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杭州市首个射击项目“市队联办”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在杭州市源清中学落成。在经历十年的发展,源清中学已经逐步形成一套具有本校特色培养模式。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该校射击项目体教融合培养模式进行现状调查,然后分析目前该培养模式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为其他项目体教融合模式提供参考。
2011年,杭州市首个射击项目“市队联办”体育后備人才基地在杭州市源清中学正式成立,并成立了第一支射击队。与体校半天训练、半天学习的传统模式不同,这里运动员在学校接受和普通学生相同的学习教育,在课余时间进行射击训练。这是浙江省内第一个尝试“体教结合”的射击队,它的目标是推动青少年射击运动员文化学习和射击专项训练的协调发展。这里的目标和中央深改委《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指出的思想比较一致,即在“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下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虽然“体教结合”和“体教融合”提法有些不一样,但是它们是一脉相承,“体教融合”更具有全面性,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本文以体教融合培养模式为题目。
近十年来,学校培养了一批射击项目后备人才,为国家队和高校输送了不少优秀射击运动员,本文通过对学校射击项目体教融合培养模式发展现状调查和分析,了解体教融合培养模式下射击项目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总结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建议。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杭州市源清中学2011年-2020年招收的射击队学生、教练员为主要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体教融合”、“射击项目”、“学校体育”等关键词在CNKI数字图馆检索相关资料,通过各种渠道查询学校有关射击资料,阅读并收集整理。
1.2.2 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并对射击“体教融合”模式项目相关的学生、教师、教练进行了访谈,挖掘隐形存在问题。
1.2.3 数理统计法
根据访谈等获得的资料信息以及学生、家长与教练回馈的信息,利用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和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射击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学校自2011年至今,挖掘、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射击选手,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省、市级比赛成绩名列前茅。学生射击训练中心场馆于2011年改建完成、验收合格并投入使用,同时引进、培养射击专职教练员,并逐步形成和完善一套有效的训练学习管理方案。学校成立射击队至今,已成功向国家队输送队员2人,射击队所有队员均以射击特长以及优秀的文化课成绩考入上海东华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集美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2018年和2020年各有 1人通过射击高水平招生进入清华大学。目前射击队在校队员有8人。
2.1.1 主要经费来源
资金投入有保障,训练和比赛才能正常有序的开展。根据杭州市有关“市队联办”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的文件规定:杭州市教育局负责直属学校“市队联办”基地运动队的训练服装、训练器材、训练场地等费用,每年给予5-6万元扶持经费,另外经费由学校自己承担。目前,学校射击队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培养经费对政府机构的依赖性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运动员的培养。
2.1.2 训练场地等基础保障情况
射击场馆、器材、枪支弹药、服装等的配备是开展射击项目的必要保障。学校目前拥有15个10米气枪靶位(其中5个电子靶位)、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并经市公安部门验收合格的枪弹库、12把气步枪和气手枪以及配足的弹药、射击专业服装和设备等,这些装备基本可以满足本校射击运动员的需求。因此,从对运动员和教练员对训练场地的基础保障调查看,他们也是比较满意的。
2.1.3 学生运动员参赛情况
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需要竞赛这个平台来体现,同时通过比赛获得运动员等级证书。然而,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每年参加市级以上比赛为1-2次,可见射击运动员每年能够参与赛事机会有限,原因是赛事主办方对参赛队伍资格和数量的限制、射击项目竞赛规则的改变以及比赛竞争日趋激烈导致。为了不断提高竞技水平,增加比赛经验,运动员需要更多的参赛机会。
2.1.4 2011-2020年招生及运动员输送情况
学校从2011年开始招收射击特长生,根据图1显示,学校招生人数于2013年达到高峰,随后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招生政策的变化以及项目竞赛规则的改变,学生生源数明显减少。
2.2 目前在校射击项目后备运动员情况
2.2.1 学生运动员训练周期及文化课情况
