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为学之道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非学不足以成人,孔子提倡“学为成人”,为学之道就是《论语》乃至整个儒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一、先学做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这里孔子讲了为学的次第和重心,实践孝、悌、谨、信、泛爱众五事是人生的根本,有余力了再去研究学问。即首先学做人,处理好各种人伦关系,在生活中修行仁道,其次才是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
  为学要先立本,本即做人。由孝悌而谨信而爱众而学文,是一种顺承关系。一个人首先要做到前面的“入则孝”等,这些不是书本知识,而是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是需要在具体生活中践行的。践行以后有余力,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孝、悌、谨、信、泛爱众五事,其中孝悌之于亲人,属于家庭伦理;谨信之于社会,泛爱之于众人,属于社会人际关系;最后都归结到亲仁上。这五事都要行——“行”就是修行,躬行践履,说到做到,身体力行。也就是说,就为学之道而言,学做人是第一位的。

二、温故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朱熹《论语集注》解释说:“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以为人师’,正与此意互相发也。”朱熹在延续传统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章的反面——“记问之学”,意思是没有“温故而知新”能力的人,所做的学问是“无得于心”的“记问之学”,是“不足以为人师的”。这里朱子强调了两点:一是要有所学,二是所学要得于心。《礼记·学记》记载:“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所谓“记问之学”,就是只记诵书本知识,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也指对学问未能融会贯通,不能成一家之言。作为老师,当然要明白这个道理,并贯彻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这是从教育学角度的解读,把“温故而知新”视为为师的重要条件。另外,孔子的“温故而知新”还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可以说是孔子对整个文化传统和一切知识形态的态度。“故”是指过去的知识、文献、文化传统,虽然已经成为过去时,但并不一定是“过时”的,对“故”的不断研习、思考和发挥,是新的知识和思想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新的创造的出发点。在“ 故”的基础上创“新”,即与时俱进,应对当世的问题。从中国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深刻地、历史地理解新旧之间的关系,即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对于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三、学思并重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意思是只注重学习而不注意思考,就有可能陷于迷惑;只注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陷入困境。《论语·卫灵公》中孔子又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告诉我们,正确的学问之道,就是要学与思并重,二者都很重要,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必须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只注重学习前人的东西,而自己不思考、不分辨、不判断,就容易被前人所蒙蔽和限制,就有可能陷于迷惑,不知所从;但也不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苦思冥想,不知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这样可能像前人一样误入歧途,陷入困境。
  《礼记·中庸》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的是为学的次第,体现了几个递进的阶段。开始是学,最终是行。“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培养兴趣,广泛涉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博学遂变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有博大的胸怀和宽容的态度。唯有这樣,才能兼容并包,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博学乃为学的第一阶段。没有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具有怀疑精神,培养理性思维。“审问”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来仔细考察和分析,否则所学就不能为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辨”为第四个阶段,学是越辨越明的,不辨则会使“博学”鱼龙混杂,真伪并存,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行,使所学得到落实,做到“知行合一”。只有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四、为己之学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古”是指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今”是指当时的现实社会。孔子所谓“为己”并非自私自利,而是为了改造自己、改变气质、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绝不是为了任何外在目的而放弃自己的原则。至于“为人”则是社会需要什么,就努力去迎合,以达到追名逐利的目的。孔子用“为己”否定“为人”,意味着他将为学的重点指向自我修养,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格,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为己之学”由孔子提出后,为后世儒家学者所继承,并进一步发挥。如荀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劝学》)这里的“美其身”,就是“为己”,指人格的提升;而所谓“以为禽犊”,是说把学问用作馈赠的礼品,作为干禄进身之物,而不是用以提升自己的品质,因而是“为人”,即把“学”作为追求名利的手段。追求为己之学是儒家的为学之道,体现了儒家的人格理想。

五、学而乐道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孔门讲“学”,不仅仅是指学习知识,而是包含了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含义。从广义上说,学还包括为人处事的道理,深一层说就是学道。为学之道,主要是教人学做人,怎样做一个君子,在君子的基础上希贤希圣。这里还贯穿了一种“乐道”精神。第一句中的“说(同“悦”)”,与“乐”比较起来,“悦在心,乐则见于外”(钱穆《论语新解》),即所谓心悦诚服。第二句中的“乐”字,表达的是志同道合、切磋学问道义之乐。第三句,虽然字面没有“乐”,但“不愠”实际上是从反面说的“乐”。“不愠”其实很难做到。孔子认为,要学为君子,学问日进,道行日深,人们可能不能了解、理解你,但是自身得道的快乐是难以言表的,这才是真正的“乐道”——“以道为乐”“与道合一”。这种“乐”实际上是一种不离人世、不离感性而又超越世俗、超越感官的真乐,宋儒所谓“孔颜之乐”,其境界就体现在这里。

