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镇,风清水秀,乌瓦白墙,水边人家。西塘也是,大同小异。但我对西塘的印象远好于乌镇。我的印象毫无疑问带有相当的主观成分,对于相似的事物心情往往决定着对象,就好像晴天与阴天决定着海滨一样。一般说你不能说青岛、大连或北戴河谁更漂亮,但天气原因它们之于偶然的个人差异是极大的。而心情也像天空的云一样有时难以确定,一个偶然因素,一个小小的差异会让心情瞬间阴晴突变,所见景物也瞬息而变。那年盛夏,我从上海世博园出来,第一个地方便到了茅盾的故乡乌镇,之后到了西塘。为什么不先到西塘再到乌镇我不知道,仿佛乌镇有什么特别的不同,仿佛别无选择。
是的,从眼花缭乱、个性张扬、千姿百变的上海世博园出来,回归古朴自然的中国古镇,徜徉于水墨般的东方水乡无疑是一种需要,而古朴的乌镇,宁静的水面,陈年木屋,小桥,廊棚,倒影,的确让人有种心灵的洗涤与洗涤之后的依怙之感。在双重的水边我长长地吐出了口气,仿佛把光怪陆离的世博园呈现出的大千世界吐个干净。我年轻时喜人为的东西,中年之后东方崇尚自然的文化基因使我回归传统中国的文化血液,骨子里的唐宋让我对江南古镇有种根性的兴奋,觉得让世界慢下来的只有中国或沉淀水乡里的中国文化,才有可能。
但接下来的感觉却突然相当不对,以至于心情大坏,似乎刚才是一种幻觉,一种乌托邦。随着一字长蛇的人流我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古镇人的生活——但是什么样的生活?被展示的被参观的日常生活,以至于我突然有一种在动物园看到人类自身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对自己怀疑起来。这种生活因为长期被参观,与游人形成敌意,每人面对游人都十分冷漠,目中无人,又不像参观动物园。
显然为了强调古镇古老的日常生活气息,在这里生活着的人成为了一个旅游项目,被要求长年过着一种橱窗般的生活。这种生活在不宽的河两岸可清晰地看到,恍如《清明上河图》的一角,却又不是。而在小街两侧洞开的门窗内,更是可以近距离地直视小镇生活。在自然的情况下,这些门或窗应是关着的,虚掩着的,特别是当青石板街上或河上来了那么多熙熙攘攘的游人,就更应紧闭。
日常生活无最起码的私密,人会变成什么?就是我眼前的人,是人,又非人,我看到窗内正在做饭的人都木呆呆地、机械地、无动于衷地忙着什么,特别是他们的眼睛,简直是一种冷漠的呆相。在鲁迅笔下我非常熟悉这种冷漠的呆相,它们是我们文化中最可怕的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在今天并未消失,且变种流传,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有这种冷漠呆相的影子。有时我很想冲眼前视我为无物的人大吼一声,但我知道吼也没用。顶多他们的眼睛偶或地划过你,让人浑身发凉。是的,他们非常可怜,简直不忍心看他们。同样他们又何尝愿看如过江之鲫瞪大眼睛的参观者?他们浑身印满目光,他们是旅游项目,某种“演员”,真人“秀”。他们知道他们的分分秒秒都是钱,似乎只有钱能安慰他们。但同时他们毕竟是人,一个“钱”字怎能代替经年累月表演着自己的他们?于是冷漠便成了常态,既敌视游人,也敌视自己的生活,冷漠是某种东西的平衡。
他们多为老年人,也有年轻人,但都称得上老演员,功勋演员,有时他们偶然毫无理由地抬一下頭,看看无数盯着他们的目光,很茫然,很空洞,但更多是视而不见。如果木雕也会偶然抬头,正是他们,但事实上木雕也比他们强,因为木雕是有确定属性的,你和木雕之间有着人和艺术品或商品之间的契约。但你和他们有什么契约?如果萨特在这里相信会自叹弗如,比存在主义戏剧更冷漠的戏剧在这儿每天都上演着:你看你的,我干我的,淘米,洗菜,做饭,吃饭,如厕,休息,吸烟,看电视,捡一枚地上的针,看上去真的是在生活,但如果他们是生活,游人就不是。游人是,他们就不是,或者,都不是。实际上因为看到自身的镜像,参观者其实也是被参观者,其颠覆感是双重的。
也许我不该这么认真,不就是玩玩看看吗?想那么多干什么?可想是我的职业,没办法。我在想:到底什么决定了这种观赏与被观赏的生活?为什么会有这样经年累月的真实的表演?真实如果被表演还是真实吗?人们究竟想看到什么样的真实?为什么对“真实”的东西那么渴望?真得不能再真了,然而这种真与假又有什么不同?
我没上所谓的乌篷船,许多人上了,我没有。我走得很快,如同一片叶子飘过。我这颗一刻也停不下来思想的头颅太重,重到有时必须敲一敲,有时必须饮些酒才能变轻。我知道我的头颅还不是最重的,而那些比我更重的头颅会成为古董吗?但我知道,我早晚会进入博物馆,我已到了门口。
到了西塘,我没走太多地方,心情才慢慢好起来。或许没经过严格的开发与管理,西塘显然要野一点,同样的水乡,桥,乌篷船,但没什么呢?
