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盟: 为推理而生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ian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侦探小说源于欧美,传入亚洲后,在日本演变为“推理小说”,产生多种流派。中国于19世纪末开始引进、翻译推理小说,不过一直缺乏系统和规划性,且不受文学界、出版界的“待见”,几乎沦为“地摊文学”,难登庙堂。
  这几年,推理小说渐已成为大陆读者追捧的类型文学。谈及大陆推理小说的兴起,“午夜文库”功不可没,而其背后的策划统筹者——不到三十岁的“午夜文库”副主编褚盟更是重要推手。
  以推理为终生事业,俟机
  褚盟自高中时期便对历史和推理小说尤为钟意,到大学时更是广泛阅读各类推理小说,甚至开始研究推理小说。据说,他精读《福尔摩斯探案集》二十余次,能从中找出近百个情节漏洞。“我喜欢经过时间检验的东西。对于经典,我不满足只是‘读一下’或‘喜欢’的程度——我的‘喜欢’是要研究出一点自己的东西出来。”和其他推理小说迷单纯地喜欢不同,褚盟从那时开始爬梳推理小说的历史演变,分析作家作品的特质,从中做思考研究,并立志做与推理出版相关的工作,只是并不知道机遇何时会降临。
  为了等待这个机遇,2006年,大学毕业后的褚盟选择在家待业,每日阅读推理小说,撰写相关研究文章。“那时把工作想得太理想化太简单了,对报酬等等条件都没什么要求,唯一的要求是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把这个工作当作终身的兴趣和追求。不是有人说,‘一旦找到真正喜爱的工作,从此之后你再也不用工作了。’”这种理想状态——将推理小说作为终身职业,于褚盟是可遇不可求的,更何况对于大陆当时的文学界和出版界来说,推理小说颇为冷门。“如果我的兴趣在纯文学、严肃文学或通俗文学,可能后顾之忧还小一点,毕竟市场大一些,有更多的关注,也有更多的机会学以致用。但是我研究的是类型文学,而且是侦探文学。”彼时,中国大陆的推理小说出版几乎一片空白。说起那时的压力,褚盟说,“看书、做研究的时候还好,等到把手头的事情放下来想一想,压力来自于一个更原则性的问题——你阅读和研究的事情,不确定有用,或者确定有用但不知道怎么用。”所幸,正当褚盟快要支撑不下去时,遇到了新星出版社的社长谢刚。那是2008年3月,褚盟等待这场机遇足有一年半。
  这段人生最灰暗的经历,如今回头看,带给褚盟极为深刻丰富的体验,为“午夜文库”的策划积累了足够的专业知识,也磨砺了他的心态。家里也将这一坚持和决定作为“标志性事件”,不再将他当作孩子看待,更多地尊重他的意愿。
  
  编辑的直觉,打造“午夜文库”
  谢刚自身也是一个推理小说迷,在筹备新星出版社时,便将推理小说的出版归入计划。新星出版社成立的第二年(2006年)推出了“午夜文库”,出版《八百万种死法》、《恶魔预知死亡》等欧美推理小说。2008年,为精心打造“午夜文库”,谢刚决意延揽人才。褚盟发表的许多关于推理小说的文章,引起了谢刚的注意,谢刚打电话给褚盟邀约面谈。三个小时的谈话后,两人一拍即合,褚盟出任“午夜文库”副主编。
  虽然兴趣上的热情及积累的专业知识为褚盟带来许多优势,但是编辑经验的缺乏也给初入出版行业的他带来不少的困扰。褚盟说,从内文错别字、装帧制作、到封面设计、腰封文案等等,他把一个编辑能犯的错误基本上都犯了一遍。“编辑是不能重来的一项工作。任何一本书,当下很满意,但推到市场后,再过一段时间去看它,仍会觉得可以做得更好,可惜已经不能重新来过。总会留有遗憾,但2008年所做的书,不只是遗憾。虽然有着特殊的情感,但各个方面比较糟糕。”经过半年的磨合,褚盟逐渐如鱼得水。
  褚盟统筹“午夜文库”之后,“午夜文库”有了两大变化,从雷蒙德·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开始,装帧设计出现差异化,打破原先统一的红色精装的设计风格。虽然精装本改变了以往推理小说带给读者的粗糙印象,但是这种“红壳书”出到三四十本的时候,有供货商跟他们反映,“你们新星出版社只出过一本书”,“这证明市场识别度比较低,不占优势。我当时想,推理类图书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现在推广推理文化,需要直观地让读者接受。”平装、差异化的装帧设计,使得“午夜文库”争取到了更广泛的读者群。此外,从2008年年终开始,在原有的欧美推理小说的基础上,增加了日本推理小说。如今,日本推理小说的比重已占文库的七成。
