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儿肠套叠灌肠检查的必要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3538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应行灌肠检查的临床效果以及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初诊CT检查疑似小儿肠套叠患儿,观察患儿行空气灌肠术病例的确诊与治疗情况,统计临床诊断率和治愈率,分析疑似小儿肠套叠应行空气灌肠的必要性以及临床价值和意义。结果:本组患儿经灌肠术后56例作出肠套叠确诊,56例患儿均行空气灌肠术,经过治疗,治愈40例,复位失败患者行手术复位16例,经空气灌肠或碘剂灌肠术后确诊4例、 排除2例。结论:疑似小儿肠套叠应行灌肠检查,效果明显,诊断率高,安全性高,有治疗作用,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小儿肠套叠行空气灌肠 必要性
  肠套叠多见于婴幼儿,好发于冬春季节,且多见于男性患儿,且男女比例为2:1[1]。肠套叠是由一部分肠管及其附着的肠系膜套入邻近套肠腔而导致的一种疾病。肠临床研究表明,肠套叠的发生与腺病毒感染、肠运动机能紊乱、回肠远端淋巴组织增生以及其他肠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患者多表现为剧烈的间歇性腹部绞痛,反复哭吵不安,并伴有血便、呕吐以及腹部肿块等症状[2]。但是由于肠套叠临床症状不典型,无法作出早期正确诊断。为此,在这里以我院收治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疑似小儿肠套叠应行灌肠检查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具体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初诊疑似小儿肠套叠患儿,男62例,女38例,年龄3个月-5岁,平均年龄(3.2±0.7)岁;临床表现:呕吐40例,腹泻35例,单纯反复哭吵25例,所有患儿均行立位腹部观察,其中,肠腔可疑小液平42例,肠腔扩张伴多个液平面8例,阴性表现50例。
  1.2 方法
  一、让患者平卧CT检查床,行CT平扫初诊后。再行灌肠检查时,先做肠道准备,经肛门插入导尿管扩张球囊固定导尿管,用50ml的注射器注入空气或碘剂,在岛津胃肠机透视下边注入气体边检查。
  2 结果
  本组患儿经灌肠术后56例作出肠套叠确诊,56例患儿均行空气灌肠复位,经过治疗,治愈40例,复位失败患者行手术复位16例,空气灌肠或碘剂灌肠术后确诊4例、 排除2例。其中诊断率达 60% , 治愈率达30%,具体如表1所示:
  3 讨论
  肠套叠为小儿多发病,临床表现以剧烈的间歇性腹部绞痛,反复哭吵不安,并伴有血便、呕吐以及腹部肿块等为主要症状,该病多见于1-5岁小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发病率会不断降低,冬春季节为多发季节,肠套叠是由一部分肠管及其附着的肠系膜套入邻近套肠腔而导致的一种疾病[3]。临床研究表明, 肠套叠的发生与腺病毒感染、肠运动机能紊乱、回肠远端淋巴组织增生以及其他肠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患者多表现为剧烈的间歇性腹部绞痛,反复哭吵不安,并伴有血便、呕吐以及腹部肿块等症状。但是由于肠套叠临床症状不典型,不能作出早期正确诊断。若患者得到不及是有效治疗,极有可以诱发便血和胃肠道功用自身生长发育不良。以肠套叠的发病部位为参照,可以分为结肠型、小肠型、回盲型以及回肠型,其中,以回肠型的发病率最高,目前临床上对于小儿肠套叠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认为回盲区淋巴组织增生及肠动力增快均可诱发肠套叠,而给予患者及早的诊断以及科学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减轻患儿痛苦[4]。近年来兴起的CT仿真结肠镜检查,不但诊断准确率高而且侵袭性小,几乎没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但仍然有极少数假阳性率存在,因此当出现与临床症状不符时,可疑小儿肠套叠仍需做灌肠检查进行确诊,减少误诊及因误诊进行治疗给小儿带来的痛苦。此外,检查过程中无需静脉麻醉,检查时间短,对患儿而言非常方便,如在本次研究中,患儿经灌肠术后56例作出肠套叠确诊,56例患儿均行空气灌肠复位,经过治疗,治愈40例,复位失败患者行手术复位16例,空气灌肠或碘剂灌肠术后确诊4例、 排除2例。其中诊断率达 60% , 治愈率达30%,充分说明肠套叠空气灌肠检查的有效性和检查中具有一定的整复价值。
  总而言之,疑似小儿肠套叠应行灌肠检查,操作过程直观、简短,诊断率高,安全性高,甚至可进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何纯刚,邓洪强,吴东波,等.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术252例分析[J].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4(4): 359-360.