学生运动员训练周期为每周训练5次,一次训练时间为2小时。为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训练时间都集中在下午课外体育活动至晚自修时段以及周末。赛前特殊时期,学校会组织学生加强训练强度和密度,训练持续时间会增加,具体根据比赛实际而定。
根据对在校射击特长生文化课情况调查看,目前在校射击运动员学习成绩优秀人数占比12.5%,学习成绩良好占比37.3%,学习成绩一般占比37.5%,学习成绩较差占比12.5%,呈正态分布。说明射击训练的时间和精力对文化课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自律性好的学生相对文化课比较优异,反之,学习成绩差距会越拉越大。
2.2.2 影响学生运动员学习的因素
根据调查,主要影响射击学生运动员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学习基础差、训练和比赛时间过长、由于训练导致学习精力不足等。其中,认为自身文化课基础差所占比例为 62.5%,由于训练时间比赛周期过长而导致学习时间不足所占比例为25%,由于训练导致学习精力不足所占比例为37.5%。当前在体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学校不仅要监督运动员的训练质量,还要注重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培养。 2.2.3 参加射击项目的动机
根据对在校射击特长生参加射击项目的动机调查看,有62.5%的射击队员是由于个人兴趣而参加训练,25%的学生是因为通过教练员选材参加训练的,12.5%的学生是受家长影响而从事该项目训练。可见,射击项目对学生的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教练员通过专业的选拔,能够发掘射击项目的优秀人才。另外,家长的观念也影响着学生的选择。
2.3 学校的特色创新点
(1)引入射击项目进校园,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成立射擊社团,开设射击项目选修课,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了一大批对射击项目感兴趣的学生。让广大的青少年了解射击项目,既是为射击运动发展推广助一臂之力,还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更丰富的体育实践,有效激发体育在教育中的育人价值,丰富校园的体育文化。体教融合能够以这种方式产生“化学反应”,体与教可谓相得益彰。
(2)以体验形式推广射击运动的发展。学校为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推动射击运动在学校的开展,每年高一新生军事训练时,进行射击体验活动。体验过程中普及射击运动的基本知识,讲解射击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使学生了解射击运动安全防范知识,掌握简单的射击动作技术。在学生射击体验中发掘有潜力学生进入射击队进行专业训练和培养。
(3)丰富多彩的训练内容。日常训练时普及射击安全意识、讲解射击专业知识、练习专业技能和专注力、完成专业体能训练,培养运动员爱国情怀,增强国防意识,定期进行安全防范和疏散演练。
2.4 射击项目体教融合模式培养主要存在的问题
2.4.1 招生条件限制导致特长生生源不足
根据杭州市教育局关于高中学校招收特长生的实施办法,射击项目招收特长生的条件为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生源地为杭州市市区。目前,杭州市区从事射击项目练习的学生人数和射击布点学校有限,运动员只有在初中阶段参加浙江省射击锦标赛或全国射击锦标赛及以上赛事,达到等级运动员环数标准并获得一定名次,方可申请等级运动员称号。射击省级及以上赛事场次受限,竞争激烈,获得射击项目等级运动员难度大,导致等级运动员人数逐年下降。初中射击布点学校也因运动员输送资格受限,无法完成正常输送任务,失去对射击项目开展的信心。
2.4.2 射击项目专项费用不足
根据文件规定,杭州市市队联办项目一年专项经费有严格限定,主要用于项目开展的训练、竞赛和教练员费用。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政策是以一级运动员为界线,一级运动员资格的获得要求运动员更多的参加省级及以上赛事,加上项目的开展所需的场地、器材、服装、枪支弹药等费用,专项经费无法满足射击项目的更好开展。
2.4.3 射击项目的安全管控使规模受限
射击场地和设施的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运动员的训练效果。目前学校的射击场馆设施较为完善,基本能够保证运动员的训练需求,但由于公安部门对民用枪支有严格管控,各射击项目布点学校枪支总数不得多于12支,另外由于枪支设备的新老更替快、购买周期较长,限制了项目开展的规模。
2.4.4 教练员配备不完善
目前,学校射击教练员主要由校内体育教师兼任和临时外聘教练一起负责,缺乏项目专职教师。临时外聘教练是退役运动员由市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选派,虽然运动技能水平很高,项目实践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学历普遍不高,文化理论知识和项目专业理论基础不够;而校内教师运动技能水平和实践经验比较匮乏,加上临时外聘教练流动性比较大,不利于射击项目人才培养和长远发展。
2.4.5 运动员输送受限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9年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项目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教育部办公厅对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做出技术调整:包括射击等10个项目因生源不足或能从普通在校生中选拔、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到2021年前要全部停止招生或调整到位。该政策的出台无疑增加射击项目运动员进入高校的难度。另外射击项目的普及性不高,高校开展射击项目的学校数有限,加上教育部高校招生政策的改变,射击项目招生数逐年下降,加上射击项目术科考试规则改变导致难度增加,竞争也更加激烈,运动员的输送愈加困难。
