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节选》赏析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hai3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兰河传〉节选》是一篇初中课文,它选自现代女作家萧红的带有自传性质的散文体小说《呼兰河传》。从整体来看,整部作品充满一种忧郁的情绪,读完会让读者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内容看似简单却饱含深刻之情。而在节选部分,作者描写的是自己童年时在祖父家后花园的快乐生活,这是对故乡的一种怀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全文基調简单明快,这种反差的对比意义深远。本文将从背景内容、艺术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对节选部分进行赏析。
  《呼兰河传》这部作品整体读来是非常有力量的,小说全篇的氛围时时刻刻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充满了吸引力,让读者心中感到无比震撼。节选部分与整部作品有一个鲜明的对照,一个是揭露丑恶的世界,一个是温馨的故乡回忆。节选部分是以作者对童年故乡美好生活的回忆为载体,描述了自己童年时在祖父花园里的幸福生活。读罢,人们会产生一种爱的体验,包括对故乡的热爱、对童年纯真年代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一、《〈呼兰河传〉节选》的背景内容
  (一)《〈呼兰河传〉节选》是一篇课文,节选自小说《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节选》是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的课文,它选自现代女作家萧红的带有自传性质的散文体小说《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现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这部作品描写的是萧红童年的回忆,从呼兰小镇的描写反映出整个东北地区的民俗风情,那个年代,思想麻木,生活贫困落后,是那个时代人们面貌的真实写照。整部作品的批判力度非常强,对当时社会的丑恶嘴脸描写得入木三分,让读者感到无比震撼。在节选部分,作者描写的主要是纯真与快乐,对童年的回忆充满了眷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二)节选部分出自小说《呼兰河传》第三章,描写充满童真快乐
  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时在故乡的经历,那时的她还是一个天真烂漫、充满童真的小女孩,在那个纯真的年代,自己在祖父的后花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与小鸟为伴,与小草、小花为伴,与蓝天白云为伴,充满了欢乐,充满了大自然的自由,过着令人向往的生活。在读这部分内容时,人们会不自觉地被作者所描述的童年生活吸引,会与作者形成心灵共鸣,那就是自己对童年时代的回忆和向往。节选部分是整部作品中最欢快明朗的,它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故乡的热爱,对那种释放天性、洒脱自由生活的怀念与向往,对生活的热爱。
  二、《〈呼兰河传〉节选》的艺术价值
  (一)节选部分运用了精彩的艺术表现手法
  作者用一种散文似的松散结构去描写小说的情节,在描写童年生活这一段时,整体气氛轻松自由,充满欢快之情,其纯真之情自然流露,感情宣泄得淳朴真切,而文中景物的描写也与文章融合得天衣无缝,寄情于景,尽显童年的欢乐。作者真挚的感情与清新自然的语言相结合,令人心旷神怡,让人向往。文章整体的艺术价值很高,值得人们借鉴。
  (二)语言自然活泼,淳朴真切,毫无矫揉造作之感
  在用词、造句方面,文中许多语言的表述都是简单明快、直抵人心的,发自肺腑的真情吐露令人向往。动词运用灵活多变,长短句交替使用。文中对于大自然的描写更是亲切自然,形容词、副词、量词等都用得恰到好处,丝毫没有辞藻堆砌的痕迹。同时,文中有许多重复出现的字、词,当细细品味时,读者会发现同一个词每次出现的意义和意境都不相同,同样的文字在不同的地方使用就会有大不相同的感觉。再加上节选部分整体呈现出的基调舒缓平稳,欢快自由,让读者读来有一种心驰向往的体验。
  三、《〈呼兰河传〉节选》的思想感情价值
  (一)美好的童年回忆寄托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故乡的思念
  萧红一生命途坎坷,漂泊流离,她的文字总是带有那么一丝忧郁和离愁。萧红是经历过大灾大难的人,经历过国家的危难、家园的破碎、亲人的离去、感情的坎坷。可以说,萧红自离开呼兰以后一生都在漂泊,孤独的灵魂始终在路上。寂寞、忧愁伴随着她那颗敏感而又倔强的心,所以在读《呼兰河传》时,人们总会感到作者在文中透露出的那一丝丝忧郁之情。萧红是热爱生活的,但她又是被生活所困的。她所生活的年代与她的理想背道而驰,她是热爱生活的,这点人们从她对童年时期故乡的回忆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她生不逢时,她所处的战乱年代粉碎了她的“梦中家园”,所以作者把对生活的热爱和故乡的思念寄托在美好的回忆中,这是一种感情的寄托。
  (二)童年回忆中真正让作者怀念的是眷念,是对淳朴生活的向往
  《〈呼兰河传〉节选》勾勒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童年时期纯真年代的美好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在祖父花园里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但是,从整部作品来看,小说《呼兰河传》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种淡淡的忧愁,是对当时所处丑恶社会的一种揭露。所以,笔者认为这是作者对自己寂寞、漂泊感情的一种寄托,是一种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寄情于童年回忆的一种情感依托。对于作者来说,真正让她怀念的是眷念,是对淳朴生活的向往,虽然她历经坎坷,受尽磨难,对社会极为不满,但她仍然有一颗向往纯洁美好世界的心,其感情的价值体现是值得人们品味的。
  四、结语
