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末是美国对台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时期,而三次台海危机时的美国对台政策确定了美国对台关系的基调,并且可以从中看到其基本内容和实质。在三次台海危机中,威慑与遏制是美国同中国在这场持久而又艰难的博弈中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台海危机;美国;对台政策
一、美国对台政策主要内容和实质
从三次台海危机时的美国对台政策与措施可以看出美国对台政策的主要内容:军事经济援助台湾,阻扰中国统一,并支持蒋介石在条件许可下反攻大陆。其中的核心是阻扰中国统一,实质和目的是制造永久的“两个中国”,遏制共产主义中国强大以谋取最大的国家利益。潜在的梦想是蒋介石政权重返大陆。
二、美国对台政策特征
1 稳定性与变动性
美国的对台政策一方面具有稳中有变的特征。稳定性体现在美国始终不肯放弃台湾,阻扰中国统一,搞“两个中国”。变动性主要体现在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和对“外岛”的政策上。前两次台海危机时美国只承认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拒不主动接触中华人民共和国,害怕担上承认的责任,而第三次台海危机时美国主动向中国示意。这既是为了避免中华人民共和国误解美国政策,同时也是为了让国际社会认可“两个中国”。在第三次台海危机以前,美国参议院曾讨论过“康伦报告”,表明美国有既承认台湾当局又想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尽管在危机时期没有使其成真。这表明美国由隐蔽地搞“两个中国”向公开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迈进。
这种变动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尤其是在第三世界的影响使美国开始重新考虑对华政策;二是中苏关系开始恶化,美国希望拉拢中国共同抗衡苏联。
在对“外岛”政策上美国逐渐由模糊转向坚定而明确的政策上来。这主要是因为美国认为明确保护金门马祖可以约束台海两岸,不至于为此将自己拉下水。
在稳定性与变动性的关系方面“美国对台政策的变动性始终服务与其战略目标的稳定性,即利用台湾遏制中国,防止共产主义扩张,在全球维护美国的霸权主义”。[11]
2 强硬性、僵硬性、危险性
美国的对台政策作用在对华关系方面又具有强硬性、僵硬性和危险性。强硬性表现在前两次台海危机的产物——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和“美台联合公报”上。在这两份指导美台关系的纲领性文件上,美国都强硬地表示要武力“保护”台湾,不惜再次与中国一战。美国之所以强硬主要是因为中美之间力量对比悬殊,中国没有能够打击美国本土使其承受不起与中国开仗后果的军事力量。
僵硬性可以从危机后的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看出。由于僵硬性,双方都难以产生相应的良性互动使得中美谈判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危险性主要体现在美国推行的杜勒斯“战争边缘政策”尤其是对中国的核武威慑政策上,中美之间已经处于战争的边缘。在危机中美国认为常规武器难以抵挡中共对台湾的进攻,非用原子弹不可。因此美国国防部制定好了用原子弹攻击中国的计划,虽然没有成为现实,但“最终还是危险地接进了核武器的边缘”。[12]
三、美国制定对台政策的影响因素
就国际形势而言,国际战略格局、大国实力对比和同盟关系是制约美国制定对台政策的主要原因。在国际格局方面,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苏联,中国不处于两极竞争格局的最前沿。这使得美国把战略重点放在欧洲,没有在亚洲为台湾问题同中国作最激烈的对抗,双方最终只是处于战争的边缘。在大国实力对比方面,美国作为二战后的超级大国,雄厚的国力是美国对华政策强硬的基础。但是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自身拥有较强的防御与进攻以及战争承受能力。这是在台海危机中美国不愿同中国进行战争和不敢向中国仍原子弹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在同盟关系方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存在以及赫鲁晓夫曾声明对中国的支持使得美国只能对中国进行有限的核威慑和战争威胁。后来中苏同盟关系破裂又是美国改变对华政策的重要原因。在危机中美国经常考虑到了同盟国的因素。在大的同盟国中美国经常考量了英国的态度,因为英国虽然在二战后衰弱,但是它作为传统的殖民统治的影响依然存在,所以危机中美国总统与国务卿多次与英国首相和外交大臣磋商。另外美国还考虑了小盟国的因素,因为美国决策者认为台湾是美国小伙伴的典型代表,放弃对它的支持可能导致更多的小伙伴投向苏联的怀抱。
就美国国内而言,能够影响美国制定对台政策的因素主要有总统、国会、政府中的一些职能部门、利益集团、舆论媒体以及部分民众。[13]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美国制定对台政策的国家利益判断标准,而其中最大的影响来自于国会。“反华——助台”是美国国会议员的传统思维,这是美国总统换了一茬又一茬而美国反华法令却始终存在,对台大政方针基本不变的主要原因。中美建交前指导美台关系的两个纲领性文件——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和美台“联合公报”,都得到美国国会的认可和通过。而1979年制定、影响至今的《与台湾关系法》更是美国国会的“杰作”。
