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的心性论有一种本体论的基础,它从宇宙根源的那个本体出发,产生出一种源源不断的生命的力量,进而产生了道德。这种力量能够作用于实践,能够塑造人格。西方的心性是人类认识主体的一个客观的认识对象。本文从西方形象化的非本体论出发,与中国的心性论进行简单的比较,从而得出提升人的内在,反求诸己的价值启示。
【关键词】 理性;心性本体;生命价值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2-0108-02
一、西方对象化的心性论
西方的心性论,总有一种对象化的趋势。西方人认为,生命都有一种实质存在的原因。比如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用这样的思维模式思考人类就必然会得出人的本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的结论。西方把心性看得很形象化,把心看成一个实体,因此,对心的认知就是一种对实体的认知。在西方人看来,心是一种能力能够思考的能力,这里强调的是心的一种理性的功能。同时西方人认为,情是一种生命实体的身体状态受到外部刺激以后带来的反应。那样就完全把情看成了一种为客观事物所决定的对象。心性成了一种客观存在的认知对象后,它就具备了一定的功能。例如培根认为心有三大功能,他们分别是:推理、记忆和想象。简单来说心是认知能力,性是身体气质。将两个元素分开以后,就使得西方将心性对象化,把心性抽象为一种认知的技能。
在基督教信徒看来,上帝是全知全能的,人要永远信仰上帝并且接受上帝。因为人不可能像上帝一样全知全能,所以人也永远不可能变成神。但是作为处女的玛利亚又为上帝生了孩子,这样人成了神,这其中是有矛盾的。同时作为被创造的人类。因为不能成为上帝,所以他就会受到撒旦的引诱,偷吃禁果。人吃了禁果就有了知识,所以基督教原罪是因为追求自由,但是这又违背了上帝的一种意志,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心性的内涵在于怎样用信仰的心来战胜肉体的欲望。只要信仰上帝,加强自身修养,拒绝外在的诱惑,就可以得到拯救。
二、中西心性论差异的原因
(一)自然条件与生产方式的不同
中国古代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而农业与自然必然有着一种密切的联系。自然界的气候、土壤、水分、动植物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自然与人们密不可分。在古老代的中国人眼中,天、地、自然与人是和谐共生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并不像西方那样绝对的对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舒适而非紧张的。对比之下的古代西方,由于地域的复杂性,陆地面积较小,一块地域就是一个民族,而各民族的人口都相对较少,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与自然和异族争斗,随着历史的发展,资本主义、垄断主义和殖民主义相继产生,西方统治者力求向外拓展自己的疆域领土、政治管辖和经济统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思想模式也就是外拓竞争的。
(二)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的思维模式不同
西方哲学将本体和现象对立起来,认为现象是具体的、实际的,而本体则是现象背后的那个不可认知的绝对的存在,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不动的发动者”,还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或者耶稣的“上帝”,他们都是独立不变的,超越意味着从具体与个别的矛盾中找到绝对的一般的规律,这里的“一般”并非具体的什么东西,西方哲学称之为“理念”“绝对”或者是“存在”,因为西方人到世界之外去寻找了价值的根源,如到上帝去找寻真善美,因而这种超越叫作外在超越。内在超越则是到内心世界中去寻找真善美。中国心性论的道德原则是靠人的自我约束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在一个人存在的有限时空内,从精神上超越时空的限制,尽管人的肉体没有脱离自然界,但是他的精神却可以和宇宙合二为一,这种内在超越靠的是心的透彻与明了。
三、中国心性论的渊源
(一)心性一体的思想倾向
先秦时代古人就已经有了心、性一体的思想倾向。如孔子很重视心与德之间的关系。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 中庸》),但其主旨则在于人格修养,故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 · 述而》)。郭店简《五行》言:“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如此可见心的重要地位。同时人们也已经开始注意性、心、情、道、德之间的关系。例如郭店简《性自命出》中提道:“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知情(者能)出之,知义者能入之。”《礼记 · 中庸》亦有言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朱熹认为喜怒哀乐,是情。已发时为信。不偏不倚为中。“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達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此言性情之德,以明道不可离之意。”从朱子的解释可以看出,《中庸》当中也有着性、情、道一体,体用合一的思想倾向。