  [2] 杨青,李淑娟. 空气灌肠诊治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 24(9): 1656-1657.
  [3] 牟方胜,李建容,朱世培,等. 空气灌肠次数和持续时间对小儿肠套叠复位的影响[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 29(10): 1649-1651.
  [4] 刘俊杰,谭航宇. 小儿肠套叠的气钡及空气灌肠整复治疗的66例分析[J]. 医学信息. 2014(14): 126-127.
  作者简介 王纯莉【1980-10】女 籍贯:贵州黄平县 苗族 本科 主治医师 主要从事:影像诊断
其他文献
【摘 要】 由于创伤病人的特殊性,多数情况下,第一个迎接病人的是护士。护士应积极主动、热情地接待病人,建立起信任和谐的护患关系,形成良好氛围。在护患的接触时间里,护士可观察病情的同时了解其心理状态,使病人尽快适应创伤病区环境,放下包袱,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早日康复。  【关键词】 创伤 护士 患者 沟通技巧  因为创伤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状态,如果在病人
【摘 要】 目的:探究老年住院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12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素(T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以及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水平的检验情况。结果:入选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指标以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摘 要】 目的:依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增强药师在临床中的作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我院在2015年3月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调查管理前(2014年4月-2015年2月)和管理后(2015年3月-2016年1月)我院药品消耗情况、医嘱审核情况以及不合理用药纠正情况。结果:集中配置前不合格医嘱共有174份,占比例的1.04%,集中配置后不合格医嘱共21份,占比例的0.12%;集中配置前输液与药物配伍存
【摘 要】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的病理检查结果,探讨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并依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探讨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特征。结果: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74例,恶性16例。多元素Logist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的有效率及肺功能检测值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和80.
【摘 要】 开展分级诊疗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从目前各地试点情况来看,中国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还有很多制约瓶颈,导致可行性较弱。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分级诊疗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完善分级诊疗模式的“三强一联”建议。  【关键词】 分级诊疗 医疗保险 互联网预约转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强调,要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 这无疑给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确立了“风向标”。 “基层首诊,分
目的:评价带血管肋间神经转位与骶2神经根吻合、自体腓肠神经桥接阴部神经重建截瘫犬膀胱功能的可行性.方法:犬均经第1腰髓平面损伤造成截瘫,随机分为3组,带血管肋间神经转位
【摘 要】 目的 探究民族地区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现存问题及应采取的科学改进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实施科学临床治疗的高血压病患55例,将其作为研究组。与此同时,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未实施科学治疗的高血压病患55例作为常规组。对比观察两组病患的疾病防治问题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病患的防治问题发生率要明显比常规组病患低,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维药伊木萨克片对雄性大鼠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性功能正常SD雄性大鼠用伊木萨克连续干预6周后,进行阿普吗啡(APO)阴茎勃起实验和交配实验,并检测阴茎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医疗护理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手术室护理模式越来越细节化。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对手术进行的是否顺利以及手术治疗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并给患者的预后质量和生命安全产生较大影响。笔者刊我院接收治疗的72例手术患者实施细节护理,护理效果较满意,如何做好手术室的细节护理,把手术室护理工作做到极致精致,是每一位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和护理工作者都值得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