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说的是基础的重要性。而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方式。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本文以《口算训练》为载体,提出在实际的操作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口算训练计算能力
1 对《口算训练》的剖析
1.1对五下浙教版和人教版教材计算题量的梳理
从此份调查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相比之下,人教版中计算题的量减少了很多。通过实践还证明:学生对于分数混合运算的的运算顺序比较容易掌握,因为它是以以前整数混合运算顺序为基础的,但是熟练程度,计算技巧,简算方法,正确率都是无法保证。大多数学生会运算顺序,计算正确率却很低。当学生解答应用题时,对数量关系分析正确,算式也列对了,但计算结果错了,就像工厂制造了漂亮的汽车跑不起来,农民种的庄稼光开花不结果。
1.2使用《口算训练》的现状
在学生使用的数学课的教辅资料,除了配套的《小学数学课堂作业本》外,还有一本《小学数学口算训练》,这本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口算训练》结合课程内容,精心设计了题目与题量,里面一般分为两片,每片的题量在15题左右。
但是,现实情况是《口算训练》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课堂作业本》,它似一根鸡肋,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以五年级下册为例,《口算训练》共有78页。如果老师每天布置一页,那么做完它大概快期末了。如果光是让学生做一做,不加批改,那么对于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的情况如何又无法掌握;特别是对于我们农村的数学老师,一般都教着两个班,共有90位左右的学生,如果要批改,老师本来的工作量就比较大,再加上一本《口算训练》,密密麻麻的答案,繁琐程度可想而知,这就导致:学生计算能力的退化,有时该口算的题目,还需要摆竖式计算;计算正确率的降低。
1.3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
2 对《口算训练》的新尝试
笔者认为对《口算训练》的使用中要灵活使用机制,整体把握好使用《口算训练》的时机、评价及作业布置等。
2.1优惠措施,引起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些数学成绩差,计算能力弱的学生,往往不是他们的智力不行,而是他们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因此,一发下《口算训练》本后,我就对学生宣布了一项政策:《口算训练》中每一页的分数,我都会把它作为平时成绩进行记录,根据成绩的高低,在期中、期末分别评出10名 “口算能手”,并且作为期末评优、评先的参考。看得出来,有不少学生对这件事情充满了兴趣,因为《口算训练》注重的是基础性,且难度不大,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不存在着学习上的障碍。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机会是平等的。
2.2保证时间,一节不落
口算训练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对于我们数学老师来说,安排好口算训练的时间至关重要,因为这本《口算训练》共有78页123片。如果不能坚持天天做的话,要想完成这个任务也是非常困难的。于是我把时间安排在了每节数学课前的几分钟里,因为,这样既可以跟平时的教学进度紧密结合,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我跟学生约定:下课时将《口算训练》随同数学书一起准备好,看到老师进教室后,赶紧将它翻到我们要做的那一页,等老师一声令下,就可以做了。这样既节约时间,也可以避免老师因某些事情遗忘,致使训练的间断。因此,口算训练要注重平时的细水长流,保证一天一练。切不可随意加大训练量,打击学生的兴致。
2.3你争我赶,提高速度
在学生进行口算训练时,一直采用着比赛的方法。每当我一声令下,学生会迅速地拿起笔进行口算,因为他们还将排出自己口算比赛的名次:谁先完成,就喊一,接着完成的,就喊二,依次类推,同时将自己的名次写在口算训练上,校对答案时,也是由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学生起来校对答案。孩子们总是非常要强,不论做什么,都想争个第一去露露脸。因此在比赛时,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会以平时十倍、百倍的精力去完成自己的题目。我们可以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善加利用,使单纯而枯燥的学习变得富有激情和活力,同时,通过长时间的这种训练,也使学生的口算速度有了一定的提高。
3 对《口算训练》的新理解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应突出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作为口算能力来说,它是每个未来公民必备的基本技能,口算的正确、合理、迅速反映了一个人数学素养的高低,它还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手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正确认识口算教学的价值,努力提高学生口算水平。
