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一些无法用现有的定理公式解决的难题,可以先得出类似问题的基础数学模型,进而类比迁移,从而利用基础数学模型有效突破难点。
[关键词]基础模型;类比迁移;函数
《中小学数学》杂志小学版2014年第7、8期(合刊)刊载了范午英老师的一篇教研论文,题目是《教数学要以理服人》,范老师通过严密的论证说明了数学教学的推进要“理直气壮”,范老师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令人折服。笔者反复品读该文,受益匪浅,对范老师的观点也十分认同,但是对一道题的讲解,笔者认为教师给出的解题方法一定要“有理有据”:这“理”一定要在事理上、逻辑上、数学理论上站得住脚。
原题回放:[题1]用一块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铁皮可以焊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最大体积是多少?笔者认为原文中阐述的解题原理超出小学生的认知范围,因此对文中举出的例题仔细分析,并提出修改意见:在“长方体”后面加上“盒子”二字,对“体积”的描述换成“容积”,且要补充说明“在切割和焊接时厚度和损耗忽略不计”,这样描述更加科学严谨。另外,范老师在文末盖棺定论:“43.75立方厘米是能切割出的最大的体积。”这个结论也是有问题的。
一、找到基础模型
笔者先研究一个类似的问题:[题2]用20米长的铁丝网在墙根处(围墙足够长)围一块长方形(长方形的一边用围墙代替)的花圃,怎样才能使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最大的面积是多少?
对于这道题,采用逐一列举法就可以推知答案。众所周知,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围成的长方形在长、宽相等时面积最大。但这道题又有所不同,题目所要围成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长方形,其中有一条边是墙体,铁丝网的全长只是被分成三条边,由此,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笔者的脑海中浮现:假设围墙的“另一面”也有一个“长方形”,它与“花圃长方形”沿着围墙对称,那么从空间视角来看,这两个对称的长方形不就拼接成了一个大长方形吗?此时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就恰好是铁丝网的全长,应为20×2=40(米),根据已有的解题经验,要使这个“假想”出的大长方形面积最大,必须令其长、宽相等,而其长、宽一旦相等,这个长方形就会变成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40÷4=10(米)。由于这个“假想”的正方形是一个对称图形,所以隐去添加的对称部分后,就得到围成的长方形的长为10米,宽为10÷2=5(米),这时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最大的面积为10×5=50(平方米)。
二、上升到函数高度
函数的作用就是将列举法进行了无限化处理,渗透了极限思想,因为列举法不可能列出所有数据,难免有所遗漏,而函数思想则弥补了这一缺陷,将列举法中自变量的动态变化过程连续化、绵密化,其论证结果更具说服力。有人认为“学生接受不了函数思想,只能接受列举法”,但是教师两者都必须掌握,只有占据理论的制高点,教师才能做到高屋建瓴、指挥若定。
函数思想可以很好地“指导”列举法,比如列举时可以有序列举(对应函数图像的连续性),可从两个端点开始尝试列举,不断向中间“缩进合拢”。例如,从宽度是0开始,不断递增,同时从宽度是10开始,不断递减,这也对应着函数思想(图像)里的函数图像与横坐标的两个交点([x1],0)([x2],0),此时函数值为0。更为神奇的是,函数图像里的两交点([x1],0)([x2],0)的中点坐标就是最值的横坐标(对称轴所在处),可以类比迁移到列举法里,能得到最大值的宽度就是两个端点值的中间值,也就是(0 10)÷2=5。这种思想方法克服了列举法的断续性和有限性,可以弥补无法穷举带来的漏洞。
三、基础模型的类比和函数理论的推广
由题2的两种解法联想到,长方体的体积一定时,只有长、宽、高相等,也就是长方体变成正方体时,表面积最小。反过来,当长方体的表面积一定,且长、宽、高相等时,也就是变成正方体时,体积最大。这其实是对“面积周长最值定律”的推广,只不过由原先的长、宽两个数据扩充为长、宽、高三个数据,由原先的二维平面图形延伸为三维立体图形,但原理是一样的。至此,能否大胆假设:题1中还有一块同样的铁皮,如此一来,切割焊接后,根据前文推广的最值定律,焊接而成的有盖长方体盒子的容积达到最大时,长方体的长、宽、高必然相等,即变为正方体盒子。此时,设焊接成的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a厘米,则有6[a2]=10×6×2;[a2]=20,a=[25],则按题1的要求,再将这个正方体有盖盒子沿着某个面的中线切割一半下来,使其变成两个相同的无盖长方体盒子(如图2),这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的容积应为[a3]÷2=20×[25]=2044.72(立方厘米)。
上述由类比推广出的方法,有没有函数理论上的依據呢?设围成的无盖长方体盒子内部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假定开盖的那个面为a×b),则有ab 2ac 2bc=10×6,这个长方体盒子的容积应为abc。当abc最大时,4[a2][b2][c2]也一定最大,即ab×2ac×2bc最大,又因为ab 2ac 2bc=60,这三个数(把这三个积当成三个数)的和一定,要使它们的积最大,那么这三个数一定相等,这也是对“两个数的和一定,要使积最大,必须使两个数相等”的推广,即ab=2ac=2bc,则有a=b=2c,所以4[c2] 4[c2] 4[c2]=60,[c2]=5,a=[25],b=[25],c=[5],那么题目中要求的长方体盒子的容积abc=[25]×[25]×[5]=20[5]=44.72(立方厘米)。
通过对此题的研究,笔者认为范老师给出的方法是好的,设计是巧妙的,但是数据设计欠妥,因为最后出现无法避免和抵消的平方根,导致一道精巧的题出现瑕疵,并引起不必要的争端。如果将题1的数据稍作改动,比如将铁皮的长改为8厘米,宽为6厘米,这样一来,c=[4]=2,恰好为整数,效果会更好。
(责编 黄春香)
[关键词]基础模型;类比迁移;函数
《中小学数学》杂志小学版2014年第7、8期(合刊)刊载了范午英老师的一篇教研论文,题目是《教数学要以理服人》,范老师通过严密的论证说明了数学教学的推进要“理直气壮”,范老师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令人折服。笔者反复品读该文,受益匪浅,对范老师的观点也十分认同,但是对一道题的讲解,笔者认为教师给出的解题方法一定要“有理有据”:这“理”一定要在事理上、逻辑上、数学理论上站得住脚。
原题回放:[题1]用一块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铁皮可以焊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最大体积是多少?笔者认为原文中阐述的解题原理超出小学生的认知范围,因此对文中举出的例题仔细分析,并提出修改意见:在“长方体”后面加上“盒子”二字,对“体积”的描述换成“容积”,且要补充说明“在切割和焊接时厚度和损耗忽略不计”,这样描述更加科学严谨。另外,范老师在文末盖棺定论:“43.75立方厘米是能切割出的最大的体积。”这个结论也是有问题的。
一、找到基础模型
笔者先研究一个类似的问题:[题2]用20米长的铁丝网在墙根处(围墙足够长)围一块长方形(长方形的一边用围墙代替)的花圃,怎样才能使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最大的面积是多少?
