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素净至诚无息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7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瑞年是我国本土第一代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其特有的艺术品格对当代中国油画及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对李瑞年的艺术品格进行探讨,本文将在第一部分内容中研究其“自然主义”风格的成因,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探索李瑞年的美术教育思想,以期能为中国油画的发展和教育工作的展开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李瑞年   艺术品格   油画   教育
  中图分类号:J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9-0036-02
   油画是美术中的重要分类之一,而由于这一艺术形式起源于欧洲国家,我国最早的油画家出现于“五四运动”前后,这一阶段的中国油画无论是在艺术形式或是风格上都与西方油画类似,直至20年代末,油画的本土化问题才得到了重视,李瑞年就是在这一阶段中逐渐寻找到了自己独有的油画艺术风格,进而对那个时代中国油画与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来说,李瑞年及其同代的众多画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相关资料相对较少,而李瑞年曾被徐悲鸿称为“中国油画风景第一”,因此针对李瑞年的油画风格和美术教育思想作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将结合李瑞年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对其艺术风格的发展之路进行探讨,并结合这些内容分析其美术教育思想。
   一、自然主义的艺术风格
   (一)形成过程
   在对李瑞年油画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自然主义”这一词汇的出现概率极高,而徐悲鸿也曾评价李瑞年的风景作品“质朴隽永,手法严谨,是极为可喜的自然主义,是抒情诗。”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自然主义不能与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流派所倡导的客观性等同起来,结合李瑞年主要的油画作品来看,其风格更接近于现实主义,倡导展现出生活中的自然美。
   李瑞年1910年6月出生于天津,后迁居北京,直至1923年才第一次接触到西欧绘画,进而开始了对绘画的学习。在考入北平艺专之后,李瑞年师从卫天霖,也正是因为这一阶段的求学经历,李瑞年的画作中更注重对自然风物的描绘,同时能通过这些内容来抒发情感。李瑞年曾提到:“从卫老师那里,我也学到了不去画奇景,在自己所熟悉的、平凡的东西中想法去表现更深一层的意思。”显然,这一阶段对李瑞年后续稳定艺术风格及美术教育思想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产生的影响
   朴实是李瑞年油画作品的主要特征之一,以《沙坪新村》这一画作为例,几颗歪斜的树木与灰色天空之间的融合很好地展现出了重庆特有的景致,而中景的菜畦则极大程度的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活力,观看之后能给人带来清新、雅致之感。除了这一作品之外,李瑞年的畫作中包含了大量对树的描绘,如《白果树》《春》等,这些画作虽然使用了不同的手法来进行表现,但整体都凸显出了极强的质朴、自然的气息。这些作品无一不体现出了李瑞年特有的个人风格,避免了对西方油画表现手法的完全照搬,具备很强的中国本土特点。
   李瑞年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谨,他认为艺术创作应该要像“虔诚的宗教徒”一样,也就是说,李瑞年一直将艺术创作视做人生信仰,而这样的心态在艺术创作中是十分可贵的,但也正是因为对待作品严谨的态度,李瑞年的产量并不高,他经常会采用多幅画同步的形式来进行创作,以此来更好地感受不同情境所需要的不同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之上,他的作品都要经过长时间的打磨,比流水线上大量生产的油画作品多了更多独特的韵味。以李瑞年的代表作《暴风雨》为例,这一作品以沉着而克制的方式表达出了激越的情绪,艾中信曾以“苦涩”这一词汇对这一作品进行评价,而“苦涩”与李瑞年自身所处的时代及其人生经历都是非常符合的,这种即悲怆又恬静的表现手法也在李瑞年后续的众多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二、美术教育思想
   (一)李瑞年自身的美术教育经历
   李瑞年曾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专攻素描,而通过大量的素描练习,李瑞年的绘画基本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为后续其个人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也正是在Van Healen等老师的指导之下,他才更迅速的意识到了,相比较于表面的技巧来说,对内在情感的表达才更为重要。随后,李瑞年进入到了德尔维尔教授的夜班中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李瑞年接触到了大量风格不同的作品,而德尔维尔教授的作品则着重于对细节的描绘,通过隐喻的形式来传递情感,李瑞年自身的审美特征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对于美术教育来说,李瑞年号召以中西、新旧文化之间的对比来促进新文化的发展,这一点在他所撰写的《欧美博物馆及美术馆陈列方法之演进》一文中已经有了明显的体现,而由于李瑞年曾进入西蒙画室学习油画,西蒙的画风对李瑞年画作的艺术特点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西蒙倡导学生发展个性,启发学生结合自身特性完成画作,正是因为这样的教育方式,李瑞年才能在众多西欧油画家的影响之下逐渐探寻到自身特有的艺术风格,将中国本土特色在这一过程中发扬光大。
