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辽宁和谐社会进程中,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所引发的矛盾如果被激化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新闻传媒自身宣导抚慰功能的发挥,可以及时疏导公众的不良情绪,使社会群体趋于稳定。虽然辽宁地区的新闻媒体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媒体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媒体社会责任不断增加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关键词:宣导抚慰;社会和谐;公共情绪;社会责任
引言
信息和传播技术的高速发达,使得传媒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其所具有的舆论监督、舆论引导、文化传承功能,传媒的宣导抚慰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传媒可以传授知识,指导人们的行动,可以解释信息,也可以引导受众做出判断和决定,还能够动员、说服、激励和鼓舞广大民众同心同德、克服困难 ,实现社会改革的目标。在自然灾害频出、人为过失不断、社会稳定日益受到挑战的今天,研究传媒对公共情绪的影响,特别是传媒如何趋利避害,如何发挥好其对公共情绪的宣导抚慰功能,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引导舆论方向、抚慰公众情绪和稳定社会环境,以及构建辽宁“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宣泄、引导、抚慰
在大众传播时代,新闻媒体是把双刃剑,其职责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矛盾的化解。当社会中存在着的问题没有妥善解决前,受众的消息途径多样化,一些错误信息对受众的诱导,和受众自身的错误猜测,甚至一些谣言的传播,都会加剧社会矛盾[1]。为了避免公众情绪中的不良情绪的增加,新闻媒体出于自身社会责任的制约,需要及时发挥其宣导抚慰功能。通过媒体的正确可靠信息的发布,可以对受众的公共情绪起到疏导的作用,并且对于不良情绪有着遏制的作用。
1. 宣泄。现代媒体技术,已经很好地建立了这样一个平台,人们增加了许多发表自己言论宣泄自己情绪的窗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当社会不提供这样一个宣泄的窗口的时候,公众的情绪并没有减弱或消失,而是不断增强。在表面的风平浪静下,公众的情绪犹如暗涌集聚,最终会如火山爆发喷涌出来。所以宣泄是一种受众的心理需要。但是,虽然很多公众情绪在可以得到宣泄的情况下被减弱了其影响力,但是仍有一些由于观点的模糊等因素而长期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宣泄的平台在某种程度上恰好又成了其蔓延滋生的土壤和有利条件,此时还需要传媒的正确引导。
2. 引导。新闻传媒要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事件,增强事件的透明度,让人们及时了解事实真相。既要防止对事件的误导、夸大,也要防止传媒对事件非理性的判断和片面的炒作。要让“公开的秘密”成为准确的报道,澄清事实真相,用大道消息堵住小道消息,阻止谣言的传播,从而消除人们的恐慌心理,有利于人心安定和社会。媒体由于其充分的信息量应该具有一定敏锐观察的能力和前瞻性。所以此时媒体更应该去主动的引导这种公共情绪的发展方向,从而尽可能减少其危害的渐进过程。
3. 抚慰。媒体的抚慰功能简而言之即给公众心理的安慰作用。在事件得到引导的过程中,由于公众主观的原因和传播方式等客观原因的限制,肯定会造成许多误解和扭曲,这些误解和扭曲可能只是少部分的公众。这个时候媒体的抚慰功能就是减少或清除这些心理遗留的影响。以上只是针对单个事件的发展来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媒体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有意无意起着启发公众的作用。公众的情绪被这种广泛而深入的报道所引导,并最终产生关注和行动上的道义援助[2]。
二、建设辽宁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现存问题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任务中,辽宁也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繁荣经济发展的使命。辽宁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社会的和谐与否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任务的成败。
在建设辽宁和谐社会进程中,存在着一些急于缓解的矛盾,从宏观角度看,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大型企业的比重是比较大的。由于企业改革而造成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是一直以来都存在的问题。媒体对下岗职工生活困难的关注和对其再就业培训的引导,对缩小下岗职工的心理落差,调节再就业心态发挥了一定作用。众所周知,辽宁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里现存着大量农民工,这部分群体涌入城市寻找就业的机会,随之而来的诸如农民工的生存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农民工子女的上学择校的大额借读费问题等诸多问题也长期困扰着辽宁。短期内对这些矛盾的缓解是至关重要的,媒体对农民工生活状态的报道揭露,可以唤起大家对他们的关注和理解,而消除对他们的存有的偏见和歧视。另外还有城市棚户区的改造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建设和谐社会是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是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它的宗旨在于体现社会和谐、有序、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一个社会要和谐,就必须使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生活有保障、发展有后劲,从而达到人际关系协调、人们安居乐业、社会风气淳朴、社会秩序井然的状态。