  问及为何会引进日本小说,褚盟说这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判断”。“从内容和风格上来说,日本推理小说在2000年之后呈现多元化,欧美推理小说在‘二战’后,创作模式比较固定,与大陆的读者有较大的文化差异,反映的思想是基本读者群体会不到的(推理小说的基本读者群年龄结构为18~30岁,欧美推理小说更适合35岁以上有阅历的读者阅读)。而且,近三十年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远超欧美,成为世界推理文化的重心。”这当中,自然也有褚盟的个人偏好。除了埃勒里·奎因等西方推理作家,褚盟对江户川乱步、岛田庄司、横沟正史、高木彬光、道尾秀介、东野圭吾等日本作家尤为偏爱,这些作家一一被“午夜文库”视为珍宝,重点打造。
  除了如东野圭吾等个别作家,其实在日本、台湾销量很高的作品,在大陆销售并不见得好,于是是否能以出版的形式来译介、推广这些作品,取决于“出版人的直觉”。“比如在日本和台湾卖得很好的宫部美雪、伊坂幸太郎的作品在大陆的销售则非常惨淡,这跟阅读的偏好和市场的成熟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更多的需要靠编辑的直觉来判断。”去年在推出日本推理小说鼻祖江户川乱步作品时,褚盟在征求意见中遭到几乎所有人的反对,原因是觉得时代太久远,且版本太多,但褚盟的直觉是“中国的推理小说的阅读处于起步阶段,乱步的鼻祖地位是客观的,是无可否认的经典。可能在日本和台湾觉得老的,抛去阅读上的时差来说,可能对大陆来说刚刚好。当然,在装帧会上用心一些。”《D坂杀人事件》、《阴兽》、《两分铜币》三本江户川乱步作品推出之后,相继又推出《人间椅子》、《孤岛之鬼》、《蜘蛛男》共7部作品,平均销量均在2万册左右。
  如今的“午夜文库”分为大师系列、经典系列、日系系列和国内原创系列——国内原创的并不多,近一年多的时间,只推出文泽尔《荒野猎人》、《穷举颜色的讲义》等作品。此外不定期推出Mook和《镜子外的福尔摩斯》等传记、理论类书籍。目前,几乎每个月都会推出两三本推理小说,“午夜文库”数量已达300余种。其在新星出版社的比重也始终是最大的。
  
  版权的获得,最不易
  岛田庄司的《占星术杀人魔法》、《斜屋犯罪》是褚盟的转折点(褚盟第一次自己真正策划、编辑、出版的书),亦是“午夜文库”的转折点,从这两本书开始,“午夜文库”从不为人知的丛书,成长为中国推动推理小说最好的出版平台。
  而当初,获得岛田庄司的作品的版权实为不易。岛田的著作版权授权之难,业内多有耳闻。岛田从未将同一系列作品的版权售给同一个国家的同一家出版社,唯独“午夜文库”。新星出版社在激烈的版权竞争中并不占有优势,为拿到岛田庄司的版权,有近半年的时间,褚盟穿梭于北京各版权代理公司,跟日本的出版社接洽,甚至到最后直接同岛田联络。最后岛田一个系列的16部小说的版权全部授予新星出版社,而褚盟也有幸成为岛田的忘年之交,至今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那一次,许是长期的压抑,褚盟惟一一次喝醉了酒。褚盟坦诚自己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如果因为某些原因而流失一本好书,他必定会痛苦好几天。
  以“午夜文库”为首,大陆各出版公司也纷纷出版推理小说,呈现出一番荣景。但褚盟说,“2008年之后,有相当多的出版社/文化公司进来又退出了。出了三四本书,却发现跟预想的不一样,造成大量的版权烂尾,给外国的出版社造成不好的影响,也造成了版税的高升。以前,假设图书销量到一万册的时候可以实现赢利,但现在比如东野圭吾的作品,如果定价30元,七万册是无法保证赢利的。而另外的角度,不超出五家公司可以将东野圭吾的作品销量到七万册——多数公司很难做好这件事情,便造成泡沫的现象。”