3 建议
3.1放宽项目招生条件,增加项目赛事数量
根据杭州市体教结合项目间的平衡,结合项目特点,建议适当放宽射击项目的特长生招收条件,从而增加生源数,给更多学生提供条件和机会,也有利于射击项目的普及和开展。省级及以上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协调沟通,适当增加射击项目赛事,为更多的学校和运动员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与平台,丰富运动员参赛经验,增加运动员获得等级证书的机会。
3.2 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确保项目有序开展
射击运动的稳定开展从场地设施设备的维护、器材的更新和维修、运动员的营养补充、教练员的工资待遇、比赛经费等方面都需要足够的资金保障。射击项目资金的来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政府财政拨款。为了保障射击项目稳定有序的开展,政府应加大对射击项目后备人才培养资金的投入力度;二是学校射击项目专项经费。射击项目是学校的特色和亮点,对学校学生的素质培养、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学校的社会中的影响力都具有相当大作用。学校应当设立和配足射击项目专项经费,以确保其有效的开展和运作。三是考虑社会力量的支持,通过合理途径进行项目宣传,使射击项目得到更多市民认可和支持,争取社会力量解决资金问题。
3.3 合理利用场地器材,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加强对射击项目的重视度,增加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射击这项运动,提高学生、家长对射击项目的兴趣。学校的给学生、家长普及射击相关的专业知识,射击队训练时段对外开放,使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在安全区域观摩训练过程,让更多感兴趣的学生参与进来,对感兴趣的学生科学选材,并进行训练。
3.4 加强教练员岗位培训,提高射击业务能力
教练员是射击后备人才的直接领导者,其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决定一支队伍能走多远。教练员要依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要做好意志品质的专门训练,根据一定的训练周期安排相关身体素质训练。学校应给教练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平台,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文化素养和意志品质。在确保教练员执教水平的基础上,完善教练员知识结构,提高科研能力,加强教练员岗位培训、安全培训,建立完整的后备人才选拔和科学训练机制。
3.5 优化体教融合,促进射击项目的持续发展
体教融合是培养射击后备人才的必经之路,“体”表现在射击训练上,而“教”则体现在教学、育人上面。通过射击与教育系统“选材一体化”工作机制,依托学校的教学硬件和软件上优势,实现射击项目和教育之间的有序合作和自主推进。学校射击项目体教融合开展至今,已经有明显成效,在浙江乃至全国都取得不错的成绩,对杭州市射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杭州市源清中学)
2011年,杭州市首个射击项目“市队联办”体育后備人才基地在杭州市源清中学正式成立,并成立了第一支射击队。与体校半天训练、半天学习的传统模式不同,这里运动员在学校接受和普通学生相同的学习教育,在课余时间进行射击训练。这是浙江省内第一个尝试“体教结合”的射击队,它的目标是推动青少年射击运动员文化学习和射击专项训练的协调发展。这里的目标和中央深改委《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指出的思想比较一致,即在“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下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虽然“体教结合”和“体教融合”提法有些不一样,但是它们是一脉相承,“体教融合”更具有全面性,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本文以体教融合培养模式为题目。
近十年来,学校培养了一批射击项目后备人才,为国家队和高校输送了不少优秀射击运动员,本文通过对学校射击项目体教融合培养模式发展现状调查和分析,了解体教融合培养模式下射击项目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总结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建议。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杭州市源清中学2011年-2020年招收的射击队学生、教练员为主要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体教融合”、“射击项目”、“学校体育”等关键词在CNKI数字图馆检索相关资料,通过各种渠道查询学校有关射击资料,阅读并收集整理。
1.2.2 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并对射击“体教融合”模式项目相关的学生、教师、教练进行了访谈,挖掘隐形存在问题。
1.2.3 数理统计法
根据访谈等获得的资料信息以及学生、家长与教练回馈的信息,利用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和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射击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学校自2011年至今,挖掘、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射击选手,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省、市级比赛成绩名列前茅。学生射击训练中心场馆于2011年改建完成、验收合格并投入使用,同时引进、培养射击专职教练员,并逐步形成和完善一套有效的训练学习管理方案。学校成立射击队至今,已成功向国家队输送队员2人,射击队所有队员均以射击特长以及优秀的文化课成绩考入上海东华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集美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2018年和2020年各有 1人通过射击高水平招生进入清华大学。目前射击队在校队员有8人。