3.1展现口算训练的思维训练价值
《口算训练》从第17片开始到第38片都是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练习。第33片的内容都是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内容。而书中类似于这种强度的公式训练的题目却少之又少。只是一些解决问题的题目。如果当学生审题正确,知道这道题目是求某个知识点,但是对于这知识点的公式却很陌生,不知怎么下手,于是便会对解决问题产生惧怕心理。那么我想,通过这些相关题目的练习,学生对于公式的记忆和运用就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久而久之,解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3.2体现口算训练的技能训练价值
在数学运算当中,有的数据或算式出现频率很高,如果反复去计算这些相同结果的算式,则费时又耗力。因此可以让学生通过练习熟记这些常见算式的结果和计算的方法,为口算达到“快”和“准”提供有力保障。
应该说,这些内容都是跟教材中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紧密结合,教材中都用了一个数进行演示说明,对于学生来说,光是一个例题的讲解,是远远不能达到熟练的目的,特别是碰到分母是4或8的分数,学生的潜意识里通常都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来化成小数,碰到小数部分是125、375、625、875这些小数,学生也是先将小数化成分母是1000的分数,再化简,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计算时间。
因此,在学生上完分数与小数互化这节新课后,我跟学生讲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并在黑板上依次写了……等分数、小数互化的结果。让学生用课余的时间去熟记以上的结果,并做到脱口而出、运用自如。
翻开《口算训练》本,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多达9片,约有100道题目,学生在练习完每一片习题后,老师要注意错题的分析,寻找错因,补充习题,并组织学生找一些对比练习,在对比中培养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掌握计算算法,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地一个重要任务。一直以来,计算的枯燥乏味使学生望而生畏,对计算是退避三尺。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精心利用我们手头上的资源,踏踏实实从基础做起,通过合理的、有节奏的、有计划地训练,让枯燥的计算焕发出新的活力,真正体现“小本子,大作为”。
关键词口算训练计算能力
1 对《口算训练》的剖析
1.1对五下浙教版和人教版教材计算题量的梳理
从此份调查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相比之下,人教版中计算题的量减少了很多。通过实践还证明:学生对于分数混合运算的的运算顺序比较容易掌握,因为它是以以前整数混合运算顺序为基础的,但是熟练程度,计算技巧,简算方法,正确率都是无法保证。大多数学生会运算顺序,计算正确率却很低。当学生解答应用题时,对数量关系分析正确,算式也列对了,但计算结果错了,就像工厂制造了漂亮的汽车跑不起来,农民种的庄稼光开花不结果。
1.2使用《口算训练》的现状
在学生使用的数学课的教辅资料,除了配套的《小学数学课堂作业本》外,还有一本《小学数学口算训练》,这本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口算训练》结合课程内容,精心设计了题目与题量,里面一般分为两片,每片的题量在15题左右。
但是,现实情况是《口算训练》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课堂作业本》,它似一根鸡肋,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以五年级下册为例,《口算训练》共有78页。如果老师每天布置一页,那么做完它大概快期末了。如果光是让学生做一做,不加批改,那么对于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的情况如何又无法掌握;特别是对于我们农村的数学老师,一般都教着两个班,共有90位左右的学生,如果要批改,老师本来的工作量就比较大,再加上一本《口算训练》,密密麻麻的答案,繁琐程度可想而知,这就导致:学生计算能力的退化,有时该口算的题目,还需要摆竖式计算;计算正确率的降低。
1.3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
2 对《口算训练》的新尝试
笔者认为对《口算训练》的使用中要灵活使用机制,整体把握好使用《口算训练》的时机、评价及作业布置等。
2.1优惠措施,引起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些数学成绩差,计算能力弱的学生,往往不是他们的智力不行,而是他们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因此,一发下《口算训练》本后,我就对学生宣布了一项政策:《口算训练》中每一页的分数,我都会把它作为平时成绩进行记录,根据成绩的高低,在期中、期末分别评出10名 “口算能手”,并且作为期末评优、评先的参考。看得出来,有不少学生对这件事情充满了兴趣,因为《口算训练》注重的是基础性,且难度不大,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不存在着学习上的障碍。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机会是平等的。