以上这些只是影响美国制定对台政策的因素,却未能解释美国“反华——助台”的主要原因。显然主要原因来自于美国国内,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烈的复仇心理。朝鲜战争由于中国参战,美国没能实现其战争目标,并且遭受了重大的人员伤亡。这使得口口声声要“领导世界”的国家来说是无法忍受的现实。朝鲜停战虽已达成,但美国敌视与复仇的心理未能稍减。[14]
第二,在麦卡锡主义猖獗的年代,美国普遍的反共产主义意识支撑着美国的外交,使美国一直在强化对中国的遏制政策。[15]
第三,朝鲜战争使美国看到了中国武装力量的强大,美国要防止一个敌对的、实行共产主义制度的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变得更加强大。[16]
第四,美国决策者在朝鲜战争结束以后,把中国看作军事侵略者,中国的目的是控制整个东南亚。中国对台湾的“占领”会刺激中国的“野心”,从而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17]
四、美国对台政策得失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的对台政策是对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中国就得到了台湾,得到了台湾未必得到了中国”,这是美国战略家应该懂得的道理。因此可以说危机时的美国对台政策是一种明显的“舍车保卒”的“不明智”对华政策。
但是无论如何这个貌似“不明智”的对台政策对美国决策者来说是收效显著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功地阻止了中国的统一,有效地遏制了中国的强大。尤其是在第二次台海危机后期美国顺利地实施了“压蒋撤军”这一“欲擒故纵”的计谋,有力回击了中国的“杀鸡给猴看”。美国不仅在不需要同中国开仗的情况下通过台湾继续占领金门马祖等沿海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岛屿,而且使台湾继续保留在蒋介石手中。因为美国人深知“如果国民党失去这些岛屿,就会加强‘两个中国’的概念,中共宁愿把这些岛屿留在国民党手中”。
二是成功地实施了“楔子战略”,即“施加最大的压力(核威胁)迫使中共从俄国人那里要求更多的东西,从而给俄中关系造成更大的紧张。这样‘福摩萨’的中国政府就可以成为中国与苏联分裂的重要工具。”[18]
美国的对台政策又不是完美的,甚至像杜勒斯这样的顽固反共反华派也认为是失败的。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能实现使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进程合法化的企图,因为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反对美国推行分裂中国的政策。另一方面是美国在危机中对中国施加的核威胁是中国发展自己核力量的重要原因。[19]美国最终不得不承认拥有核武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以至于后来尼克松说“不同拥有七亿多人口并且是核大国的中国打交道是不可想象的”。
在危机中,威慑是美国经常使用的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的中国强大,实现自由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则是美国对台政策的基础,也是美国与台湾当局战略关系得以形成的基础,这同时为我们揭示了“国家可能进行两种对外政策选择的动力”。 [20]
结束语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三次台海危机表面上是中共与国民党、大陆与台湾的较量,实际上是在二战后在冷战背景下中美之间分别为统一和遏制的目的而进行的一场持久而又艰难的博弈。在这场从根本上说仍然没有终结的博弈中美国暂居优势,但最终的胜利者是不言而喻的,只不过需要时间去等待。
参考文献:
[1]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页;[5][7],第167页;[14][15][16][17],第100页。
[2]黄安余著《新中国外交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114页。
[3]余子道著《第一次台海危机与美台关系中的“外岛”问题》,www.coldwarchina.com。
[4]汴洪登著《统一中国》,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63页。作者认为“福摩萨”的称谓是反华分子作为“台湾地位未定”和“台独”的所谓依据。
[6]陈崇隆、谢俊主编《海峡两岸关系大事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132-133页;[9]第150页。
[8]茅家琦著《台湾三十年,1949-1979》,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2页。
[10]余子道著《第三次台海危机:台湾的军事反攻与美国的政策》,载《军事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11][13]叶张瑜著《近几年关于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与美国关系的综述》,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12]转引自FRUS,1958-1960,VOL·19,PP538-542..
