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utyfox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也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及参与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之一。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我班学生经常在做作业、完成习题时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有时是"屡说无效"和"屡禁不止"的,这种计算错误往往是影响孩子取得良好成绩的天敌。那么,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 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在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1、看:就是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如6看成0,7看成1,或者把符号看错,如"÷"看成" ",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养成看清楚题目中数字和符号的习惯,速度不要过快,整体记忆,不要看一位写一位,写好后再迅速与原数比照一下,从而减少误看而带来的计算错误。
  2、想: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不急不躁、冷静思考、认真细心并有耐心的计算,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
  3、算: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不急不抢。例如:6和0、1和7、3和5分不清,"-"或"0"写得太小易漏,把-3看成3,30看成3,都可能使计算出现错误。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作业和练习的书写均要格式规范,书写工整,卷面干净。特别是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规范清楚,数字的大小、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
  4、查:就是认真演算。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让学生从中体会认真检查和验算所带来的成就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主动检查。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培养学生口算的习惯
  口算是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
  1、增强学生学习的毅力
  口算本身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久而久之,有的学生便会产生抵触情绪。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家的故事。比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时,就用掉了几麻袋的草稿纸。通过介绍数学家刻苦学习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数学,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学生学习的毅力,培养勤奋学习的良好品质。
  2、加强基础口算
  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表内乘法和除法,应让学生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每天坚持3~5分钟口算训练,形式应灵活多样,并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
  3、多种形式变换练
  例如: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四、培养估算的习惯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
  例如:可以让学生看计算结果的末一位,如个位是3和8,结果的个位相加就肯定是1,相乘就一定是4,如13×26积不可能是两位数等等.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其他文献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不是教师的自导自演,更不是知识的强制灌输,而应该是师生的的共同演绎.因此,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一阵强烈的白光敲打的着我的眼睛,将我从睡梦中拉回现实。睁开双眼,周围仍然是那熟悉的教室,惨白的墙面、高高的屋顶、黑板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课桌上堆积成山的书本
期刊
高校辅导员,一支专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针对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水平势在必行.结合本人近五年来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
我以小学数学科目切入论述,《数学课程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
摘要:在科技逐渐发达的现代社会,现有科学技术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的目光开始聚焦在那些“天方夜谭”上,譬如长生不老。那么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我觉得端粒酶是一个不错的突破点。本文以端粒学说为基础作出猜想;猜想端粒酶在正常细胞的作用途径及应用。  关键词:端粒酶;人造器官;猜想  众所周知,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的一举一动关乎到生物整体的生命状态。而我们人的生命必然与细胞密不可分。提到生
本文以沈从文的都市与乡土小说题材即其“城乡二元世界”进行分析.主要从乡土人与自然的契合和都市人性的扭曲这两个角度上论述,再对自然与“阉宦”的生命形式、善良与丑恶的
油画艺术是发源于西方,尽管我们在这方面也已进行了不少的努力,水平上也有了长足的提高,但就目前而言,油画仍然是隶属于西方的绘画体系,我们用自身中国式的油画是无法取代它
素质教育强调多给学生"学"的机会,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增加了过程性目标要求,让学生通过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途径获取知识。在这新理念的指引下,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和途径,主要表现在将学习数学看作是独立地获得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掌握探索思考的方法,由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索过程;由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解决。下面
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三维动画已经成为动画设计方面的主流方向,也驱使着多种三维动画设计软件的诞生与完善.事实上,三维动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多个领域起着重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挖掘潜在因素,为学生活动提供空间,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具体实例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通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