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走就走吧,未来谁还记得他?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198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如今还有多少人介意李嘉诚走不走?按说既已垂垂,不妨遥望不朽。但我们很难想象未来的中华儿女,还会像头+年的大陆企业家那样,对仅仅会赚钱的‘李超人”继续顶礼膜拜。当赚了一辈子钱的李嘉诚终将远去时,看不出他驼下而光环渐息的背影会给我们留下一片社会需要的阳光和雨露。反之,香港人现在的不平、犹太人过去的不幸,和李嘉诚一生的钱袋,真的彼此毫无关联吗?参照乔布斯和诺贝尔,李嘉诚的人生得失,对于更多前赴后继的中国首富巨擘们,会有重大启发。越是成功,他的反面路径也就越是值得警惕
  北京腾驹达猎头公司董事长 景素奇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号:jingsuqi
  作为一名商人,李嘉诚无疑是最成功的。但作为一名纯商人,李嘉诚无疑又是很失败的。
  曾几何时,李嘉诚在商业上成功得近乎神一样存在。因为几乎每次重要时代时点,他都踏准了节拍:1950年代顺应时代成为塑料花大王、1967年冒险抄底香港地产、1970年代末大陆改革开放、1990年代初重启改革、1997年.香港回归,每一个政治关键节点,他都做出了正确的战略选择,不能不令人叹服。尤其近年来撤退大陆地产,布局全球,不仅资产峰值卖出,赚得盆满钵盈,而且规避了市场风险。这更让诸多大陆商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真乃李超人!

李嘉诚靠什么成为了“李超人”?


  李嘉诚为什么能在华人商圈内做到登峰造极?因为他几乎具备了成功商人所有的特点:精明、冒险、果断、投机,但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显著特点,就是纯粹!做一个完完全全的生意人,目标极其单一:赚钱,赚钱,再赚钱!只要不违法,啥钱都赚!赚钱高于一切!
  李嘉诚的人生可以这样概述:早年求生存,成年求生意。成年后的六七十年岁月里,就一个人生目标:赚钱。所有的资源,统统都集中在这一点上。在李嘉诚的世界里,人口有很多,丰富多彩,但他的人生出口就一个:赚钱。他的价值理念、思维逻辑、行为习惯,就是一个非常纯粹的赚钱机器,把几乎世界上所有要素都放进生意这架机器里思考、加工、提炼、升华、咀嚼、搅拌,不管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所有变化的最终结晶,都是赚钱。赚钱就是他人生唯一的嗜好,并做到了专一、专精、专注。其他一概不考虑,除非它影响到赚钱。术业有专攻,一心无二用,所以李嘉诚能赚大钱,一直到了90岁都在赚钱。我等凡人之所以赚不到钱,就是不够专,出口太多,需要兼顾考量的因素太多,能量都分散掉了。
  作为生意人,这一点我们都应该向李嘉诚学习,专心致志做个生意人一李嘉诚也这么自诩。其实不仅是生意,干什么都应如此,专一、专精、专注。

李嘉诚赚嗨了,但社会赚了吗?