  不过,新星出版社早已预料到当下这番版权竞争,以较低的成本收购了一些版权,足以支撑两三年的出版周期,同时,也同欧美、日本的出版社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使得在当下激烈的竞争中能保持信任的合作关系,避免不必要的竞争。
  
  普及推理小说的概念
  褚盟回想起当年统筹“午夜文库”,因为想改变对“红壳书”早先“有钱有闲的中产阶层”的读者群的定位,将其推向更为大众化的年轻读者市场,与谢刚发生分歧,甚至和谢刚“拍桌子”。“那是‘午夜文库’问题比较多的时候。‘午夜文库’这么大的出版计划在立项之初,可以想见它不会特别顺利。我们不是出版韩寒、郭敬明的作品,没有坚实的读者基础。‘午夜文库’完全是从无到有的工作。中国人是没有推理文化的,没有读推理小说习惯的,更没有把推理小说当作高档读物阅读的习惯,新星出版社从这几方面竭尽了努力。”谢刚事后也颇欣赏褚盟的责任心,而褚盟也感谢谢刚的开明和知遇之恩,笑说如果换做其他领导,“很可能直接把东西放在书包里走人,也没有后面的故事了。”
  目前,“午夜文库”每一本的稳定销售量是一至二万本,相比当年的5000~8000册,有很大的突破。纵观‘午夜文库’五年之变化,也可一窥大陆推理小说的发展。褚盟说,相比现在,当时的普及性工作做得更多一些,即使是一个只有两三人的活动也用心去做,去扩大目标读者。只有正视推理小说在中国的现状,才能明确应该做什么。
  “1841年第一本推理小说(侦探小说)《莫格街凶杀案》出版,代表了科学的进步、推理学的完善和法庭程序的合理化,它是一个文明的产物。在文学史的角度,是一个新的文学门派。而推理作家的地位也丝毫不逊于纯文学、严肃文学的作家。但在中国有一个‘误会’,在西方所谓的新产物来到中国之后被归入‘鸳鸯蝴蝶派’,被划分为旧文化;之后又被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物被打倒。一直到现在,推理小说在中国读者心目中,尚未有一个客观的、合理的定位。‘午夜文库’试图还给推理文学一个公正的评判。而且,大陆仍未有一个专业、公正的推理文学奖项来推动推理文学的发展。”
  对于近年来大陆推理小说的出版热,褚盟说,“这两年发展很快,但是有很多泡沫在里面,更多的是很多出版社的跟风现象。现在的繁荣是从外部加热而成的繁荣,并不是内部进化那么多的能量。过了这段阶段,我们会回归一个比较理智的阶段。跟日本相比,我们还差五十年。西方和日本的推理小说均经由福尔摩斯、阿加莎·克里斯蒂这一类型,发展成冷硬派、法庭程序、间谍等多元化小说的漫长过程。表面上看,目前大陆推理小说的阅读比较多元,但这种表象背后是迷惘和概念的模糊,尚没有专一化的概念,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是读一本类似于好玩的小说而已。初级阶段,读者需要被灌输和巩固概念。”
  2011年,褚盟所著《谋杀的魅影:世界推理小说简史》的初衷,正是为当下大陆的推理小说读者普及推理小说简史,为欲探寻推理世界奥秘的读者抛砖引玉。
  褚盟、“午夜文库”,相互烙印着对方,也一起推动了大陆的推理小说和推理文化的发展。
其他文献
瞿筱葳是奶奶带大的。她甫出生34天,父亲就去美国留学,刚满一岁半,母亲也飞去美国跟父亲作伴。这一去就是四年,她在奶奶的悉心照料下,从懂得识人、牙牙学语,到逐渐明白一些人间事理,奶奶一路见证她的成长。青春期过后,她仍然与奶奶同住,因贪恋奶奶做的菜肴,不时捱着她,在逼仄的厨房跟前跟后,要奶奶传授她做菜的手艺。瞿筱葳说,奶奶的领域性很强,厨房是她的管辖范畴,难免叨念她在一旁显得碍事。  2007年年底,
期刊
报品也称为提报,这两个字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不但是基本功,也是出版人在行销渠道上最为关注的事情。客观原因是出版品太多,渠道、书店、读者、都应接不暇,如果没有报品就提不上渠道行销的议程,当然也没有上架的最佳位置,也引不起读者注意,最终沦为库存书,所以出版社人都把报品作为出版行销的第一要素,予以特别关注。  报品主要是让渠道了解即将面市图书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亮点,为渠道行销提供素材和宣传创意。这些情况,
期刊
