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发呆的人可能是我”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N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玛:在一篇访谈里你曾经提到霍金的《时间简史》对你产生过影响,能谈谈是什么样的影响吗?
  袁欣:涉及到宇宙的命题都是比较宏大的,作为艺术家我肯定是没有办法去研究这些东西,但却给了我一种视角,好像我是一个巨人在看一个小世界,或者是在微观的东西里面寻找一个宏观的答案,可能是这样的。
  罗玛:之所以我会从这个问题开始我们的讨论,是因为你的绘画表现的恰恰是一些微观的、有距离感的东西,这种反差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袁欣:其实很多男孩都是这样的,从小就对天文特别的感兴趣,这可能就是对“存在”的最初追问吧,但这个答案在哲学里面似乎也很难找到。
  罗玛:是不是哲学相对的抽象,尤其是中国的传统哲学比如老庄,更抽象,更虚无。而西方的自然科学,它是实证的,技术的,可以用论证的方法来解释世界?
  袁欣:对。
  罗玛:但是我在你的画面里同时也看到了东方的意味,比如“条案”,以及将景观微缩到“鱼缸”的“空”“有”意像,能谈谈它们是怎么来的吗?
  袁欣: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对微观的东西感兴趣,那个时候我画过一个烟灰缸系列,就是把城市的景观微缩到烟灰缸里,这个作品还获得了亚太地区学院比赛的第四名。后来我的研究生学的是壁画专业,正好赶上画了一批非常东方的大型壁画,那里面用的都是很古老的绘画方式,比如勾线、颜色等,都是重彩。我画“鱼缸”系列的时候,用到的很多技法其实都是那种技法,鱼缸的透视都是中国壁画里面的假透视,可能东方元素的运用就是从那个时期转过来的。
  罗玛:从“鱼缸”系列到后来的“搬家”系列,你保留了“鱼缸”的图式,但放弃了“条几”的意象,对此你是怎么考虑的?
  袁欣:当时就觉得应该从视觉上做一点突破。我画每一个作品,包括鱼缸系列,其实每一幅的切入点都不太一样,建构的方式其实都稍微有点区别。当时主要就是想尝试,看一个图式能不能多一点可能性。到了一定的份上觉得好像自己在重复了,这时我一定会停下来,找另外的方式。第二个“鱼缸”系列也就是“搬家”系列,我去掉了条案,把鱼缸拉得长长,希望这样会更单纯、更夸张一点。
  罗玛:“鱼缸”系列中有一件作品叫《灰色天空》,我印象特别深,关于战争的,它让我想到奥地利的动物行为学家劳伦茨,他写了一本书叫《所罗门王的指环》,里面有一章专门写到鱼缸里的暴力。这个暴力发生在鱼缸里,多少有些有童话色彩。你的作品似乎有这个特性,就是把一个残酷的东西通过微观处理变得玩偶化,戏剧化。你在创作这类作品的时候,你有过刻意的考虑吗?
  袁欣:会有。
  罗玛:为什么?
  袁欣:不知道。我对战争题材非常的感兴趣,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喜欢直接的去表达,我喜欢通过自己的一些处理以后,让它看上去不那么血腥和暴力。但是我又在表达这些东西。可能作为一个艺术家,我在建构自己作品的时候,暴力和色情,包括政治这些东西是很难避开的,就像电影或者是小说里面逃不开情感这种东西一样。一旦关注现实,关注个人存在的环境,就一定会涉及到这些东西。
  但是我在表达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往往会用自己的一些方式做一些处理,让它在视觉上变得不那么那么直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完全直接的那种绘画方式,不是特别感兴趣,我重新给它安排一下,或者是重新给它变化一下,这样我觉得可能会带有我更多主观的东西在里面。
  罗玛:你这样表现的时候,有没有担心过画面的表现力可能会有所减弱?
