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翔,1986年大学毕业,1994年开始经营普罗艺术公司,主营西方古典音乐唱片,现在是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厅堂版《牡丹亭》出品人。
时间:2008年1月
地点:北京,皇家粮仓咖啡厅
采访:老牧
说起皇家粮仓,很多北京人也不知道其准确位置。这座比六百年故宫年龄还大十岁的建筑,曾是明清两代皇家囤集粮食的仓库,虽历尽沧桑,却相对完整地幸存下来,并且还维持着旧貌。近年来,由于政府开始加大对古建筑的保护利用,这里已经成为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旅游景点和商业服务区,尤其是当这个叫王翔的人把昆剧《牡丹亭》搬进皇家粮仓以后,这座埋没在历史云烟中的古建筑,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商业文化: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这地方的?
王翔:2005年我开车从这里经过,完全被震撼了。有时跟别人说:这东西怎么就600年了,我觉得是凭空从地里长出来的东西。小时候骑自行车在这里穿来穿去的,只知道这是个仓库,前面是门市,从来没注意还有这么大体量的东西。你看,小时候觉得四合院很大,现在回去会觉得原来这院子怎么这么小啊?可像这么个庞然大物居然没有察觉到,很奇怪。
商业文化:北京的古建筑太多了,许多就在身边,一不留神就会错过,拆也就拆了。再加上原来有些古建筑被许多单位占用着,不容易被发现。其实这些建筑都很有特色。
王翔:对。一开始就觉得这个建筑比较奇特,因为在北京城很少有这样的建筑。这种建筑特别像明式建筑,因为在清代以前,建筑造型都是简约流畅,到清朝的时候,建筑就已经追求奢靡,开始繁复,怎么复杂怎么来,雕梁画栋啊,前庭后院啊,几乎是登峰造极。
商业文化:这粮仓是明朝的?
王翔:不是。北京建都是从元代开始,粮仓是元代修建起来的,叫元北太仓。后来朱元璋的儿子朱棣迁都北京,在修紫襟城之前先修粮仓。兵车未到粮草先行嘛!明朝人把元北太仓重新规划了一遍,在北太仓的基础上改建成适合明代要求的粮仓。我们推算,紫禁城是1420年竣工,粮仓于1409修建,只用了一年就改造完了,比紫禁城早10年完工。从元代到明清两朝,再到民国和1949年以后,粮仓见证了整个北京的历史。
商业文化:看这仓里的砖跟北京老城墙的差不多。
王翔:对,和长城的城砖是一样的规格。因为粮仓在封建社会是最重要的,是保证军事政治统治的命脉,所以粮仓修建成这种规格是有他的道理的。正因为是粮仓,所以没有寻求审美价值,而寻求的是实用价值,也就是储物。你看,这墙两米厚,冬暖夏凉,而且下面有排风口,可以进行循环式的空气对流,使得粮食不发霉,不生虫,不被蛀。我们进来快三年了,没见过一只耗子。
商业文化:600多年了,留下来就不容易。
王翔:现在很多人都注重自己私宅的家居风水。有个风水大师就在我们隔壁粮仓讲风水课。他说:一个建筑有自己的灵性,比如说,像这样一个建筑,和写字楼的一个空间是不一样的,它是顶天立地,独立于世的,经过600年的风风雨雨,24朝皇帝,加上民国、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它居然还站在那里,这就是灵性。要知道,像紫禁城、前门楼子,一般不会有人去拆,而这个旧粮仓,没有谁去刻意保护它,打仗的时候随便一个军长、师长来,都能把它拆了,而且说拆就拆。这是大师说的,也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
商业文化:北京城拆了那么多建筑,居然没拆这座仓库,本身就说明它有实用价值,你看,如果不是原来商业部门一直在利用这里的仓储功能,现在是什么样就很难说了。这也是一种缘分吧!
王翔:有道理。我们跟建筑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确实就是缘分。
商业文化:没有你05年的那次偶然发现,也就没有了现在的皇家粮仓,也就少了一种昆曲的表演形式。
王翔:哈,我跟这座粮仓还是很有缘分的。
商业文化:你这里是几号仓?
王翔:我们这个院里是18、19号仓。旁边还有一个仓是19号仓,是新的仓库,当时是一商局百货批发仓库自己编的号,编号不太规范。实际上这院里就9个老仓,包括我们这两个仓。
商业文化:毕竟是600多年的老建筑了,改造起来很麻烦吧?