从微观角度来看,社会不和谐因素中人们心理的变化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包括人的自我心理的和谐。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人的自我心理的和谐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社会心理学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4]。信息时代社会整体的快速发展,收入水平的参差不齐,财富覆盖率的不平衡,导致某些人的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社会某些不正当风气的盛行,使得这部分人的价值观发生改变,盲目的攀比和求富心理直接导致人们的生活中的不和谐。人们对金钱的崇拜,让原本脆弱的人际关系岌岌可危。为了满足自己物质欲望,可以不择手段,人际关系的淡漠和金钱化,使得原来稳定的感情关系变得动荡。社会离婚率的上升和择偶标准的金钱化就是两个鲜明的现象[5]。
三、 新闻媒体在构建辽宁和谐社会中怎样更好的发挥自身的宣导抚慰功能
传媒的抚慰功能主要体现在它可以释放公众消极的破坏性能量。置身于传媒之中 ,接受传媒的熏陶 ,人们原有的不良情绪可以得到宣泄 ,从而调整了自己 ,达到心理平衡。有学者认为,看电视类似于做梦 ,可以释放压抑的能量 ,让不为社会规则所接纳的各种原始冲动都在电视屏幕前得到消解 ,使情感得到释放[3]。近来在辽宁卫视生活时尚频道播出的《心灵花园》节目是一档探讨都市人情感问题的谈话类节目,以“讲述都市真实的情感故事”为主线,通过加入心理、社会等学科的深入分析和讨论,在真实故事的基础上为观众提供现实生活的指导,引导人们面对生活困境和心理疾患做出智慧的选择,充分体现了媒体对于大众心理的宣导抚慰。人们生活中遇到的许多情感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自我心理上的不平衡。许多离婚案例都是因为夫妻双方感情的沟通的减少,《心灵花园》这类情感类节目给与了当事人情感宣泄的机会,把心理不平衡的原因说出来,然后由专家提出适当的建议,进行疏导。在疏导的过程中,专家的经验阅历都是对当事人情感上的一种抚慰。节目通过对个体案例的剖析,播出后会引起社会上一部份群体的情感共鸣,人们从节目现场找到自己的生活中的影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者强化自己原有的正确价值观念。
媒体不断的对自身传播方式的改进,在如何充分发挥宣导抚慰功能方面,也有了很多的新认识,民生新闻就是成果之一。民生新闻类节目通过经常地、连续不断的报道,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使上层的方针政策为群众所掌握,同时又能使基层群众的意愿、意见和建议为上层所了解,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2006年中的一期辽宁新闻中,曾报道了辽宁的棚户区改造问题,辽宁省共拆除棚户房1212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1931.5万平方米,改善了34.5万户、120万棚户区居民的住房条件,提前完成了全省5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有力地推进了和谐辽宁的建设。但是在棚户区改造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由于上下级协调中的断层,导致了某些工程的“晚点”,确实给待拆迁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其中的某些居民情绪比较激动,做出了一些过激行为,针对这种现象,省内的一些媒体给予了及时报道,沟通了上下级的想法,缓解了矛盾,避免了更大冲突的发生。
在辽宁的传媒中,沈阳的《直播生活》可谓是民生新闻的一个代表。经常收看这个节目的人会发现,《直播生活》中的大部分镜头都给了普通老百姓,诸如谁家的水管漏水、谁家的暖气不热等等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大家从节目中看到的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事。但是,老百姓都会为这些不起眼的小事着急上火,甚至起冲突。比如去年《直播生活》报道的沈阳某小学校的教学楼占用问题,家长们心急火燎,学生们没有地方上课,或者好几个班级挤在一间教室,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后来发展到有些家长聚集在校门口静坐,社会治安受到了影响,这个时候,沈阳媒体及时的参与进来,通过传媒自己的优势,和学校所在区的教育局进行了沟通,虽然节目播出时候,没有完全解决问题,但是媒体的介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向老百姓说明清楚了,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老百姓的激动情绪。
