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汶玦绘画的“无常”与“有常”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s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的景象、电影的剧照还有现在日常生活场景的表达,何汶玦的绘画在题材上的跳跃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很难被归纳为某个单一的类型,更无法与那些我们司空见惯的社会政治主题牵扯起来。甚至于它们的表现方式也有着差异:幽蓝发绿的水被按照真实的原则表现得波浪连叠,浩瀚飘渺,可人物并没有披荆斩棘式地破浪前行,而是漂在水里,更像是随波逐流式地浮沉漫游。这种似是而非的模糊人形更加反衬出无形之水的深幽、浩淼、变幻和不确定。整个画面以非物质和无定形为基本特征,充满了无形式的虚幻感。他的《看电影》系列倒是似乎有了某些确定明确的意图指向和社会形式,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比如《早春二月》。它们以影像截图和剧照为蓝本,却模糊了场景中几乎全部形象细节,只能看到人、物、环境的最基本结构和明暗关系。新近的《日常影像》系列,着重普通生活中人物与场景形象的简洁和明快处理,取日常生活场景光影之印象式块面结构,而非画面形象的细致刻画描写。甚至于,他采用金属刮板刮擦尚未干固的画面,形成一种刮擦、流动的效果。
  用难以归类和变动不居的“无常”来指认何汶玦绘画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应该是对他艺术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使得对他艺术的评论要么停留在比喻和心理想象的层面(在《水》系列方面),要么联想于影像与个人的历史记忆层面(在《看电影》系列方面),要么固守着无主题的现场经验层面(在《日常影像》系列方面)。这反映出何汶玦绘画本身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它为评论家们从上述三个方面根据各自的知识背景做出评价,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和依据。
  可问题在于,在这种无常和变量关系中,是否能够找到有常和最为基本的判断依据呢?当我们面对这样一位绘画能力很强而且创作精力旺盛的艺术家,我们能否找到更有说服力的评价点呢?在我看来,评价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单方面地从题材内容、个人经历、集体经验和心理想象等方面出发是不够的,因为文学、电影、戏剧也可以达到这样的诉求。造型艺术之所以为造型艺术,视觉之所以为视觉,关键点就在于视觉本身,在于画面的视觉语言方式。何汶玦的绘画视觉语言在表现方式上这七八年来前后几个系列中存在着差异,但从生成的方法论逻辑角度看,却有着明显而且清晰的线索—不是为了描绘游泳的人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也不单是为了表现人的所谓无助和飘渺;不是为了回忆少年时看电影的懵懂经历,也不仅是为了唤起那些经典影片中蕴涵的爱恨情仇;不是为了见证城市的变化而记录下每个瞬间,也不独要在日常琐碎中体现出什么感人的故事—而是要在无主题、无形式、非物质和图像充溢的时代,画出绘画特有的介质感,亮出油画独有的视觉魅力!
  水,作为透明而且无形的物质介质,不仅有着18世纪英国美学家博克(Edmund Burke)所谓的“可恐怖的崇高感”,更重要在于它对画家的表现技巧提出了挑战!艺术史上许多绘画画水时,波涛汹涌和惊涛拍岸,或许还原了水的凶猛和力量本身,却无法表现出水的内在质感和给观众的持久影响,而何汶玦用他特有的方式令人信服地画出了水的生气和阴气,让人难以忘怀。
  电影的魅力当然毋庸质疑,可它留给人们的记忆究竟该如何表现?碎片化、断裂性、模糊式,这些是我们对记忆的表述,可是何汶玦用他满画幅的构图方式,同样准确地向我们呈现出我们大脑中对于影像记忆的带有温度的感觉。
  生活中比比皆是、随手可得的抓拍影像,在记录所经所历的同时,究竟有多少情感的成分?如果绘画来复制这些影像,如何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优势?对影像中景物关系和色彩层次做概括性的提炼和纯化,甚至再对这种艺术处理用外在的工具刮板加以刮擦这样的破坏,会带来怎样的视觉和心理效果?