王翔:我们这两个仓是保持得比较完好的两个。当时接手这个仓首先考虑的是安全,请建筑专家看过,还请林业局测试过木头的承重能力。建筑已经600年了,树龄已经1000年了,测完之后才知道是危房。这关系到人的安全问题,很重要。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加固,怎么加固?而且还要体现仓的原貌?于是用了很多玻璃,打开灯之后可以看见另一个空间。还做了一个天井,十分通透,能够感受到举架的高度,这种空间感和恢宏感,能把粮仓的原貌维系住。
商业文化:这样做在使用面积上很吃亏的。
王翔:对,粮仓现在是市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归属单位是北京市文物局,使用者还是北京一商局,现在叫一商集团。他们按建筑平米租给我们,租的时候我们就非常吃亏,因为这墙有两米厚,这一转圈,500平米的一个仓库就变成300平米了。当时我就跟他们商量,能不能在这里面起一个二层,扩展一下可利用的面积,这样才做了一些调整。现在看来,整个改建还是比较成功的。
商业文化:一开始就想做昆曲吗?
王翔:没有。一开始是考虑把他做成古典音乐,我是做古典音乐的,也有自己的杂志,叫《留声机》,从英国拿的版权,是英国从1923年创刊的古典音乐杂志。原来想把这里做成一个《留声机》视听中心。事实证明我当时过于理想化了,因为听音乐的人都是比较闲的人,闲的人未必是有钱人。
商业文化:你在粮仓的投入巨大,指望音乐发烧友的消费来获得回报很难,也不太对路子。
王翔:是啊,后来我们就开始改造。一个是会所,另外一个改造成公共使用的多功能空间。比如说会议、展览、发布会、庆功宴。我们认为,粮仓有它特殊的文化价值,希望它能体现富足与丰收,是vip可以选择的一个场地。后来就变成了这样一个格局。
商业文化:后来就选择了昆曲?
王翔:也有一个过程。如果没有自己的表演项目,这个场地始终跟一个物流方似的,这不是我们想干的。我们毕竟是一个文化公司,所以就继续寻找项目。原来我想做一个爵士音乐会,或者室内音乐会。也完全可以做。包括今年我们做了12场室内音乐会,还要再做12场爵士音乐会。意大利使馆、德国使馆,还有一些北欧丹麦的使馆,他们有很多非常优秀的爵士艺术家,来中国的时候也可以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演出。
商业文化:那你怎么又接触到昆曲了?
王翔:那是2006年6月,在民族宫礼堂举办的一个中国遗产日的晚会上,我第一次看昆曲,是《京梦》,也是《牡丹亭》当中的一折。看了之后触动很大。中国的传统戏曲不是我们所想象的老朽、破败,还是有惊艳之美的。回来之后我就开始研究《牡丹亭》,研究昆曲,发现昆曲跟皇家粮仓有很多契合的地方,比如在时间上,昆曲也是元末明初,有600多年历史,粮仓是1409年永乐年间,到现在接近600年。这不能说是纯粹的巧合。
商业文化:昆曲是阳春白雪,过去都是文人雅士看的,太小众了。
王翔:是的,太雅了。昆曲没有办法普及,是因为太曲高和寡了。昆曲都不属于小资,而是大资,而且是大资当中的顶尖。为什么呢?因为像中国历代的科举考试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通过科举拿状元、榜眼、探花,造成了大官人就是大文人,大文人就是大官人。这些人绝对是有修养的,也因为有官位,就有经济基础,才有这种消费的基本条件和这种层面的品位。
商业文化:昆曲其实是比较私人的。
王翔:是啊。你看江南园林,造园林光看风景是不行的,还得畜养家班,给老爷唱戏。唱的这些戏呢,有可能是老爷写的本,老爷填的曲,老爷玩的东西。而且跟老爷交往的这些朋友,也都是当地名仕,那绝对都是社会名流。他们看昆曲的时候,什么是似水流年,什么是姹紫嫣红……这里面的学问太深了!