  商业纯粹,成就了李嘉诚。那么,李嘉诚的商业又为社会带来了什么?
  李嘉诚一生赚了多少钱、缴了多少税不是重点。关键是别人的钱跑到李嘉诚的兜里后,别人又得到了什么?这才是重点。别人失了钱,买到了面包、汽车、房子,还是买到了快乐?失去同样的钱,当然得到越多,对社会越好。
  李嘉诚发的第一笔大财,应是1967年抄底香港房地产。低价买了房子,若干年后高价卖出。还是同一套房子,给社会带来了什么财富?没有。房子还是那所房子,只是用自己较少的钱,通过时间的转换,换取了他人更多的财富。也就是说,别人付出了更多的钱,却只得到了同样的房子。
  李嘉诚囤地就更不用说了。他低价买了地,一直囤着不开发,坐等地价上涨,赚取巨额差价。于是在香港,包括李嘉诚在内的四大家族控制住大量地皮,导致房价暴涨,寡头从中赚取暴利,而绝大多数香港人,特别是年轻人却沦为房奴,陷入绝望之中。这也是李嘉诚和四大家族近十年在香港人心目中地位有所下降的原因之一。随后四大家族又慌慌张张分别回吐、捐地、承建更多廉租屋,则是反证。只是,李嘉诚又是其中較消极的一位。
  而在大陆呢,李嘉诚的公司在大陆拿了约20个楼盘,却有19个没建好,有10个开发期超过了10年。地方政府的要求当然是你拿了土地,就要尽快开发,而且周期一般是两到三年,必须建成交付使用。
  然而李嘉诚的地产企业,却开发慢如蜗牛或干脆不开发,纯粹囤积居奇。以李嘉诚为代表的香港公司拿到地后,很多10多年了也没开发,也没进行农业生产及其.他有价值的商业活动,纯粹荒着。这搞得地方政府也没有办法。过去20多年来,李嘉诚在大陆拿到的土地,都是好地块。尤其没有开发的土地,放上10多年,就是20倍的利润,而他其实什么也没干。世界上很少有这么赚钱的。
  反之那些快速周转的开发商,反而赚不到那么多钱。这合理吗?但李嘉诚就这样做了。土地10年以上浪费撂荒,失去应有的农业价值或商业价值,不是对自然的亵渎吗?但李嘉诚偏偏就这样做了。作为赚取利润最大化的纯商人来说,他是成功的。但李嘉诚考虑过政府引进他的初衷吗?考虑过那些失地农民的利益吗?考虑过土地撂荒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吗?考虑过被拆迁户的感受吗?考虑过能够在此住上新房百姓的期盼吗?考虑过对城市周边成熟独独烂尾中间的影响吗?这些李嘉诚统统不考虑。其实他都考虑了,而且盘算得比谁都精,就是坐等周边的生活、商业社区成熟,带动自己买的土地升值,然后把权益转让出去,赚取巨额差价。这是业内都知道的公开秘密。
  有人会问,为啥李嘉诚敢这样做?因为李嘉诚有背景和影响力:一是改革开放初期,李嘉诚已成为大陆引进外资港商的旗帜性人物;二是李嘉诚惹不起,只好有所妥协;三是地方政府对他还有期待。另外,李嘉诚的资金来源于境外,资金成本超级便宜。比如一块土地,最初拿地时,5个亿的土地出让金,10多年以后资金成本也许就1亿,但此时这块土地价格已经飙升到了百亿,差价巨大。要两三年内开发完成交付,不仅有巨大的资金投人,而且还会有无数的麻烦和困难,即使赚了钱,再用赚的钱去拿地,不一定拿到同样值钱的地块了。这就是过去一二十年来开发商的现实。所以李嘉诚采用了囤地的方式,是最赚钱、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李嘉诚的这些做法,在大陆开发商中引得倾倒无数。有人也受此启发,将房商变成了地商。这些人都聪明绝顶,但都不受大众尊重。这就是李嘉诚的负面示范作用。
  除了前面的地产外,李嘉诚商业版图上还有哪些呢?最主要的是基建、电讯、能源、港口。这些行业都是一个共性,就是垄断性行业,都要与权力勾兑结盟,且利润丰厚。新加坡的李光耀曾经这样评价李嘉诚:他的成功全靠垄断结盟。李嘉诚可创造过一件行销世界的产品吗?没有。他留下过任何改变人类的财富与文明吗?也没有。他没有制造业,没有高科技。他只是利用资本顺势而行罢了,什么行业当红便强势介人,捞取利润。
  当然,从生意角度来看,这无可厚非。因为制造业与高科技都很辛苦麻烦,且大多数时不赚钱。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李嘉诚在那些垄断领域赚了那么多钱,赚了全社会的钱,也应该回报社会,为社会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应该在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多投入些,为社会带来有价值的东西。然而李嘉诚没有,他始终只是低买高卖,复简单地买卖。所以,他不是一个企业家,更不是成功的企业家。当然他本人也明确说自己是纯粹的商人,做任何决定只是买卖的商业行为。所以当大陆房地产市场到顶了,他毫不犹豫地撤退。
  当然李嘉诚还做超市,也为社会提供了服务,但这在他的生意版图里微不足道。此外,李嘉诚捐建了汕头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长江商学院等教育和医疗健康机构,投人超过百亿。这个慈善金额做得不了,但相对于他赚的钱,仍是九牛一毛。作为企业家,最具善举的还不是慈善捐赠,而是通.过商业本身来造福社会。

李嘉诚的商业赛道在哪里?