2.2保证时间,一节不落
口算训练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对于我们数学老师来说,安排好口算训练的时间至关重要,因为这本《口算训练》共有78页123片。如果不能坚持天天做的话,要想完成这个任务也是非常困难的。于是我把时间安排在了每节数学课前的几分钟里,因为,这样既可以跟平时的教学进度紧密结合,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我跟学生约定:下课时将《口算训练》随同数学书一起准备好,看到老师进教室后,赶紧将它翻到我们要做的那一页,等老师一声令下,就可以做了。这样既节约时间,也可以避免老师因某些事情遗忘,致使训练的间断。因此,口算训练要注重平时的细水长流,保证一天一练。切不可随意加大训练量,打击学生的兴致。
2.3你争我赶,提高速度
在学生进行口算训练时,一直采用着比赛的方法。每当我一声令下,学生会迅速地拿起笔进行口算,因为他们还将排出自己口算比赛的名次:谁先完成,就喊一,接着完成的,就喊二,依次类推,同时将自己的名次写在口算训练上,校对答案时,也是由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学生起来校对答案。孩子们总是非常要强,不论做什么,都想争个第一去露露脸。因此在比赛时,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会以平时十倍、百倍的精力去完成自己的题目。我们可以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善加利用,使单纯而枯燥的学习变得富有激情和活力,同时,通过长时间的这种训练,也使学生的口算速度有了一定的提高。
3 对《口算训练》的新理解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应突出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作为口算能力来说,它是每个未来公民必备的基本技能,口算的正确、合理、迅速反映了一个人数学素养的高低,它还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手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正确认识口算教学的价值,努力提高学生口算水平。
3.1展现口算训练的思维训练价值
《口算训练》从第17片开始到第38片都是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练习。第33片的内容都是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内容。而书中类似于这种强度的公式训练的题目却少之又少。只是一些解决问题的题目。如果当学生审题正确,知道这道题目是求某个知识点,但是对于这知识点的公式却很陌生,不知怎么下手,于是便会对解决问题产生惧怕心理。那么我想,通过这些相关题目的练习,学生对于公式的记忆和运用就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久而久之,解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3.2体现口算训练的技能训练价值
在数学运算当中,有的数据或算式出现频率很高,如果反复去计算这些相同结果的算式,则费时又耗力。因此可以让学生通过练习熟记这些常见算式的结果和计算的方法,为口算达到“快”和“准”提供有力保障。
应该说,这些内容都是跟教材中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紧密结合,教材中都用了一个数进行演示说明,对于学生来说,光是一个例题的讲解,是远远不能达到熟练的目的,特别是碰到分母是4或8的分数,学生的潜意识里通常都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来化成小数,碰到小数部分是125、375、625、875这些小数,学生也是先将小数化成分母是1000的分数,再化简,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计算时间。
因此,在学生上完分数与小数互化这节新课后,我跟学生讲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并在黑板上依次写了……等分数、小数互化的结果。让学生用课余的时间去熟记以上的结果,并做到脱口而出、运用自如。
翻开《口算训练》本,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多达9片,约有100道题目,学生在练习完每一片习题后,老师要注意错题的分析,寻找错因,补充习题,并组织学生找一些对比练习,在对比中培养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掌握计算算法,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地一个重要任务。一直以来,计算的枯燥乏味使学生望而生畏,对计算是退避三尺。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精心利用我们手头上的资源,踏踏实实从基础做起,通过合理的、有节奏的、有计划地训练,让枯燥的计算焕发出新的活力,真正体现“小本子,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