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阶段,教师有意或无意的言行对学生的伤害还是存在的,这种熟视无睹的现象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为人师表,持之以恒,在细微之处和临危之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好榜样。
关键词:教师;不良言行;小学生心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往往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影响学生。教师每天和学生生活在一起,是学生重要的观察学习对象。课堂上,学生在认真观察着老师,从老师那学到各种技能;课堂外,学生还是观察着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小学是人生开始教育的起点,是一个人进行社会化的必需过程。小学教师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没有自主的意识,主要是向老师模仿学习,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言行的标准,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久就会成为学生做人、做事的准则。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真正确立起“学生是主体”的意识,对学生少一点埋怨,多一点关心,少一些斥责,多一些鼓励,尊重爱护学生,融洽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情感,别让自己的不良言行伤了学生的心。
教师不良言行造成学生心理伤害的事件,从伤害的成因来看有不重事实,胡乱猜测;不顾场合,乱摆事实;随心所欲,宽严无度;粗言秽语等几种。
一、 主觀臆断的言行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有一女生,从小就喜欢听大人讲故事,上学后喜欢自己读一些课外书。一向作文很好,曾经很喜欢作文课,在每次的作文课上,这个学生的作文都被选在范读之列,可惜每次等老师开始读这位学生的作文时,下课铃就响了。突然又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老师先常规地念了优秀作文的名单,接着就开始读被选中学生的文章了,第一个读的就是她的作文,文章写得很优美,文笔流畅,且引用了一个小故事。这个小女孩一直坐得笔直,昂首挺胸,显然是等着老师的点评。文章读完了,可老师的点评是“抄袭”!这个学生当场就站起来说,“那不是抄的,是自己写的!”但老师没有理会。这个女生当时就窘迫地无地自容,因为全班五十多个人都齐刷唰地把目光投向了她,她说她恨不得钻到地下……回到家她哭了一场。从那以后她对作文慢慢没有了兴趣,由原来对作文的写出来变成了对作文的一句句“挤出来”。
看完这个故事,我想了很多。对学生严格要求固然很好,但作为教师不要轻易给一个学生下结论,否则就会不经意地伤害一个学生,甚至是毁掉一个学生,这对学生的正常发展很不利。上述那位语文老师,如果在讲评之前,找那个学生了解一下情况,也不至于因为她不经意的一次点评,而扼杀了一棵幼苗的正常生长。
二、 不顾场合的言行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经验不足的老师往往抓住学生确实存在的一些“问题”,不顾场合,公开“示众”,还以为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殊不知,当众出丑的做法,会极大地刺伤学生的自尊心,极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记得有一名学生,他的数学成绩在班上可以说是名列前茅,但由于偏科,他的语文成绩总上不去,而且还不爱上语文课,特别怕作文。有一次,他的作文又没写好,让写四百字左右的作文,他只写了一百字都不到,而且字迹潦草。语文老师大为生气,当着全班学生的面骂他:“你要是能考上初中,我手板心里煎鱼给你吃!”这个学生虽说当场没反抗,但从此以后沉默寡言,很少看到他开心的笑脸。几年后的一天,说起小学时候的故事,他仍然记忆犹新,他说:他恨语文老师,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语文老师那天对他的羞辱。如果那位语文老师单独把那位学生留下来谈一谈,帮他找找学不好语文的原因,给他讲讲怎样写作文,并多给这位学生一些关心和帮助,多多鼓励他,又会是什么结果呢?
三、 宽严无度的言行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有些老师对班级中出现的违纪处理无章可循,随心所欲。对一些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的过失行为,放纵自流,让这些学生感到老师不管他们,歧视他们,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尊,给学生的心灵造成创伤。
一次,六年级一班的班长小平和班里成绩和表现都不太好的几位同学在教室里玩纸牌。班主任老师把他们叫到办公室,逐个批评:“小平,你是班长,也跟他们这种学生在一起,这还了得,放学后叫你爸、妈来学一趟!小强,想不想做好学生就看你自己了,以后注意点,再不像话,就把你交给学校处分。”这样的处理,宽严不一,随心所欲,反差极大。这种教育管理极易造成师生对立,很难让学生接受,造成多学生心理的伤害。
四、 粗言秽语的批评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我们不难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老师在给孩子讲题时,有的孩子反应有些迟缓,再加上老师脾气有些急躁,就会听到老师说:“你怎么这么笨?给你讲了几遍了,你还听不懂,真是比猪还笨!”于是,孩子便委屈地哭了起来,这时要让他再去做题,他大脑里一定只想着老师对他的批评和他的委曲,其他什么也不知道。这样不但刚才费力讲的学生一点没听懂,以后你讲什么他也一定听不进去,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批评是必要的措施,但是绝对不是挖苦和讽刺,一个教师无意的话语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一句鼓励和支持的话语,可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句讥讽的嘲笑,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本来有前途的学生半途而废。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谨小慎微,对自己的行为和语言要慎重思考,一旦发现了过失,就应及时向学生解释说明,解除学生的心理阴影,让学生朝着健康的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2]张延权.21世纪班主任工作案例[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1.
