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的功过是非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e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但最终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对世界都影响深远。无论是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在思想文化上,高度集中是对斯大林模式最贴切的概括,斯大林模式具有两面性,既有突出的优势,又有突出的弊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与发展的影响非常深刻,我国从照搬苏联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在艰难探索中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斯大林模式;两面性;高度集中;斯大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未推行几年就被彻底否定掉了,因此,斯大林模式可以算作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模式,其高度集中在经济、政治、文化中各有利弊,在政治上有利于统一行动但不利于民主;在经济上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但不利于发展积极性;在文化上利于思想统一但不利于培养创新意识。
  一、斯大林模式
  1924年1月,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列宁逝世,列宁逝世后,苏联党内就要不要继续坚持“新经济政策”展开了激烈残酷的斗争,至1929年,斯大林彻底战胜了党内左翼右翼分子,社会主义苏联自此开启了第二轮社会主义模式的转换,由列宁生前提出的“新经济政策”转变为“斯大林模式”。这一次转变对苏联乃至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1936年,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章草案》的报告中宣布:苏联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至此,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最终形成。[2]“高度集中”是社会各界对斯大林模式最准确、最一致的概括,这种“高度集中”既体现在经济方面,又体现在政治方面,还体现在文化方面。
  (一)在经济上的高度集中
  在经济方面,主要体现在发展战略及经济体制方面,首先,其发展战略问题较多,苏联当时要不惜一切代价提升发展的速度,把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放在首位,以粗放为主实现经济增长,所有的发展都是为了实现自给自足;其次,其经济体制具有所有制高度国有化的特点,其国内中小私企、苏外合资经济、个体经济相继被消灭,国家所有制占据绝对地位;再次,苏联实行的是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机制,对国民经济采取行政手段领导和管理;最后,是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经济的高度集中表现在经济管理方面,就是把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各个部门,实行严格的部门管理。[1]无论是发展战略还是经济体制,其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到了经济发展,还对政治体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在政治上的高度集中
  在政治方面,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高度中央集权”。它不是一般的中央集权,而是高度的、过分的、极端的中央集权。[3]其弊端很多,第一,搞一党制,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在政党制度上,苏联实行一党专政,排斥其他党派,搞一党独存,党和政府的关系上也没有明确的界限,最终导致党代替了政府;第二,中央集权,个人集权,导致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缺乏民主,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过分集中于领导人,最终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国家领导人一人说了算,大搞个人崇拜,在民主与集中关系上,过分强调集中,严重缺乏民主;第三,党政机构重叠、干部实行委派制,党政各级机构设置杂乱,臃肿重叠,错综复杂,推诿扯皮,最终导致官僚主义严重,效率低下,另外各级干部的任用均为委派制,选举制只剩其形而不具有实质意义,干部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第四,安全机关特权严重,监督制约机制缺失,安全机关滥用职权,出现“见官大三级”的局面,特权现象严重,党外监察机关的作用也日益浅薄,其能力软弱而低效,最终形同虚设;第五,社会团体作用微弱,社会团体失去其独立性,形同虚设。
  (三)在文化上的高度集中
  在文化方面,斯大林时期的思想文化方面也表现为高度集中,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应,有什么样的经济与政治,就有什么样的文化。首先,其思想文化管理体制是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的管理权全权在党,文化管理机构不断改组重建,越来越集中,社会文化团体这样社会性的群众组织也变得越来越行政化,其管理机制高度集中,直接导致思想文化也越来越集中;其次,领袖的话语成为绝对真理,由于大搞个人崇拜,最终导致,斯大林说的话都等于真理,是不容置疑的,这使其思想和话语被绝对化、神圣化、真理化,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另外,斯大林本人也经常干预一些学术问题,不加深入思考便为其评判定性,这种干预严重阻碍了学术的发展,以至于影响到科學技术的发展;最后,斯大林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也就是通过各种行政手段来维护领袖以及体制的权威,要清理掉与国家行政体制不相符合的“另类文化”,只剩下有利的一面,对鞭策和其它提议要“赶尽杀绝”。
  二、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合理性以及历史局限性
  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第一个成功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模式,无论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还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其既具有积极的一面,又具有消极的一面。马克思主义要求人们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要采用历史分析、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问题。
  (一)斯大林模式具有两面性
  简单概括斯大林模式,结果就是四个字——高度集中。高度集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既具有积极意义,又具有消极意义,积极意义的作用很明显,消极意义的作用也很明显,斯大林模式的两面性非常突出。斯大林模式的功过是非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密不可分,看问题既要一分为二地看,又要全面地、整体地看。斯大林模式与斯大林个人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斯大林模式有突出的优势和突出的弊端,斯大林本人也有突出的优点和严重的失误。对于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应回归历史和带有世界眼光,从苏联具体的历史环境中、从人类历史发展中展开研究认识会更全面。[4]无论是在政治方面、经济方面还是世界局势方面,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发展、对世界的发展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二)斯大林模式的积极意义
  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是由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在建设之中,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巩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苏联,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高度中央集权使得国内形成稳定的局势,与世界上的动荡不安形成了鲜明地对比,国内稳定的局势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苏联来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保障。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在二战中展示出了强大的优越性,高度集中有利于统一行动,有利于对军队的管理,这些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奠定了前提。
  苏联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經济制度能够更好地利用有限资源,以促进社会主义的建设,苏联完成工业化只用了十余年,苏联用十年的时间跑完了强国百年的路程。这样的快速发展增强了苏联的综合国力,也为社会主义提供了巨大的优越性。[5]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通过各种行政手段来促进计划经济发展,干预国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大幅度发展,从客观上来讲,苏联这样刚起步的“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国家,迫切需要高度集中制来促进其经济发展。