四、 新闻媒体宣导抚慰功能发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媒体应该是自由而负责的,媒体行为应该以社会责任为规范,使媒体成为社会公器。媒体的宣导抚慰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媒体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有着很大的关系。传媒应该自觉地担负起自己的社会道义 ,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我们不否认媒体也有其价值取向,例如商业利益。在传媒已经深度进入市场的今天 ,传媒自身容易在物质利益、经济利益的诱惑下迷失。为了物质利益而淡化甚至失去了对理性和道义的追求 。所以媒体一定要固守自己作为优秀文化传承者的操守 ,始终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提供充满科学精神和较高文化知识品味的信息,为受众营造一个健康的精神家园。不能一味的追求高的收视率,而故意渲染新闻中某些庸俗搞笑的内容,光图场面豪华 ,不顾风尚格调;在诱人的商业利益面前 ,一味地媚俗讨好夸,损害了新闻宣传中的真实性原则。
传媒对公众情绪的宣导抚慰功能的终极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大众传媒作为社会危机的调节器在帮助危机中的民众树立正确的心态 减缓并摆脱焦虑与不安的折磨,唤起他们内心的自信等方面发挥了它自身的影响力,新闻舆论通过调节、协调、沟通、疏导化解社会矛盾, 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影响群众, 引导群众,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人们的激励引导作用, 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把各种不同阶层人们的意志、思想统一起来, 规范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公共情绪的产生本身也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 ,从宏观上对媒体宣导抚慰功能的研究更应该考虑媒体和社会及公众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在舆论引导方面 ,媒体的作用不仅是“反映 ”、“传达 ”,更应该是能动的做出有意义的评价 ,以自身的立场和观点影响公众的立场和观点 "。总之,传媒对公共情绪的宣传引导功能是传媒的众多功能中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此功能发挥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健. 传媒对公共情绪宣导抚慰功能的研究设计[ J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 (1) : 111-116.
[2]濮端华. 构建应对公共安全危机的舆论调控机制[ J ]. 新闻实践, 2005 (2) : 22-221
[3]樊浩. 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 J ]. 新闻出版与交流, 2000 (5) : 38-391
[4]班杜拉. 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 64.
[5]莫里斯.罗森堡拉尔夫.社会学观点的社会心理学手册[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686- 687.
关键词:宣导抚慰;社会和谐;公共情绪;社会责任
引言
信息和传播技术的高速发达,使得传媒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其所具有的舆论监督、舆论引导、文化传承功能,传媒的宣导抚慰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传媒可以传授知识,指导人们的行动,可以解释信息,也可以引导受众做出判断和决定,还能够动员、说服、激励和鼓舞广大民众同心同德、克服困难 ,实现社会改革的目标。在自然灾害频出、人为过失不断、社会稳定日益受到挑战的今天,研究传媒对公共情绪的影响,特别是传媒如何趋利避害,如何发挥好其对公共情绪的宣导抚慰功能,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引导舆论方向、抚慰公众情绪和稳定社会环境,以及构建辽宁“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宣泄、引导、抚慰
在大众传播时代,新闻媒体是把双刃剑,其职责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矛盾的化解。当社会中存在着的问题没有妥善解决前,受众的消息途径多样化,一些错误信息对受众的诱导,和受众自身的错误猜测,甚至一些谣言的传播,都会加剧社会矛盾[1]。为了避免公众情绪中的不良情绪的增加,新闻媒体出于自身社会责任的制约,需要及时发挥其宣导抚慰功能。通过媒体的正确可靠信息的发布,可以对受众的公共情绪起到疏导的作用,并且对于不良情绪有着遏制的作用。
1. 宣泄。现代媒体技术,已经很好地建立了这样一个平台,人们增加了许多发表自己言论宣泄自己情绪的窗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当社会不提供这样一个宣泄的窗口的时候,公众的情绪并没有减弱或消失,而是不断增强。在表面的风平浪静下,公众的情绪犹如暗涌集聚,最终会如火山爆发喷涌出来。所以宣泄是一种受众的心理需要。但是,虽然很多公众情绪在可以得到宣泄的情况下被减弱了其影响力,但是仍有一些由于观点的模糊等因素而长期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宣泄的平台在某种程度上恰好又成了其蔓延滋生的土壤和有利条件,此时还需要传媒的正确引导。
2. 引导。新闻传媒要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事件,增强事件的透明度,让人们及时了解事实真相。既要防止对事件的误导、夸大,也要防止传媒对事件非理性的判断和片面的炒作。要让“公开的秘密”成为准确的报道,澄清事实真相,用大道消息堵住小道消息,阻止谣言的传播,从而消除人们的恐慌心理,有利于人心安定和社会。媒体由于其充分的信息量应该具有一定敏锐观察的能力和前瞻性。所以此时媒体更应该去主动的引导这种公共情绪的发展方向,从而尽可能减少其危害的渐进过程。