  袁欣:我觉得通过处理的方式也是一种方式,就好像我们看二战的电影,有些似乎也并没有表现特别血腥的场景,但是那种对战俘,对人性的关怀,似乎也表现的非常的深刻。还有一些文学作品,也并没有用直接描述的方式……用自己比较舒服的方式去表达,或许更能打动别人。
  罗玛:你的一些作品乍看没什么,但细看之下其实很残酷、很触目惊心的,比如《非善之善》,这样的题材在有些艺术家那里,或许会特别强调视觉上的震撼力,而你采用的是恰恰相反的方式,或者说,别人“示强”,而你“示弱”。
  袁欣:是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想把这些东西隐藏起来。
  罗玛:还有《站台—不武》那幅,把战争弱化到一个站台的广告画里了,而你—那个人应该是你吧?
  袁欣:是。
  罗玛:却是一个退出的形象,或者是一个希望能够退出的形象,在这件作品里,对于暴力,你是用一个非暴力的方式去表达的。
  袁欣:我觉得可能有一种焦虑吧,一定是有这种焦虑的。因为经常关注军事类的新闻,就会觉得自己生存的大环境并不是那么的“歌舞升平”,战争离大家并不遥远。这种焦虑就会在我的画里面表达出来。但它毕竟只是一种焦虑,自己并没有接触到真正血淋淋的场面,所以找不到那种直接的表达方式,如果真的哪一天爆发了战争,观看的角度和方式可能又会不一样,可能就会有一个巨大的变化。
  罗玛:我发现你关注的方向是发散性的,有军事题材,有“废墟”题材,有对神秘事物的探讨,还有“游乐园”系列,这些创作都是并行的吗?
  袁欣:对,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有些作品经营了一段时间以后,我认为似乎暂时的需要放一放,这时我就会去找别的自己感兴趣的图式。其实我对现实的东西还是非常感兴趣的,我会在作品里面去表现当下的一些状况吧。比方说我为什么那个时候喜欢画工地?我就觉得中国的这种建设实在是太快了,太粗暴了,有的时候你会觉得满眼里都是不停的在拆,在建,你开车不一定会堵在哪一个正在挖的大洞前,你就要绕路。我觉得这就是中国,中国近一二十年的房地产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就是在不停的建,建公路,建商品房,修路,弄高铁,这些事永远都在发生。如果我们想回去找童年的话你是找不到的,为什么?因为小学拆掉了,出生地的小院子也拆掉了。这是一种凉嗖嗖的感觉,因为你回头会发现没有脚印,因为你的脚印已经被无数次的抹杀了。有一次我去一个工地,我真的是去到一个废墟,一大片的废墟。那个废墟里面正在拆的楼,门洞什么的都拆掉一半了。我就想进去看看,其实就是看那些生活痕迹,比如说曾经是一个厨房,里面还有酱油瓶,房间的地上扔着药片、药瓶,有一些墙上贴着小孩子上课的日程,圈的红圈圈,提醒要干什么干什么,看到那个东西我觉得,其实这就是一个人生活的痕迹。这个东西在拆掉了以后,你再回来找就没有了,等于是把你的磁盘给清空了,你有的只是记忆了,再找不到回去的途径了。所以后来我就画了一个废墟,一个巨大的坑,里面一个机器在砸,还有一个农民工站在那里发呆,我觉得那个发呆的人可能是我。还有一个就是你刚才说的游乐园,为什么我会画它,因为中国这种表面的“歌舞升平”。电视里面全部都是娱乐的节目、相亲的节目,这种泡沫式的大众消费文化充斥着整个图象的世界。它其实没有严肃的东西在里面,电视里面除了肥皂剧就是相亲节目, 要不然就是“闯关”, 人穿着衣服在一个通道里跑来跑去的,然后掉进水里面,我看那个东西就觉得这个不就是小白老鼠吗?这么多人那么兴奋的弄这个东西,最终就得到一个小奖品,这不就是小白老鼠,主人给它一点吃的,让你闯一关,再吃点,再闯一关,不就是这么个东西吗?我觉得中国的另一个现状就是娱乐,全民娱乐。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我画的“过山车”其实是没有开头没有结束的,那个东西没有下来的地方,没有下来的端口也没有上来的端口,是一个永动的过山车。