  美好的生活总是令人向往,美好的回忆总是让人留恋。虽然萧红所处的时代不能令人满意,但是她的感情世界充满了纯情,她热爱大自然,热爱故乡,热爱对纯真年代的回味。虽然命运始终在与她开玩笑,现实不是她想要的理想世界,但是人们从《〈呼兰河传〉节选》中感悟到的不是她对生活的抱怨,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感情,是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热爱的感情,是只有经历过磨难的人生才有的生命体验,是人生真谛的一种觉悟,也许这些才是她在整部作品里的真情所在。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新时期以来,由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引发的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破坏,引起了少数民族作家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初,土家族作家李传锋创作了一系列的动物小说,鄂西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其个人的成长经历为他创作动物小说提供了绝佳的素材。小说凸显了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为少数民族作家抒写以生态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提供了较好的创作经验。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西方
期刊
理查德·利罕说:“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两种都市现实:由艺术家构成的城市和由人群构成的城市。在第一种情况下,都市形象体现为艺术家的内在感觉和印象;在第二种情况中,人群作为一个整体有了自己的特性和都市的含义。”可以说,现代文学很大一部分就是都市文学、心理文学。本文试图由爱伦·坡的小说出发,分析波德莱尔颓废的诗歌(城市之花)与柯南·道尔推崇的逻辑理性小说(城市之光)的渊源关系,指出在城市中,同样是受爱伦·
期刊
本文以《传习录》的阅读为基础,试图对阳明的“心”“物”“理”“知”等概念做出界定和梳理。并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梳理,阐述笔者对阳明学中“心即理”“心外无物”“致良知”等理论的理解。基于此,笔者认为,阳明所说的“心”实际上是指道德至善本体,是一个“本心”。  一、心即理  《传习录》中第一次提到“心”与“理”的关系的是徐爱所录的一段问答。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
期刊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著名的俄国作家,鲁迅曾这样评价他:“他把小说中的那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如果说“批判”是文学的本质,则陀思妥耶夫斯基将“批判”上升到了艺术的层面。陀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清晰地刻画了“批判”的轨迹——对自我的审问。  本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以此为基础,从
期刊
台湾作家陈映真曾一度否认自己的创作带有现代主义特质,并在1966年之后大力倡导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我的弟弟康雄》《唐倩的喜剧》两部小说集却带有浓郁的现代主义色彩,故陈映真的创作经历了从现代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向,只是在台湾社会、创作指导理念,以及文学立场的共同作用下,他主观割裂了自身的创作与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关系。  陈映真在《我的文学创作与思想》一文中将自己的小说创作完全纳入“现实主义”范畴,
期刊
芥川龙之介一生前后期的创作风格截然不同:从历史题材创作转向私小说式的诗性创作,但其怀疑主义倾向是一以贯之的。从二元出发剖析问题是芥川创作的一大特征。在他一生创作的147篇小说中,体现其二元冲突最具代表的莫过于基督教文学(即切支丹物)。笔者以芥川龙之介的切支丹物为中心,探得其怀疑主义倾向的根源在于二律背反。芥川终生的创作对于理性有所批判,但批判理性并非他的目的,他让理性严守其分际,为信仰留出地盘,以
期刊
宋朝诗人黄庭坚,江西诗派代表人物,虽以书法闻名于世,但其诗风诗作在当时也是于继承中自成一派;清朝著名诗人黄仲则,自称为黄庭坚之后人,虽在仕途上一路坎坷,英年早逝,但在诗歌创作上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虽然二人生活在相隔数百年的不同时空中,但这并不影响二人在诗法诗风上有共通之处,本文就是通过分析二黄的人生经历,以及诗歌创作风格,寻找二者的相通之处,以证明唐朝后,诗歌虽发展缓慢,但仍不乏有识之士怀揣理想抱
期刊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和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在各自的小说《简·爱》和《绿山墙的安妮》中分别塑造了两位极为典型的孤女形象——简·爱与安妮。两位女性诞生于不同的作家笔下,生长于不同的时代和生活环境,但两位叛逆的主人公有着相似的经历和遭遇,在追寻爱、友谊的历程中两位寄人篱下的孤女逐渐成长为独立的女性,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因此,本文把简·爱和安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解读二
期刊
时至今日,浪漫精神仍以其独特的魅力享誉世界。从中国古代的魏晋风度,到德国早期的浪漫主义,无不闪耀着浪漫精神的灿烂光辉。本文以从起源到本质的思路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层层推进,发现二者具有共同的分裂—诗化走向,但在灵性追寻上却又分道扬镳,并进一步探寻浪漫精神的现代意义。  随着人类历史画卷的展开,从茫然无知的崇拜之流到浩浩荡荡的征服之旅,人与自然的矛盾自其诞生之始就从未停止过翻腾。人为了确证自身的存在
期刊
钢琴在中国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课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钢琴可以成为学生认知、提高自身艺术技巧的媒介。教师可通过演奏一些包含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特征的作品,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钢琴作品发展史、创作风格、调性、色彩及演奏手法,从而将美育思想贯穿于音乐教育,培养出优秀的本土化、具有美学思维的高水平音乐人才。其中,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的“心”(主体性)与“悟”(直觉思维)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应用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