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4年11月到2015年10月期间诊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抽取67例作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3),观察组应用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对照组仅采取表柔比星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5.88%,治疗后的平均肿瘤直径是(2.07±0.34)cm;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6.36%,治疗后的平均肿瘤直径是(3.12±0.77)cm;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肿瘤直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确切,患者肿瘤缩小明显。
【关键词】表柔比星;紫杉醇;三阴性乳腺癌
乳腺癌,是当前威胁广大女性健康乃至生命的主要恶性肿瘤,其死亡率高达50%以上[1]。目前,化疗是乳腺癌患者,尤其是不具有手术适应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其可显著降低肿瘤的恶化程度。而表柔比星等蒽环类药物和紫杉醇等紫杉类药物为临床常用化疗药物。本研究为明确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对67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入选本组研究的67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均已经实验室等检查确定为三阴性乳腺癌,且本研究已经获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是34例和33例。其中,观察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为34~63岁,平均年龄为(50.93±3.82)岁;肿瘤直径为(4.09±1.82)cm;对照组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为35~63岁,平均年龄为(50.99±3.66)岁;肿瘤直径为(4.10±1.85)cm;排除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哺乳期女性以及孕产妇,两组患者于肿瘤直径、年龄、性别等方面的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化疗方法
观察组采取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其具体治疗过程如下:在治疗前给予患者适量格拉司琼进行止吐治疗,必要时采用地塞米松实施抗过敏治疗。治疗第1d取表柔比星行静脉滴注治疗,剂量是60mg/m2,同时采取145mg/m2紫杉醇予以静滴治疗,静滴时间不可低于3h,一个治疗周期是3w,需完成4个周期。对照组则单纯使用表柔比星治疗,其治疗前止吐、抗过敏治疗药物以及表柔比星的使用剂量、治疗时间和治疗周期等与观察组相同。
1.3疗效判定[2]
通过乳腺B超检测患者治疗后肿瘤变化情况,评估其治疗效果。①完全缓解:肿瘤全部消失或者缩小75%以上,且肿瘤标志物正常;②部分缓解:肿瘤缩小50%~75%,且维持4w及以上;③稳定:肿瘤缩小30%~50%,维持4w及以上;④进展:肿瘤体积缩小不足30%,或者叫治疗前增大,甚至出现新病灶。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直径。
1.5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有数据资料均采取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均数 表示,其对比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其统计分析采用c2检验,而P<0.05代表其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3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12例,进展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5.88%,对照组3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15例,进展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36.3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直径
观察组患者平均肿瘤直径是(2.07±0.34)cm,对照组患者平均肿瘤直径是(3.12±0.77)cm,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三阴性乳腺癌,指的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孕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表达均属阴性的乳腺癌,其发病率在乳腺癌中占15%[3]。在我国,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相对较小,且大部分患者社会地位比较低,肿瘤直径也相对较大。因为三阴性乳腺癌无内分泌和抗人表体生长因子受体治疗靶点,因而尚缺乏针对性标准治疗方案,但化疗为主要内科治疗方式,因而相关学者多年来仍集中于化疗药物的研究。
表柔比星属于蒽醌类药物,为阿奇霉素同分异构体,能够直接嵌入肿瘤DNA内,对其转录有阻碍作用,从而有效抑制肿瘤DNA以及RNA合成,疗效优于阿奇霉素。同时,表柔比星的抗肿瘤活性极高,可在肿瘤组织内实现高浓度值,且因其对患者心脏的毒性比较少,使得患者的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紫杉醇是新型植物类的抗肿瘤药物,能够快速而有效的结合微管中a位点,对微管中内分子的聚合、排列顺序造成影响,从而在抑制微管网正常、有序的重组和细胞的有丝分裂,阻碍细胞分化,促使细胞死亡[4]。同时,紫杉醇还能形成抗肿瘤血管,在乳腺癌临床治疗中有显著功效。经过本组研究发现,联合应用表柔比星与紫杉醇化疗的观察组患者,与单纯应用表柔比星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55.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36%,而观察组治疗后的肿瘤直径也短于对照组,印证了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应用于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表柔比星与紫杉醇联合方案化疗的临床疗效肯定,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首选化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黄钢. 吡柔比星与多西紫杉醇连用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效果分析[J]. 海峡药学. 2013,25(3):252—253.
[2] 蒋光愉,李红,何伟丽,等. 三阴型乳腺癌FOXA1和BRCA1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意义[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2,28(7):1230—1234.
[3] 屈洪波,方力,段丽丽,等. 化疗后残存乳腺癌组织乳腺癌耐药蛋白和P-糖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J].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4,43(4):236—240.
