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颈椎病针刀治疗后康复护理的效果。
方法:348例颈椎病患者针刀治疗前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卫生宣教工作,治疗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治疗后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颈部围领制动,认真指导康复训练,预防复发。
结果:34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7%。
结论:针刀结合康复护理指导可提高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
关键词:小针刀治疗颈椎病 护理体会 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39-02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中老年多发,近年有向年青化发展的趋势,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多因卫气不固而感风寒湿邪,经络受阴,气血瘀滞,西医认为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邻近组织(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受累是发生颈椎病的基本因素。我院治疗颈椎病主要方法是采用“针刀松解,手法矫正,颈围固定,内外用药,功能锻炼”五联治疗法则。该疗法具有绝对安全,几无损伤,效验费廉的优点。对此我们进行了护理方面的探讨,现将2013年在我院治疗此病中的86例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86例颈椎病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38例,年龄18-69岁。住院天数:最少7天,最多21天。针刀数:最少1次针刀治疗,最多四次针刀治疗。
2 分型及疗效标准
神经根型35例,椎动脉型10例,交感型6例,脊髓型3例,混合型32例。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44例: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仅在下雨天,阴天或体位不适时偶尔出现,功能正常)14例: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功能稍有改善)23例,无效(临床症状如故,功能未见改善)5例。
3 护理体会
3.1 手术前护理
3.1.1 严格掌握适应症。小针刀治疗也如其它治疗一样有其严格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如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脉型,无开放 性治疗指征的脊髓型颈椎病为其适应症。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或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应为手术禁忌症。拍摄X光片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必要时做CT,MRI,TCD检查,为治疗提供定位学诊断依据。
3.1.2 做好心理护理。特别是畏惧针刀或是初次接受针刀治疗的病人,他们对针刀治疗还不甚了解。护士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向其介绍针刀的治疗规则及注意事项。使病人克服恐惧心理,消除顾虑和紧张情绪。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针刀治疗。
3.1.3 做好治疗前皮肤准备,颈椎病备皮范围上至枕骨隆突,下至第三胸椎,左右分别至耳根部。
3.2 手术中配合与护理。
3.2.1 根据病情要在牵引下治疗的病人应先行坐位牵引。牵引前首先仔细检查牵引器功能完好情况,生理是否适宜,牵引15min后施针刀治疗。
3.2.2 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协助患者摆好治疗体位,体位可坐位,头前屈俯于台上,也可俯卧,头呈前屈位。胸下垫枕,用头巾包好头发,注意保暖,令患者头尽量前屈以充分暴露治疗部位。
3.2.3 备常规无菌治疗盘(铺无菌巾,无菌方纱块,无菌手套,针刀数枚)。
3.2.4 配合医生用甲紫软笔定位针刀点,行治疗区域消毒,用2%的碘酊棉球消毒一次,再用75%的酒精棉球脱碘2次。
3.2.5 协助施术者配合治疗,鼓励患者,使其尽量放松,使医生在病变点的相应部位用针刀切割,松解棘间韧带,横突间肌及黄韧带等。并观察患者术中反应。
3.2.6 手法配合 协助患者卧位,床头边缘垫以厚枕,胸下垫以中间凹陷的枕头,患者双肩贴枕,以使胸部不受压,不影响呼吸为准。护士立于患者胸部侧方,双前臂置于患者背部,双手扣住患者肩部。于施术医生形成对项部的对抗牵引。需要颈部固定者给予颈围固定。
3.3 手术后护理。
3.3.1 手术后应保持伤口处清洁干燥,避免水和汗渍浸湿伤口,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创可贴如有脱落应及时更换,察看贴胶布处有无过敏现象。
3.3.2 体位,术后患者取平卧位,颈后垫一小薄枕,避免头部做旋转运动,保持中立位。
3.3.3 术后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外,还要察看颈围固定是否松紧适宜,过松不起固定效果,过紧影响呼吸或压迫颈动脉窦而引起心跳骤停,观察局部有无皮肤磨损,必要时予以调整,随时观察治疗效果,如眩晕,麻木等症状改善情况。
3.3.4 按时让患者口服中药,以促进针刀治疗后渗出物的吸收,功能锻炼,颈围固定7-15天后可解除。头部可自由活动。开始做颈肩背部的功能锻炼。开始颈部活动范围要小些,用力不要过猛,要循序渐进,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肩部肌力,保持患椎的稳定性,应该注意的是,如有椎管狭窄或已出现脊髓压迫症状者不宜用力做颈部后伸及大幅度旋转活动。
预备式:端坐,双眼平视前方,双手分别放置于大腿上,宁心静气将意念集中到头顶部。
前屈:头前屈,下颌触及胸部,保持3秒后回到预备式。后仰:头后仰,到最大限度时停住,保持3秒后返回到预备式。
左旋:身体不动,头呈水平向左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停住保持3秒后返回到预备式。
右旋:身体不动,头呈水平向右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停住保持3秒后返回到预备式。
左侧屈:双肩保持水平,头向左肩侧屈,当感到右侧颈项部被牵拉绷紧时停住,保持3秒后返回到预备式。
右侧屈:双肩保持水平,头向右肩侧屈,当感到左侧颈项部被牵拉绷紧时停住,保持3秒后返回到预备式。
转肩:先挺胸,挟背,展肩再抬肩,缩头,接含胸,收肩回到预备式,重复5次,整个肩部的运动就如像围绕着两肩连成的轴线画了5次圆圈。在转肩时,双手可在大腿上滑移,但不可离开,以免动作变形。
回到预备式,重复上述动作,做3遍。
4 出院指导
做用药指导,按疗程服用核归丸。术后一年定期作回访,对患者的心理,生活,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正确有效指导,为患者分担心理负担,树立康复信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更多的骨病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法,获得最满意的疗效。
