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兰亭集序》是一篇东晋散文,立意深远,它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东晋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和精神状态。杜牧《润州》中有言:“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意为大多南朝人都是开朗豁达的,东晋的人士是最风流的。《兰亭集序》体现了王羲之的风流之美,这种美表现在意境美、结构美和境界美上。
一、诵读品味,感受意境之美
《兰亭集序》充满了和谐的整体美,景物具有淡雅清俊之美,人才俊逸潇洒,所做之事又美好高雅,逸兴遄飞,吟咏唱和,情因景生,景因情美,人的生活、情感与自然美景融为一体。
1景物的淡雅清俊之美
《兰亭集序》首先描写了聚会的美丽环境,“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不是“草长莺飞”“姹紫嫣红”,不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弃其碧,色调淡雅。“崇、峻”本色形容,“茂林修竹”赋予山岭盎然生气,“映带左右”使流水神采飞扬。清风拂面,水声泠泠,淡雅洁净。
2人才的俊逸潇洒之美
作者正任会稽内史(太守),他邀集司徒谢安、司马孙绰等诗人名流以及儿子徽之、操之和十岁的献之等四十一人,这些人是真正的俊逸潇洒之人,有生活情趣,有文学修养。当时盛行玄言诗,孙绰被文史家誉为玄言诗的大师和一代文宗,其文采、人望横绝一世。文士以绰为冠,王公大臣皆以得绰文为荣。朝中重臣名士如桓温、庾亮等的墓志碑文,均出其手,与王羲之等皆为一时名流,是当时绍兴文士集团的重要成员。真是如文章所说的“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3事情的美好高雅之美
“三月三”这一天无论贵贱老幼,都要到河畔、溪边,用凉水洗脸,意即涤除尘垢,以驱除不祥,祈求安福,还要举行祭祀、沐浴、采兰等活动。“修禊事也”是十分美好吉祥的。“曲水流觞,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吟咏之雅,又表现文采神采。“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世说新语·伤逝》),魏晋文人大多痴情所向,十分专注,“仰观宇宙,俯察品类,游目骋怀,”“信可乐也,”王羲之作为魏晋风度的代表,更是深于情者,对宇宙、自然充满生命的情趣和审美的愉悦,表现了高洁脱俗的情怀。
4语言的精练雅净之美
文章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语言精练雅净,美不胜收。写景色调清雅,清新洁净,“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叙事简约明快,“修禊事也”“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笔墨俭省,张力巨大,尽展名士贤才个性风采。精练的语言,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已积淀为滋润后人的不朽的文化遗产,成为人们常用的重要成语,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惠风和畅、放浪形骸、情随事迁等。
兰亭雅会让人联想到“沂水春风”,“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老老少少暮春出游,景色明丽怡人,情绪轻松欢快,生趣盎然,这和兰亭集会一样是志趣高雅,胸怀悠然。曲水流觞是文人最向往的聚会,明代的文征明在七十三高龄画了《流觞赋诗图》,青山绿水,茂林修竹的晚春佳景跃然纸上,对流觞赋诗向往不已。
二、联类延伸,体会结构之美
1感受结构自然流畅的变化之美
文章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的描述到人世俯仰、欢乐难继的感慨,情绪从“乐”生“痛”进而感“悲”,变化自然,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之美。
在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和贤者在这样一个清澄明朗、生机盎然的时空中,“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以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充分感受到了生命的情趣和审美的愉悦,所以“信可乐也”,感情乐观。