[3]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刘畅,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关键词:教师;不良言行;小学生心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往往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影响学生。教师每天和学生生活在一起,是学生重要的观察学习对象。课堂上,学生在认真观察着老师,从老师那学到各种技能;课堂外,学生还是观察着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小学是人生开始教育的起点,是一个人进行社会化的必需过程。小学教师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没有自主的意识,主要是向老师模仿学习,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言行的标准,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久就会成为学生做人、做事的准则。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真正确立起“学生是主体”的意识,对学生少一点埋怨,多一点关心,少一些斥责,多一些鼓励,尊重爱护学生,融洽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情感,别让自己的不良言行伤了学生的心。
教师不良言行造成学生心理伤害的事件,从伤害的成因来看有不重事实,胡乱猜测;不顾场合,乱摆事实;随心所欲,宽严无度;粗言秽语等几种。
一、 主觀臆断的言行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有一女生,从小就喜欢听大人讲故事,上学后喜欢自己读一些课外书。一向作文很好,曾经很喜欢作文课,在每次的作文课上,这个学生的作文都被选在范读之列,可惜每次等老师开始读这位学生的作文时,下课铃就响了。突然又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老师先常规地念了优秀作文的名单,接着就开始读被选中学生的文章了,第一个读的就是她的作文,文章写得很优美,文笔流畅,且引用了一个小故事。这个小女孩一直坐得笔直,昂首挺胸,显然是等着老师的点评。文章读完了,可老师的点评是“抄袭”!这个学生当场就站起来说,“那不是抄的,是自己写的!”但老师没有理会。这个女生当时就窘迫地无地自容,因为全班五十多个人都齐刷唰地把目光投向了她,她说她恨不得钻到地下……回到家她哭了一场。从那以后她对作文慢慢没有了兴趣,由原来对作文的写出来变成了对作文的一句句“挤出来”。
看完这个故事,我想了很多。对学生严格要求固然很好,但作为教师不要轻易给一个学生下结论,否则就会不经意地伤害一个学生,甚至是毁掉一个学生,这对学生的正常发展很不利。上述那位语文老师,如果在讲评之前,找那个学生了解一下情况,也不至于因为她不经意的一次点评,而扼杀了一棵幼苗的正常生长。
二、 不顾场合的言行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经验不足的老师往往抓住学生确实存在的一些“问题”,不顾场合,公开“示众”,还以为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殊不知,当众出丑的做法,会极大地刺伤学生的自尊心,极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记得有一名学生,他的数学成绩在班上可以说是名列前茅,但由于偏科,他的语文成绩总上不去,而且还不爱上语文课,特别怕作文。有一次,他的作文又没写好,让写四百字左右的作文,他只写了一百字都不到,而且字迹潦草。语文老师大为生气,当着全班学生的面骂他:“你要是能考上初中,我手板心里煎鱼给你吃!”这个学生虽说当场没反抗,但从此以后沉默寡言,很少看到他开心的笑脸。几年后的一天,说起小学时候的故事,他仍然记忆犹新,他说:他恨语文老师,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语文老师那天对他的羞辱。如果那位语文老师单独把那位学生留下来谈一谈,帮他找找学不好语文的原因,给他讲讲怎样写作文,并多给这位学生一些关心和帮助,多多鼓励他,又会是什么结果呢?
三、 宽严无度的言行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有些老师对班级中出现的违纪处理无章可循,随心所欲。对一些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的过失行为,放纵自流,让这些学生感到老师不管他们,歧视他们,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尊,给学生的心灵造成创伤。
一次,六年级一班的班长小平和班里成绩和表现都不太好的几位同学在教室里玩纸牌。班主任老师把他们叫到办公室,逐个批评:“小平,你是班长,也跟他们这种学生在一起,这还了得,放学后叫你爸、妈来学一趟!小强,想不想做好学生就看你自己了,以后注意点,再不像话,就把你交给学校处分。”这样的处理,宽严不一,随心所欲,反差极大。这种教育管理极易造成师生对立,很难让学生接受,造成多学生心理的伤害。
四、 粗言秽语的批评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我们不难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老师在给孩子讲题时,有的孩子反应有些迟缓,再加上老师脾气有些急躁,就会听到老师说:“你怎么这么笨?给你讲了几遍了,你还听不懂,真是比猪还笨!”于是,孩子便委屈地哭了起来,这时要让他再去做题,他大脑里一定只想着老师对他的批评和他的委曲,其他什么也不知道。这样不但刚才费力讲的学生一点没听懂,以后你讲什么他也一定听不进去,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批评是必要的措施,但是绝对不是挖苦和讽刺,一个教师无意的话语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一句鼓励和支持的话语,可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句讥讽的嘲笑,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本来有前途的学生半途而废。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谨小慎微,对自己的行为和语言要慎重思考,一旦发现了过失,就应及时向学生解释说明,解除学生的心理阴影,让学生朝着健康的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2]张延权.21世纪班主任工作案例[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1.
[3]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刘畅,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