成哑巴,波卓变成瞎子的冷酷现实。再者就是戈戈和狄狄等待过程中的百无聊赖和一系列烦躁不安的细微动作。一会儿天黑了,一个小男孩来了,说戈多今天不会来了,明天准来。然后第二天,天快黑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却告诉他们戈多今天也不回来了,明天也许会来。他们失望之余,想在近处的一颗枯树上上吊。但是最后还是不能放弃戈多到来的美好期望,于是就继续等了下去。第一幕以小男孩告知戈多明天会准时到的收场,读者或许期待戈多在第二幕中出现。然而作者不走寻常路,一直到剧末,都未曾安排戈多的出场,增强戈多人物形象的神秘感和戏剧结局的扑朔迷离,使得读者心理与文本产生距离感。 “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主张用反常的文学样式去消解和瓦解文本的前在形式与主体的前在思维结构,使主体用新奇的眼光去关注对象,让钝化的审美知觉复活,在与文本的碰撞中产生审美张力。”对戏剧结局的陌生化不仅完全打破传统戏剧常规,冲破思维定式的羁绊,而且给读者一种新颖的阅读体验,激发读者探索戈多未来的意义,让读者重新体会那个时代人们精神家园的荒芜与空虚,并期许得到解救与救赎的呼唤。
五、结束语
《等待戈多》被视为欧洲荒诞剧的经典之作,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陌生化效果的体现。贝克特从主题、情节、舞台形象、语言、道具等方面的设计和安排,使得作品的叙述形式变得充满模糊性,让读者难以理解和把握,这也就是“陌生化”手法的主旨所在。
筆者对《等待戈多》的叙述情节、对话模式以及戏剧结局的陌生化进行分析,认为陌生化理论唤醒了读者对该剧本的新奇感,给读者呈现了无限的想象和探索空间。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陌生化”手法是艺术的本质所在,是推动艺术向前发展的源动力。贝克特正是运用了使熟悉事物变得陌生的陌生化表现手法,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当时世界的荒诞性。
参考文献:
[1]刘文良. 生态文学的艺术叙事方式[J]. 河北学刊,2008, (3).
[2]刘明厚. 二十世纪法国戏剧[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3]乔姆斯基. 《语言与心理》,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余关中译. 等待戈多[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5]杨向荣. 陌生化[J]. 外国文学,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