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烟台牟平区近几年来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部分果树超龄“服役”,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传统栽培模式仍占主导地位等。今后要加强加大政策扶持,搞好科技培训,抓好项目实施,发展生态果业。
关键词: 牟平;苹果;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 F20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3-0206-01
烟台苹果以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优良、口味独特而驰名中外,经过几代烟台人民的辛勤培育,苹果产业成为该市农业的优势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近几年来,由于树龄老化、管理方式落后及黄土高原苹果产业迅速崛起等原因,烟臺果农收入有所减少,品牌效益逐渐降低。如何升级改造老品牌、培育焕发新动能,成为当下烟台苹果供给侧改革的重头戏。牟平作为烟台苹果的主产区之一,近几年来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果业产业体系,促进了苹果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总结牟平当地苹果产业供给侧改革的经验教训,对于促进烟台及至全国苹果产业的调整和发展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推广有机栽培技术。传统的果树栽培方式大量使用化學农药和化学肥料,不仅增加了果品农残,降低果实品质,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为此,牟平果树管理部门大力推广有机栽培技术,果园平衡施肥、壁蜂授粉、果实套袋等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98%以上,果品生产方式由过去的产量效益型逐渐转向质量效益型,果品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二)变革传统栽培模式。苹果矮砧密植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苹果栽培模式之一,此模式培育出的苹果,不仅结果早、质量好,而且节省人工,适合机械化、集约化栽培。近年来,牟平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建立了大量示范果园,栽培方式由过去的乔化密植栽培逐渐转向宽行密植栽培,从而解决了传统果园栽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果品质量差等难题,使牟平区果业生产逐渐由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发展。目前,全区矮砧集约栽培面积达到0.5万亩,占全区苹果栽培面积的1.9%。
(三)加快苹果品种结构调整。品种是推动果树产业发展的基础。果树要发展,品种必先行,只有优良的品种,才能推动果树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选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对增加苹果产量和提高品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牟平区果业生产主管部门长期以来都非常重视新品种的引进工作,“十二五”期间,牟平区先后从国内外引进苹果果树新品种10余个。此外,他们还抓好本区域内新品种的选育工作,通过芽变选种,选出适宜当地土壤气候特点、具有本区特色的优新品种。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果树超龄“服役”。果树也是有寿命的,它的衰退期一般在25-30年间。果树老化带来的最直接问题是品质减弱,市场占有率降低。据调查,全区苹果21-25年生52340亩,占苹果总面积的20.5%,26年生以上23230亩,占苹果总面积的9.1%。现有果园中,26年生以上的果园除少部分管理水平较高的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外,绝大部分果园经济效益开始低下,树势衰弱,腐烂病发生严重,严重制约牟平果业的发展。
(二)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向东南沿海务工,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匮乏,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据统计,目前牟平区农村从事果树生产的人员中,20~30岁的占1.5%,30~40岁的占5.8%,40~50岁的占11.7%,50岁以上的占81.0%。相当一部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对新技术新事物接受能力差,既难以应对果园繁重的日常作务,又制约着新型果园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3、传统栽培模式仍占主导地位。目前牟平区苹果栽培的主要形式是乔砧密植,由于乔砧密植栽培控冠和促进结果技术难度大,果农难以掌握,管理费时费工,加之该模式自身的缺陷,致使大多数果园密闭、光照不良、产量低、果品质量差,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需要。截止到目前为止,全区采用矮砧集约栽培面积仅有0.5万亩亩,仅占苹果栽培面积的2%。由于新型栽培模式前期投资较大,加之受传统栽培模式的影响,推广难度加大,进度缓慢,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以加速栽培模式的变革。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科技培训,提高果农素质。
要下大力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技术培训, 提升广大果农的科技素质。一是结合区镇(街)村三级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果业技术培训,强化对各镇街农业技术站技术人员的系统培训,构建区镇技术培训师资队伍;二是发挥“牟平果业技术交流群”优势,搭建网上培训咨询平台,吸纳农村技术骨干及青岛农大、市果茶站专家教授参加,不断扩大其影响力;三是加强与新闻宣传媒体的紧密合作,举办果业技术系列电视讲座,建立牟平果业技术多方位系统培训品牌建设。
(二)抓好项目实施,带动果业升级 。
“十二五”期间,牟平区相继承担农业部“菜篮子产品生产苹果标准园创建项目”、“菜果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果菜产业项目”、烟台市“烟台水果振兴规划项目”、“烟台苹果体质升级项目”等,引进项目资金2400余万元。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开发-果菜项目以及各级政府现代农业项目带动,己在各地相继建成了高标准苹果宽行矮砧集约化栽培示范园。通过示范园建设及引导,广大果农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学到了技术,促进了该区果业提档升级。今后应继续加大力度,通过政府直补、科技下乡、考核奖励等措施扩大示范树种和面积。
(三)改造郁闭果园,发展生态果业。
果园郁闭是当前生产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果品产量和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要从根本解决果园郁闭问题,就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沃土控肥,改善土壤质量。应大力推广行间人工或自然生草、树盘覆盖等措施,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二是要调控果园树体结构,确保果园通风透光。要应针对不同区域、树形、树龄的郁闭果园群体结构特征,采取隔行去行或隔株去株的方法,开展郁闭果园的改造工作。