(二)“存心养性”思想的发展
孔子说过,“性相近,习相远。”因此,需要后天的教化来保养人性。先通过不断的反思,由内而外达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之功;同时通过学习六艺向外获得德。孔子还说过“克己复礼为仁”,充分说明了人的表现必须通过自身的觉醒与礼教的规范统一才能够完成,这是一种内外合一的教化成人的精神。再如《中庸》提出的“慎独”之说,即是有关“存心”“养性”思想的具体体现。所谓“慎”乃是戒慎谨慎之意。“慎独”就是向外界敞开自己的那个心,通过不断的自省与反思,来感悟自己内心的微妙之处。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这一过程既不是天或者道赋予的力量,而是自我生成的力量源泉所推动的,这种自我力量我们可以理解为本心的道德自觉和自律。“慎独”二字便具有了从人之内心处下手,做明心见性之教养工夫的含义。
四、中国心性论内涵及特点
(一)作为主体本体的心性论 中国的心性论经历了由本源论到本质论的发展,有一种本体论的基础,它同宇宙根源的那个本体出发,产生出一种源源不断的生命的力量,进而产生了道德。这种力量能够作用于实践,能够促塑造人格,能够引导人成为圣贤。本为根,体为基础。中国人认为“性,人之本体也。”这里的性又等同于德。“八音有本體,五声有自然。”“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而。”“油然不行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主体本体的“道”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在中国的心性本体论当中,心性是万物的本源,一切存在的依据和规律。可以说中国的心性本体论是一种主体本体论,它是现象背后的实在,是形下与形上的合一,从而实现体用合一。
(二)中国心性论的基本特点
1.继生为善,继善成性
所谓“生生之谓易”,所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都是突出的本于一元的生命创造力。中国哲学中,心性具有无穷的创造力,它既可以是天,具有无穷的生命力,也可以是道,生养万物。也可以是性,具有无限潜能。性也是自然,充满生命,赋予万物精神。“由于人参赞天地之化育,所以他能够体验天和道是流行于万物所其禀的性份中。” ①换句话说,人可以作为创造者在宇宙中辅相天地,又可以作为宇宙生生不息的旁观者观照万物。这也正是天与人能够相互感应、合德合一的原因。生命渗透于宇宙之中,通过自身的创造而显露出宇宙的神奇。
2.具有性善论的基调
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说,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董仲舒这里的性是指来自天的一种生而有之的资质,并且他认为这种资质是有善有恶的。天给了人生命,使人行善义,从这点来讲,人有先天的善治,“心有善性,性有善质。”性就像是禾苗,米就像是善,禾苗长出的不都是米,因此不能说所有的性全是善的,善端属于性,善质属于心。因为心统摄性,因此善端也属于心,性由心显。董仲舒并不仅仅认为人性本善,他认为人性也有可能是恶的,但是人性恶在于心中有情,情是恶的,因此要实行教化。韩愈也对董仲舒的看法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他认为性三品这三个不同等级的划分的依据在于是否具有仁、义、礼、智、信这5种道德。在韩愈看来,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还是扬雄的性善恶混论,都是从中品之性的额角度出发。他还提出了自己的情三品论。情是指喜、怒、爱、恶,欲、哀、惧。情的上中下三品,与性的上中下三品分别对应。韩愈也认为性是与生俱来的,生来就具备的;情是接触外物而产生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哲学的心性论尽管不是完全的性善论,但都有一种性善论的基调。
3.心性本体与生命价值参验的统一
中国哲学将宇宙理解为一种以价值为中心的动态宇宙,天人是同构的,这种同构并不是如董仲舒等古圣先贤们的原始的概念,而是以一种西方哲学的分析语言,指出天人相通之处,即创造生命力。中国哲学的心性论都是时空结合、动静合一的。在时空观念中形成的宇宙,不是简单的机械组合,而是一种生命力生发不已的表现。它是一个活的机体。人立于此间,禀天之创生及地之广生精神,而可以和天地同德,同有创造力,因而可以与天地相参。人于宇宙之中即是宇宙大生命的一部分,人以其生命活动,展现宇宙之生命价值。由此来实现宇宙德性与自我价值的统一,这其中仁义又是价值理念的永恒追求。
五、结语
从中西心性论的比较中得出,中国的心性论教会人们要遵从自己的内心,遵从自我的良心和善心,做事情要符合天地良心,符合宇宙道理,那么人生理想就能实现。尽管在西方有牧师负责提醒大众注意提高自身的精神世界,通过信仰上帝获得自由,但这对于不信仰宗教的人来说也是困难的。
注释:
①方东美:《生生之德》,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第4版,第271页。
作者简介:
陈钰,女,汉族,宁夏银川人,宁夏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族伦理。
【关键词】 理性;心性本体;生命价值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2-0108-02
一、西方对象化的心性论
西方的心性论,总有一种对象化的趋势。西方人认为,生命都有一种实质存在的原因。比如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用这样的思维模式思考人类就必然会得出人的本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的结论。西方把心性看得很形象化,把心看成一个实体,因此,对心的认知就是一种对实体的认知。在西方人看来,心是一种能力能够思考的能力,这里强调的是心的一种理性的功能。同时西方人认为,情是一种生命实体的身体状态受到外部刺激以后带来的反应。那样就完全把情看成了一种为客观事物所决定的对象。心性成了一种客观存在的认知对象后,它就具备了一定的功能。例如培根认为心有三大功能,他们分别是:推理、记忆和想象。简单来说心是认知能力,性是身体气质。将两个元素分开以后,就使得西方将心性对象化,把心性抽象为一种认知的技能。
在基督教信徒看来,上帝是全知全能的,人要永远信仰上帝并且接受上帝。因为人不可能像上帝一样全知全能,所以人也永远不可能变成神。但是作为处女的玛利亚又为上帝生了孩子,这样人成了神,这其中是有矛盾的。同时作为被创造的人类。因为不能成为上帝,所以他就会受到撒旦的引诱,偷吃禁果。人吃了禁果就有了知识,所以基督教原罪是因为追求自由,但是这又违背了上帝的一种意志,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心性的内涵在于怎样用信仰的心来战胜肉体的欲望。只要信仰上帝,加强自身修养,拒绝外在的诱惑,就可以得到拯救。
二、中西心性论差异的原因
(一)自然条件与生产方式的不同
中国古代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而农业与自然必然有着一种密切的联系。自然界的气候、土壤、水分、动植物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自然与人们密不可分。在古老代的中国人眼中,天、地、自然与人是和谐共生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并不像西方那样绝对的对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舒适而非紧张的。对比之下的古代西方,由于地域的复杂性,陆地面积较小,一块地域就是一个民族,而各民族的人口都相对较少,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与自然和异族争斗,随着历史的发展,资本主义、垄断主义和殖民主义相继产生,西方统治者力求向外拓展自己的疆域领土、政治管辖和经济统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思想模式也就是外拓竞争的。
(二)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的思维模式不同
西方哲学将本体和现象对立起来,认为现象是具体的、实际的,而本体则是现象背后的那个不可认知的绝对的存在,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不动的发动者”,还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或者耶稣的“上帝”,他们都是独立不变的,超越意味着从具体与个别的矛盾中找到绝对的一般的规律,这里的“一般”并非具体的什么东西,西方哲学称之为“理念”“绝对”或者是“存在”,因为西方人到世界之外去寻找了价值的根源,如到上帝去找寻真善美,因而这种超越叫作外在超越。内在超越则是到内心世界中去寻找真善美。中国心性论的道德原则是靠人的自我约束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在一个人存在的有限时空内,从精神上超越时空的限制,尽管人的肉体没有脱离自然界,但是他的精神却可以和宇宙合二为一,这种内在超越靠的是心的透彻与明了。
三、中国心性论的渊源
(一)心性一体的思想倾向
先秦时代古人就已经有了心、性一体的思想倾向。如孔子很重视心与德之间的关系。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 中庸》),但其主旨则在于人格修养,故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 · 述而》)。郭店简《五行》言:“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如此可见心的重要地位。同时人们也已经开始注意性、心、情、道、德之间的关系。例如郭店简《性自命出》中提道:“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知情(者能)出之,知义者能入之。”《礼记 · 中庸》亦有言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朱熹认为喜怒哀乐,是情。已发时为信。不偏不倚为中。“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達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此言性情之德,以明道不可离之意。”从朱子的解释可以看出,《中庸》当中也有着性、情、道一体,体用合一的思想倾向。