[18]戴超武著《敌对与危机的年代,1954-1958年的中美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17页。
[19]转引自薛太理著《中国制造原子弹》。
[20][美]约瑟夫·奈著《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中文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7页。
(作者通讯地址: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430079)
关键词:台海危机;美国;对台政策
一、美国对台政策主要内容和实质
从三次台海危机时的美国对台政策与措施可以看出美国对台政策的主要内容:军事经济援助台湾,阻扰中国统一,并支持蒋介石在条件许可下反攻大陆。其中的核心是阻扰中国统一,实质和目的是制造永久的“两个中国”,遏制共产主义中国强大以谋取最大的国家利益。潜在的梦想是蒋介石政权重返大陆。
二、美国对台政策特征
1 稳定性与变动性
美国的对台政策一方面具有稳中有变的特征。稳定性体现在美国始终不肯放弃台湾,阻扰中国统一,搞“两个中国”。变动性主要体现在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和对“外岛”的政策上。前两次台海危机时美国只承认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拒不主动接触中华人民共和国,害怕担上承认的责任,而第三次台海危机时美国主动向中国示意。这既是为了避免中华人民共和国误解美国政策,同时也是为了让国际社会认可“两个中国”。在第三次台海危机以前,美国参议院曾讨论过“康伦报告”,表明美国有既承认台湾当局又想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尽管在危机时期没有使其成真。这表明美国由隐蔽地搞“两个中国”向公开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迈进。
这种变动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尤其是在第三世界的影响使美国开始重新考虑对华政策;二是中苏关系开始恶化,美国希望拉拢中国共同抗衡苏联。
在对“外岛”政策上美国逐渐由模糊转向坚定而明确的政策上来。这主要是因为美国认为明确保护金门马祖可以约束台海两岸,不至于为此将自己拉下水。
在稳定性与变动性的关系方面“美国对台政策的变动性始终服务与其战略目标的稳定性,即利用台湾遏制中国,防止共产主义扩张,在全球维护美国的霸权主义”。[11]
2 强硬性、僵硬性、危险性
美国的对台政策作用在对华关系方面又具有强硬性、僵硬性和危险性。强硬性表现在前两次台海危机的产物——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和“美台联合公报”上。在这两份指导美台关系的纲领性文件上,美国都强硬地表示要武力“保护”台湾,不惜再次与中国一战。美国之所以强硬主要是因为中美之间力量对比悬殊,中国没有能够打击美国本土使其承受不起与中国开仗后果的军事力量。
僵硬性可以从危机后的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看出。由于僵硬性,双方都难以产生相应的良性互动使得中美谈判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危险性主要体现在美国推行的杜勒斯“战争边缘政策”尤其是对中国的核武威慑政策上,中美之间已经处于战争的边缘。在危机中美国认为常规武器难以抵挡中共对台湾的进攻,非用原子弹不可。因此美国国防部制定好了用原子弹攻击中国的计划,虽然没有成为现实,但“最终还是危险地接进了核武器的边缘”。[12]
三、美国制定对台政策的影响因素
就国际形势而言,国际战略格局、大国实力对比和同盟关系是制约美国制定对台政策的主要原因。在国际格局方面,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苏联,中国不处于两极竞争格局的最前沿。这使得美国把战略重点放在欧洲,没有在亚洲为台湾问题同中国作最激烈的对抗,双方最终只是处于战争的边缘。在大国实力对比方面,美国作为二战后的超级大国,雄厚的国力是美国对华政策强硬的基础。但是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自身拥有较强的防御与进攻以及战争承受能力。这是在台海危机中美国不愿同中国进行战争和不敢向中国仍原子弹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在同盟关系方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存在以及赫鲁晓夫曾声明对中国的支持使得美国只能对中国进行有限的核威慑和战争威胁。后来中苏同盟关系破裂又是美国改变对华政策的重要原因。在危机中美国经常考虑到了同盟国的因素。在大的同盟国中美国经常考量了英国的态度,因为英国虽然在二战后衰弱,但是它作为传统的殖民统治的影响依然存在,所以危机中美国总统与国务卿多次与英国首相和外交大臣磋商。另外美国还考虑了小盟国的因素,因为美国决策者认为台湾是美国小伙伴的典型代表,放弃对它的支持可能导致更多的小伙伴投向苏联的怀抱。
就美国国内而言,能够影响美国制定对台政策的因素主要有总统、国会、政府中的一些职能部门、利益集团、舆论媒体以及部分民众。[13]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美国制定对台政策的国家利益判断标准,而其中最大的影响来自于国会。“反华——助台”是美国国会议员的传统思维,这是美国总统换了一茬又一茬而美国反华法令却始终存在,对台大政方针基本不变的主要原因。中美建交前指导美台关系的两个纲领性文件——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和美台“联合公报”,都得到美国国会的认可和通过。而1979年制定、影响至今的《与台湾关系法》更是美国国会的“杰作”。
