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的托付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E1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12月的一天,病榻上的侯登科在电话里虚弱地说:“来吧,快来吧!把东西整理一下吧”,这是他最后的时间。在他临潼的家里,我和李媚与他相处了最后一段时光。资料整理的过程,在他的病痛之中艰难地进行。底片的信息不完整,我们只能尽量地做些补救工作。他那时说话已经比较困难了,为了尽量给影像留下一些翔实的背景,我们把所有的底片一张张地看,让他辨认、核对拍摄的时间、地点、背景、事件。我们工作了七天,他就这样的撑着、撑着。当把所有工作做完,全部东西装箱封存,七八个纸箱堆起来的时候,感觉到他有一种特别释放的感觉。看着堆在那里的底片和文稿,他疲倦地问女儿小瑾:“这是什么?”小瑾轻轻地说:“这是你多年的心血!是你一生最看重的东西。”侯登科摇了摇头,说:“我脱掉了身上所有的重负,可以自由地跳向大海了”……。那天晚上,我们很晚才离开他的家,冬夜里的临潼,坚硬、冰冷。昏暗的路灯下,雪花无声地飘落着……
  他给我们表达了他的心愿:“这些东西,如果能发挥点作用的话,就用来支持那些像我一样,在基层用摄影关注社会现实的年轻人”。这是他最后的托付。


  其实,应该承担这种职能的“摄影博物馆”国内还没有。“南方周末”当时的整版报道:“他走了,他的影像留给谁?”准确地道出了我们面临的困境。半年之后,在银川,有了第一次关于这件事的探讨,由王征组织并主持,李前光、刘雷、梁力昌、李胜利、李媚和我,就创办“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其后的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两年后由李媚与EPSON机构商议,在北京东方广场的影艺坊,为侯登科做一个专题性的纪念展。在老候的摄影里,关于女人的主题一直是他的一个侧重点。《黄土地上的女人》展览是继闻丹青、陈小波、李江树、李媚以及我共同编撰的《‘受难者的光荣’—侯登科纪念文集》之后,又一次纪念活动。开幕那天的研讨会,除京城摄影界外,各地也来了不少人,而且都是专程来的。
  在进行各种尝试的过程中,平遥摄影节最早做出了支持的动作,山西的王悦在文庙代表组委会为侯登科基金资助了第一笔资金。虽说是象征性的,但还是令我们倍受鼓舞的。




  2006年中国的艺术市场开始萌动,以作品进入市场的方式有了可能。北京的启雅视觉文化传播公司,是较早介入影像领域的文化机构。经了杨小彦联络的通道,与启雅的几次相谈后,形成共识并有了结果。双方以协议的方式把侯登科作品的代理权交给启雅,由他们进行市场运作。启雅承诺了要做的两项工作,一是把侯登科留存下来的底片全部数字化,二是创办“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并两年一届地持续运行。“启雅”履行协议,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投入了人力和财力,将老侯全部留存的底片进行了数字化,这个工作花了将近两年时间才做完。对启雅的创始工作,至今我们还是心怀感念的。从无到有,万事开头难,为后来奠定了基础。开创的第一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正式成型推出。新闻发布会在首届的连州摄影节上举行,并于2007年如期举办了—作为国内第一个民间性质、以摄影家个人命名的纪实摄影奖。我们为这个奖项定性为一个民间的项目奖。目的是资助纪实摄影家,推进纪实摄影在中国的发展。奖项对年青的新生力量倾斜,鼓励和扶持摄影的民间力量生长。侧重于在基层而且经济困难,需要帮助的年轻人,是一个“雪里送炭”的奖项,不去锦上添花。这样的定位,出于对当时纪实摄影状况的判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虽然在后来的操作中,尤其是对年龄及作者经济状况等有不同的声音,但当时社会业界给予的积极回应,还是令人感受达到了预期目标的价值。多年的努力也终于有了现实的成果。
  情况却是很快又有了变化。到2009年第二届的时候,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对艺术品市场产生了冲击,启雅遇到了资金的困难。二届奖项出现了延期的可能,为保证正常运行,我们就协商启雅,让其他机构参与进来,以保证第二届的如期进行。这样做其实对启雅很艰难,但启雅最终还是同意了。谷仓当代影像馆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很高的姿态,不要求具名,不图回报,出资金来救场。正是因为谷仓的介入,才得以让第二届的奖项顺利进行。谷仓作为地处甘肃大西北唯一的一个影像艺术馆,与侯登科和他的影像的表现地域,除了有着自然的联系之外,还在于其对这个项目的理解与赞同,以及谷仓创办人王西野的眼界与情怀。