也可能有点偏激,但我觉得好像这种文化,最起码大众文化里面充斥着游乐和娱乐,看不到严肃的东西,看不到太多的关怀。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但是它恰恰是当下,恰恰是中国。我用的不是那种特别直接的表达方式,比如我讨厌这个东西就画成特别的灰暗,我甚至可能画的非常的光鲜,感觉好很开心,我就觉得这里面就隐藏着:你越开心实际上就越有问题。因为游乐只是一时的,但是你下不来了。中国现在的问题就是一天到晚大家都很娱乐,电视里面永远是红、光、亮,没有负面的消息,GDP永远在往上走,这个是有问题的,是一个假象,这个假象就是我画面中的那种绚丽。
  总体来说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关注现实问题的。可能我表达的方式上偏浪漫一点,或者是超现实了一点。其实超现实的作品我很喜欢,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罗玛:对,你的作品里有社会批判性。我觉得你刚才说到的一点对理解你的作品很有帮助,就是我们的记忆是没有容器来存放的,它甚至不是无根之萍,因为无根之萍还会在水上留下痕迹,而我们的记忆连“脚印”都没有。
  袁欣:对,留不下。
  罗玛:它总是处在一种漂浮状态。我们的生存现实看上去歌舞升平,但是我们的心灵却是没有着落的。而你的一系列作品都体现了这种悬浮、孤独的状态,比如“游乐场”“废墟”而战争本来就是一个黑洞。事实上“鱼缸”系列也是一个隔离的、悬浮的状态。你的作品看似多向度表达,但是它的内在的线索其实是相对清晰的,都是从一个出发点,这个点就是对这种假象的一种焦虑。
  袁欣:对。
  罗玛:你下面有什么创作计划?
  袁欣:不知道,我关注的系列都没有做完,或者说都没有做到我满意的状态,感觉有很多需要做的,但是有的时候真的不知道从哪一个地方开始。
  罗玛:比如说现在最新的作品是到战争这个系列,你会在现阶段继续这个题材吗?
  袁欣:会。我还在画。
  罗玛:也就是说在你现有的几个线头里面,你目前在延续的是这个?
  袁欣:对,正在做的是这个。实际上“游乐场”和“工地”系列也还想再做出一些让自己觉得完善一点,有意思一点,能说得更清楚一点的作品。但是如果我对画面觉得经营得不是特别的好,或者似乎不是自己想要的,往往会停下来。
其他文献
和我同龄的刘锋,性情却更近于一个天真与烂漫的孩子。在他略显笨拙的画里,有着一种缓慢生长的温暖情绪,这似乎不被外界任何的动荡所打破。他迷恋于选择一个能延伸至很远的空间,这个空间可能在梦里、在回忆中、在未来,或在任何一个有温暖与可能幸福的地方,他切割其中的一角,再现了一场生动与荒诞的对美的执念。这种执念不是以有强烈的冲击性得以表达,它更近于对已经既定的美好记忆重组,在看似漫不经心、混乱,与日常相关的视
期刊
日常物  如果说焦虑是艺术家用以解决自身困境和倦怠的有效动力的话,那么作品的自律与节制,则是一个艺术家在释放焦虑的同时务必恪守的创作职责。当然,这两者并非一定同时存在。在我们观看奥诺黛拉—有机的作品—《日环食》时,作品中看不到脸的女人遭遇由各国文化符号(如中国的长城、法国的山丘)构成的马、公鸡以及熊的袭击情形使我们体察到艺术家创作时显示出的性别与文化焦虑,而在杉本博司拍摄的《影院》系列里,这种作品
期刊
看王彦萍的素描很难想象她的创作会画成什么样子。她的素描是为创作准备的稿子,但不是创作的草图,虽然有一些关系,而是探索创作的思路。素描画得很随意,没有规则的束缚,没有笔墨的讲究,更接近画家的本质。看了她的素描,更能了解她的创作意图。她的创作像是着了色的素描,但是因为采用了水墨的媒材,人们就总是会以水墨的规矩来看待她的创作,喜欢她的作品的人会认为她打破了笔墨的规矩,画出了独创性的作品,画出了真实的自我
期刊