  事实上,何汶玦多年来的工作目的,在我看来,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油彩和布面来呈现自己视觉中所充斥的这个物质化的世界,哪怕它难以定形、难以捉摸和难以抗拒,就是要探究被物理的实在、动态的影像还有静态的图像这些视觉形象包围和建构的生存世界背后的秘密。这是一位视觉艺术家的本职工作,而他坚持不懈的工作,让我们从他的工作成果即画面上,看到了他的价值,因为他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历久弥新的视觉上的感受和视觉上的情愫。他的工作使我们坚信,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语言自身的价值和魅力,后者是当今众多视觉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其他文献
东方艺术·大家:与师辈们对写实主义技术层面的拥护不同的是,新一代的新写实艺术家对于“写实”的概念,有了不同的理解,写实最终会走向观念,还是真正走出全新的写实美学观?二位怎么看?  王晓勃:我个人感觉偏写实的绘画不应称其为一个理念上的绘画形式,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技术,就是把它当成一个工具,我个人也是一直把写实这种方式当成一个工具来表述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拥有了这个工具便可以靠它说你想说的事,仅此而已。所
期刊
如果说上个世纪末,人们更多的是对新世纪的憧憬,饱含着跨世纪的冲动,那么进入21世纪这十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冷静地回望过去的一百年。尤其是中国,虽然经济发展的速度依旧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跑状态,但面向未来前冲的动力是否依然充沛,此时是否需要总结、需要补充新的能量?艺术也是一样,今天中国的艺术家在世界的状态与经济同步受到关注,主客观的动力使他们的工作与思考的范围越来越大,已远远超出了小小的画布,其作
期刊
实际上,如果说起收藏团体,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大概是著名的“清玩雅集”抑或“敏求精舍”。这些会员制的收藏家团体,拥有的不仅是声名显赫的大收藏家会员,更重要的是动辄影响一方文化市场的行动和魄力。然而,当下欧洲正在盛行“圈子化”的收藏团体。这些团体并没有很多深谙收藏之道的成熟藏家,更多的还是刚刚入场的新收藏家,甚至是收藏“菜鸟”级的资深爱好者。  形式之一,艺术投资顾问弗里德里克·艾埃姆(Frédéri
期刊
收藏家,如同人类精神瑰宝的拾珍者,他们将金钱物化的财富,以收藏艺术品的方式转换成可以永续流传和分享的精神财富,他们将历史中因各种原因四散的艺术珍品,以个人收藏的方式聚拢,让这些铭刻时代印记的艺术品,在优越的环境中留存。透过历代收藏大家的收藏,后辈得以认知已逝的时代。  为业界众所周知的台湾清翫雅集,聚拢了不仅在台湾岛内,即使在全球范围内都可谓榜上有名的数十位顶级藏家,他们分别在器物文玩、书画、现当
期刊
罗玛:在一篇访谈里你曾经提到霍金的《时间简史》对你产生过影响,能谈谈是什么样的影响吗?  袁欣:涉及到宇宙的命题都是比较宏大的,作为艺术家我肯定是没有办法去研究这些东西,但却给了我一种视角,好像我是一个巨人在看一个小世界,或者是在微观的东西里面寻找一个宏观的答案,可能是这样的。  罗玛:之所以我会从这个问题开始我们的讨论,是因为你的绘画表现的恰恰是一些微观的、有距离感的东西,这种反差让我觉得很有意
期刊
尽管在我们的传统里,诗文与书画是文人们兼擅的事情,不过,如今的艺术家们大多放弃了文字表达的追求,我在策展中不时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有一个展览需要他们提供自己的文字,对他们来说几乎就是一场折磨,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宁可接受访谈,而不愿独自面对空白的纸页,仿佛那是一座令人眩晕的深渊? ?  这样的事实固然映现了传统的涣散,不过,艺术家不愿动笔,未必就是因为他们阅读修养的缺失,而很可能因为羞怯于自己的
期刊
人的一生只有两种活法:一是上学、就业、恋爱、结婚生子、养老送终,本能地活着,大部分人都是如此。另外一种是想做点事,不想白来一趟,想留点什么。他们的生活可能不那么如意,有的可能很惨,但这个世界的精彩是由他们创造出来的。  北野武在自传《浅草小子》里写道:我的表演不论蹩脚还是高明,受欢迎还是不受欢迎,我都会把它当作自己的真实水平来看待。  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都在询问自己:为什么要画画,为什么要选择这
期刊
“剑走偏锋”一词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在不循规蹈矩的胆识和勇气中显露出的狡黠灵动的智慧。一边是在争先恐后地追赶主流的大潮中自甘边缘的姿态描述,一边又是关于“走捷径”、“捞偏门”等并非褒义的含义联想。而来自东北的王新友却偏偏选择了“偏锋”这个含义并不明确的词作为自己画廊的名字,在他看来,这样做的理由不是纯然为了语汇意义上的标新立异,也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达到宣传功效的扭捏作态,而是“偏锋”这个词汇与他要做的
期刊
1990年,三个年轻的意大利小伙子马里奥·克里斯蒂阿尼(Mario Cristiani)、洛伦佐·飞亚斯其(Lorenzo Fiaschi)和莫瑞希欧·瑞哥罗(Maurizio Rigillo),在保留着中古世纪风貌的意大利小城圣吉米那诺,成立了常青画廊,那里也是他们的故乡。就像画廊的名字continua(常青、连续、持续)一样,常青画廊以沉静、严谨而低调的做事方式,连接着艺术的历史与当下、西方与
期刊
成立于2011年4月的品画廊,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了众多行业内外人士的关注。从画廊的选址—798主街道中央广场,到画廊面积—2300平方米的恢宏空间,再到合作的艺术家—方力钧、杨茂源、沈少民、陈文令、蒋志、王音、萧昱、舒群等大牌艺术家,全部是大动作和大手笔。而这一切都出自一位年轻的画廊主金秀花之手。  金秀花原是阿拉里奥画廊的总监,2010年底从阿拉里奥离开之后便着手为成立品画廊做准备。品画廊从开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