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依托 攻心为上

来源 :销售与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od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1”,“好吃你就多吃点”,“××蛋黄派,大家都喜爱”,“我爱(要)××”,相信这些字眼经常回响在消费者耳边,生硬也好、通俗也好、直接也好、标新立异也好,厂家无不希望将这些口号根植于消费者的选择心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企业希望其产品和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侧重点。暂且不论其效果如何,客观上大家都试图在产品本身与传播表现之间,达到某种最默契和最具实效的相互支撑。
  对于快销品的市场总监而言,其全部的工作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不妨可归结为“制造让消费者选择你的原因”,换句话说即要回答“消费者凭什么选择你”。几乎所有的市场总监或产品经理在一个新产品诞生时或诞生前,都对其相对于竞品的种种优势(产品力、价格、传播)信心十足,但从结果来看,全球快销品新产品上市成功率却不足30%!这自然有着系统性的多方面原因,但把握产品和传播定位的关键点,应该是决定新品生死的关键因素。相当部分新品的短命,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起跑前”就已先天不足——定位失误。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不妨大胆提出一个关于食品类新品上市成功与否的营销关键点,即能否“从消费者心理出发,在理性依托和感性传播之间获得最佳的平衡点”。
  
  第一步:“知人知面”更要“知心”——找准消费者的买点
  
  卖点与买点  “找到产品的卖点”是很多营销经理,特别是产品经理,通过不断的消费者调研、渠道访谈试图获得的结果,但事实上他们真正要寻找的不是产品的卖点,而是消费者的“买点”!虽然卖点也是从消费者那里获得和得到验证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以找“卖点”的思维模式去研究消费者,就会不自觉地以厂家的角度来审视消费者的需求,这就会造成企业在做消费者调研时,大部分时间是在探询消费者对企业提供的诸多差异化的产品概念(待确定卖点)的喜好度,这种人为的“设限”其实使消费者处于“做需求喜好选择题”的境地,而很难发现一些潜在的需求。
  在“卖点”思维下得到的信息固然有价值,但可能会使你在与竞争对手的较量中,很难获得明显的优势。原因很简单。相当一部分的直接竞争对手极可能采取和你一样的需求探询模式,那么在企业研发水平普遍相当的食品行业,你所得到的结果,很可能他们也同时得到了,甚至先于你得到。这样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你很难在产品力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概念传播方面领先于对手,哪怕只是短期领先。
  那么卖点与买点区别在哪里呢?简而言之,前者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厂家思维。后者则真正代表了市场(消费者需求)思维。找到后者无疑应该成为前者的诞生依据。那么,消费者的买点如何探询呢?
  我们先来看看“企业需求提供
  

与消费者需求模式的差异”(图1)。
  企业必须认识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真正的需求,来源于其内心对自我的认同和期望,他们对产品或品牌的选择,特别是对一些物理属性的偏好(如食品的色、香、味、包装、功能属性等),其实真正来源于此。所以,探询消费者的情感体验、心理需求、个人价值观的过程,越来越多地成为消费者研究的核心内容,这一过程无疑应该是寻找“买点”的途径,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买点),并结合企业实际制造出有竞争力的“卖点”。
  举例来说就很容易理解了:我们会发现成功的食品特别是儿童食品品牌,其策略传播都是围绕家庭主妇(主要购买者)的,将“好妈妈。好妻子”(代表了相当部分已婚女士的心理状态和个人价值定位)作为传播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这位妈妈的需求选择过程可以这样去“回放”:
  “我要成为兼顾事业与家庭的女性一做一个好妈妈一呵护孩子的健康一孩子健康的标准一如何使他更健康(补充营养)一××品牌牛奶的特点(可能是某种功能利益)是最适合我的选择标准的一给孩子喝××牌的功能牛奶。”
  感性与理性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真正的产品定位应该来源于消费者的买点,来源于品牌和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卡位。但这不等于片面强调产品的终极利益(即消费者的心理体验和价值认同)而忽视这种体验的物理属性源头——相对偏理性的产品力支撑。道理很简单,正如上文图中所述的“消费者的需求选择过程”,如果没有产品创造的感官体验,“终极利益”无疑是虚无缥缈和无从体会的。
  还是让我们举例来看。路透社 2003年的研究发现,消费者对食品饮料类产品的消费需求趋势为:健康因素——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方便因素——快捷/时间控制;感观因素——创新/与众不同的口味。包装等。
  相信大家还有印象,2002年的“第五季”、2003年的“脉动”无疑成为当年饮料市场的弄潮儿,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通过大范围的媒体投放对目标消费群进行情感和心理层面的沟通,但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前者的”第五季、真自我”对应的产品力支撑(果味果汁饮料),相对于后者的“挑战天天有,你准备好了吗”对应的产品力支撑(活性维生素功能饮料),无疑牵强和逊色不少。换言之,“第五季”的感性传播(和消费者“心”的沟通)缺乏产品力偏理性诉求的支撑和呼应,而“脉动”的产品力无疑更顺应了消费者的需求趋势,与它给消费者的终极利益(从容应对挑战)形成有效呼应。从结果来看,“第五季”从2003年底就已开始淡出饮料市场,“脉动”则自上市以来全线飘红,成为“乐百氏”的核心产品支柱,这固然有渠道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产品定位在感性与理性间的把握凸显了两支产品的先天差距。
  找准消费者的买点,接下来的产品和传播定位就很容易把握了。
  