方法:348例颈椎病患者针刀治疗前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卫生宣教工作,治疗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治疗后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颈部围领制动,认真指导康复训练,预防复发。
结果:34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7%。
结论:针刀结合康复护理指导可提高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
关键词:小针刀治疗颈椎病 护理体会 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39-02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中老年多发,近年有向年青化发展的趋势,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多因卫气不固而感风寒湿邪,经络受阴,气血瘀滞,西医认为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邻近组织(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受累是发生颈椎病的基本因素。我院治疗颈椎病主要方法是采用“针刀松解,手法矫正,颈围固定,内外用药,功能锻炼”五联治疗法则。该疗法具有绝对安全,几无损伤,效验费廉的优点。对此我们进行了护理方面的探讨,现将2013年在我院治疗此病中的86例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86例颈椎病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38例,年龄18-69岁。住院天数:最少7天,最多21天。针刀数:最少1次针刀治疗,最多四次针刀治疗。
2 分型及疗效标准
神经根型35例,椎动脉型10例,交感型6例,脊髓型3例,混合型32例。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44例: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仅在下雨天,阴天或体位不适时偶尔出现,功能正常)14例: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功能稍有改善)23例,无效(临床症状如故,功能未见改善)5例。
3 护理体会
3.1 手术前护理
3.1.1 严格掌握适应症。小针刀治疗也如其它治疗一样有其严格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如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脉型,无开放 性治疗指征的脊髓型颈椎病为其适应症。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或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应为手术禁忌症。拍摄X光片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必要时做CT,MRI,TCD检查,为治疗提供定位学诊断依据。
3.1.2 做好心理护理。特别是畏惧针刀或是初次接受针刀治疗的病人,他们对针刀治疗还不甚了解。护士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向其介绍针刀的治疗规则及注意事项。使病人克服恐惧心理,消除顾虑和紧张情绪。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针刀治疗。
3.1.3 做好治疗前皮肤准备,颈椎病备皮范围上至枕骨隆突,下至第三胸椎,左右分别至耳根部。
3.2 手术中配合与护理。
3.2.1 根据病情要在牵引下治疗的病人应先行坐位牵引。牵引前首先仔细检查牵引器功能完好情况,生理是否适宜,牵引15min后施针刀治疗。
3.2.2 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协助患者摆好治疗体位,体位可坐位,头前屈俯于台上,也可俯卧,头呈前屈位。胸下垫枕,用头巾包好头发,注意保暖,令患者头尽量前屈以充分暴露治疗部位。
3.2.3 备常规无菌治疗盘(铺无菌巾,无菌方纱块,无菌手套,针刀数枚)。
3.2.4 配合医生用甲紫软笔定位针刀点,行治疗区域消毒,用2%的碘酊棉球消毒一次,再用75%的酒精棉球脱碘2次。
3.2.5 协助施术者配合治疗,鼓励患者,使其尽量放松,使医生在病变点的相应部位用针刀切割,松解棘间韧带,横突间肌及黄韧带等。并观察患者术中反应。
3.2.6 手法配合 协助患者卧位,床头边缘垫以厚枕,胸下垫以中间凹陷的枕头,患者双肩贴枕,以使胸部不受压,不影响呼吸为准。护士立于患者胸部侧方,双前臂置于患者背部,双手扣住患者肩部。于施术医生形成对项部的对抗牵引。需要颈部固定者给予颈围固定。
3.3 手术后护理。
3.3.1 手术后应保持伤口处清洁干燥,避免水和汗渍浸湿伤口,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创可贴如有脱落应及时更换,察看贴胶布处有无过敏现象。
3.3.2 体位,术后患者取平卧位,颈后垫一小薄枕,避免头部做旋转运动,保持中立位。
3.3.3 术后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外,还要察看颈围固定是否松紧适宜,过松不起固定效果,过紧影响呼吸或压迫颈动脉窦而引起心跳骤停,观察局部有无皮肤磨损,必要时予以调整,随时观察治疗效果,如眩晕,麻木等症状改善情况。
3.3.4 按时让患者口服中药,以促进针刀治疗后渗出物的吸收,功能锻炼,颈围固定7-15天后可解除。头部可自由活动。开始做颈肩背部的功能锻炼。开始颈部活动范围要小些,用力不要过猛,要循序渐进,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肩部肌力,保持患椎的稳定性,应该注意的是,如有椎管狭窄或已出现脊髓压迫症状者不宜用力做颈部后伸及大幅度旋转活动。
预备式:端坐,双眼平视前方,双手分别放置于大腿上,宁心静气将意念集中到头顶部。
前屈:头前屈,下颌触及胸部,保持3秒后回到预备式。后仰:头后仰,到最大限度时停住,保持3秒后返回到预备式。
左旋:身体不动,头呈水平向左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停住保持3秒后返回到预备式。
右旋:身体不动,头呈水平向右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停住保持3秒后返回到预备式。
左侧屈:双肩保持水平,头向左肩侧屈,当感到右侧颈项部被牵拉绷紧时停住,保持3秒后返回到预备式。
右侧屈:双肩保持水平,头向右肩侧屈,当感到左侧颈项部被牵拉绷紧时停住,保持3秒后返回到预备式。
转肩:先挺胸,挟背,展肩再抬肩,缩头,接含胸,收肩回到预备式,重复5次,整个肩部的运动就如像围绕着两肩连成的轴线画了5次圆圈。在转肩时,双手可在大腿上滑移,但不可离开,以免动作变形。
回到预备式,重复上述动作,做3遍。
4 出院指导
做用药指导,按疗程服用核归丸。术后一年定期作回访,对患者的心理,生活,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正确有效指导,为患者分担心理负担,树立康复信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更多的骨病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法,获得最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