3. 抚慰。媒体的抚慰功能简而言之即给公众心理的安慰作用。在事件得到引导的过程中,由于公众主观的原因和传播方式等客观原因的限制,肯定会造成许多误解和扭曲,这些误解和扭曲可能只是少部分的公众。这个时候媒体的抚慰功能就是减少或清除这些心理遗留的影响。以上只是针对单个事件的发展来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媒体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有意无意起着启发公众的作用。公众的情绪被这种广泛而深入的报道所引导,并最终产生关注和行动上的道义援助[2]。
二、建设辽宁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现存问题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任务中,辽宁也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繁荣经济发展的使命。辽宁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社会的和谐与否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任务的成败。
在建设辽宁和谐社会进程中,存在着一些急于缓解的矛盾,从宏观角度看,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大型企业的比重是比较大的。由于企业改革而造成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是一直以来都存在的问题。媒体对下岗职工生活困难的关注和对其再就业培训的引导,对缩小下岗职工的心理落差,调节再就业心态发挥了一定作用。众所周知,辽宁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里现存着大量农民工,这部分群体涌入城市寻找就业的机会,随之而来的诸如农民工的生存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农民工子女的上学择校的大额借读费问题等诸多问题也长期困扰着辽宁。短期内对这些矛盾的缓解是至关重要的,媒体对农民工生活状态的报道揭露,可以唤起大家对他们的关注和理解,而消除对他们的存有的偏见和歧视。另外还有城市棚户区的改造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建设和谐社会是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是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它的宗旨在于体现社会和谐、有序、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一个社会要和谐,就必须使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生活有保障、发展有后劲,从而达到人际关系协调、人们安居乐业、社会风气淳朴、社会秩序井然的状态。
从微观角度来看,社会不和谐因素中人们心理的变化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包括人的自我心理的和谐。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人的自我心理的和谐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社会心理学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4]。信息时代社会整体的快速发展,收入水平的参差不齐,财富覆盖率的不平衡,导致某些人的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社会某些不正当风气的盛行,使得这部分人的价值观发生改变,盲目的攀比和求富心理直接导致人们的生活中的不和谐。人们对金钱的崇拜,让原本脆弱的人际关系岌岌可危。为了满足自己物质欲望,可以不择手段,人际关系的淡漠和金钱化,使得原来稳定的感情关系变得动荡。社会离婚率的上升和择偶标准的金钱化就是两个鲜明的现象[5]。
三、 新闻媒体在构建辽宁和谐社会中怎样更好的发挥自身的宣导抚慰功能
传媒的抚慰功能主要体现在它可以释放公众消极的破坏性能量。置身于传媒之中 ,接受传媒的熏陶 ,人们原有的不良情绪可以得到宣泄 ,从而调整了自己 ,达到心理平衡。有学者认为,看电视类似于做梦 ,可以释放压抑的能量 ,让不为社会规则所接纳的各种原始冲动都在电视屏幕前得到消解 ,使情感得到释放[3]。近来在辽宁卫视生活时尚频道播出的《心灵花园》节目是一档探讨都市人情感问题的谈话类节目,以“讲述都市真实的情感故事”为主线,通过加入心理、社会等学科的深入分析和讨论,在真实故事的基础上为观众提供现实生活的指导,引导人们面对生活困境和心理疾患做出智慧的选择,充分体现了媒体对于大众心理的宣导抚慰。人们生活中遇到的许多情感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自我心理上的不平衡。许多离婚案例都是因为夫妻双方感情的沟通的减少,《心灵花园》这类情感类节目给与了当事人情感宣泄的机会,把心理不平衡的原因说出来,然后由专家提出适当的建议,进行疏导。在疏导的过程中,专家的经验阅历都是对当事人情感上的一种抚慰。节目通过对个体案例的剖析,播出后会引起社会上一部份群体的情感共鸣,人们从节目现场找到自己的生活中的影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者强化自己原有的正确价值观念。
