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与很多有趣的人结缘,继而成了朋友。
有制作3D打印机的上海青岛人陈正翔、做家用风力发电机的德国人simon、在家生育宝宝并食生的广东人蒲蒲、成都的自酿啤酒师王睿、50多岁用几个集装箱过上田园生活的北京人牛健、在家读书的13岁济南天才少年……每位朋友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而在这些有趣的人里,小周一家,最值得先来细说一番。
三年前,小周夫妇带着7岁的女儿从北京二环内搬到昌平区的一处小小的村庄,开始了新生活。初到村里的时候,他们与另一个家庭合租了院子。
由于家里的书太多,夫妻索性另外租下一个老宅用于藏书和卖书,取名“一本”。两年后,身为设计师的爸爸租下一处独院,重新设计翻盖,家与书店终于合二为一。
他们的新家室外是一个种菜的小院,也是秋千和小狗“圣诞”的家,院子里还搭建一个二层的观星塔楼。室内建了开放式厨房,多功能客厅、卧室、衣物间、储藏室一应俱全,并错落有致地摆放一家人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杂货。
客厅里三面巨大的天窗,让屋里光线好得不像话,每天清晨阳光便从头顶洒下,柔和温暖。他们的新家几乎成了村里一景,常有人来参观。也有人请爸爸帮忙设计或出主意。他也从不拒绝,总是乐呵呵地去帮忙。
村里一天的节奏缓慢但简单规律,妈妈六点起床为家人准备爱心早餐,爸爸生起壁炉,早餐后送孩子去村里的学校上学,然后夫妻二人静静地享用一杯“一本牌”手冲咖啡,晒晒太阳、读一本书。爸爸九点半出发去城里上班。妈妈则在家练练字、做做衣服,和村里华德福学校的学生家长团购生活物资或一起烘焙和插花。时不时有家长串门,喝一杯茶,品尝妈妈和女儿一起制作的饼干和有机草莓酱。女儿最喜欢做草莓酱了,她在咕嘟咕嘟的小锅里缓慢地搅动越来越稠的草莓酱汁,非常有耐心。草莓酱制作完毕,再将它们用玻璃瓶子装好。每个玻璃瓶都有女儿亲手绘制的说明书,充满童趣。夜晚,妈妈会准时为一家人准备好晚餐,共同结束简单和充实的一天。
他们在自家小院里播种了一些香料和应季的果蔬,部分食材来源于村子周围的有机大棚,而最大一部分的生活必需品是依靠家长的团购组织和二手微信群实现的,它不仅使生活成本降低,通过互助也让家长间的交流变得密切。
平日里,小村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南山华德福学校了,这也是村庄最有魅力的所在。学校组织孩子在果园里学习与自然的交流,与传统教育模式有着巨大的差异。他们开设了木工课、手工课、吉他课、游戏课以及农耕教育。
南山华德福不仅有小学,还开办了幼儿园,并且正在积极筹备初高中。去年,辛庄师范成立,旨在为未来的南山华德福初高中培养老师。在村镇里当老师的收入不是特别高,但这里的老师对教育事业有着强烈的信仰以及使命感。小周给我举了个例子,南山华德福的音乐老师已经把全部诗经谱上了曲子。家长们的文化水平也很高,有数学硕士、公务员、导演、媒体工作者,等等,一部分家长成为兼职老师,带着孩子们做糍粑、豆腐、汉服。小周还曾带着孩子们做陶器。
每当学期结束,学校并不安排传统的考试制度,而是为孩子们举办展览或者演出。我看过二年级学生的作品展示,每一位学生都会自己设计制作万年历,他们通过拼贴松针、大米或者石子来表达对“十、百、千”的认知,这些表达十分直接,而不是概念性的。学生们不应试,无成绩,老师会通过书信告知家长学生的情况。学校重视孩子的动手能力、卫生习惯的培养、注重品行,而这种品行并不是通过制度来约束,而是环境塑造的。
每到周末,村里热闹异常。家长们的朋友从城市涌进小村,村中仅有的两家馆子坐满了熟客,总有认识的人来了去了,好像一桌巨大的流水家宴。孩子们走街串巷,去各家做客,或者干脆在小巷里撒欢奔跑。
在我眼里,这里是一个逐渐生长起来的共识社区。所有的家长都以中国文化为共识聚到一起。随着学校对孩子六年间的培养,家长们越来越团结。他们爱上这片土地,并扎根于此。越来越多有共识的人加入进来,让小小的村庄的生命力变得更强大。
目前国内有许多小型教育团体,如华德福、蒙氏教育、各类读经班、家庭课堂、基督教学堂等。以此为起点,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村民出现。
如同鲁道夫·斯坦纳所描述:“这些人为自己也在为别人做一些适用的东西,他们并不是生活的门外汉,也不是人群中的孤独者,而是以一种合群的、富有艺术感的方式去生活,去建立与他人的关系,使生命变得丰富和充实。”