今天北京著名艺术区之一的黑桥艺术村,起源于2005年底,当时钟飙、杨冕、朱彤、洪东禄分别从重庆、成都、南京、台北来到北京发展,租下位于北京朝阳区崔各庄乡黑桥村空置了一年的仓库,进行改造后变身工作室,卸货的空地成了花园。房东大受启发,复又租地依此样板再盖工作室,只是密度越来越大,再也不可能有开阔的花园。从2006年艺术市场升温,到2009、2010年别的艺术区遭遇拆迁,这里渐渐聚集了大量的艺术家,由
期刊
在《东方艺术·大家》开专栏已经一年多了,事实上是跟着时间走,因为每到一期出版时都要写一篇文字,让自己在这个时间的节点上有些思考。这次约稿从国内约到我来英国参加艺术管理项目,正好可以将地理与文化差异的感觉写一写。  首先,英国文化委员会组织这样的艺术项目,是加强其文化与中国的交流,它们不仅在与中国有这样的项目,与其他国家也有。这正如中国开展孔子学院活动一样,有着如何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借鉴意义。在当代
期刊
第13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于2012年8月29日在水城威尼斯举行,像历届一样,中国馆的地点仍在军械库的处女花园,而主题为“原初”,这次展出了五件由建筑家和艺术家,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观念性装置作品,这不只是中国建筑界,即使是艺术界,也是前所未有的首次展出此类呈现为极简主义风格的作品。  赴威尼斯之前  由我提出的策展方案“原初”(Originaire)被确立为本届中国馆展览的主题,是在经过文化
期刊
东方艺术·大家:与师辈们对写实主义技术层面的拥护不同的是,新一代的新写实艺术家对于“写实”的概念,有了不同的理解,写实最终会走向观念,还是真正走出全新的写实美学观?二位怎么看?  王晓勃:我个人感觉偏写实的绘画不应称其为一个理念上的绘画形式,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技术,就是把它当成一个工具,我个人也是一直把写实这种方式当成一个工具来表述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拥有了这个工具便可以靠它说你想说的事,仅此而已。所
期刊
如果说上个世纪末,人们更多的是对新世纪的憧憬,饱含着跨世纪的冲动,那么进入21世纪这十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冷静地回望过去的一百年。尤其是中国,虽然经济发展的速度依旧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跑状态,但面向未来前冲的动力是否依然充沛,此时是否需要总结、需要补充新的能量?艺术也是一样,今天中国的艺术家在世界的状态与经济同步受到关注,主客观的动力使他们的工作与思考的范围越来越大,已远远超出了小小的画布,其作
期刊
实际上,如果说起收藏团体,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大概是著名的“清玩雅集”抑或“敏求精舍”。这些会员制的收藏家团体,拥有的不仅是声名显赫的大收藏家会员,更重要的是动辄影响一方文化市场的行动和魄力。然而,当下欧洲正在盛行“圈子化”的收藏团体。这些团体并没有很多深谙收藏之道的成熟藏家,更多的还是刚刚入场的新收藏家,甚至是收藏“菜鸟”级的资深爱好者。  形式之一,艺术投资顾问弗里德里克·艾埃姆(Frédéri
期刊
收藏家,如同人类精神瑰宝的拾珍者,他们将金钱物化的财富,以收藏艺术品的方式转换成可以永续流传和分享的精神财富,他们将历史中因各种原因四散的艺术珍品,以个人收藏的方式聚拢,让这些铭刻时代印记的艺术品,在优越的环境中留存。透过历代收藏大家的收藏,后辈得以认知已逝的时代。  为业界众所周知的台湾清翫雅集,聚拢了不仅在台湾岛内,即使在全球范围内都可谓榜上有名的数十位顶级藏家,他们分别在器物文玩、书画、现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