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位老师都希望学生喜欢自己的课,但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对于地理这一学科而言,问题更甚。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要让学生对这门课有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慢慢喜欢上它。
关键词:兴趣 培养 激发
一、以真挚的情感培养学生兴趣
人都是有感情的,教学过程也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植到另一个头脑中去,它是师生间心灵的接触与交往的过程。因此,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促使师生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亲身体会到,教师良好的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不良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学生在友好、和悦、轻松、互助合作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好,在紧张、对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差。这说明师生间情感相互交融、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作用。所以,我认为,学生能扎实地掌握知识,绝不是靠多次的重复,而是靠兴趣、靠理解、靠师生间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
因此,我们只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努力培养师生间的真挚情感,就能缩小师生距离,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种电教手段调动学生兴趣
在信息化的今天,大量的声光影像冲击着人们的视听系统,而再靠“一本书、一张嘴、一只笔”照本宣科显然不再适合学生口味。而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电子计算机、电影、电视、录像、录音、幻灯、投影等),能把教材转化成形声影像,把学生心理状态调整到“身临其境”的境界。如在讲火山、地震、泥石流时,只要把真实影像资料播放一下,就可以很轻松的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了。因为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具体的东西要比抽象的东西更易被感知和记忆,看过的印象要比听过的印象更清晰和深刻。
另外,电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还具有一些无可比拟的优势。如对于某些复杂的地理形成、变化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无论如何讲,学生也是难以完全接受的,而电化教学可以利用其独有的手段,将这种过程动态地表现出来,从而取得最佳效果。因为从“刺激一—反应”的心理学角度来看,动画效果最好,图形次之,文字说明最弱。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把一些较为复杂,难以理解的地理过程,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季风的形成”、“大陆岛和火山岛、珊瑚岛的形成”、“褶皱和断层”等设计成一系列活动投影片或CAI课件进行教学,学生反应普遍良好,学习兴趣大增,知识掌握程度也大为提高。
因此,作为一名现代地理教师,不仅应对电化教学要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更有必要在教学中充分实施电化教学,籍以诱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由调换口味激发学生兴趣
电教手段虽然有它独特的优势,然而再好的东西总吃也会腻的,这就要求地理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调换一下学习口味,让学生在活跃、轻松而又热烈的气氛中落实课本知识。如在讲述地球公转时,可以选两个学生到前面参与,把其他的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代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一个人站在中间头当作太阳,另外一个同学拿着地球仪绕着他公转,下面同学要找出自己所代表节气的位置及其所产生的地理意义。这样,一节课从头至尾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又如,对于分国地理的教学,一直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老大地理主要特征来展示该国地理概况的。如果在教学中,每一国每一条都逐一讲解,这样的“地理八股文”谁愿听、谁愿学?这就要求教师适当变换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去掌握知识。所以,有意采取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课不失为明智之举。首先由学生阅读课文,并独立整理笔记,教师在检查后,针对普遍性问题进行指导,然后请几位同学将自己的笔记板书在黑板上,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修改,最后进一步阅读教材,修改整理笔记。当然,也可以以“我所了解的xx国”为题组织专题讨论课。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该国的资料,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最后,教师进行概括性总结,让学生落实要掌握的知识。
四、加强教学语言艺术,在语言美中激发学生兴趣
语言是师生沟通的主要途径,没有巧妙的教学语言即使拥有很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如在讲述我国地势特点时,可以引用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样我国的总体特点便一目了然;在讲述长江三峡时可引用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配合有轻有重、抑扬顿挫的语调,展示三峡图片,这样就形象生动、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三峡滩险、流急、景美的特点,把学生引入兴趣盎然的境地。
又如为描述横断山区,为了说明其岭谷相间、交通困难,可引用“上山云里钻,下山走河边,对面喊得应,走路要一天”的民谣;对其气候、植被的垂直变化,则可引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进行形象的描绘。
当然,要想真正做到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艺术的享受,教师应尽量自己编一些实用、上口的歌谣。如我在讲述地壳的主要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时,学生很难记住顺序,这时我把它编成“养闺女贴给那家美。”这样学生记起来非常轻松。但无论是进行生动的描述,还是引用诗句、民谣,或是自己编写歌诀,都应注意其语言的准确性和地理性,否则将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总之,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不是负担.而是享受。