没有日常生活。或者有,我没看见?
是的,我没看见,我看到了门,窗。
但没看见里面的人,它们是关着的。
关上门的西塘美,好看。
是的,从眼花缭乱、个性张扬、千姿百变的上海世博园出来,回归古朴自然的中国古镇,徜徉于水墨般的东方水乡无疑是一种需要,而古朴的乌镇,宁静的水面,陈年木屋,小桥,廊棚,倒影,的确让人有种心灵的洗涤与洗涤之后的依怙之感。在双重的水边我长长地吐出了口气,仿佛把光怪陆离的世博园呈现出的大千世界吐个干净。我年轻时喜人为的东西,中年之后东方崇尚自然的文化基因使我回归传统中国的文化血液,骨子里的唐宋让我对江南古镇有种根性的兴奋,觉得让世界慢下来的只有中国或沉淀水乡里的中国文化,才有可能。
但接下来的感觉却突然相当不对,以至于心情大坏,似乎刚才是一种幻觉,一种乌托邦。随着一字长蛇的人流我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古镇人的生活——但是什么样的生活?被展示的被参观的日常生活,以至于我突然有一种在动物园看到人类自身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对自己怀疑起来。这种生活因为长期被参观,与游人形成敌意,每人面对游人都十分冷漠,目中无人,又不像参观动物园。
显然为了强调古镇古老的日常生活气息,在这里生活着的人成为了一个旅游项目,被要求长年过着一种橱窗般的生活。这种生活在不宽的河两岸可清晰地看到,恍如《清明上河图》的一角,却又不是。而在小街两侧洞开的门窗内,更是可以近距离地直视小镇生活。在自然的情况下,这些门或窗应是关着的,虚掩着的,特别是当青石板街上或河上来了那么多熙熙攘攘的游人,就更应紧闭。
日常生活无最起码的私密,人会变成什么?就是我眼前的人,是人,又非人,我看到窗内正在做饭的人都木呆呆地、机械地、无动于衷地忙着什么,特别是他们的眼睛,简直是一种冷漠的呆相。在鲁迅笔下我非常熟悉这种冷漠的呆相,它们是我们文化中最可怕的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在今天并未消失,且变种流传,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有这种冷漠呆相的影子。有时我很想冲眼前视我为无物的人大吼一声,但我知道吼也没用。顶多他们的眼睛偶或地划过你,让人浑身发凉。是的,他们非常可怜,简直不忍心看他们。同样他们又何尝愿看如过江之鲫瞪大眼睛的参观者?他们浑身印满目光,他们是旅游项目,某种“演员”,真人“秀”。他们知道他们的分分秒秒都是钱,似乎只有钱能安慰他们。但同时他们毕竟是人,一个“钱”字怎能代替经年累月表演着自己的他们?于是冷漠便成了常态,既敌视游人,也敌视自己的生活,冷漠是某种东西的平衡。
他们多为老年人,也有年轻人,但都称得上老演员,功勋演员,有时他们偶然毫无理由地抬一下頭,看看无数盯着他们的目光,很茫然,很空洞,但更多是视而不见。如果木雕也会偶然抬头,正是他们,但事实上木雕也比他们强,因为木雕是有确定属性的,你和木雕之间有着人和艺术品或商品之间的契约。但你和他们有什么契约?如果萨特在这里相信会自叹弗如,比存在主义戏剧更冷漠的戏剧在这儿每天都上演着:你看你的,我干我的,淘米,洗菜,做饭,吃饭,如厕,休息,吸烟,看电视,捡一枚地上的针,看上去真的是在生活,但如果他们是生活,游人就不是。游人是,他们就不是,或者,都不是。实际上因为看到自身的镜像,参观者其实也是被参观者,其颠覆感是双重的。
也许我不该这么认真,不就是玩玩看看吗?想那么多干什么?可想是我的职业,没办法。我在想:到底什么决定了这种观赏与被观赏的生活?为什么会有这样经年累月的真实的表演?真实如果被表演还是真实吗?人们究竟想看到什么样的真实?为什么对“真实”的东西那么渴望?真得不能再真了,然而这种真与假又有什么不同?
我没上所谓的乌篷船,许多人上了,我没有。我走得很快,如同一片叶子飘过。我这颗一刻也停不下来思想的头颅太重,重到有时必须敲一敲,有时必须饮些酒才能变轻。我知道我的头颅还不是最重的,而那些比我更重的头颅会成为古董吗?但我知道,我早晚会进入博物馆,我已到了门口。
到了西塘,我没走太多地方,心情才慢慢好起来。或许没经过严格的开发与管理,西塘显然要野一点,同样的水乡,桥,乌篷船,但没什么呢?
没有日常生活。或者有,我没看见?
是的,我没看见,我看到了门,窗。
但没看见里面的人,它们是关着的。
关上门的西塘美,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