  和“谷仓”的正式合作,是从第三届开始的。双方签署了十年(“谷仓”资助五届的奖项运行)的合作协议。作为回报我们给谷仓提供200张侯登科作品。谷仓为了更为长远的持续发展,为“侯登科纪实摄影奖”成立了一个开放型的“理事会”,面向社会公开,个人、组织都可以参与进来。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奖项的一些具体问题(例如:由杨延康、白由祥资助解决了将全部底片置放银行保管箱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推动将“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转化成:一个开放的社会性的文化公益项目的尝试。
  “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这些年的支持力量,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每一个申报作品的参与者和历届的评委们。由于奖项的思路是要把有限资金最大限度地用来支持作者,当李媚提出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包括评委,都做无偿奉献志愿者的想法后,一开始我是觉得难以做到,没想到一经提出,所有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表示愿意做志愿者,这更是给了我们足够的信心。自第二届开始,志愿者的工作方式一直保持到今天。很多做服务工作的志愿者热情,不仅是来源于工作同时的现场观察,在评选的整个环节,看到每个评委的观点和意见,不同观点的现场争论,而是在于为之贡献了一份力。评委之外,每届评选的义工志愿者很多都是那些名家大腕。同时从二届开始实施的“裸评”。也得到了业界的积极反响,评选的过程,委托雅昌摄影网和后来的无忌、蜂鸟网,进行全程记录、全程公开,公布入围作品、提名奖、最终获奖等等。这样做既是出于侯登科一生持续不断地关注社会的现实、呼唤公平的草根属性,同时也是希望让人看到,这是一个严肃的奖项,这个奖是干净的,是公平公正的。以这样的方式树立一种价值观和一种精神。多年坚持下来,也是“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在中国尤其年轻一代的群体中赢得尊重的理由。   和谷仓的合作,还只是限于“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不是老候托付的全部。那些一大堆的资料,这些年还一直堆在那里,没有得到完整的整理与呈现。对于中国摄影的整体来说,侯登科摄影实践的特定年代,其对于影像与社会关系的探究历程,以及影像生长的力量、思想发展本土化方式,个案的完整性和典型性,不失为一个观察和了解,乃至研究中国摄影发展的人物代表,具有一定的史学个案价值。多年来,我们一直也想寻找到一个专业机构,把侯登科影像相关所有的东西,全部托付保存,包括研究、代理所有的权利,全部的委托。以一种完整的、永久的方式,让这些东西能持续的发挥作用。形成一个社会性的、开放性的,能持续运转下去的一个文化公益的机制。这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契机出现在2014年,李媚应邀参加深圳“越众历史影像馆”专家论证会时,向越众菫事长应宪提出了举办“侯登科回顾展”的想法。 越众历史影像馆几经了解,终于在2015年步入了实质性的协商。我和李媚在当年的11月份到深圳越众进行了考察与商谈。这家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自觉担当社会责任,十多年下来已经具有了令人感佩的社会成就,他们举办了一系列颇有影响的历史文化活动,并且具有较为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良好专业素养的青年团队,给了我们决定的信心。短短的三天,我们就与越众达成了“侯登科摄影回顾展”的实施方案和联系出版侯登科全集的策划,以及最终接收代管实物史料的意向。我们之所以选择越众,也是因为侯登科大女儿侯小瑾在深圳,便于她今后的工作的接续。




  从深圳返回郑州的途中,我有一种即将完成托付和任务的轻松。而这个时间,也是老侯为我们设定的最后时限了。当年老候给我们的委托书上签的是12年的时间。记得当时他把我叫到一边说:“我想了想,到时候你们年龄也大了,都会有自己的事,我不能老缠着你们,老压在你们身上也不好。就12年吧。到时候如果有机构接手就委托出去,没有的话就撂给孩子们吧……。”
  终于,老候放在我和李媚肩上的担子,就要放下来了。
  作者为摄影家,曾任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其他文献
一 、引言  1913年1月28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前身“上海图画美术院”在《申报》上首次刊出一则招生广告。在该招生广告中,所列举的“专授”内容包括了摄影。广告中说:“本院专授各种西法图画及西法摄影、照相铜版等美术,并附属英文课。”1  有必要在此对这段广告稍作讨论。创设才一年不到的“上海图画美术院”,在此广告中将图画(绘画)与摄影、照相铜版(照相制版术之意)并列为所要“专授”的“美术”之各个方