  第二步:让消费者知道你比竞争对手更用心——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的方法很多,但以下三个要素是必须把握的:(图2)
  


  所以,产品定位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依据消费者的种种买点,结合企业的现实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培育最具竞争优势的卖点”。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到一个在营销界特别是在快消品领域经常被提起的“谬论”——同质化。很多人认为产品定位很难实现差异化的原因,就是产品日益同质化。这种抱怨的根源,还是在于不能完全以消费者需求,特别是消费者潜在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来寻求差异化。产品同质化并不意味着消费者需求的同质化,事实上,消费者的需求一定是“与时俱进”的,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追逐和发现而已。
  让我们举例来看伊利纯牛奶产品定位的成功之处,见图3。
  类似的还有2004年在功能饮料细分市场表现不错的“他+她-”饮料,其产品定位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年轻一族情感需求的再细分(细分到青年恋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体验)。
  
  第三步:临门一脚,让消费者动心——传播定位
     传播定位很单纯,就是如何使目标消费者形成独特且积极、正面的品牌和产品记忆。沟通从心开始、从体验开始——要让消费者记住和回味什么?(理性与感性的平衡把握)
  


  实际上,在品牌和产品传播时最重要也最难把握的,便是感性 (品牌记忆)与理性(产品力表现)之间的平衡。对食品饮料而言,由于消费者需求趋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成功品牌倾向于将理性与感性交融于产品和品牌传播之中,让消费者形成独特的,正面的、积极的、愉悦的心理体验。广告传播达标的标准应该是对品牌的记忆,从这个角度看,“送礼只送×××”无疑不能算失败的广告,只是这种记忆长期看来是否能使消费者体验积极和愉悦就很难讲了。至少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能形成些许偏理性的正面记忆,无疑会给消费者对品牌(尤其是新品牌)的偏好加分。这也是宝洁、麦当劳在表现其产品优势的同时,还不忘加一句”现在仅售××元”的原因。
  所以,从食品类产品或品牌的传播角度来看,至少“在理性依托上的感性传播和情感沟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总之,一定别忘了,“得人‘心’者得天下”!
其他文献
“川江号子”,另类酷锅初探    成都是个好地方,从成都机场到春熙路,一路上都可以感受到成都非常休闲的气氛。路上的行人永远没有匆忙的脚步,尤其是青羊宫的盖碗茶让我感受到了悠闲生活的惬意。  这次来成都,除了放松,也带了些其它的目的——那就是奉老婆大人之命,到成都来考察餐馆。郁闷!好不容易有个休假,老婆还要压榨俺的剩余价值。  “叮铃铃……”手机铃声大作!  是小李的电话,他是一个成都通,我来成都的
期刊
企业的发展不仅靠产品和品牌,当产品和品牌达到一定的规模后,销售效率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就要靠管理。销售管理涵盖了销售工作的流程、工具和目标等多个方面,细心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诸多改进的机会点。“流程可以改进,工具能够帮忙,目标与考核可以完善”,所有这些只要有心都能做到。下面,笔者就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在有关流程、工具以及目标管理上的一点改进及效果。    服务流程改进    在FMCG公司的销售售后服务环
期刊