文章第二段情调转入低沉,有感生命短促、世事无常,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叹。“乐”和“痛”,是情感的逐渐深化。从“俯仰一世”到“不知老之将至”,再到“已为陈迹”,完成“乐”到“痛”的自然变化。
文章的第三段从“昔人兴感之由”谈起,古今之人对生命的体验何其相似,认为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是虚妄之词;由自己的感慨推想后人也有类似的慨叹,这种无情的变迁又引起了作者的悲叹。
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而抒怀,从欢宴的“乐”情,到对好景难再、对时人追求感官享乐和唱和空谈的“痛”心,再到探讨生死观、生命价值的理性思考,层层深入,起伏变化,展示了结构的曲线美。
2联类延伸认识结构变化之美
联系所学文本:《赤壁赋》的情感结构也是波澜跌宕的,由喜转悲入乐,从月夜泛舟的愉悦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脉络清晰,起伏自然。《滕王阁序》描写了座上嘉宾才气横溢,主人贤明,宾主尽欢,但诗人顿感天地之广大,宇宙之无穷,以大起大落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转入兴尽悲来的感慨,引发出对人生的思索。
联系同时代的作品:石崇有篇《金谷诗序》,比《兰亭集序》早五十年,石崇于金谷园举行盛宴,邀集名士,以为文酒之会。前面写到清泉茂林,详备“娱目欢心之物”,众贤饮酒赋诗,欢乐之时突转而抒发感慨,“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感慨生命的短暂,恐惧死亡没有一定期限。石崇富可敌国,挥金如土,兴致所至也对人生充满了感伤和迷惘,情绪也由乐转向悲,格调伤感。
中国古典作家喜欢在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或者在欣赏美景之后转入对人生对生活的联想和议论,以展示结构的变化之美。“文似看山不喜平”,层层推进,情感波澜起伏,不断翻出新意,翻出新的境界。
三、含英咀华,领略境界之美
1领略高远旷达之美
王羲之的内心世界是极其复杂的,既有早年接受的儒家经世思想,又有黄老的出世哲学,但是心底仍保留儒家自强不息的刚健的入世精神。文章虽然对人生短暂无常、所欣易逝好景难再有着深沉的感叹,但是在慨叹的表象之下却有着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抒发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情感意绪,充分表达了思想的旷达之美。 王羲之在文中承继着东汉末期以来对生命个体短暂无常的伤感,但也凸显了其特有的清醒与伤感,认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这表现了作者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强烈关注,一反魏晋时期流行的消极虚妄的人生态度,不宜空谈玄理的真实乐观的态度。这既是敢于直面人生的客观务实,又是对旷达的人生态度的反映,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明辨力,境界高远。
2感悟超越人生短暂之美
对生死的感慨,千古一样,有诗言:“生年不满百,长怀千岁忧。”石崇《金谷诗序》:“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情调悲凉。孙绰《三月三日兰亭诗序》:“乐与时去,悲亦系之。”人生虚幻短暂,生死无法驾驭,文中没有正面回答怎样去对抗虚幻短暂,怎样生活才有意义,但“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著作启示来者,含蓄表现了作者要抓住现在、珍惜生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作者无论是为官一任还是习其书法,都能尽心执著,殚精竭虑。
(1)是勤于政务、体察民情的良吏
王羲之任地方官时,实行“宽和为本”的仁政:于护军任上,深入调查,力欲纠治营中弊端,发布《临护军教》,提出“公役均平”,体恤老弱病残,关心下层百姓疾苦;会稽内史任上,慎选官吏,推行均平赋役之策,累年大旱,开仓赈灾,救民于危难;北伐呼声终朝不绝,羲之能洞察时政,清醒判断,果敢上疏请求北伐,以达其志。对国事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他对殷浩表示:“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辞。”他劝谢安说:“虚谈废务,浮文妨要。”因与上司王述失和,遂称病辞职,优游山林之间,但终不忘朝臣国事,常以此为念,奈何处于君昏政暗虚谈废务之时,“故功名成就,无一可言”。