   对李瑞年的油画作品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这些画作中大都存在将冷暖色调的反差降低到最小的状况,而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但能给人带来丰富的情感享受,同时在色彩上十分简约洁净。这一特点与李瑞年到德国、英国等国家“读画”的经历不无关系,通过对这些油画之间异同点的分析,李瑞年在创作过程中很好地吸收了不同画派的艺术处理特点,实现了色彩与素描之间的有效结合。结合这些内容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素描训练对李瑞年个人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李瑞年的素描作品也已经脱离了习作范围,具备非常高的欣赏价值。    (二)美术教育实践
   早在上世纪40、50年代,李瑞年就参与到了美术教育过程之中,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李瑞年则担任了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李瑞年结合自身经验,倡导学生将创作、素描、速写等结合起来,进而掌握创作技巧与情感表现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之中,李瑞年仍旧十分注重素描练习,要求学生通过素描作品专题掌握对应的技巧和表现方式。
   在李瑞年的教育生涯之中,即使受到了“文革”的迫害,他也依然没有放弃对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的追求,他认为美术教育必须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特点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技巧或专业理论,避免在教育过程中引入过多难以理解的内容。到了晚年,李瑞年依然十分重视对美术教育经验的总结,对西欧画室制教学方法进行了归纳,并参考自身经验创立了新的综合教学法,在这一教学方法的作用之下,学生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在李瑞年的人生历程中,他始终保持着对美术教育及艺术创作的热情,并出版了《怎样画风景》一书,这一书籍经过了多次再版和印刷,对我国油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李瑞年的学生包括李斛、戴泽、张大国等人,这些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美术领域的发展。在担任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主任期间,李瑞年组织举办了教学成果汇报展,组织当代大量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等对美术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综合这些内容,李瑞年不但利用自己的作品带动了中国油画的发展,同时也切身的参与到了我国美术教育领域之中,在其独有的藝术风格及科学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之下,我国美术教育行业得到了很好的推进,同时也得到了更多国际上的关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针对李瑞年所独有的艺术风格进行了介绍,并在文章中着重分析对其“自然主义”风格的形成过程和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则结合其自身的教育、学习经历对李瑞年在我国美术教育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和提出的思想做了深入探讨。在后续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进一步将李瑞年对艺术创作严谨的态度重视起来,并结合李瑞年所提出的美术教育思想、教学办法等对现有美术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以此来保障我国美术领域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迪安.“至诚无息——李瑞年与美术教育”展览前言[J].美术研究,2019,(01).
  [2]李瑞年.李瑞年作品[J].美术研究,2019,(01).
  [3]季海洋.李瑞年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7年.
  [4]刘晨.无人识,难以知,重述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忆李瑞年先生及其油画的艺术风格[J].中国美术,2012,(04).
  [5]范迪安.唯向丹青慰平生——论李瑞年油画艺术的特质[J].美术,2011,(01).
  [6]李蒂雅.历史终难隔断——写在李瑞年先生90诞辰纪念展之后[J].中国美术教育,2000,(05).