六、学以致道


  《论语·子张》记载:“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肆是古代制造物品的场所,如官府制造器物的地方、手工作坊,百工在这里观察、学习、制作、揣摩,最后学成一门技艺。在互相学习中就能精益求精,制作出精良之器。子夏以“百工居肆”来比喻君子的学习,就是说要像百工学习制作器物那样学习基本的知识技能,不学习就不可能掌握,更不用说理解知识的内涵,做到融会贯通了。与百工不同的是,君子不能仅仅满足于器物层面,“君子不器”,君子要知道器上有道,要通过学习来悟道、明道,进而达到道的境界。整句意思是说,百工长期居住在肆中,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和观察,才可以制作出精良的器物,而人们通过学习才能悟道、明道,下学上达,进而实现道的境界,成就圣贤人格。
  那么,“ 道”是什么呢?即天道,也就是仁道。牟宗三说:“下学上达,自知天知,即以人格之与天接,之与天契。此就是渊渊其渊、浩浩其天也。”“由实践而践仁,由仁之呈现而见天道。未有离开仁之实践而空言天道为如何如何也。由仁之实践而表现仁,仁为人道,亦为天道。”(牟宗三:《儒家学术之发展及其使命》,《道德理想主义》,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修订版,第12页)。达到天道就成了圣人,就是儒家为学之道的终极目标。所以,儒家的为学之道就是希贤希圣、学为圣贤之道。
其他文献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另外三位是赵国的李牧、秦国的白起和王翦),官至大將军;蔺相如是战国后期赵国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官至上卿。关于廉颇、蔺相如的故事广为流传,我们耳熟能详的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专设《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篇,以合传的形式对二人的事迹进行了描述。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一位身经百战,有军事谋略,忠君爱国又勇于悔过的大将军廉
期刊
古人的生活与劳作受自然影响很大,四季更替、昏晓昼夜,这些自然时间“规训”了古人的生活方式,休闲娱乐生活随之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内涵。通过对自然细致的观察和感受,古人形成了对一年的四时分期,并在此基础上慢慢形成了八节和二十四节气,从而建立了一个完备的季节分期时间系统。季节首先与农业生产有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同时,季节也对人的生活娱乐方式产生影响。“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
期刊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功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  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唐〕徐夤《贡余秘色茶盏》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知名主持人王为,与我搭档做茶文化栏目多年。每周二的电台直播中,我负责聊聊茶,他负责打打岔,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王为是北京人,自然也特别钟爱茉莉花茶。我总想让他换换口味,就送去两包凤凰单丛。后来想到乌龙茶最
期刊
荆有次非者a,得宝剑于干遂b。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c。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袪衣d,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注釋:  a :荆:古代楚国的别称。  b :干遂:吴国地名。吴国当时生产名剑,干遂在今江苏苏州吴中区。  c :蛟:传说中龙一类的动物,能发大水。 
期刊
刘子浮于汴b,涉淮而东。亦既释绋纚c,榜人告予曰d:“方今湍悍而舟盬e,宜谨其具以虞焉。”予闻言若厉。由是袽以窒之f,灰以墐之g,?以干之h。仆怠而躬行,夕惕而昼勤。景霾晶而莫进i,风异响而遄止。兢兢然累辰j,是用获济。偃樯弭棹k,次于淮阴l。于是舟之工咸沛然自暇自逸,或游肆而觞矣m,或拊桥而歌矣;隶也休役以尚寝矣,吾曹无虞以宴息矣。逮夜分而窾隙潜澍n,涣然阴溃,至乎淹箦濡荐o,方卒愕传呼,跣跳登
期刊
阁在丰城山间,名,子贱潘公也。笔,广微袁公也。德夫读书其上有年矣,去而仕于朝,因以其所读者为天子言之,忠愤激发,几寤上意。竟坐是,由省闼放还故山。  或窃笑曰:“世盖有剽窃涉猎书之毫芒而光显遇合者,德夫无所不读,顾龃龉留落如此,意者书误德夫耶?德夫宁能味此无味之味耶?”  德夫亦叹曰:“有是哉!夫书无穷尽,味有浅深。尝试以古今人观之,行之,笃守之,固味之深者也。先信而后畔,始合而卒离,味之浅者也。
期刊
通过政治文化视角,观察国家治理效果,《史记》保留了许多行政史的记录。《史记》专有《十二诸侯年表》,“谱十二诸侯,自共和讫孔子,表见《春秋》《国语》学者所讥盛衰大指著于篇”,记述春秋时期列国“盛衰”的历史。所考察和记述的内容,包括“兴师”“讨伐”“强乘弱”“威而服”的战争场景,也包括“会盟”等外交形式。《史记》又有《六国年表》,同样载录战国时期七雄兼并,“征伐会盟”,即战争史和外交史两方面的内容。在
期刊
民本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之一,惜民、重民、敬民、爱民是中国古代士人的重要价值追求。出身于平民之家的苏东坡,早在青年时期就有着为民请命的民本情怀,并在其起伏漂泊的宦海生涯中始终怀有济世志向。一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科考。年仅21岁的苏东坡随父亲苏洵穿剑阁越秦岭,历时两个多月赶赴京城参加殿试,在388名举人中脱颖而出,以第二名的成绩荣登进士榜。正当要做官时,老
期刊
【上】刘宠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尨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
期刊
古代称国家疆域地图为“舆图”,历代统治者对舆图的绘制都十分重视。舆图能够反映国家疆域范围、山川形势,便于国家行政管理和军事行动。清代康熙皇帝曾主持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实地测绘,制成《皇舆全览图》,体现了当时先进的测绘水平。故宫博物院现藏该图两种木刻版。地图测绘成要务  《皇舆全览图》的绘制是出于康熙皇帝统治国家的现实需求,而掌握西方先进测绘技术的西洋传教士的到来,更是为这项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