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智能感知、识别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被尝试运用,产生出了信息艺术,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在产品创新设计中进行着应用尝试。如何将艺术设计与信息化时代结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导作用会使艺术设计获得发展,艺术设计教育也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艺术设计与科技在发展的道路上相互促进。
关键词:信息艺术设计;教育理念;路径
一、信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
信息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包括三大板块,其中有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以及立体构成。除此之外还包括品牌设计、视觉营销设计、情感设计等现代化设计,通过以上结构构成专业的知识体系,综合来说,信息艺术设计是一种具有多学科综合支持的设计。信息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商品的功能属性,为一件商品注入情感,通过表象能够解读出更多的意境,充分挖掘商品背后的情感和文化,这就是信息艺术设计设计的意义所在。同时信息艺术设计对传统的绘画也赋予了新的含义,增加了艺术插画等作品的表现形式,而这也正是我们运用信息艺术设计的目的所在。信息艺术设计设计也是对各种设计的一种整合,同时对空间情境化设计的传播,信息艺术设计整体元素的设计都在展示着设计自身的独特情感。这种独特的情感表达也在向众人展示着设计自身的理念。
二、培养跨学科人才的教学体系
信息艺术设计系的“跨学科”特质,早在建系伊始,就深深植入在了基因之中。最初的专业课程体系就是在工业设计系、装潢艺术设计系以及影像设计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梳理融合而成的。起初,这门新的学科没有现成的“范本”可以照搬,即使是欧美一流艺术院校的相关专业也是在不断摸索中发展,但培养复合型的交叉创新人才一直是我系的核心使命。目前,信息艺术设计系拥有三个本科专业(信息设计、动画、摄影),一个面向全校的二学位专业(数字娱乐设计),硕士研究生、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工作站等在内的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体系。
1.信息艺术设计、动画和摄影三个本科方向之间的关系
信息艺术设计系本科的三个主要专业方向分别隶属于三个大的学科 :摄影属于美术学、动画属于戏剧影视学、信息设计(艺术与科技)属于设计学。把这三个专业设立在一个系的架构下,虽然教学管理工作难度大,但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产生非常积极的化学反应,既能保证各个专业的特点,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励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
从艺术史和科技史的角度,这三个专业都是由于新技术而催生出的艺术门类,分别对应了人类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这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三个阶段 :(1)1839 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不仅意味着一个新型的艺术门类的诞生,更是对延续了几千年的视觉艺术传统的巨大挑战,也对现代艺术的出现起到了催化的作用。(2)从古人的走马灯到 1895 年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公映,电影和动画的产生,拓展了视觉艺术在时间维度上的万千可能性,逐渐产生了基于连续画面的视听艺术语言。(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刺激下产生的现代计算机,几乎自诞生伊始,就有大批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开始尝试以其为媒介创作艺术作品,成为现代新媒体艺术与交互设计艺术的先驱。
2.数字娱乐二学位:信息艺术设计系与大学其他非藝术类学科的纽带
信息艺术设计系启动艺术设计(数字娱乐设计方向)主要面向非艺术类学生,采取项目驱动式的实践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数字娱乐产品的开发、制作与实现能力,发掘学生在艺术、管理与策划方面的潜力,为学生将来进入到数字娱乐行业,或者交互设计和新媒体艺术领域打下基础,也为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综合性的创意能力。
三、新思维下的艺术设计教育变革
信息艺术设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备完整专业知识架构的创新型设计人才。创新型设计人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熟悉设计的流程,凭借多元化的数字科技辅助工具,不仅可以绘制设计框架,还能够重新调整已有的设计。然而,信息艺术设计教育还处在发展阶段,在教学模式方面还没有结合信息技术完善相应的建设。这导致学生在进行案例实践时,往往会出现课堂所学不适用于实践的状况。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传授专业知识的时候,应从知识要点延伸到实践操作,或者通过布置相应的作业,针对学生的薄弱之处进行锻炼,培养学生专业思考的习惯。
教师要通过布置课程作业,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面对不同的设计论题,学生能够专注于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分析各个要点的意义,在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的情况下,向专业教师咨询,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必然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最后,学生分组演示作品设计的过程并就其意义进行解说,再通过师生问答的方式,使学生对前期工作有总体的认识,并总结出自身存在的优缺点。
校外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如校外实习。在校内传授知识和能力时,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校外教育往往没有升学的压力,学习过程充满了愉快性。课堂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校外教育注重教授学生处理事情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潜能。校内外的教育相辅相成,不同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不同的教育途径实现。
提升技能水平,不仅是在模仿上下功夫,还要着重培养创新思维。优秀的作品来源于扎实的基本功,基本功又来源于平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对艺术设计作品的欣赏。作品的创作也是由部分构造的模仿上升到艺术理念的创新,创作者只有领会其中的精华,再从中得到灵感和启发,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对技术的强烈依赖容易导致设计者忽略艺术设计创新的重要性。在信息艺术设计教学的新思维中,设计部分的比重应该与技术均衡。
结语在不断发展的科技时代,艺术设计教育摈弃了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追求效率的社会对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艺术设计的创新不能单单依靠简单的创意,所以信息艺术设计教育应运而生。这门学科结合了信息技术和艺术的精神与理念。艺术设计借助科技工具转化为代码类的创作,不同于传统的制作,其创作过程高效、快速,要求设计者具备创新思维。如今,刚发展起来的信息艺术设计还未成熟,所以如何将艺术设计与信息化时代结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吴楚君.浅析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美术教育研究,2016(22).