(2)是博采众长、独创一体的书圣
曾巩在《墨池记》中说:“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羲之师法钟繇、张芝,但不一味模仿,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钦羡张芝把池水染黑的练字毅力,勤学苦练,传说在江西临川、浙江永嘉、江西庐山的归宗寺等地都留有羲之的洗墨池。中年称病辞官,遍游江南灵山秀水,每至一处,都坚持勤学苦练书法。他兼取众长,改革了钟繇、张芝的笔法,使楷书、行书尽脱汉代隶书笔意,成为完善的新书体,使草书不再带有汉代隶书的味道,完成了草体书法的蜕变。王羲之是三种新书体完善过程中的集大成者。《兰亭集序》更是被后人尊为行书典范,充分表现出晋人萧散自然的风致。
四、寻芳探幽,浅探旷达之因
1生命的启蒙(卫夫人)
卫夫人是东晋女书法家,不仅是王羲之的书法启蒙老师,同时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卫夫人有《笔阵图》,传说卫夫人教其习“一”字,不是在局促的室内,而是来到广阔的大地上,在辽阔的平原上站着,教其凝视地平线,看天际尽头排列开的云层缓缓向两边扩张,云低低地在地平线上布置、排列、滚动,就叫“千里阵云”。这已不仅仅是在习字,而是在感受“一”的无穷变化,是在与天地静静对话,开启其开阔的胸怀。而“、”如“高峰坠石”,让其理解重量与速度;“︳”如其万岁枯藤,让其感受强韧与张力。
书法和生命是相通的。卫夫人是其书法老师,也是开启其生命的老师,从七岁到十二岁,刚好是一个人人生观建立的时期,这种习字方法无疑让羲之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书法是一种文化,文字内容是书法文化的“心态文化层”,是体现作品价值的核心部分。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决定了作品层次的高低。《兰亭集序》所折射的思想境界当与此相关。
2传统的家庭教育
羲之家世显贵,出身于琅邪王氏一族,司马睿登基建立东晋王朝,其父王旷起了重要作用。《晋书·王羲之传》载:“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从父王导、王敦拥立司马睿即位有功,受到司马睿的极度宠信,王氏家族盛极一时,成为江左第一大族,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家族长期主持重权,许多政令出自家族之手,羲之耳濡目染,胸襟开阔,情绪乐观,心有黎民苍生,有一种执著于道义担当的痴情,有着超乎常人的社会责任感。这和当时用清谈高妙的玄理来点缀风雅炫耀才华不务实事显然不同。
3高蹈特立的性格
羲之本身的性格是高蹈特立,与众不同。有许多的小故事验证了这一点。“东床快婿”的故事展示了羲之行事坦荡从容、特立独行的性格。羲之性爱鹅,路经道观,为道士抄写《道德经》,欣然笼鹅而归,表现其任率的一面。《容斋随笔》有言:“王逸少其操履识见,议论闳卓,当世亦少其比。”羲之常发与众不同之言,显示了清贵的人品,“羲之风骨清举”(清俊超逸悠扬),时人殷中军道王右军云:“逸少清贵人,吾于之甚至,一时无所后。”当众人沉溺于玄学放浪形骸、高谈阔论,把“一死生齐彭殇”作为人生信条时,羲之能看清时局,理性对待生命,表现其本身高蹈旷达的性格,彰显其与众不同的操履识见。
魏晋时代是个人觉醒的时代,羲之对个体生命有真正觉醒的认识,才有了如此深情的咏叹,满怀悲情伤感,又饱含对个体生命的深情眷顾。黄庭坚说“右军笔法如孟子言性,庄周谈自然”,说的是笔法,也是在言性格思想。一场兰亭雅会,不仅仅是在把酒言欢,尽享美景,而是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对“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还有对士大夫阶层虚无主义思想的委婉批判,对人生充满了热爱与留恋,对生命对宇宙进行理性体悟和深省,是对在有限的生命里如何发挥最大生命价值的思考和探索。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品读《兰亭集序》,感受文章淡雅清俊的意境美,体会流动起伏的结构美,领悟高远旷达的境界美,寻芳探幽,美不胜收,情意缱绻,流连忘返。正如诗歌所言:“一方兰亭两右军,三重情感曲水深。会稽名士多风流,千古真情动谁心?”
