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单的梳理与建构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ask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国标本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整理与练习”一课为例,我设计了“以学习单为载体的整理与练习”这一教学思路,学习单分为四部分:自主整理我能行,同伴互助我进步,解决问题我快乐,自主评价我反思。让学生将课前整理与课堂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建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解数学题不仅能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重要的是通过解题的探路过程,让我们获得数学思维方法,领悟数学中育人的文化内涵.  解题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最熟悉的思路. 本题已知条件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结论所要求的是A,B的正切值的比值.我们最熟悉的  此路需要逆向思维,虽然此路我们不习惯,但确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领悟 多数人解题喜欢走熟路.面对“新”题,由于题目的条件和情境发生了变化,过去的熟路,现在
本期棉花糖教同学们制作一个纸巾筒,这个纸巾筒很漂亮、简单,希望大家都能喜欢。    制作准备:    表布、里布、铺棉各一片,尺寸为12×39厘米(表布的三色花布均为4厘米,拼好并跟据个人喜好是否加上花边);底布、铺棉、里面各一片,尺寸为直接13厘米。 本文
[试卷报告]  本套试卷严格按照数学新课程标准,注重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和方法的考查,有意考查同学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的设置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命题有如下特点:  一、强调基础,重视应用  从全卷来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考查的重点. 如第1、4题分别考查了相反数、对称的基本概念;第3题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基本应用;第5题从空间到平面,准确地考查了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课堂回顾:  (课前每生发3张长方形纸)  师:同学们,请大家把发的纸拿出来,随意折出几个分数,并涂上颜色。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学困生”作指导。)  师:告诉我,你折的是几分之几?怎样折出来的?  生1:我折的是1/3和1/4,1/3只要把纸平均分成3份,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1/4是把纸先对折一次,然后再对折一次,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师板书:1/3、1/4)  师
(1)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2)复数模的运算性质,设z=a bi(a,b∈R),则z= ,且有z1=z2≤z1±z2≤z1 z2;z1·z2=z1·z2;  (3)z表示复数z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体现了复数的两面性,既有代数运算,又能在坐标系中进行研究.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可以通过许多渠道大张旗鼓地营造、修正、引领学校的主流舆论,为贯彻正确的办学思想、培养良好的育人环境提供积极向上的氛围。但不管你承认与否、相信与否,与主流舆论相生同行的非主流舆论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一些小道消息的散播,比如一些师生间闲言碎语式的议论。应该说,这些议论当中并非都是不对的,也并非全是与学校发展相悖的,有些可能就是对学校不公现象的某种宣泄。  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舆
三角函数的值域及其周期性有它的独特之处,针对这一特点每年都设置有不同的高考试题,常见的考查形式是直接考查,在2012年的高考试题中则以数列为背景考查了这两个性质,难度比较大.  三角函数与数列的结合,现在越来越常见,此类问题多以数列问题为主要问题,三角函数只是作为影响其的一个因素:主要体现在三角函数性质方面的应用.  一般地,解答三角函数与数列交汇的试题的思路是根据三角函数的周期性确定数列的特点,
极速突击 本题是关于数列定义型的类比推理问题,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一类类比对象,从定义的角度分析,其乘法与加法是一对类比对象,在具体问题中同学们要能够通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
函数的概念及性质一直都是各地高考数学中的必考内容,尤其是函数的定义、值域的求法、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等更是考试的热点. 对函数的概念、性质的直接考查一般有一至两个小题,以容易题和中档题为主;间接考查则屡见不鲜,有时也有一定的难度.  在函数复习中,要“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两个基本点”,即紧紧围绕函数思想这个中心,学会运用函数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抓住基本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与函数相关的基本
[摘 要] 随着国情的变化与需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为了顺应改革趋势,从2010年8月开始第2次立项市级课题《农村初中修身教育的实践研究》,积极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其中的一个子课题. 本文是我们在教改潮流中,积极探索符合我校的高效课堂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 模式;实践;反思  经历了三个春夏秋冬,我们在积极课堂的百花园中不断耕耘、不断采撷、逐渐成长. 下面,借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在“正弦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