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相互欣赏,相互创造的课堂。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表扬,赏识学生,面向全体,尊重个性,真情鼓励,推陈出新,肯定优点,正视不足,跟踪鼓励,着眼发展。让学生“抬头”学习,使学生在鼓励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鞭策中得到上进的力量。
关键词:赏识 尊重 鼓励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也强调,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相互欣赏,相互创造的课堂。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拿起表扬的武器,让学生“抬头”学习,使学生在鼓励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鞭策中得到上进的力量。
一、指导思想
1 赏识学生,鼓励为主。
历史课堂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全面提高,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以赏识学生为前提,以鼓励学生为出发点。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完成作业时得到了教师的肯定,会极大地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所以,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一定要不吝表扬,由衷赞美。诸如:你太有才了!你真棒!天才的想法!非常好!太妙了!我们为你而骄傲!你很优秀!说得真好!……对于表现一般的学生,更要鼓励。诸如:试试看;你有了很大的进步;放松些,你会想起来的;就是这样,不错;你的思路很正确;言之成理,好!掌声鼓励!……对于历史功底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兆点,哪怕是口语表达中声音的洪亮、吐字的清晰、书面表达中书写认真、格式规范。
2 面向全体,尊重个性。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尊重鲜明的个体特征,即“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课堂评价与激励同样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体。面向全体,整体激励,全方位地激活历史课堂创造的欲望,所以要想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程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课堂评价和激励也应当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而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学生千差万别,历史功底不可能在一個层面上,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品评学生是教育的不公。对功底好的学生,在赏识的同时,要让其明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中游的学生,要让其看到成绩,明了不足;对水平较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让其受到鼓舞,看到希望,迎头赶上。
二、操作方法
1 角色转换,真情鼓励。
教师带着愉悦的情绪走进课堂,怀着一颗热爱的心灵与学生交流,能将学生带进—个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环境中,对课堂气氛的调节、教学环节的实施、教学目地、个板着面孔说教的教师是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热隋的。—个有气无力的表扬会令人不解,一个言不由衷的鼓励比批评更糟糕。
要做到每节课精神饱满并非易事,教师也会遇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困扰,难免出现一些情绪低落、烦躁或忧郁之状,若把这些情绪带进课堂,势必会把不良的影响传染给学生,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正视挫折。直面不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时转换角色,热情洋溢地投入课堂教学中,创设出融洽、欢快的教学氛围,牢牢地吸引学生。所以课堂上的教师应该是一位艺术家,能很好地掌控情绪,发自真情地欣赏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 推陈出新,不拘一格。
教师的评价激励语言应不落窠臼,忌千篇一律。在肯定学生的时候,如果用一成不变的“好!很好!非常好!”这些惯用语,学生昕得多了,也会把这三个字视为雷同,好像教师对每一位同学的表现都满意,但又都不尽满意。这样会给学生一个错觉:老师在敷衍我们,而不是由衷地肯定和鼓励。所以,教师的评价激励语言和方式要推陈出新,不拘一格。诸如“你太有才了”可以转换多个版本:你真行!你很有才!你十分有才!你非常有才!你相当有才!你特别有才!你的才能非同一般!你简直是才能的化身!……而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满意的点头,一次由衷的鼓掌,都是对学生莫大的鼓舞,都是对学生最好的肯定。
另外,教师要善于发动学生,让学生互评,在相互肯定和鼓励中,完成了一次很好的自我提升的创造。这种方法,有时比教师点评更起作用。
3 肯定优点,正视不足。
肯定,并不意味着无序与混乱。标准的缺乏将有可能把教学中的鼓励沦为单纯的放纵。所以历史课堂的评价激励要避免为激励而激励,为赏识而赏识。赏识教育不是盲目地肯定,一味地肯定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渎职。所以,教师对一些比较明显的失误或是“硬伤”,一定要给学生指出。
4 跟踪鼓励,着眼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细致和有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这种细致和耐心,对于中下游的学生尤为重要。诸如:一个书写不好的学生,写字整齐了些,要及时表扬“你的书写有了很大的进步,加油!”一个不善言辞的学生主动发言,要真情鼓励“你已经战胜了自己,我们为你感到自豪!”即使问题完成得不够完美,也应激励“你比以前进步了许多,我们期待着你下一次更加出色的表现!”