商业文化:当年昆曲是在江南的私家园林里以家班形式发展起来的,皇家粮仓的《牡丹亭》也是类似家班的演出形式。
王翔:厅堂版《牡丹亭》就是要回归传统,以家班的演出形式展现昆曲,最具有原真特色。而且,家班的表演形式与皇家粮仓的氛围最吻合,比较协调。
商业文化:但家班的演出形式对演员的要求也更高。
王翔:当然。厅堂版《牡丹亭》的演出班底是以苏州昆剧院为主,演出过程中没有麦克风,由乐师现场演奏,演员全靠嗓子和身段来表演,演唱分贝起码要提高一倍。演员就在观众中表演,水袖几乎可以打到观众鼻尖,演出中出现的一点纰漏都一目了然。
商业文化:你请昆曲演员来演出,请林兆华来导演,可林兆华是话剧导演,而且还是先锋意识很强的导演,这好像有点不伦不类。
王翔:不仅是林导,我们厅堂版《牡丹亭》的导演还有汪世瑜,他是著名的昆曲艺术家。俞振飞之后就是他了,当然还有上海蔡振仁先生,都是属于大师级的人物,我们叫人间国宝。
商业文化:两位导演,一个是戏剧名导,一位是戏曲名家,看得出,你是在追求另外的一种艺术效果。
王翔:哈哈,准确说,我是由于追求商业而陷入文化泥潭的。反正是要表现出差异性。你看,《牡丹亭》有多个版本,怎么才能创造另外一种审美机制,或者说,怎么才能用更独特的形式来表现汤显祖老先生的《牡丹亭》?琢磨这些,人就完全变了,变得越来越痴迷。
商业文化:你的想法跟导演有冲突吗?
王翔:那得共同探讨,因为我想做的既不是戏剧,也不是纯粹的戏曲,而是戏剧和戏曲的组成。
商业文化:实际上你是在做一个产品。
王翔:对啊,现在是商品社会,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化就是一种商品或者一种产品。而文化作为一种商品出品,就不应该完全听导演的,也不应该完全听某一个大牌主演的,应该听出品人的。当然,出品人不应该只有商业的判断力,而没有一个审美的标准。如果你审美标准不行,老去强奸大导演和大演员的创意,结果就是,你出的那些东西就狗屁不是。
商业文化:两位导演的合作顺利吗?
王翔:挺好的。当然,把这两个人拉在一起,这里头的功夫就比较大。因为他们俩一见面,互相都特别尊重。这个说:唉呀,汪老先生!那个说:哎呀,林先生!实际上,他们两个都有些不以为然。
商业文化:他们俩是错位的。
王翔:比如林老师说:我不懂戏,这得听汪先生的;汪先生又说:您是大导,我们得听您的。但是在合作过程当中,就出现了一些矛盾,当然这些矛盾都是很微妙的那些。怎么能够把他们纠集在一起,然后融合成一种符合出品人要求的一种结果?
商业文化:你的决策相当关键。
王翔:而且还要有技巧。
商业文化:艺术家在他有感觉的时候都很固执。
王翔:艺术家是很认真的。没有这两位老先生,这部戏也成功不了。他们很细致,从给演员说戏,从整个戏曲的角度给演员抠戏,都能从老艺术家身上感受到不少东西。
商业文化:把昆曲搬进粮仓需要创意,尤其看你这里的结构,应该说是从未有过的舞台形式。
王翔:是啊,戏曲从民国以来都是“两门帘一挑出来了,一挑门帘又下去了,上抬口下抬口”嘛!你说这粮仓怎么唱呀?八根大柱子,中间一处。这空间怎么用?这是下了功夫,费了脑筋的。
商业文化:任何舞台规划都不能和粮仓抗衡。
王翔:没错,粮仓不可改变。不仅是因为这是文物,还因为这里的艺术魅力就在这些柱子上、墙面上,这些东西是根本抗衡不了的。怎么办?你就得尊重它,只有当他变成背景的时候,你戏里的神和魂以及精神核心的东西就找着了。所以经过很多曲折、反复和周折,大家甚至有一些争论,最后有一个这样的结果是殊途同归了。
商业文化:这段经历大概有多少时间呢?
王翔:两三个月吧。
商业文化:时间不算长啊!
王翔:还算顺利吧。因为组班子之后一直在苏州排戏,北京这边就琢磨这空间怎么用。等这个戏排得差不多了,把所有演员都装到仓里以后,我们的考虑也基本成熟了。当然这期间又发现出了很多问题,然后又重新来。最煎熬人的是首演前的二十天,林老师、旺老师加上我们整个剧组,没日没黑的滚了二十天,因为不只是单单的唱戏就完了,还有灯光,空间安排。
商业文化:皇家粮仓已经有一些品牌影响力了,吸引了不少名流和知名企业来这里欣赏昆曲,这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王翔:还不够。文化产业需要相对稳定又不断更新的机制,文化产品也需要稳定的落脚点,同时又要体现艺术特征以及文化的差异性。我们还有许多想法,或者说是创意,需要在探索中实现。
商业文化:相信能够一一实现!
王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