作者单位:浙江省江山市滨江高级中学(324100)
一、诵读品味,感受意境之美
《兰亭集序》充满了和谐的整体美,景物具有淡雅清俊之美,人才俊逸潇洒,所做之事又美好高雅,逸兴遄飞,吟咏唱和,情因景生,景因情美,人的生活、情感与自然美景融为一体。
1景物的淡雅清俊之美
《兰亭集序》首先描写了聚会的美丽环境,“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不是“草长莺飞”“姹紫嫣红”,不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弃其碧,色调淡雅。“崇、峻”本色形容,“茂林修竹”赋予山岭盎然生气,“映带左右”使流水神采飞扬。清风拂面,水声泠泠,淡雅洁净。
2人才的俊逸潇洒之美
作者正任会稽内史(太守),他邀集司徒谢安、司马孙绰等诗人名流以及儿子徽之、操之和十岁的献之等四十一人,这些人是真正的俊逸潇洒之人,有生活情趣,有文学修养。当时盛行玄言诗,孙绰被文史家誉为玄言诗的大师和一代文宗,其文采、人望横绝一世。文士以绰为冠,王公大臣皆以得绰文为荣。朝中重臣名士如桓温、庾亮等的墓志碑文,均出其手,与王羲之等皆为一时名流,是当时绍兴文士集团的重要成员。真是如文章所说的“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3事情的美好高雅之美
“三月三”这一天无论贵贱老幼,都要到河畔、溪边,用凉水洗脸,意即涤除尘垢,以驱除不祥,祈求安福,还要举行祭祀、沐浴、采兰等活动。“修禊事也”是十分美好吉祥的。“曲水流觞,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吟咏之雅,又表现文采神采。“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世说新语·伤逝》),魏晋文人大多痴情所向,十分专注,“仰观宇宙,俯察品类,游目骋怀,”“信可乐也,”王羲之作为魏晋风度的代表,更是深于情者,对宇宙、自然充满生命的情趣和审美的愉悦,表现了高洁脱俗的情怀。
4语言的精练雅净之美
文章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语言精练雅净,美不胜收。写景色调清雅,清新洁净,“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叙事简约明快,“修禊事也”“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笔墨俭省,张力巨大,尽展名士贤才个性风采。精练的语言,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已积淀为滋润后人的不朽的文化遗产,成为人们常用的重要成语,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惠风和畅、放浪形骸、情随事迁等。
兰亭雅会让人联想到“沂水春风”,“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老老少少暮春出游,景色明丽怡人,情绪轻松欢快,生趣盎然,这和兰亭集会一样是志趣高雅,胸怀悠然。曲水流觞是文人最向往的聚会,明代的文征明在七十三高龄画了《流觞赋诗图》,青山绿水,茂林修竹的晚春佳景跃然纸上,对流觞赋诗向往不已。
二、联类延伸,体会结构之美
1感受结构自然流畅的变化之美
文章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的描述到人世俯仰、欢乐难继的感慨,情绪从“乐”生“痛”进而感“悲”,变化自然,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之美。
在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和贤者在这样一个清澄明朗、生机盎然的时空中,“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以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充分感受到了生命的情趣和审美的愉悦,所以“信可乐也”,感情乐观。
文章第二段情调转入低沉,有感生命短促、世事无常,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叹。“乐”和“痛”,是情感的逐渐深化。从“俯仰一世”到“不知老之将至”,再到“已为陈迹”,完成“乐”到“痛”的自然变化。