2.1.1 主要经费来源
资金投入有保障,训练和比赛才能正常有序的开展。根据杭州市有关“市队联办”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的文件规定:杭州市教育局负责直属学校“市队联办”基地运动队的训练服装、训练器材、训练场地等费用,每年给予5-6万元扶持经费,另外经费由学校自己承担。目前,学校射击队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培养经费对政府机构的依赖性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运动员的培养。
2.1.2 训练场地等基础保障情况
射击场馆、器材、枪支弹药、服装等的配备是开展射击项目的必要保障。学校目前拥有15个10米气枪靶位(其中5个电子靶位)、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并经市公安部门验收合格的枪弹库、12把气步枪和气手枪以及配足的弹药、射击专业服装和设备等,这些装备基本可以满足本校射击运动员的需求。因此,从对运动员和教练员对训练场地的基础保障调查看,他们也是比较满意的。
2.1.3 学生运动员参赛情况
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需要竞赛这个平台来体现,同时通过比赛获得运动员等级证书。然而,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每年参加市级以上比赛为1-2次,可见射击运动员每年能够参与赛事机会有限,原因是赛事主办方对参赛队伍资格和数量的限制、射击项目竞赛规则的改变以及比赛竞争日趋激烈导致。为了不断提高竞技水平,增加比赛经验,运动员需要更多的参赛机会。
2.1.4 2011-2020年招生及运动员输送情况
学校从2011年开始招收射击特长生,根据图1显示,学校招生人数于2013年达到高峰,随后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招生政策的变化以及项目竞赛规则的改变,学生生源数明显减少。
2.2 目前在校射击项目后备运动员情况
2.2.1 学生运动员训练周期及文化课情况
学生运动员训练周期为每周训练5次,一次训练时间为2小时。为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训练时间都集中在下午课外体育活动至晚自修时段以及周末。赛前特殊时期,学校会组织学生加强训练强度和密度,训练持续时间会增加,具体根据比赛实际而定。
根据对在校射击特长生文化课情况调查看,目前在校射击运动员学习成绩优秀人数占比12.5%,学习成绩良好占比37.3%,学习成绩一般占比37.5%,学习成绩较差占比12.5%,呈正态分布。说明射击训练的时间和精力对文化课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自律性好的学生相对文化课比较优异,反之,学习成绩差距会越拉越大。
2.2.2 影响学生运动员学习的因素
根据调查,主要影响射击学生运动员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学习基础差、训练和比赛时间过长、由于训练导致学习精力不足等。其中,认为自身文化课基础差所占比例为 62.5%,由于训练时间比赛周期过长而导致学习时间不足所占比例为25%,由于训练导致学习精力不足所占比例为37.5%。当前在体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学校不仅要监督运动员的训练质量,还要注重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培养。 2.2.3 参加射击项目的动机
根据对在校射击特长生参加射击项目的动机调查看,有62.5%的射击队员是由于个人兴趣而参加训练,25%的学生是因为通过教练员选材参加训练的,12.5%的学生是受家长影响而从事该项目训练。可见,射击项目对学生的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教练员通过专业的选拔,能够发掘射击项目的优秀人才。另外,家长的观念也影响着学生的选择。
2.3 学校的特色创新点
(1)引入射击项目进校园,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成立射擊社团,开设射击项目选修课,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了一大批对射击项目感兴趣的学生。让广大的青少年了解射击项目,既是为射击运动发展推广助一臂之力,还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更丰富的体育实践,有效激发体育在教育中的育人价值,丰富校园的体育文化。体教融合能够以这种方式产生“化学反应”,体与教可谓相得益彰。
(2)以体验形式推广射击运动的发展。学校为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推动射击运动在学校的开展,每年高一新生军事训练时,进行射击体验活动。体验过程中普及射击运动的基本知识,讲解射击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使学生了解射击运动安全防范知识,掌握简单的射击动作技术。在学生射击体验中发掘有潜力学生进入射击队进行专业训练和培养。
(3)丰富多彩的训练内容。日常训练时普及射击安全意识、讲解射击专业知识、练习专业技能和专注力、完成专业体能训练,培养运动员爱国情怀,增强国防意识,定期进行安全防范和疏散演练。
2.4 射击项目体教融合模式培养主要存在的问题
2.4.1 招生条件限制导致特长生生源不足