在2004年底,先后传出苏宁与格兰仕、国美与格兰仕进行深度沟通的新闻。在国美与格兰仕发布的消息中,还出现“紧密型伙伴关系”的字眼。  我们无从知道他们具体在哪些点上进行了沟通,但是从零售商角度,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来自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与供应商进行深度合作的趋势。在刚过去的一年中,一件件著名或“不起眼”的动态,反映出的趋势相当清晰:  当TCL透露想建造3、4级市场零售网络的时候,立刻传出国美欲与之合作
期刊
事 件    争夺渠道控制权,蒙牛推广加盟店计划  蒙牛5年内将在全国开设1.5万家连锁加盟专卖店,目前已经建立60多家。连锁加盟专卖店的开设将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蒙牛推出的加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负责一个片区的加盟商,另一种是直接做专卖的个人专卖店,前者对后者有管辖权和配货权,两者都与以往的区域经销商并存,前期加盟商由当地经销商供货,做到一定量以后由厂家直供。蒙牛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垂直
期刊
杨志立的奋斗人生    一、童年主题词:贫穷、激励  1973年7月一个闷热的早上,在河南省内黄县城关镇碾头村,一个男婴呱呱坠地。这个男婴,后来成为了河南省濮阳市著名的“洗衣大王”,他叫杨志立。  杨志立前面,家里已经有一女三男共四个孩子了。这个全村最穷的家庭需要随时抵抗着饥饿的威胁。结果他的大哥、二哥只上到了小学二年级就辍学在家,靠卖冰棍、小竹凳子支撑着杨志立学完了初中。面对昂贵的学费,当时他家
期刊
我的考察理由    常年在城市间行走,我经常琢磨的一个街头细节是:城市里的流行服装。因为我是服装业的从业者,我喜欢在脑海中回味每天看到的靓丽服装:黑色、开司米、紧身衣、披肩、挂件等等。我喜欢这些美丽动人的服饰,但更喜欢的是因为美丽而演绎出的生活态度。  不过现在城市里的生活有时也很无趣因为你要生活,你要赚钱。不过在一个城市中,要想活得舒坦,我觉得光靠工资是无法解决的。人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
期刊
我们想搜索一个词汇来形容目前的营销进展时,我们觉得没有比“进化”这个词更贴切了——这个词也许比“变革”、“革命”,“创新”等令人激动的词汇更有实践价值。  2004年的中国营销似乎没有给人们留下太多的记忆点,尽管很多人曾经期待2004年是一个创新年、变革年。但盘点2004年却发现,几乎没有多少重大营销事件发生,几乎没有提出多么有影响力的营销观点,也没有出现跟风的营销模式,一切似乎都那么平淡。  或
期刊
2003年的补肾市场,一场由北京某公司发起的“男人性商革命”席卷了整个保健品行业,被业内视为补肾产品市场操作的巅峰。据此,很多业内权威人士断言,它创造了补肾市场的一个神话,为补肾产品设立了一个标杆,在5年时间内,将没有任何补肾产品能够创造这一辉煌!  时隔一年,这一断言便被一个售价38元的补肾产品所击破。短短4个月,由健道代理并全程策划的吉达强身胶囊(化名,下同)在国内22个省份的销售量蹿至补肾产
期刊
随着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改变,那种依靠一两个人打天下的个人英雄主义已经成为明日黄花,“团队”这个概念被重视起来,一个产品、一个品牌、一个企业是否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负责这个产品、这个品牌、这个企业的团队是否优秀。如果说构筑一个优秀的团队是一项艰苦而巨大的工程,那么保持一个优秀团队长久的“优秀”则是一项漫长而没有终点的赛跑,这一切都需要不断进行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并没有出奇制胜的“法宝”,但是
期刊
被拒绝的电话    主动出击开发客户对销售顾问的要求非常高,对大量资深销售顾问的研究表明,在接触新客户的最初阶段,并不是单纯依靠产品知识、权威的形象才可以接近客户的。资深销售顾问有一个一致的认同是:如果无法取得客户的信任,销售根本无法进行下去。  张旭是友邦保险公司的高级销售顾问,他提供了一个才入行做保险电话销售的录音。  张旭:“您好,王小姐,我是友邦保险的高级顾问,我这里有一个送给您的奖品,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