以上这些只是影响美国制定对台政策的因素,却未能解释美国“反华——助台”的主要原因。显然主要原因来自于美国国内,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烈的复仇心理。朝鲜战争由于中国参战,美国没能实现其战争目标,并且遭受了重大的人员伤亡。这使得口口声声要“领导世界”的国家来说是无法忍受的现实。朝鲜停战虽已达成,但美国敌视与复仇的心理未能稍减。[14]
第二,在麦卡锡主义猖獗的年代,美国普遍的反共产主义意识支撑着美国的外交,使美国一直在强化对中国的遏制政策。[15]
第三,朝鲜战争使美国看到了中国武装力量的强大,美国要防止一个敌对的、实行共产主义制度的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变得更加强大。[16]
第四,美国决策者在朝鲜战争结束以后,把中国看作军事侵略者,中国的目的是控制整个东南亚。中国对台湾的“占领”会刺激中国的“野心”,从而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17]
四、美国对台政策得失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的对台政策是对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中国就得到了台湾,得到了台湾未必得到了中国”,这是美国战略家应该懂得的道理。因此可以说危机时的美国对台政策是一种明显的“舍车保卒”的“不明智”对华政策。
但是无论如何这个貌似“不明智”的对台政策对美国决策者来说是收效显著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功地阻止了中国的统一,有效地遏制了中国的强大。尤其是在第二次台海危机后期美国顺利地实施了“压蒋撤军”这一“欲擒故纵”的计谋,有力回击了中国的“杀鸡给猴看”。美国不仅在不需要同中国开仗的情况下通过台湾继续占领金门马祖等沿海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岛屿,而且使台湾继续保留在蒋介石手中。因为美国人深知“如果国民党失去这些岛屿,就会加强‘两个中国’的概念,中共宁愿把这些岛屿留在国民党手中”。
二是成功地实施了“楔子战略”,即“施加最大的压力(核威胁)迫使中共从俄国人那里要求更多的东西,从而给俄中关系造成更大的紧张。这样‘福摩萨’的中国政府就可以成为中国与苏联分裂的重要工具。”[18]
美国的对台政策又不是完美的,甚至像杜勒斯这样的顽固反共反华派也认为是失败的。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能实现使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进程合法化的企图,因为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反对美国推行分裂中国的政策。另一方面是美国在危机中对中国施加的核威胁是中国发展自己核力量的重要原因。[19]美国最终不得不承认拥有核武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以至于后来尼克松说“不同拥有七亿多人口并且是核大国的中国打交道是不可想象的”。
在危机中,威慑是美国经常使用的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的中国强大,实现自由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则是美国对台政策的基础,也是美国与台湾当局战略关系得以形成的基础,这同时为我们揭示了“国家可能进行两种对外政策选择的动力”。 [20]
结束语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三次台海危机表面上是中共与国民党、大陆与台湾的较量,实际上是在二战后在冷战背景下中美之间分别为统一和遏制的目的而进行的一场持久而又艰难的博弈。在这场从根本上说仍然没有终结的博弈中美国暂居优势,但最终的胜利者是不言而喻的,只不过需要时间去等待。
参考文献:
[1]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页;[5][7],第167页;[14][15][16][17],第100页。
[2]黄安余著《新中国外交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114页。
[3]余子道著《第一次台海危机与美台关系中的“外岛”问题》,www.coldwarchina.com。
[4]汴洪登著《统一中国》,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63页。作者认为“福摩萨”的称谓是反华分子作为“台湾地位未定”和“台独”的所谓依据。
[6]陈崇隆、谢俊主编《海峡两岸关系大事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132-133页;[9]第150页。
[8]茅家琦著《台湾三十年,1949-1979》,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2页。
[10]余子道著《第三次台海危机:台湾的军事反攻与美国的政策》,载《军事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11][13]叶张瑜著《近几年关于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与美国关系的综述》,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12]转引自FRUS,1958-1960,VOL·19,PP538-542..
[18]戴超武著《敌对与危机的年代,1954-1958年的中美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17页。
[19]转引自薛太理著《中国制造原子弹》。
[20][美]约瑟夫·奈著《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中文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7页。
(作者通讯地址: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