  斯大林政治体制模式是斯大林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政治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对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展现出了惊人的社会主义优势,因此,许多国家纷纷效仿苏联模式、纷纷效仿斯大林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段日子里,是世界社会主义高速发展的阶段。苏联模式为那些缺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又面临改变自身经济文化落后的迫切任务的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板。[2]因此,斯大林模式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斯大林模式的消极意义
  斯大林体制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这是优势,但由于过分强调高度集中,优势超过其真正限度,于是就走向自己的反面。[1]苏联的政治体制主要表现为,地方无条件集中于中央,中央高度集中于领导人,极其容易产生个人崇拜以及个人专权。苏共实行一党制,没有其他政党存在,党内缺乏民主,党外又缺乏监督,官僚主义、教条主义现象严重,党政功能职责混淆,最终大多发展为以党代政,党政干部不对群众负责,严重脱离了群众,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另外,苏联模式被教条化神圣化绝对化,自我调节能力也日益殆尽。民主与集中是一对矛盾,民主要在集中指导下进行,但集中也是要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的,两个方面任何一面做得不到位都会出现问题。
  苏联的经济效益在斯大林时期总体是比较差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其管得太死,条条框框过多。苏联通过行政手段进行企业管理,成千上万的企业有中央的相关部门直接领导,只能通过指令性计划的办法采取管理,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因此,管理上很难起到大的效益。由于苏联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所以地方的权力非常小,因此也就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发生,最终导致地方只能够按照中央的指示办事,没有自己的主动性,逐渐丧失积极性、丧失相对独立性,与之相适应也逐渐缺少创新意识。企业、国营农场以及集体农村的情况也一样,没有一定的自主权,积极性被打消。
  斯大林模式在国际上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苏联建立的共产国际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强制性”,它把国内的种种制度,通过共产国际推行到国际上来,并提出:“谁决心、毫不动摇地、无条件地捍卫苏联,谁就是国际主义者。”[7]的霸权主义言论,对世界各国党的领导体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世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苏联在二战中打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展现出了一定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许多国家纷纷效仿,“‘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8]由于各国忽视了矛盾特殊性的问题,在各自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斯大林模式为最后的苏联解体埋下了祸根。
  三、斯大林模式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对于斯大林模式,必须辩证地看待。首先,它并非一种应该被完全否定的模式,对于苏联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都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其次,斯大林模式不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模式的唯一,只是多种模式中的其中一种;最后,斯大林模式是一种过渡时期的模式,苏联忽略了社会发展的历程,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正确的估计,埋下祸根,最终导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在苏联解体之前,种种弊端暴露之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南斯拉夫首当其冲,中国也是其中的一员,中国不断吸取教训并进行总结分析,逐步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最终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不断取得了改革开放的新胜利,以稳健地大步跨入了新时代。
  (一)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启示
  斯大林模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它开辟了一条落后国家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新道路,即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对后发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与探索产生了重大影响。[2]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中国共产党人发现不能够再继续学习苏联了,因为学习苏联这条社会主义的“捷径”似乎越来越走不通了。于是在1956年,毛泽东同志以苏联的经验为借鉴,提出了十个问题,即《论十大关系》,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十个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也是一个基本方针,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9]《论十大关系》展示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初步成果。
  (二)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启示
  邓小平说过:“坦率地说,我们过去搞社会主义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问题。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10]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开启了新的社会主义道路,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方面,邓小平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0]邓小平同志这一市场经济体制就克服了苏联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斯大林模式未能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因而导致各种问题,邓小平同志揭示不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而且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另外,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各方面发展有力保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健迈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的重大的政治判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是需要不断改革、不断进步的社会主义。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1]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以此为保障,这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12]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中国共产党打造成为更加先进、更加纯洁的执政党。在新时代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找不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子了,今后,我们会继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举措,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参考文献
  [1]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76,169,205.
  [2]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170,179,172-173.
  [3]王正泉.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政治体制的演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21-22.
  [4]谢峰.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J].党建研究,2018(07)62-64.