作者简介:矫旭日(1967-),男,山东牟平人,中共烟台市牟平区委党校科研处,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科社
关键词: 牟平;苹果;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 F20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3-0206-01
烟台苹果以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优良、口味独特而驰名中外,经过几代烟台人民的辛勤培育,苹果产业成为该市农业的优势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近几年来,由于树龄老化、管理方式落后及黄土高原苹果产业迅速崛起等原因,烟臺果农收入有所减少,品牌效益逐渐降低。如何升级改造老品牌、培育焕发新动能,成为当下烟台苹果供给侧改革的重头戏。牟平作为烟台苹果的主产区之一,近几年来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果业产业体系,促进了苹果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总结牟平当地苹果产业供给侧改革的经验教训,对于促进烟台及至全国苹果产业的调整和发展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推广有机栽培技术。传统的果树栽培方式大量使用化學农药和化学肥料,不仅增加了果品农残,降低果实品质,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为此,牟平果树管理部门大力推广有机栽培技术,果园平衡施肥、壁蜂授粉、果实套袋等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98%以上,果品生产方式由过去的产量效益型逐渐转向质量效益型,果品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二)变革传统栽培模式。苹果矮砧密植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苹果栽培模式之一,此模式培育出的苹果,不仅结果早、质量好,而且节省人工,适合机械化、集约化栽培。近年来,牟平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建立了大量示范果园,栽培方式由过去的乔化密植栽培逐渐转向宽行密植栽培,从而解决了传统果园栽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果品质量差等难题,使牟平区果业生产逐渐由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发展。目前,全区矮砧集约栽培面积达到0.5万亩,占全区苹果栽培面积的1.9%。
(三)加快苹果品种结构调整。品种是推动果树产业发展的基础。果树要发展,品种必先行,只有优良的品种,才能推动果树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选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对增加苹果产量和提高品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牟平区果业生产主管部门长期以来都非常重视新品种的引进工作,“十二五”期间,牟平区先后从国内外引进苹果果树新品种10余个。此外,他们还抓好本区域内新品种的选育工作,通过芽变选种,选出适宜当地土壤气候特点、具有本区特色的优新品种。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果树超龄“服役”。果树也是有寿命的,它的衰退期一般在25-30年间。果树老化带来的最直接问题是品质减弱,市场占有率降低。据调查,全区苹果21-25年生52340亩,占苹果总面积的20.5%,26年生以上23230亩,占苹果总面积的9.1%。现有果园中,26年生以上的果园除少部分管理水平较高的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外,绝大部分果园经济效益开始低下,树势衰弱,腐烂病发生严重,严重制约牟平果业的发展。
(二)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向东南沿海务工,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匮乏,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据统计,目前牟平区农村从事果树生产的人员中,20~30岁的占1.5%,30~40岁的占5.8%,40~50岁的占11.7%,50岁以上的占81.0%。相当一部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对新技术新事物接受能力差,既难以应对果园繁重的日常作务,又制约着新型果园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3、传统栽培模式仍占主导地位。目前牟平区苹果栽培的主要形式是乔砧密植,由于乔砧密植栽培控冠和促进结果技术难度大,果农难以掌握,管理费时费工,加之该模式自身的缺陷,致使大多数果园密闭、光照不良、产量低、果品质量差,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需要。截止到目前为止,全区采用矮砧集约栽培面积仅有0.5万亩亩,仅占苹果栽培面积的2%。由于新型栽培模式前期投资较大,加之受传统栽培模式的影响,推广难度加大,进度缓慢,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以加速栽培模式的变革。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科技培训,提高果农素质。
要下大力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技术培训, 提升广大果农的科技素质。一是结合区镇(街)村三级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果业技术培训,强化对各镇街农业技术站技术人员的系统培训,构建区镇技术培训师资队伍;二是发挥“牟平果业技术交流群”优势,搭建网上培训咨询平台,吸纳农村技术骨干及青岛农大、市果茶站专家教授参加,不断扩大其影响力;三是加强与新闻宣传媒体的紧密合作,举办果业技术系列电视讲座,建立牟平果业技术多方位系统培训品牌建设。
(二)抓好项目实施,带动果业升级 。
“十二五”期间,牟平区相继承担农业部“菜篮子产品生产苹果标准园创建项目”、“菜果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果菜产业项目”、烟台市“烟台水果振兴规划项目”、“烟台苹果体质升级项目”等,引进项目资金2400余万元。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开发-果菜项目以及各级政府现代农业项目带动,己在各地相继建成了高标准苹果宽行矮砧集约化栽培示范园。通过示范园建设及引导,广大果农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学到了技术,促进了该区果业提档升级。今后应继续加大力度,通过政府直补、科技下乡、考核奖励等措施扩大示范树种和面积。
(三)改造郁闭果园,发展生态果业。
果园郁闭是当前生产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果品产量和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要从根本解决果园郁闭问题,就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沃土控肥,改善土壤质量。应大力推广行间人工或自然生草、树盘覆盖等措施,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二是要调控果园树体结构,确保果园通风透光。要应针对不同区域、树形、树龄的郁闭果园群体结构特征,采取隔行去行或隔株去株的方法,开展郁闭果园的改造工作。
作者简介:矫旭日(1967-),男,山东牟平人,中共烟台市牟平区委党校科研处,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