对于这道题,采用逐一列举法就可以推知答案。众所周知,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围成的长方形在长、宽相等时面积最大。但这道题又有所不同,题目所要围成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长方形,其中有一条边是墙体,铁丝网的全长只是被分成三条边,由此,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笔者的脑海中浮现:假设围墙的“另一面”也有一个“长方形”,它与“花圃长方形”沿着围墙对称,那么从空间视角来看,这两个对称的长方形不就拼接成了一个大长方形吗?此时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就恰好是铁丝网的全长,应为20×2=40(米),根据已有的解题经验,要使这个“假想”出的大长方形面积最大,必须令其长、宽相等,而其长、宽一旦相等,这个长方形就会变成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40÷4=10(米)。由于这个“假想”的正方形是一个对称图形,所以隐去添加的对称部分后,就得到围成的长方形的长为10米,宽为10÷2=5(米),这时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最大的面积为10×5=50(平方米)。
二、上升到函数高度
函数的作用就是将列举法进行了无限化处理,渗透了极限思想,因为列举法不可能列出所有数据,难免有所遗漏,而函数思想则弥补了这一缺陷,将列举法中自变量的动态变化过程连续化、绵密化,其论证结果更具说服力。有人认为“学生接受不了函数思想,只能接受列举法”,但是教师两者都必须掌握,只有占据理论的制高点,教师才能做到高屋建瓴、指挥若定。
函数思想可以很好地“指导”列举法,比如列举时可以有序列举(对应函数图像的连续性),可从两个端点开始尝试列举,不断向中间“缩进合拢”。例如,从宽度是0开始,不断递增,同时从宽度是10开始,不断递减,这也对应着函数思想(图像)里的函数图像与横坐标的两个交点([x1],0)([x2],0),此时函数值为0。更为神奇的是,函数图像里的两交点([x1],0)([x2],0)的中点坐标就是最值的横坐标(对称轴所在处),可以类比迁移到列举法里,能得到最大值的宽度就是两个端点值的中间值,也就是(0 10)÷2=5。这种思想方法克服了列举法的断续性和有限性,可以弥补无法穷举带来的漏洞。
三、基础模型的类比和函数理论的推广
由题2的两种解法联想到,长方体的体积一定时,只有长、宽、高相等,也就是长方体变成正方体时,表面积最小。反过来,当长方体的表面积一定,且长、宽、高相等时,也就是变成正方体时,体积最大。这其实是对“面积周长最值定律”的推广,只不过由原先的长、宽两个数据扩充为长、宽、高三个数据,由原先的二维平面图形延伸为三维立体图形,但原理是一样的。至此,能否大胆假设:题1中还有一块同样的铁皮,如此一来,切割焊接后,根据前文推广的最值定律,焊接而成的有盖长方体盒子的容积达到最大时,长方体的长、宽、高必然相等,即变为正方体盒子。此时,设焊接成的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a厘米,则有6[a2]=10×6×2;[a2]=20,a=[25],则按题1的要求,再将这个正方体有盖盒子沿着某个面的中线切割一半下来,使其变成两个相同的无盖长方体盒子(如图2),这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的容积应为[a3]÷2=20×[25]=2044.72(立方厘米)。
上述由类比推广出的方法,有没有函数理论上的依據呢?设围成的无盖长方体盒子内部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假定开盖的那个面为a×b),则有ab 2ac 2bc=10×6,这个长方体盒子的容积应为abc。当abc最大时,4[a2][b2][c2]也一定最大,即ab×2ac×2bc最大,又因为ab 2ac 2bc=60,这三个数(把这三个积当成三个数)的和一定,要使它们的积最大,那么这三个数一定相等,这也是对“两个数的和一定,要使积最大,必须使两个数相等”的推广,即ab=2ac=2bc,则有a=b=2c,所以4[c2] 4[c2] 4[c2]=60,[c2]=5,a=[25],b=[25],c=[5],那么题目中要求的长方体盒子的容积abc=[25]×[25]×[5]=20[5]=44.72(立方厘米)。
通过对此题的研究,笔者认为范老师给出的方法是好的,设计是巧妙的,但是数据设计欠妥,因为最后出现无法避免和抵消的平方根,导致一道精巧的题出现瑕疵,并引起不必要的争端。如果将题1的数据稍作改动,比如将铁皮的长改为8厘米,宽为6厘米,这样一来,c=[4]=2,恰好为整数,效果会更好。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