(二)“存心养性”思想的发展
孔子说过,“性相近,习相远。”因此,需要后天的教化来保养人性。先通过不断的反思,由内而外达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之功;同时通过学习六艺向外获得德。孔子还说过“克己复礼为仁”,充分说明了人的表现必须通过自身的觉醒与礼教的规范统一才能够完成,这是一种内外合一的教化成人的精神。再如《中庸》提出的“慎独”之说,即是有关“存心”“养性”思想的具体体现。所谓“慎”乃是戒慎谨慎之意。“慎独”就是向外界敞开自己的那个心,通过不断的自省与反思,来感悟自己内心的微妙之处。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这一过程既不是天或者道赋予的力量,而是自我生成的力量源泉所推动的,这种自我力量我们可以理解为本心的道德自觉和自律。“慎独”二字便具有了从人之内心处下手,做明心见性之教养工夫的含义。
四、中国心性论内涵及特点
(一)作为主体本体的心性论 中国的心性论经历了由本源论到本质论的发展,有一种本体论的基础,它同宇宙根源的那个本体出发,产生出一种源源不断的生命的力量,进而产生了道德。这种力量能够作用于实践,能够促塑造人格,能够引导人成为圣贤。本为根,体为基础。中国人认为“性,人之本体也。”这里的性又等同于德。“八音有本體,五声有自然。”“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而。”“油然不行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主体本体的“道”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在中国的心性本体论当中,心性是万物的本源,一切存在的依据和规律。可以说中国的心性本体论是一种主体本体论,它是现象背后的实在,是形下与形上的合一,从而实现体用合一。
(二)中国心性论的基本特点
1.继生为善,继善成性
所谓“生生之谓易”,所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都是突出的本于一元的生命创造力。中国哲学中,心性具有无穷的创造力,它既可以是天,具有无穷的生命力,也可以是道,生养万物。也可以是性,具有无限潜能。性也是自然,充满生命,赋予万物精神。“由于人参赞天地之化育,所以他能够体验天和道是流行于万物所其禀的性份中。” ①换句话说,人可以作为创造者在宇宙中辅相天地,又可以作为宇宙生生不息的旁观者观照万物。这也正是天与人能够相互感应、合德合一的原因。生命渗透于宇宙之中,通过自身的创造而显露出宇宙的神奇。
2.具有性善论的基调
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说,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董仲舒这里的性是指来自天的一种生而有之的资质,并且他认为这种资质是有善有恶的。天给了人生命,使人行善义,从这点来讲,人有先天的善治,“心有善性,性有善质。”性就像是禾苗,米就像是善,禾苗长出的不都是米,因此不能说所有的性全是善的,善端属于性,善质属于心。因为心统摄性,因此善端也属于心,性由心显。董仲舒并不仅仅认为人性本善,他认为人性也有可能是恶的,但是人性恶在于心中有情,情是恶的,因此要实行教化。韩愈也对董仲舒的看法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他认为性三品这三个不同等级的划分的依据在于是否具有仁、义、礼、智、信这5种道德。在韩愈看来,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还是扬雄的性善恶混论,都是从中品之性的额角度出发。他还提出了自己的情三品论。情是指喜、怒、爱、恶,欲、哀、惧。情的上中下三品,与性的上中下三品分别对应。韩愈也认为性是与生俱来的,生来就具备的;情是接触外物而产生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哲学的心性论尽管不是完全的性善论,但都有一种性善论的基调。
3.心性本体与生命价值参验的统一
中国哲学将宇宙理解为一种以价值为中心的动态宇宙,天人是同构的,这种同构并不是如董仲舒等古圣先贤们的原始的概念,而是以一种西方哲学的分析语言,指出天人相通之处,即创造生命力。中国哲学的心性论都是时空结合、动静合一的。在时空观念中形成的宇宙,不是简单的机械组合,而是一种生命力生发不已的表现。它是一个活的机体。人立于此间,禀天之创生及地之广生精神,而可以和天地同德,同有创造力,因而可以与天地相参。人于宇宙之中即是宇宙大生命的一部分,人以其生命活动,展现宇宙之生命价值。由此来实现宇宙德性与自我价值的统一,这其中仁义又是价值理念的永恒追求。
五、结语
从中西心性论的比较中得出,中国的心性论教会人们要遵从自己的内心,遵从自我的良心和善心,做事情要符合天地良心,符合宇宙道理,那么人生理想就能实现。尽管在西方有牧师负责提醒大众注意提高自身的精神世界,通过信仰上帝获得自由,但这对于不信仰宗教的人来说也是困难的。
注释:
①方东美:《生生之德》,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第4版,第271页。
作者简介:
陈钰,女,汉族,宁夏银川人,宁夏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族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