根据杭州市教育局关于高中学校招收特长生的实施办法,射击项目招收特长生的条件为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生源地为杭州市市区。目前,杭州市区从事射击项目练习的学生人数和射击布点学校有限,运动员只有在初中阶段参加浙江省射击锦标赛或全国射击锦标赛及以上赛事,达到等级运动员环数标准并获得一定名次,方可申请等级运动员称号。射击省级及以上赛事场次受限,竞争激烈,获得射击项目等级运动员难度大,导致等级运动员人数逐年下降。初中射击布点学校也因运动员输送资格受限,无法完成正常输送任务,失去对射击项目开展的信心。
2.4.2 射击项目专项费用不足
根据文件规定,杭州市市队联办项目一年专项经费有严格限定,主要用于项目开展的训练、竞赛和教练员费用。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政策是以一级运动员为界线,一级运动员资格的获得要求运动员更多的参加省级及以上赛事,加上项目的开展所需的场地、器材、服装、枪支弹药等费用,专项经费无法满足射击项目的更好开展。
2.4.3 射击项目的安全管控使规模受限
射击场地和设施的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运动员的训练效果。目前学校的射击场馆设施较为完善,基本能够保证运动员的训练需求,但由于公安部门对民用枪支有严格管控,各射击项目布点学校枪支总数不得多于12支,另外由于枪支设备的新老更替快、购买周期较长,限制了项目开展的规模。
2.4.4 教练员配备不完善
目前,学校射击教练员主要由校内体育教师兼任和临时外聘教练一起负责,缺乏项目专职教师。临时外聘教练是退役运动员由市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选派,虽然运动技能水平很高,项目实践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学历普遍不高,文化理论知识和项目专业理论基础不够;而校内教师运动技能水平和实践经验比较匮乏,加上临时外聘教练流动性比较大,不利于射击项目人才培养和长远发展。
2.4.5 运动员输送受限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9年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项目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教育部办公厅对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做出技术调整:包括射击等10个项目因生源不足或能从普通在校生中选拔、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到2021年前要全部停止招生或调整到位。该政策的出台无疑增加射击项目运动员进入高校的难度。另外射击项目的普及性不高,高校开展射击项目的学校数有限,加上教育部高校招生政策的改变,射击项目招生数逐年下降,加上射击项目术科考试规则改变导致难度增加,竞争也更加激烈,运动员的输送愈加困难。
3 建议
3.1放宽项目招生条件,增加项目赛事数量
根据杭州市体教结合项目间的平衡,结合项目特点,建议适当放宽射击项目的特长生招收条件,从而增加生源数,给更多学生提供条件和机会,也有利于射击项目的普及和开展。省级及以上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协调沟通,适当增加射击项目赛事,为更多的学校和运动员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与平台,丰富运动员参赛经验,增加运动员获得等级证书的机会。
3.2 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确保项目有序开展
射击运动的稳定开展从场地设施设备的维护、器材的更新和维修、运动员的营养补充、教练员的工资待遇、比赛经费等方面都需要足够的资金保障。射击项目资金的来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政府财政拨款。为了保障射击项目稳定有序的开展,政府应加大对射击项目后备人才培养资金的投入力度;二是学校射击项目专项经费。射击项目是学校的特色和亮点,对学校学生的素质培养、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学校的社会中的影响力都具有相当大作用。学校应当设立和配足射击项目专项经费,以确保其有效的开展和运作。三是考虑社会力量的支持,通过合理途径进行项目宣传,使射击项目得到更多市民认可和支持,争取社会力量解决资金问题。
3.3 合理利用场地器材,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加强对射击项目的重视度,增加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射击这项运动,提高学生、家长对射击项目的兴趣。学校的给学生、家长普及射击相关的专业知识,射击队训练时段对外开放,使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在安全区域观摩训练过程,让更多感兴趣的学生参与进来,对感兴趣的学生科学选材,并进行训练。
3.4 加强教练员岗位培训,提高射击业务能力
教练员是射击后备人才的直接领导者,其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决定一支队伍能走多远。教练员要依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要做好意志品质的专门训练,根据一定的训练周期安排相关身体素质训练。学校应给教练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平台,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文化素养和意志品质。在确保教练员执教水平的基础上,完善教练员知识结构,提高科研能力,加强教练员岗位培训、安全培训,建立完整的后备人才选拔和科学训练机制。
3.5 优化体教融合,促进射击项目的持续发展
体教融合是培养射击后备人才的必经之路,“体”表现在射击训练上,而“教”则体现在教学、育人上面。通过射击与教育系统“选材一体化”工作机制,依托学校的教学硬件和软件上优势,实现射击项目和教育之间的有序合作和自主推进。学校射击项目体教融合开展至今,已经有明显成效,在浙江乃至全国都取得不错的成绩,对杭州市射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杭州市源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