[2]王蒲.艺术设计教育体制改革探讨.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1).
关键词:信息艺术设计;教育理念;路径
一、信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
信息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包括三大板块,其中有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以及立体构成。除此之外还包括品牌设计、视觉营销设计、情感设计等现代化设计,通过以上结构构成专业的知识体系,综合来说,信息艺术设计是一种具有多学科综合支持的设计。信息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商品的功能属性,为一件商品注入情感,通过表象能够解读出更多的意境,充分挖掘商品背后的情感和文化,这就是信息艺术设计设计的意义所在。同时信息艺术设计对传统的绘画也赋予了新的含义,增加了艺术插画等作品的表现形式,而这也正是我们运用信息艺术设计的目的所在。信息艺术设计设计也是对各种设计的一种整合,同时对空间情境化设计的传播,信息艺术设计整体元素的设计都在展示着设计自身的独特情感。这种独特的情感表达也在向众人展示着设计自身的理念。
二、培养跨学科人才的教学体系
信息艺术设计系的“跨学科”特质,早在建系伊始,就深深植入在了基因之中。最初的专业课程体系就是在工业设计系、装潢艺术设计系以及影像设计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梳理融合而成的。起初,这门新的学科没有现成的“范本”可以照搬,即使是欧美一流艺术院校的相关专业也是在不断摸索中发展,但培养复合型的交叉创新人才一直是我系的核心使命。目前,信息艺术设计系拥有三个本科专业(信息设计、动画、摄影),一个面向全校的二学位专业(数字娱乐设计),硕士研究生、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工作站等在内的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体系。
1.信息艺术设计、动画和摄影三个本科方向之间的关系
信息艺术设计系本科的三个主要专业方向分别隶属于三个大的学科 :摄影属于美术学、动画属于戏剧影视学、信息设计(艺术与科技)属于设计学。把这三个专业设立在一个系的架构下,虽然教学管理工作难度大,但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产生非常积极的化学反应,既能保证各个专业的特点,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励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
从艺术史和科技史的角度,这三个专业都是由于新技术而催生出的艺术门类,分别对应了人类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这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三个阶段 :(1)1839 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不仅意味着一个新型的艺术门类的诞生,更是对延续了几千年的视觉艺术传统的巨大挑战,也对现代艺术的出现起到了催化的作用。(2)从古人的走马灯到 1895 年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公映,电影和动画的产生,拓展了视觉艺术在时间维度上的万千可能性,逐渐产生了基于连续画面的视听艺术语言。(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刺激下产生的现代计算机,几乎自诞生伊始,就有大批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开始尝试以其为媒介创作艺术作品,成为现代新媒体艺术与交互设计艺术的先驱。
2.数字娱乐二学位:信息艺术设计系与大学其他非藝术类学科的纽带
信息艺术设计系启动艺术设计(数字娱乐设计方向)主要面向非艺术类学生,采取项目驱动式的实践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数字娱乐产品的开发、制作与实现能力,发掘学生在艺术、管理与策划方面的潜力,为学生将来进入到数字娱乐行业,或者交互设计和新媒体艺术领域打下基础,也为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综合性的创意能力。
三、新思维下的艺术设计教育变革
信息艺术设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备完整专业知识架构的创新型设计人才。创新型设计人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熟悉设计的流程,凭借多元化的数字科技辅助工具,不仅可以绘制设计框架,还能够重新调整已有的设计。然而,信息艺术设计教育还处在发展阶段,在教学模式方面还没有结合信息技术完善相应的建设。这导致学生在进行案例实践时,往往会出现课堂所学不适用于实践的状况。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传授专业知识的时候,应从知识要点延伸到实践操作,或者通过布置相应的作业,针对学生的薄弱之处进行锻炼,培养学生专业思考的习惯。
教师要通过布置课程作业,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面对不同的设计论题,学生能够专注于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分析各个要点的意义,在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的情况下,向专业教师咨询,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必然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最后,学生分组演示作品设计的过程并就其意义进行解说,再通过师生问答的方式,使学生对前期工作有总体的认识,并总结出自身存在的优缺点。
校外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如校外实习。在校内传授知识和能力时,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校外教育往往没有升学的压力,学习过程充满了愉快性。课堂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校外教育注重教授学生处理事情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潜能。校内外的教育相辅相成,不同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不同的教育途径实现。
提升技能水平,不仅是在模仿上下功夫,还要着重培养创新思维。优秀的作品来源于扎实的基本功,基本功又来源于平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对艺术设计作品的欣赏。作品的创作也是由部分构造的模仿上升到艺术理念的创新,创作者只有领会其中的精华,再从中得到灵感和启发,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对技术的强烈依赖容易导致设计者忽略艺术设计创新的重要性。在信息艺术设计教学的新思维中,设计部分的比重应该与技术均衡。
结语在不断发展的科技时代,艺术设计教育摈弃了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追求效率的社会对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艺术设计的创新不能单单依靠简单的创意,所以信息艺术设计教育应运而生。这门学科结合了信息技术和艺术的精神与理念。艺术设计借助科技工具转化为代码类的创作,不同于传统的制作,其创作过程高效、快速,要求设计者具备创新思维。如今,刚发展起来的信息艺术设计还未成熟,所以如何将艺术设计与信息化时代结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吴楚君.浅析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美术教育研究,2016(22).
[2]王蒲.艺术设计教育体制改革探讨.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