关键词:兴趣 培养 激发
一、以真挚的情感培养学生兴趣
人都是有感情的,教学过程也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植到另一个头脑中去,它是师生间心灵的接触与交往的过程。因此,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促使师生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亲身体会到,教师良好的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不良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学生在友好、和悦、轻松、互助合作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好,在紧张、对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差。这说明师生间情感相互交融、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作用。所以,我认为,学生能扎实地掌握知识,绝不是靠多次的重复,而是靠兴趣、靠理解、靠师生间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
因此,我们只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努力培养师生间的真挚情感,就能缩小师生距离,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种电教手段调动学生兴趣
在信息化的今天,大量的声光影像冲击着人们的视听系统,而再靠“一本书、一张嘴、一只笔”照本宣科显然不再适合学生口味。而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电子计算机、电影、电视、录像、录音、幻灯、投影等),能把教材转化成形声影像,把学生心理状态调整到“身临其境”的境界。如在讲火山、地震、泥石流时,只要把真实影像资料播放一下,就可以很轻松的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了。因为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具体的东西要比抽象的东西更易被感知和记忆,看过的印象要比听过的印象更清晰和深刻。
另外,电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还具有一些无可比拟的优势。如对于某些复杂的地理形成、变化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无论如何讲,学生也是难以完全接受的,而电化教学可以利用其独有的手段,将这种过程动态地表现出来,从而取得最佳效果。因为从“刺激一—反应”的心理学角度来看,动画效果最好,图形次之,文字说明最弱。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把一些较为复杂,难以理解的地理过程,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季风的形成”、“大陆岛和火山岛、珊瑚岛的形成”、“褶皱和断层”等设计成一系列活动投影片或CAI课件进行教学,学生反应普遍良好,学习兴趣大增,知识掌握程度也大为提高。
因此,作为一名现代地理教师,不仅应对电化教学要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更有必要在教学中充分实施电化教学,籍以诱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由调换口味激发学生兴趣
电教手段虽然有它独特的优势,然而再好的东西总吃也会腻的,这就要求地理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调换一下学习口味,让学生在活跃、轻松而又热烈的气氛中落实课本知识。如在讲述地球公转时,可以选两个学生到前面参与,把其他的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代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一个人站在中间头当作太阳,另外一个同学拿着地球仪绕着他公转,下面同学要找出自己所代表节气的位置及其所产生的地理意义。这样,一节课从头至尾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又如,对于分国地理的教学,一直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老大地理主要特征来展示该国地理概况的。如果在教学中,每一国每一条都逐一讲解,这样的“地理八股文”谁愿听、谁愿学?这就要求教师适当变换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去掌握知识。所以,有意采取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课不失为明智之举。首先由学生阅读课文,并独立整理笔记,教师在检查后,针对普遍性问题进行指导,然后请几位同学将自己的笔记板书在黑板上,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修改,最后进一步阅读教材,修改整理笔记。当然,也可以以“我所了解的xx国”为题组织专题讨论课。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该国的资料,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最后,教师进行概括性总结,让学生落实要掌握的知识。
四、加强教学语言艺术,在语言美中激发学生兴趣
语言是师生沟通的主要途径,没有巧妙的教学语言即使拥有很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如在讲述我国地势特点时,可以引用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样我国的总体特点便一目了然;在讲述长江三峡时可引用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配合有轻有重、抑扬顿挫的语调,展示三峡图片,这样就形象生动、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三峡滩险、流急、景美的特点,把学生引入兴趣盎然的境地。
又如为描述横断山区,为了说明其岭谷相间、交通困难,可引用“上山云里钻,下山走河边,对面喊得应,走路要一天”的民谣;对其气候、植被的垂直变化,则可引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进行形象的描绘。
当然,要想真正做到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艺术的享受,教师应尽量自己编一些实用、上口的歌谣。如我在讲述地壳的主要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时,学生很难记住顺序,这时我把它编成“养闺女贴给那家美。”这样学生记起来非常轻松。但无论是进行生动的描述,还是引用诗句、民谣,或是自己编写歌诀,都应注意其语言的准确性和地理性,否则将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总之,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不是负担.而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