期刊
前不久办妥退休手续。真是快啊,一晃60岁啦。摸相机以来,不觉已30年。这不,《中国摄影》的编辑电话一来,才得知《中国摄影》也60岁啦,同属鸡。约稿写写拍照的那些事。其实我不太回忆过去。一是健忘,二是自认为还不老。约稿信里写“共同书写中国摄影60年精彩故事”,在我这儿哪有什么精彩呀,充其量是断断续续的流水账。  第一个10年呢,我在企业基层运输处办公室工作,常给领导写文稿,还兼新闻报道差事。为了省事
期刊
今年是《中国摄影》杂志创刊60周年。古人以天干地支组合,六十年一甲子,認为活满了一个甲子,就相当于经历了天地宇宙和人生的一个完整轮回。在这个轮回里,这本杂志寄托着几代中国摄影人和历任编辑人员对摄影的理想和情感,承载着无数有关摄影的欢欣愉悦和艰辛困顿,见证了中国摄影人的荆棘载途和柳暗花明。  60年一路走来,《中国摄影》杂志从创立之初的季刊,到1959年改为双月刊;从1966年停刊,到1974年复刊
期刊
人与土地(land)以及风景(landscape)的关系是自古以来地理学家、科学家、人文学者以及哲人所关注的主题,《周易》中有“仰以冠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通过摄影的实践来探索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的空间结构则成为当代摄影中重要的实践主题。  本文中使用的“地景摄影”一词,指向的是以地理景观作为观察对象的风景摄影实践,一来用以和中国传统的风光摄影作为区分,二来则是更贴
期刊
我与摄影,具体来说,我与中国摄影产生关系,和两个人有关。一个是张海儿,我的老哥们儿和同龄人(我们都是1957年生人),中国当代著名摄影家;一个是李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现代摄影》主编、中国当代摄影重要的组织者与活动家。  先说张海儿。上世纪70年代初,我读高中,开始系统学习绘画。当时广州青年文化宫办了一个美术培训班,我报名参加了。一天,班上来了两个人,画素描时,他们各自拿出一个木头盒子,又从盒
期刊
提起照相馆,总会引发人们许多的记忆和话题。随便一张出自照相馆有些年头的照片,那布景、那装束、那表情、那身姿,都会令人砰然心动,即使照片上是我们并不认识的陌生人。  或许很多人的心里都曾经有一座照相馆,在那里发生这过往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并以照片的方式长久地留存。曾经的照相馆有点像庙宇教堂,人们庄重地换上最体面的衣服,梳理好仪容,虔诚而严肃地走进那间有些神秘的屋子并谨慎地站在照相机的前面。到照相馆
期刊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青海人,幸好和《中国摄影》杂志创刊60年同龄的摄影人,《中国摄影》伴随着我二十多年的摄影生涯,始终是我心目中的“高、大、上”,它影响我就对青海这片神奇博大、壮美神秘沃土的热爱与崇敬之情怀,永远是一本净化我心灵、陶冶我情操、让我终生受益的教科书,也是我磨炼意志、释放生命、求索艺术、放歌人生的好伙伴。多年来,我以真诚朴实的情感和充满激情的镜头语言同社会交流,与自然沟通,同时代对话,用
期刊
我是杨威,朋友们叫我皮皮,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现实验艺术学院),我和同校的搭档,毕业于设计学院的乌托(王旭)一起开了一家叫做白夜的照相馆。  白夜照相馆不是一家普通的照相馆,而是一家跨界于当代艺术与商业的复古照相馆。我们在拍摄时使用老式大画幅相机,还原不同时代老照相馆中的布景和道具,专注拍摄老照片风格复古摄影,希望以此怀念那些已经逝去的带有温情的老式照相馆,并重拾过去人们在老照相馆中拍摄
期刊
一幅幅俯视景象,多由无人机的镜头框取,最终被投影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文体中心会议室里的幕布上。初到连云区所见的图像,便是这些由航拍爱好者(大多为本地摄影师)从“上帝视角”收纳的海上云台山、花果山、寺庙、城市夜色、港口起重机、渔船。围绕这些作品,连云港国际摄影展组委会的成员正在为“空中看连云”摄影比赛奖项的评选各抒己见,而这些照片也将作为“交汇点—连云港国际摄影展2017”的一部分进行展出。眼前的
期刊
“发现”阿尔勒  在法国马赛火车站候车时,看到了以上下颠倒的照片作为主视觉的阿尔勒摄影节的海报,然而奔向摄影节的迫切心情却被法国南部不太靠谱的铁路服务浇了冷水。原定的14:09的火车无故取消,一个小时之后,终于登上了正确的火车。阿尔勒观展作为这个夏天带母亲游玩欧洲的一个插曲,两天时间勉强将其中的正式展览扫荡完毕,真是让人“消化不良”,而遍布老城街巷中的外围展(Voice Off)只能望而兴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