文章的第三段从“昔人兴感之由”谈起,古今之人对生命的体验何其相似,认为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是虚妄之词;由自己的感慨推想后人也有类似的慨叹,这种无情的变迁又引起了作者的悲叹。
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而抒怀,从欢宴的“乐”情,到对好景难再、对时人追求感官享乐和唱和空谈的“痛”心,再到探讨生死观、生命价值的理性思考,层层深入,起伏变化,展示了结构的曲线美。
2联类延伸认识结构变化之美
联系所学文本:《赤壁赋》的情感结构也是波澜跌宕的,由喜转悲入乐,从月夜泛舟的愉悦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脉络清晰,起伏自然。《滕王阁序》描写了座上嘉宾才气横溢,主人贤明,宾主尽欢,但诗人顿感天地之广大,宇宙之无穷,以大起大落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转入兴尽悲来的感慨,引发出对人生的思索。
联系同时代的作品:石崇有篇《金谷诗序》,比《兰亭集序》早五十年,石崇于金谷园举行盛宴,邀集名士,以为文酒之会。前面写到清泉茂林,详备“娱目欢心之物”,众贤饮酒赋诗,欢乐之时突转而抒发感慨,“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感慨生命的短暂,恐惧死亡没有一定期限。石崇富可敌国,挥金如土,兴致所至也对人生充满了感伤和迷惘,情绪也由乐转向悲,格调伤感。
中国古典作家喜欢在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或者在欣赏美景之后转入对人生对生活的联想和议论,以展示结构的变化之美。“文似看山不喜平”,层层推进,情感波澜起伏,不断翻出新意,翻出新的境界。
三、含英咀华,领略境界之美
1领略高远旷达之美
王羲之的内心世界是极其复杂的,既有早年接受的儒家经世思想,又有黄老的出世哲学,但是心底仍保留儒家自强不息的刚健的入世精神。文章虽然对人生短暂无常、所欣易逝好景难再有着深沉的感叹,但是在慨叹的表象之下却有着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抒发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情感意绪,充分表达了思想的旷达之美。 王羲之在文中承继着东汉末期以来对生命个体短暂无常的伤感,但也凸显了其特有的清醒与伤感,认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这表现了作者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强烈关注,一反魏晋时期流行的消极虚妄的人生态度,不宜空谈玄理的真实乐观的态度。这既是敢于直面人生的客观务实,又是对旷达的人生态度的反映,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明辨力,境界高远。
2感悟超越人生短暂之美
对生死的感慨,千古一样,有诗言:“生年不满百,长怀千岁忧。”石崇《金谷诗序》:“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情调悲凉。孙绰《三月三日兰亭诗序》:“乐与时去,悲亦系之。”人生虚幻短暂,生死无法驾驭,文中没有正面回答怎样去对抗虚幻短暂,怎样生活才有意义,但“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著作启示来者,含蓄表现了作者要抓住现在、珍惜生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作者无论是为官一任还是习其书法,都能尽心执著,殚精竭虑。
(1)是勤于政务、体察民情的良吏
王羲之任地方官时,实行“宽和为本”的仁政:于护军任上,深入调查,力欲纠治营中弊端,发布《临护军教》,提出“公役均平”,体恤老弱病残,关心下层百姓疾苦;会稽内史任上,慎选官吏,推行均平赋役之策,累年大旱,开仓赈灾,救民于危难;北伐呼声终朝不绝,羲之能洞察时政,清醒判断,果敢上疏请求北伐,以达其志。对国事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他对殷浩表示:“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辞。”他劝谢安说:“虚谈废务,浮文妨要。”因与上司王述失和,遂称病辞职,优游山林之间,但终不忘朝臣国事,常以此为念,奈何处于君昏政暗虚谈废务之时,“故功名成就,无一可言”。