媒体不断的对自身传播方式的改进,在如何充分发挥宣导抚慰功能方面,也有了很多的新认识,民生新闻就是成果之一。民生新闻类节目通过经常地、连续不断的报道,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使上层的方针政策为群众所掌握,同时又能使基层群众的意愿、意见和建议为上层所了解,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2006年中的一期辽宁新闻中,曾报道了辽宁的棚户区改造问题,辽宁省共拆除棚户房1212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1931.5万平方米,改善了34.5万户、120万棚户区居民的住房条件,提前完成了全省5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有力地推进了和谐辽宁的建设。但是在棚户区改造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由于上下级协调中的断层,导致了某些工程的“晚点”,确实给待拆迁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其中的某些居民情绪比较激动,做出了一些过激行为,针对这种现象,省内的一些媒体给予了及时报道,沟通了上下级的想法,缓解了矛盾,避免了更大冲突的发生。
在辽宁的传媒中,沈阳的《直播生活》可谓是民生新闻的一个代表。经常收看这个节目的人会发现,《直播生活》中的大部分镜头都给了普通老百姓,诸如谁家的水管漏水、谁家的暖气不热等等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大家从节目中看到的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事。但是,老百姓都会为这些不起眼的小事着急上火,甚至起冲突。比如去年《直播生活》报道的沈阳某小学校的教学楼占用问题,家长们心急火燎,学生们没有地方上课,或者好几个班级挤在一间教室,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后来发展到有些家长聚集在校门口静坐,社会治安受到了影响,这个时候,沈阳媒体及时的参与进来,通过传媒自己的优势,和学校所在区的教育局进行了沟通,虽然节目播出时候,没有完全解决问题,但是媒体的介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向老百姓说明清楚了,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老百姓的激动情绪。
四、 新闻媒体宣导抚慰功能发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媒体应该是自由而负责的,媒体行为应该以社会责任为规范,使媒体成为社会公器。媒体的宣导抚慰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媒体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有着很大的关系。传媒应该自觉地担负起自己的社会道义 ,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我们不否认媒体也有其价值取向,例如商业利益。在传媒已经深度进入市场的今天 ,传媒自身容易在物质利益、经济利益的诱惑下迷失。为了物质利益而淡化甚至失去了对理性和道义的追求 。所以媒体一定要固守自己作为优秀文化传承者的操守 ,始终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提供充满科学精神和较高文化知识品味的信息,为受众营造一个健康的精神家园。不能一味的追求高的收视率,而故意渲染新闻中某些庸俗搞笑的内容,光图场面豪华 ,不顾风尚格调;在诱人的商业利益面前 ,一味地媚俗讨好夸,损害了新闻宣传中的真实性原则。
传媒对公众情绪的宣导抚慰功能的终极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大众传媒作为社会危机的调节器在帮助危机中的民众树立正确的心态 减缓并摆脱焦虑与不安的折磨,唤起他们内心的自信等方面发挥了它自身的影响力,新闻舆论通过调节、协调、沟通、疏导化解社会矛盾, 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影响群众, 引导群众,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人们的激励引导作用, 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把各种不同阶层人们的意志、思想统一起来, 规范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公共情绪的产生本身也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 ,从宏观上对媒体宣导抚慰功能的研究更应该考虑媒体和社会及公众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在舆论引导方面 ,媒体的作用不仅是“反映 ”、“传达 ”,更应该是能动的做出有意义的评价 ,以自身的立场和观点影响公众的立场和观点 "。总之,传媒对公共情绪的宣传引导功能是传媒的众多功能中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此功能发挥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健. 传媒对公共情绪宣导抚慰功能的研究设计[ J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 (1) : 111-116.
[2]濮端华. 构建应对公共安全危机的舆论调控机制[ J ]. 新闻实践, 2005 (2) : 22-221
[3]樊浩. 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 J ]. 新闻出版与交流, 2000 (5) : 38-391
[4]班杜拉. 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 64.
[5]莫里斯.罗森堡拉尔夫.社会学观点的社会心理学手册[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686- 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