  [5]刘薇.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其评价[J].学理论,2015(02)130-131.
  [6]姜长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209.
  [7]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47
  [8]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N].人民日报,2013-03-24(002).
  [9]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1,373,373.
  [1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9-11-06(004).
  [12]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002).
  作者简介
  魏保清(1998—),男,漢族,河南,硕士研究生,北京印刷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其他文献
摘要:罗马法的继承制度经历了从概括继承到限定继承的变迁,这种变迁反映出在不同时期的罗马法发展状况。在早期的罗马家庭影响下,家父权在继承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早期的继承也是对家庭最高权力的继承,财产继承只是次要目的。《十二表法》以前的罗马法,认为继承人所继承的是被继承人的法律地位,这是在宗亲社会中,概括继承制度的理论基础。随着奴隶制家庭经济的解体,概括继承的做法显现出极大的不公平,在突破了身份继承和法
期刊
摘要:叶绿素a的含量是判定湖泊营养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比荧光法和分光光度法对叶绿素a的测定值,表明两种方法对水质较好的湖泊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叶绿素a;荧光法;分光光度法;测定  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光合色素,其中叶绿素a存在于浮游植物中,大约占有机干重的1%~2%,是表征浮游植物生物量和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1]。但叶绿素在自然界中不能稳定存在,遇
期刊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旅游业、酒店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旅游、酒店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也稳步提高,但与之不协调的是,酒店行业人才流失现象却日益严重,酒店毕业生发展遭遇瓶颈,酒店企业无人可用,酒店行业发展受制约。  关键词:酒店管理、人才流失  一、酒店人才流失情况严重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国内旅游业发展日益迅速,中国统计局《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
期刊
摘要:插入语属于语用成分,语法学界对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前贤对于插入语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对插入语进行语义的分类,这也是最为庞杂的部分。但由于对插入语的性质认识不同,导致对插入语的语义分类与功能也各不相同,所以,本文将从插入语的语义类别与功能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  关键词:插入语;语义类别;功能  一、插入语的语义类别  (一)王力的分类①  1、呼名法;  2、撇开法;  3、推进法; 
期刊
摘要:在当代的语境下,从符号学概念出发,运用符号学理论,阐释羌舞中的符号元素及其意义。以羌族羊皮鼓舞为例,从一种新的视角解读羌舞律动中所体现的价值内涵,凸显出符号、舞蹈、传承与发展三者的关系,赋予舞蹈以意义感知,通过羌舞中的文化符号认知,从而可以感受羌民质朴的审美心理与精神信仰。  关键词:符号学;羊皮鼓舞;传承与发展  羊皮鼓舞是古老羌族“释比”在做法事活动的过程中表演的一种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祭
期刊
摘要:敦煌壁画是留存于中国敦煌石窟内壁的系列绘画艺术作品。其中描绘了很多以神的形象为主、人的形象为主的故事,因此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敦煌壁画能在各个方面系统地反映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及绘画方式和内容的传承演变。其中《鹿王本生图》在现代流传较广,并且在经过现代的提取和设计之后,《鹿王本生图》被应用到多个设计领域。随着动画技术的逐渐进步,越来越多的动画作品开始从中国的传统艺术上吸取创作灵感,以《鹿王本生图
期刊
摘要:基于福建省各地市的社会经济数据、气象数据,构建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价的分析模型DPSIR模型,通过模型评价福建省9个地市的低碳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各地市低碳发展水平差距大,空间分布上南高北地,不同地区特点鲜明,厦门、福州、泉州经济发展水平优势突出,闽北城市三明、南平资源环境优势明显,进步空间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低碳等级结构的城市结合地方特性,选择因地制宜的低碳发展路径。  关键
期刊
摘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优秀精髓蕴含在各地方文化之中。同时多姿多彩的地方文化也以其独具特色的表达丰富与完善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满足人民需求,树立文化自信,挖掘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不可少。以零陵花鼓戏为代表的湖南花鼓戏,以其特色的表达在地方优秀文化中独树一帜。做好对零陵花鼓戏的传承与弘扬,挖掘呈现这一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不仅对当地文化建设
期刊
摘要:利奥波德作为大地伦理学的创立者,对当代环境运动有着重要贡献。J.贝尔德·卡利科特作为利奥波德当代的重要继承者和阐述者,他不仅对利奥波德的思想做了深刻剖析,而且在此基础上查漏补缺形成了自己的更为完善的大地伦理思想。介绍与分析卡利科特的生态思想,这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利奥波德;卡利科特;大地伦理  J.贝尔德·卡利科特不仅因是利奥波德“大地伦理”思想的杰出阐
期刊
摘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统计工作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医院统计工作的价值以及范围得到扩展,信息化建设进度加快。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积极调整统计工作思路,从数据源和数据处理的过程保证统计结果的精确性。  关键词:公立医院统计工作、信息支撑、数据质控  2021年5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方向、举措。坚持以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