“报品”是什么?  报品,又称“新书提报”,是由出版社(营销企划、责任编辑,偶尔大老板或作者会亲自出马)/经销商(业务经理)向书店采购人员,简介新书的一种出版作业流程,通常在新书出版前后进行,是B2B的出版商业行为,不为一般读者所知。   需要报品的,通常是新书,而且是出版社当月(季/年)的重点新书,为了让书店通路的采购了解新书的卖点、特色等等故而举办新品介绍活动。类似每年苹果计算机的新品发表会,
期刊
华美作家哈金本名金雪飞,1956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省。1985年赴美留学,自此移居美国,为了生存,毅然以英语写作,在英语的边缘地带,在语言和语言之间的空隙中开凿属于自己的语汇及叙事可能。“用英语写作,实际上你就觉得好像在边缘生活,不得不成为自己的里程碑,因为前后左右都没有人,所以必须有一系列作品,为自己建立一个立足点。”哈金说。  投身写作以来,哈金获奖无数,最为人所知的当属同获1999年美国“国家
期刊
问:有评论说,有些非本土的东方作家写自己的经历,是为了迎合美国主流观众想要了解东方移民生活的阅读需求,两位怎么看待这个说法?  哈金:对我来说,读者是比较模糊的概念,因为没办法知道谁喜欢,谁不喜欢。但作为一个华美作家,我相信有一种理想的英语,即使不那么纯正,但依然能够让母语为英语的读者明白它的意思。这个基本要求要有,但具体谁对这本书感兴趣,这是很难把握的。就拿《南京安魂曲》来说,这本书褒贬不一。但
期刊
采访结束的那天下午,许骥准备去唐英年家门口静坐。到香港工作后,他由原本只是宅在家里,通过网络、书写、阅读关心天下大事的书生,变成走上街头参与社会运动的行动者。  1985年出生的许骥,人生的经历与两个地名密切相关——香港、杭州。他生长于杭州,中学时随母亲前往香港居住、读书,18岁时回杭州读大学,毕业后从事书店的活动策划、出版社的宣传,也在媒体当过文化版记者。2010年4月25日,许骥搭乘由杭州飞往
期刊
在台湾,30岁以上的职场人士大概犹记得2003年一本叫《执行力》的书横扫书市的情景。作者赖利·包熙迪(Larry Bossidy)和瑞姆·夏蓝(Ram Charan),一个是绩效斐然的企业领导人,另一个则是声誉卓著的企管大师,两人将多年来的经验与思考精髓熔铸于这本书中,详细阐述如何让企业拥有执行力的步骤与观念。企管类书籍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便四处可见,但《执行力》当年年度23万本的印量,至今仍为出版
期刊
有没有一家书店,是不需要在意营收、畅销排行榜、顾客喜好、利润等等而单纯“经营”的?这梦或许画得太大,令人想起电影《失恋排行榜》中男主角“洛”所开的那家二手唱片行“Championship Vinyl”,无赖似的依照自己的品味挑选唱片并推荐给顾客。许多独立书店便是这样诞生,但往往碍于经济因素还是得做些妥协。在“好样本事”里,却诞生了一种新的可能。  位于台北市东区的书店“好样本事”藏身于小巷弄间,虽
期刊
旅游,是为了脱离日常与寻求异质性的体验,必然是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人接触。但毋庸置疑的,如果有一个当地人陪伴,就有了迅速切入当地生活的通道,看到一般匆匆过客无法一下子撷取的背后故事与人情风物。  林可彤之于香港,就扮演了类似的角色。在《香港,非“彤”不可!——带着希望游香江》里,她把自己断断续续在香港五年多的打拼生活和感受到的香江风情尽纳笔下,更借由6位好友的角度,告诉你香港人眼中的香港模
期刊
2012年1月份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现代出版社的宣传品上印着的这一句“阅读现代,春暖花开”宣传语给北京冰天雪地的寒冬带去了徐徐暖风。  现代出版社,创办于1982年,原隶属于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后于2010年被归入中国出版集团。创办初期,出版社的主要图书类别是字典工具书,出版领域较为单一。然而现在,只要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现代出版社”就会发现,“漫画”是该社诸多出版物中的一个关键词。  一个本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