有制作3D打印机的上海青岛人陈正翔、做家用风力发电机的德国人simon、在家生育宝宝并食生的广东人蒲蒲、成都的自酿啤酒师王睿、50多岁用几个集装箱过上田园生活的北京人牛健、在家读书的13岁济南天才少年……每位朋友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而在这些有趣的人里,小周一家,最值得先来细说一番。
三年前,小周夫妇带着7岁的女儿从北京二环内搬到昌平区的一处小小的村庄,开始了新生活。初到村里的时候,他们与另一个家庭合租了院子。
由于家里的书太多,夫妻索性另外租下一个老宅用于藏书和卖书,取名“一本”。两年后,身为设计师的爸爸租下一处独院,重新设计翻盖,家与书店终于合二为一。
他们的新家室外是一个种菜的小院,也是秋千和小狗“圣诞”的家,院子里还搭建一个二层的观星塔楼。室内建了开放式厨房,多功能客厅、卧室、衣物间、储藏室一应俱全,并错落有致地摆放一家人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杂货。
客厅里三面巨大的天窗,让屋里光线好得不像话,每天清晨阳光便从头顶洒下,柔和温暖。他们的新家几乎成了村里一景,常有人来参观。也有人请爸爸帮忙设计或出主意。他也从不拒绝,总是乐呵呵地去帮忙。
村里一天的节奏缓慢但简单规律,妈妈六点起床为家人准备爱心早餐,爸爸生起壁炉,早餐后送孩子去村里的学校上学,然后夫妻二人静静地享用一杯“一本牌”手冲咖啡,晒晒太阳、读一本书。爸爸九点半出发去城里上班。妈妈则在家练练字、做做衣服,和村里华德福学校的学生家长团购生活物资或一起烘焙和插花。时不时有家长串门,喝一杯茶,品尝妈妈和女儿一起制作的饼干和有机草莓酱。女儿最喜欢做草莓酱了,她在咕嘟咕嘟的小锅里缓慢地搅动越来越稠的草莓酱汁,非常有耐心。草莓酱制作完毕,再将它们用玻璃瓶子装好。每个玻璃瓶都有女儿亲手绘制的说明书,充满童趣。夜晚,妈妈会准时为一家人准备好晚餐,共同结束简单和充实的一天。
他们在自家小院里播种了一些香料和应季的果蔬,部分食材来源于村子周围的有机大棚,而最大一部分的生活必需品是依靠家长的团购组织和二手微信群实现的,它不仅使生活成本降低,通过互助也让家长间的交流变得密切。
平日里,小村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南山华德福学校了,这也是村庄最有魅力的所在。学校组织孩子在果园里学习与自然的交流,与传统教育模式有着巨大的差异。他们开设了木工课、手工课、吉他课、游戏课以及农耕教育。
南山华德福不仅有小学,还开办了幼儿园,并且正在积极筹备初高中。去年,辛庄师范成立,旨在为未来的南山华德福初高中培养老师。在村镇里当老师的收入不是特别高,但这里的老师对教育事业有着强烈的信仰以及使命感。小周给我举了个例子,南山华德福的音乐老师已经把全部诗经谱上了曲子。家长们的文化水平也很高,有数学硕士、公务员、导演、媒体工作者,等等,一部分家长成为兼职老师,带着孩子们做糍粑、豆腐、汉服。小周还曾带着孩子们做陶器。
每当学期结束,学校并不安排传统的考试制度,而是为孩子们举办展览或者演出。我看过二年级学生的作品展示,每一位学生都会自己设计制作万年历,他们通过拼贴松针、大米或者石子来表达对“十、百、千”的认知,这些表达十分直接,而不是概念性的。学生们不应试,无成绩,老师会通过书信告知家长学生的情况。学校重视孩子的动手能力、卫生习惯的培养、注重品行,而这种品行并不是通过制度来约束,而是环境塑造的。
每到周末,村里热闹异常。家长们的朋友从城市涌进小村,村中仅有的两家馆子坐满了熟客,总有认识的人来了去了,好像一桌巨大的流水家宴。孩子们走街串巷,去各家做客,或者干脆在小巷里撒欢奔跑。
在我眼里,这里是一个逐渐生长起来的共识社区。所有的家长都以中国文化为共识聚到一起。随着学校对孩子六年间的培养,家长们越来越团结。他们爱上这片土地,并扎根于此。越来越多有共识的人加入进来,让小小的村庄的生命力变得更强大。
目前国内有许多小型教育团体,如华德福、蒙氏教育、各类读经班、家庭课堂、基督教学堂等。以此为起点,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村民出现。
如同鲁道夫·斯坦纳所描述:“这些人为自己也在为别人做一些适用的东西,他们并不是生活的门外汉,也不是人群中的孤独者,而是以一种合群的、富有艺术感的方式去生活,去建立与他人的关系,使生命变得丰富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