其他文献
摘要:《史记·乐书》中太史公曰:“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正心也。音乐是人们内心情感的反映,同时音乐也具有调节情绪、端正言行、正心明德的作用。大学生处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情绪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长期不适的情绪会严重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重点阐述如何运用音乐特有的性质和方式,帮助、引导大学生调节不良情绪,持续发展良性情绪,将心理疾病防患于未然。  关
期刊
摘要:凉山彝族舞蹈作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之一,在中国民族舞蹈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彝族舞蹈以其内容丰富、热情质朴、粗犷勇猛而著称。凉山彝族舞蹈发展至今已经历了千年的沧桑变化,并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不断更新变化。本文从区域文化入手,结合时代性探析其来源与发展,以期能对凉山舞蹈的发展进行梳理,并为以后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学者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凉山 彝族舞蹈 来源 发展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方兴未艾,有着较为强劲的传播热潮。《上新了·故宫》便是一档较吸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因此有必要随着这股热潮,对该节目的优劣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促进该节目后续两季的良性发展,同时也为其他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开拓思路,从而实现文化继承与发扬作用。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节目 叙事 文创 节目创新  中图分类号:J617.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美食探索纪录片《风味人间》立足于全球视野,在历史演变中探究中国美食的独特性。从国家、历史、人文三个角度出发,深度剖析人、食、国三者之间的关系,展现中华美食骄傲,探索国产美食纪录片的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纪录片 国家 历史 人文 《风味人间》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5-0163-02   自《
期刊
摘要:《无人知晓》根据日本真实事件——“西巢鸭弃婴事件”改编,讲述了四个孩子被抛弃后,独自生活的故事,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作为新现实主义的代表导演之一,是枝裕和善于用镜头记录社会的边缘人物和静默的生活日常,用一个个细节代替充满戏剧冲突的故事情节,这也成为导演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之一。本文试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影片中的细节艺术。  关键词:《无人知晓》 是枝裕和 细节艺术  中图分类号:J905
期刊
摘要:吴冠中作为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著名艺术家和典型代表,其毕生穿梭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与研究道路之中。70年代是吴冠中风景油画上的成熟阶段和多产期,而丰富又真实的生命体验也使画家这一时期的作品充满了真挚情感与浓郁的乡土情调。这种乡土情怀的抒发是在表现民族特色,弘扬民族文化,也是吴冠中油画艺术民族化、本土化最直接的体现。  关键词:吴冠中 油画 民族化 乡土情  中图分类号:J205
期刊
摘要:该著作者伊莎贝拉·瓦格纳以“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双重身份,从人类学的视角,结合社会学理论与丰富的民族志考察,深入透彻的揭露出音乐独奏者职业生涯的生态悲歌。而今,科技的推动下,人类教育已迎来空前的生态革命,历史当头的机遇与挑战下,未来已来,似乎已不是传说。  关键词:《音乐神童加工厂》 伊莎贝拉·瓦格纳 生态悲歌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侗族人民的精神堡垒,其特点主要体现为无指挥、多声部、无伴奏的大合唱。虽然侗族大歌已经唱响了法国巴黎的金色大厅,并随着非物质文化保护活动的推进也受到足够的重视,但随着侗歌原本生存环境的变化以及新时代文化的影响,侗族大歌的传承受到严重的考验。本文试图从保护“非遗”视角出发,关于如何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提出自己一点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侗族大歌 传承现状 发
期刊
摘要:近现代国画人物画的发展非常迅速,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这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可谓是百家争鸣。“85”新潮迄今的国画人物画创作构成现当代美术史最复杂、最重要的美术现象,它既是现代美术史的延续,又构成对现代美术史的超越,同时又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语境下进行着多元化的现代性探索。因此对现当代国画人物画的研究有助于对近现代多元化发展的认识,以及启发我们人物画创作思路的方向。 
期刊
摘要:2006年,赫哲族伊玛堪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伊玛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主要讨论非遗之后伊玛堪传承的实际情况与存在问题,为更好的传承发展伊玛堪提出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非遗之后 伊玛堪 问题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5-01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