  商业竞技场上也有赛道。商人赚钱要靠5+1,即商业知识、商业经验、商业能力、商业资源、商业智慧,另加商业伦理。在前五个一样的前提下,商业伦理决定着一个商人赚钱的快慢、利润的多寡、经营的风险,以及对社会的贡献。
  从商业伦理这个维度来划分,商人赚钱分为七类。
  第一类:梦想类。通过为社会提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造福于人类社会大众为相的来赚钱。这是赚钱的最高等级。具体而言,是让别人付钱后,得到性价比最优的产品或服务。
  第二类:商道类。通过自己的辛苦勤奋努力,来解决部分社会的问题,或满足他人便利的需求。让他人付出钱后,得到等价或超值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类:情怀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为他人提供专业服务,来赚取财富。但自己有自己的赚钱底线,不为五斗米折腰。
  第四类:商贸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赚缺德的钱。让别人付出钱后,不能受伤害。
  第五类:缺德类。赚缺德但不赚违法乱纪的钱。让别人付出钱后,对别人造成一定的伤害,但不至于违法。
  第六类:违法类。只是不杀人放火,赚其他违法乱纪的钱。让别人付出钱后,严重受到伤害,比如高利贷。而商人则借此损人利己。
  第七类:魔鬼类。只要能赚钱,杀人放火也干。制售毒食品,用工业酒精勾兑酒,地沟油、毒牛奶、暴力催债等,全无底线。让别人付出钱后,反而危害了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可谓谋财害命。
  这七类商人,从前往后,赚钱的速度越来越快,利润越来越高,但社会价值贡献度越来越小,甚至走向危害社会,同时风险也越来越大。而从后往前排,赚钱的速度越来越慢,利润越来越小,社会价值贡献度却越来越高。
  所以,商业伦理才是一个商人的赛道。赛道不同,其成本不一样。我们发现,往往读过很多书的人做传统生意,尤其做官商结盟的生意时,做不过读书少或没读书的人。因为读书多的人,往往在前三个赛道上跑,做事先要清除掉各种风险,同时充满不屑,这就是清高加胆小,于是自身的道德成本太高,赚钱往往就很少且慢,就导致常说的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反之读书少或没读过书的人,往往不知道或不在意法律底线,甚至以官商结盟为傲,也把赚钱本身作为人生唯一的衡量标准。这条赛道自然成本低,所以賺钱快,赚钱多。但底线越低,风险越大,越不易持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商业风景线。
  那么李嘉诚的商业伦理与商业赛道是什么?前四类能找到他的身影吗?他的部分生意可能排进前四类,但主体生意:地产以及官商垄断结盟的生意很难排进前四类。这就不难理解李嘉诚为啥能赚钱,赚大钱,因为他的成本低。至少在官商结盟方面,大多数读书人不愿做,自己心理上就过不了那道坎。因为官商结盟会形成垄断,赚的是缺德钱,甚至违法钱。好在随着科技进步文明发展,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靠科技力量和专业知识来赚钱。最近几十年来的互联网、AI、生物科技等领域的人频人商业财富榜,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而李嘉诚始终没能成功涉足,因为读书少的李嘉诚做不来。伴随着科技和商业文明的发展,相信财富榜上地产商们会越来越少,乔布斯们会越来越多。不这样,人类社会就是倒退。所以说,李嘉诚也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这个时代行将过去,李嘉诚的商业光辉形象褪色是必然的。只是光环渐退,有个过程。

纯商人能否一直纯下去?