[4] 田海军,苏雪. 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与CAF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对比[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32(10):2181—2182.
【关键词】表柔比星;紫杉醇;三阴性乳腺癌
乳腺癌,是当前威胁广大女性健康乃至生命的主要恶性肿瘤,其死亡率高达50%以上[1]。目前,化疗是乳腺癌患者,尤其是不具有手术适应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其可显著降低肿瘤的恶化程度。而表柔比星等蒽环类药物和紫杉醇等紫杉类药物为临床常用化疗药物。本研究为明确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对67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入选本组研究的67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均已经实验室等检查确定为三阴性乳腺癌,且本研究已经获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是34例和33例。其中,观察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为34~63岁,平均年龄为(50.93±3.82)岁;肿瘤直径为(4.09±1.82)cm;对照组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为35~63岁,平均年龄为(50.99±3.66)岁;肿瘤直径为(4.10±1.85)cm;排除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哺乳期女性以及孕产妇,两组患者于肿瘤直径、年龄、性别等方面的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化疗方法
观察组采取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其具体治疗过程如下:在治疗前给予患者适量格拉司琼进行止吐治疗,必要时采用地塞米松实施抗过敏治疗。治疗第1d取表柔比星行静脉滴注治疗,剂量是60mg/m2,同时采取145mg/m2紫杉醇予以静滴治疗,静滴时间不可低于3h,一个治疗周期是3w,需完成4个周期。对照组则单纯使用表柔比星治疗,其治疗前止吐、抗过敏治疗药物以及表柔比星的使用剂量、治疗时间和治疗周期等与观察组相同。
1.3疗效判定[2]
通过乳腺B超检测患者治疗后肿瘤变化情况,评估其治疗效果。①完全缓解:肿瘤全部消失或者缩小75%以上,且肿瘤标志物正常;②部分缓解:肿瘤缩小50%~75%,且维持4w及以上;③稳定:肿瘤缩小30%~50%,维持4w及以上;④进展:肿瘤体积缩小不足30%,或者叫治疗前增大,甚至出现新病灶。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直径。
1.5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有数据资料均采取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均数 表示,其对比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其统计分析采用c2检验,而P<0.05代表其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3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12例,进展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5.88%,对照组3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15例,进展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36.3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直径
观察组患者平均肿瘤直径是(2.07±0.34)cm,对照组患者平均肿瘤直径是(3.12±0.77)cm,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三阴性乳腺癌,指的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孕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表达均属阴性的乳腺癌,其发病率在乳腺癌中占15%[3]。在我国,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相对较小,且大部分患者社会地位比较低,肿瘤直径也相对较大。因为三阴性乳腺癌无内分泌和抗人表体生长因子受体治疗靶点,因而尚缺乏针对性标准治疗方案,但化疗为主要内科治疗方式,因而相关学者多年来仍集中于化疗药物的研究。
表柔比星属于蒽醌类药物,为阿奇霉素同分异构体,能够直接嵌入肿瘤DNA内,对其转录有阻碍作用,从而有效抑制肿瘤DNA以及RNA合成,疗效优于阿奇霉素。同时,表柔比星的抗肿瘤活性极高,可在肿瘤组织内实现高浓度值,且因其对患者心脏的毒性比较少,使得患者的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紫杉醇是新型植物类的抗肿瘤药物,能够快速而有效的结合微管中a位点,对微管中内分子的聚合、排列顺序造成影响,从而在抑制微管网正常、有序的重组和细胞的有丝分裂,阻碍细胞分化,促使细胞死亡[4]。同时,紫杉醇还能形成抗肿瘤血管,在乳腺癌临床治疗中有显著功效。经过本组研究发现,联合应用表柔比星与紫杉醇化疗的观察组患者,与单纯应用表柔比星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55.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36%,而观察组治疗后的肿瘤直径也短于对照组,印证了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应用于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表柔比星与紫杉醇联合方案化疗的临床疗效肯定,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首选化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黄钢. 吡柔比星与多西紫杉醇连用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效果分析[J]. 海峡药学. 2013,25(3):252—253.
[2] 蒋光愉,李红,何伟丽,等. 三阴型乳腺癌FOXA1和BRCA1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意义[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2,28(7):1230—1234.
[3] 屈洪波,方力,段丽丽,等. 化疗后残存乳腺癌组织乳腺癌耐药蛋白和P-糖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J].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4,43(4):236—240.
[4] 田海军,苏雪. 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与CAF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对比[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32(10):2181—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