成功教师的价值不仅仅是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能雪中送炭。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跟踪鼓励,重视学生的每一次进步,使中下游的学生时时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这种时时的关注像春风化雨一样润物无声,学生会拿出超乎想象的努力来回报教师的鼓励,亲其师,重其道。乐其业,最终促成教育目的的实现。
关键词:赏识 尊重 鼓励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也强调,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相互欣赏,相互创造的课堂。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拿起表扬的武器,让学生“抬头”学习,使学生在鼓励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鞭策中得到上进的力量。
一、指导思想
1 赏识学生,鼓励为主。
历史课堂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全面提高,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以赏识学生为前提,以鼓励学生为出发点。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完成作业时得到了教师的肯定,会极大地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所以,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一定要不吝表扬,由衷赞美。诸如:你太有才了!你真棒!天才的想法!非常好!太妙了!我们为你而骄傲!你很优秀!说得真好!……对于表现一般的学生,更要鼓励。诸如:试试看;你有了很大的进步;放松些,你会想起来的;就是这样,不错;你的思路很正确;言之成理,好!掌声鼓励!……对于历史功底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兆点,哪怕是口语表达中声音的洪亮、吐字的清晰、书面表达中书写认真、格式规范。
2 面向全体,尊重个性。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尊重鲜明的个体特征,即“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课堂评价与激励同样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体。面向全体,整体激励,全方位地激活历史课堂创造的欲望,所以要想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程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课堂评价和激励也应当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而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学生千差万别,历史功底不可能在一個层面上,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品评学生是教育的不公。对功底好的学生,在赏识的同时,要让其明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中游的学生,要让其看到成绩,明了不足;对水平较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让其受到鼓舞,看到希望,迎头赶上。
二、操作方法
1 角色转换,真情鼓励。
教师带着愉悦的情绪走进课堂,怀着一颗热爱的心灵与学生交流,能将学生带进—个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环境中,对课堂气氛的调节、教学环节的实施、教学目地、个板着面孔说教的教师是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热隋的。—个有气无力的表扬会令人不解,一个言不由衷的鼓励比批评更糟糕。
要做到每节课精神饱满并非易事,教师也会遇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困扰,难免出现一些情绪低落、烦躁或忧郁之状,若把这些情绪带进课堂,势必会把不良的影响传染给学生,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正视挫折。直面不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时转换角色,热情洋溢地投入课堂教学中,创设出融洽、欢快的教学氛围,牢牢地吸引学生。所以课堂上的教师应该是一位艺术家,能很好地掌控情绪,发自真情地欣赏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 推陈出新,不拘一格。
教师的评价激励语言应不落窠臼,忌千篇一律。在肯定学生的时候,如果用一成不变的“好!很好!非常好!”这些惯用语,学生昕得多了,也会把这三个字视为雷同,好像教师对每一位同学的表现都满意,但又都不尽满意。这样会给学生一个错觉:老师在敷衍我们,而不是由衷地肯定和鼓励。所以,教师的评价激励语言和方式要推陈出新,不拘一格。诸如“你太有才了”可以转换多个版本:你真行!你很有才!你十分有才!你非常有才!你相当有才!你特别有才!你的才能非同一般!你简直是才能的化身!……而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满意的点头,一次由衷的鼓掌,都是对学生莫大的鼓舞,都是对学生最好的肯定。
另外,教师要善于发动学生,让学生互评,在相互肯定和鼓励中,完成了一次很好的自我提升的创造。这种方法,有时比教师点评更起作用。
3 肯定优点,正视不足。
肯定,并不意味着无序与混乱。标准的缺乏将有可能把教学中的鼓励沦为单纯的放纵。所以历史课堂的评价激励要避免为激励而激励,为赏识而赏识。赏识教育不是盲目地肯定,一味地肯定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渎职。所以,教师对一些比较明显的失误或是“硬伤”,一定要给学生指出。
4 跟踪鼓励,着眼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细致和有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这种细致和耐心,对于中下游的学生尤为重要。诸如:一个书写不好的学生,写字整齐了些,要及时表扬“你的书写有了很大的进步,加油!”一个不善言辞的学生主动发言,要真情鼓励“你已经战胜了自己,我们为你感到自豪!”即使问题完成得不够完美,也应激励“你比以前进步了许多,我们期待着你下一次更加出色的表现!”
成功教师的价值不仅仅是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能雪中送炭。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跟踪鼓励,重视学生的每一次进步,使中下游的学生时时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这种时时的关注像春风化雨一样润物无声,学生会拿出超乎想象的努力来回报教师的鼓励,亲其师,重其道。乐其业,最终促成教育目的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