  1、纯商人做大后是赚钱机器
  一个老板在企业规模小时,纯粹盯着赚钱,即便不道德对社会危害也不大。但做大以后,像李嘉诚这样成功的巨商,已是业界的榜样,崇拜的偶像,就需要思量。
  李嘉诚作为商人,在生意早期,靠纯商人思维赚取利润,那是精明,人们只会点赞。但做大有了实力和品牌以后,还想做纯商人,就行不通了。纯,只是自己的愿望而已。因为自己的行为结果必然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事关千千万万人的生计。负责任的做法,就不能用法律为标准,而必须考虑自身的强势对社会的影响。比如:作为房产商,自己有没有因为自已让更多的人住上更好的房子?拥有更多的尊严?让大众拥有更多的希望?
  至此,我们必然要思考:李嘉诚赚钱的目的是什么?特别是步人古稀之年,赚钱是为什么?还为了只要合法,就继续赚更多的钱吗?如果赚钱上瘾,就完全成了一个赚钱的机器导。这立即让人想起了犹太商人夏洛克一磅肉的文学形象。这样的形象,是无法在商学院和医院平台上赢得尊重和引导后生的。.   2、纯商人成势后容易成恶商
  如果商贾们只是会赚钱,而不随着财富聚集改变自己的商业伦理和行为,也就是转换赛道,最终只会更加快速而毫不遮掩地捞金。在商人本人看来这就是商业行为,是自己的智慧与辛劳,无可厚非。殊不知,自身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在政府和市场层面同时自动产生聚集效应,并不用你做任何工作。因为财富多到已经成势,就自然具备滚动吸金的力量。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会变成满身铜臭味的商人。
  如果认识到自身对社会的影响力,进而利用这种力量去影响市场,从而赚取更多的钱,那这样的商人就不仅是唯利是图之人,而更是作恶者,必然遭人诟病和唾骂。
  一旦赶了时间窗口,就会爆发出恶性事件。你不考虑别人,但生意大了后别人会“考虑”你。何况生意大了本身就是势,一举一动都会带动和影响他人的行为。所以成势以后,还定位纯商人,只算商业账,就会容易走向恶商。
  3、纯商人更须反思被屠之戒古往今来,还没有一个人会仅仅因为财富而名垂青史。当然李嘉诚也许会说,我只想赚钱,没想过历史。但你不考虑历史,历史还会告诫你。为赚钱而赚钱,不仅不会名垂青史,反而会遭致杀身之祸。中国有万二的故事,使朱元璋一夜杀尽江南富翁;二战有600万犹太人因平时那些只顾图利的商人而被民粹报复屠杀的事实。奥斯威辛的悲剧,不仅是因为纳粹坏,也在于犹太人的纯商思维,已失去了苦难民众的认同,而很容易被恶人挑拨利用。
  作为一个商人,随着自身财富的积累,一定要白: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发生质变。如果不改变行为,还是以纯商人自居,,一味捞金赚钱,渐渐地原先的粉丝就不再欣赏、支持和赞美你了,转而冷淡、痛恨、仇视。大众心理为什么会起变化?因为商人巨贾的财富势力变化了,但心智和行为没有变化,就给社会大众带来了伤害。你的财富越集中,百姓大众的生活乃至生存就越受到挤压,老百姓不恨你恨谁?人们常说的仇富心理就是这样形成的。尤其在集权社会里,商贾们更应注意,由于财富不能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商人更易招致权力的棒喝。前述犹太商人的单纯逐利导致二战被大量屠杀就是极端例证,可作为李嘉诚们之戒。

商人给子孙传财富?还是传精神?