(2)是博采众长、独创一体的书圣
曾巩在《墨池记》中说:“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羲之师法钟繇、张芝,但不一味模仿,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钦羡张芝把池水染黑的练字毅力,勤学苦练,传说在江西临川、浙江永嘉、江西庐山的归宗寺等地都留有羲之的洗墨池。中年称病辞官,遍游江南灵山秀水,每至一处,都坚持勤学苦练书法。他兼取众长,改革了钟繇、张芝的笔法,使楷书、行书尽脱汉代隶书笔意,成为完善的新书体,使草书不再带有汉代隶书的味道,完成了草体书法的蜕变。王羲之是三种新书体完善过程中的集大成者。《兰亭集序》更是被后人尊为行书典范,充分表现出晋人萧散自然的风致。
四、寻芳探幽,浅探旷达之因
1生命的启蒙(卫夫人)
卫夫人是东晋女书法家,不仅是王羲之的书法启蒙老师,同时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卫夫人有《笔阵图》,传说卫夫人教其习“一”字,不是在局促的室内,而是来到广阔的大地上,在辽阔的平原上站着,教其凝视地平线,看天际尽头排列开的云层缓缓向两边扩张,云低低地在地平线上布置、排列、滚动,就叫“千里阵云”。这已不仅仅是在习字,而是在感受“一”的无穷变化,是在与天地静静对话,开启其开阔的胸怀。而“、”如“高峰坠石”,让其理解重量与速度;“︳”如其万岁枯藤,让其感受强韧与张力。
书法和生命是相通的。卫夫人是其书法老师,也是开启其生命的老师,从七岁到十二岁,刚好是一个人人生观建立的时期,这种习字方法无疑让羲之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书法是一种文化,文字内容是书法文化的“心态文化层”,是体现作品价值的核心部分。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决定了作品层次的高低。《兰亭集序》所折射的思想境界当与此相关。
2传统的家庭教育
羲之家世显贵,出身于琅邪王氏一族,司马睿登基建立东晋王朝,其父王旷起了重要作用。《晋书·王羲之传》载:“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从父王导、王敦拥立司马睿即位有功,受到司马睿的极度宠信,王氏家族盛极一时,成为江左第一大族,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家族长期主持重权,许多政令出自家族之手,羲之耳濡目染,胸襟开阔,情绪乐观,心有黎民苍生,有一种执著于道义担当的痴情,有着超乎常人的社会责任感。这和当时用清谈高妙的玄理来点缀风雅炫耀才华不务实事显然不同。
3高蹈特立的性格
羲之本身的性格是高蹈特立,与众不同。有许多的小故事验证了这一点。“东床快婿”的故事展示了羲之行事坦荡从容、特立独行的性格。羲之性爱鹅,路经道观,为道士抄写《道德经》,欣然笼鹅而归,表现其任率的一面。《容斋随笔》有言:“王逸少其操履识见,议论闳卓,当世亦少其比。”羲之常发与众不同之言,显示了清贵的人品,“羲之风骨清举”(清俊超逸悠扬),时人殷中军道王右军云:“逸少清贵人,吾于之甚至,一时无所后。”当众人沉溺于玄学放浪形骸、高谈阔论,把“一死生齐彭殇”作为人生信条时,羲之能看清时局,理性对待生命,表现其本身高蹈旷达的性格,彰显其与众不同的操履识见。
魏晋时代是个人觉醒的时代,羲之对个体生命有真正觉醒的认识,才有了如此深情的咏叹,满怀悲情伤感,又饱含对个体生命的深情眷顾。黄庭坚说“右军笔法如孟子言性,庄周谈自然”,说的是笔法,也是在言性格思想。一场兰亭雅会,不仅仅是在把酒言欢,尽享美景,而是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对“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还有对士大夫阶层虚无主义思想的委婉批判,对人生充满了热爱与留恋,对生命对宇宙进行理性体悟和深省,是对在有限的生命里如何发挥最大生命价值的思考和探索。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品读《兰亭集序》,感受文章淡雅清俊的意境美,体会流动起伏的结构美,领悟高远旷达的境界美,寻芳探幽,美不胜收,情意缱绻,流连忘返。正如诗歌所言:“一方兰亭两右军,三重情感曲水深。会稽名士多风流,千古真情动谁心?”
作者单位:浙江省江山市滨江高级中学(3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