  作为商人巨贾也要明白社会运动的基本规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河东时,你可能如鱼得水,步步对点,但河西时就如逆水行舟,处处不利。李嘉诚在河东时期把握商机及风险认知能力强,生意上及时进退,无出其右。而当社会转向三十年河西的运行状态中,这样做势必遭社会大众唾弃。那么在河西阶段如何做,才能保名声保身家?那就是更積极地为社会做贡献。
  美国巨富洛克菲勒在给儿子的第38封信中写道:“一个人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他拥有某种官衔,而是因为他以些微的工具创下大业,以默默无闻的平民身份完成了人生目标。这才是真正的伟大。”我们要做世上的盐:食之有味,亦能洁物、防腐。人没有什么了不起,但也没有什么比人更了不起的。那么、李嘉诚想让.儿子、孙子传诵下去的会是什么?是赚钱、赚钱、再赚钱吗?
  由于地域不同、机缘不同,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转型陆续进行了六七百年。其间,商人因超强的贪欲和奋斗精神,一直是引领社会转型前进的主要动源之一。然而,富人能够名垂青史的,一定不是因为财富,而是其对社会的贡献。1896年去世的瑞典化学家诺贝尔,虽然是那个时代的首富,但人们怀念他的不是他的财富,而是他30岁就成功研究出硝化甘油炸药,并在化工、机械、电气、医疗等领域的新发明,以及临死前一年把所有的财产变卖、设置了诺贝尔奖,为人类的科学研究发明做出了无法替代的贡献。后者的价值甚至超越了前者。同样已去世的乔布斯,人们纪念他的不是苹果公司创造的利润,而是他带给人们“科技+艺术”的全新手机产品与生活方式。
  李嘉诚已走过了90岁人生。但对当今转型的中国乃至人类社会,他还没有起什么积极作用。成乔布斯是不可能了,至于能否成诺贝尔,则看他本人的修行。
  责任编辑:杨光
其他文献
“善经济”的思想缘起  我在从事慈善的18年工作当中,深感善的力量,因而思索如.何从慈善中的善,提炼为经济中的善。幸福,必须建立“爱的关系”,丰富“心灵价值”,创造“社会公共利益”,这才是社会及个人幸福的荣景。我把这样的境界称为“善”,而环绕着这种价值的经济体系是为——善经济  2018年的春天,我到了剑桥大学作访问学者,从事“善经济”的研究。我在康河边租了一个小公寓,正面对着康河。从二楼公寓的窗
期刊
一贯的沉寂被打破。  1986年赫尔曼·西蒙提出’隐形冠军’概念30余年后,中美贸易战、华为事件又再次让“隐形冠军”回归中国人的主流视野。  过去两年间,西蒙在中国进行了超过30场关于隐形冠军的专题报告。工信部也持续3年在全国范围内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进行认证和评定,以引导更多的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作为高度重视社会责任的媒体,《中外管理》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寻找隐形冠军企业的大型评选。  
期刊
但凡中国的事,要想取得短期实效同时长期引领进步,一定都是“中国特色”融合“国际潮流”。单纯“中国特色”,容易狭隘封闭,无法与时俱进;而一味“国际潮流”,又难免混沌初心,难免水土不服。  新时期的民企党建尤为如此。广东唯美集团用16年的有效实践印证了这一点。  东莞:看似无基础的标杆  左看右看,唯美也不像拥有能长出“党建标杆”的基因。因为有足够多“品相不合”的理由:唯美不是政府和军队,似乎没有义务
期刊
马斯克 上海的超级工厂非常令人震撼  8月份,伴随特朗普“命令”美国企业离开中国的声音,三家美国公司在中国的进展颇为值得关注。  8月29日,特斯拉联合创始人兼CEO马斯克参加在上海举办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时,谈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评价道:“上海的超级工厂非常令人震撼。我很惊喜特斯拉在上海取得的巨大的进步,全世界都看到了一个好的案例,一个创新企业在中国可以取得多好的进展!”  仅两天前,8
期刊
当悠然雅致的葡萄酒杯里,摇曳的早已是一片刺刀见红的超级红海时,任何国产红酒都无法悠然自得。在来自全球的进口红酒扑面而来,而身边的张裕、长城、王朝三大品牌依然强势时,全国各地的区域红酒都在寻求品牌突破之道。正在此时,有一家来自新疆库尔勒的21年红酒,吸引了全国企业家的大大好奇。  因为,在一片艰难求生的红海之中,孕育出了一段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创业传奇。你能想象一位肩负家累的山东女子横穿了整个中國,竟然
期刊
人工智能可从四个方面帮助管理者  人工智能(简称:AI)的应用激发了具有前瞻性思维的管理者。那么它将如何影响管理,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增强管理者和员工的数据能力  对管理者来说,与人类相比,AI有更好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如为人类决策给出可执行的建议,则会帮助管理者做出最佳决策;对员工来说,也可以利用AI提供的建议来调整和改进、提升自己的决策和对组织的价值。  二、更准确地设定关键工作
期刊
企业选择做隐形冠军其实就是选择了做一条  在小池塘里的大鱼  ——隐形冠军  是一种战略选择更是一种价值选择  “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德国的经济总量不过美国的1/4,但是出口额雄踞世界第一(1986年)?哪些企业对此所作的贡献最大?”  1986年,时任欧洲市场营销研究院院长的赫尔曼·西蒙,巧遇哈佛商学院教授西.多.利维特,后者有此一问。随后,西蒙开始认真思考这一课题,最终这位德国著名管理学家找到了
期刊
英国一旦脱欧欧盟会分裂吗?  两个月后,如果英国在新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的带领下完成脱欧,那么,以后欧盟还会像之前一样团结吗?下一个脱欧的会是哪个国家?  邱震海:目前来看,英国脱欧似乎已无可避免,但当前欧盟是否会分裂的前景并不明朗。因为“在目前”,至少是在西欧国家,主要国家的政坛上还是主流政党执政。但是,从未来长远眼光来看,欧洲民粹主义上升速度很快;再过3-5年,最多不超过10年,欧洲主要国家政坛
期刊
当日本隐形冠军还很小的时候是通过怎样的思路和做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呢  2014年3月份,日本经济产业省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218家企业,最终确认107家隐形冠军企业。这些企业被称为GNT(Global NicheTop)企业,指的是依靠全球利基市场取胜,在国际细分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有重大贡献的企业。  很多人都好奇,这些日本GNT企业的成长经验和发展思路是什么?为此,《中外管理》对松下(中国)前
期刊
为什么日本会有这么多长寿且在全球不同细分领域中数一数二的中小企业其中一定有独到之处它们的竞争优势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  在日本,一家企业经营得好不好通常有两个认定标准:  第一、企业每年平均到每一个人的人均利润率。  第二、企业是否能够“持续经营”。  原本,以一定时间内的营收总额去判断一家企业的好坏,似乎也可以作为一个标准,但是大企业后来倒闭的例子不在少数。在日本,持续经营100年以上的企业超过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