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55-01
古今中外的史实一再证明,海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极其密切,凡是大力向海洋发展的国家,皆可强国富民。 而且随着对海洋的逐步加深认识,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也极大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地中海繁荣”与“地中海文明”,以及近代的“大西洋繁荣”与“大西洋文明”等。有人预言,21 世纪将是“海洋世纪”,这也意味着新一轮的海洋开发高潮的到来,可是作为一个拥有近 300 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及众多海岛和漫长海岸线的海洋大国,我们海洋意识已经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落后于时代,远不能适应“海洋世纪”的新形势。当前国民海洋意识淡薄固然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教育中海洋意识培养缺失是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笔者认为地理课应该成为学校对高中生进行海洋意识培养的主阵地。
一、海洋意识的理解与重要性
大连大学的全贤淑教授认为所谓海洋意识,是指人们对海洋资源、功能、作用、特点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主要包括主权意识、国防意识、资源意识、开发意识、生态意识、文化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共同称为海洋意识。
简单的来说,海洋意识就是我们对待“海洋”的认知,主要在要其内容以及开发利用价值等。
从现实来看,我国海洋法律建设滞后,对海洋国土、海洋权益、海洋开发、海洋保护等缺乏宣传教育,很多国人对海洋问题的重要性了解甚少,海洋意识淡薄,特别是对海洋国际关系的复杂性认识不清。时至今日,我国的中、小学教科书中涉及海洋权益的内容仍然少之又少。我国许多高校的学生竟不知道我国还有 300 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对与各国海洋权益存在争议缺乏足够认识。
二、高中生海洋意识现状及其剖析(以合肥11中高中三年级学生调查为主)
为了大致了解我校高中生海洋意识现状,以抽样问卷形式做了简单的调查。
1.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加曼丹岛 马达加斯加岛 新几内亚岛。
2.我国的国土面积是 1000 920 960 1260万平方公里。
3.我国所有近海面积最大的海域是 东海 南海 黄海 渤海。
4.根据国际公约,我国我国大陆架范围是 300 350 375。
5.夏季,我国东部、南部地区普遍受到来自于( )夏季风的影响。大西洋 印度洋和太平洋 太平洋和大西洋 大西洋和太平洋
6.我国年吞吐量最大的港口是 上海港 大连港 厦门港 天津港。
通过调查,第一题中,73.1%的学生选择了正确的答案,格陵兰岛,其中,高二、高三文科班正确率较高。第二题,81.54%的学生选择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甚至文科班学生也只有8.12%的学生选了正确的1260万平方千米。第三题,关于我国近海面积最大的海域,只有47.23%的同学选择了南海,其中部分高三学生知道我国南海海域兴建了三沙市。第四题,我国大陆架范围350万平方千米的正确率止呕16.35%,我国夏季风来源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正确率较高,达到83.24%,我国年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上海港正确率只有35.42%。
高中生海洋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是此次调查问卷结果反映出的最基本问题。
1.高中生海洋意识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是“黄色文明”(陆地文化),而“蓝色文明”(海洋文化)的提出相对较晚,尽管海洋文明曾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海洋文明始终未能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特别是在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之后;
2.其次,长久以来,我国的海洋宣传教育工作因缺乏海洋文化科学的有力支撑,致使对学生海洋意识的培养始终滞留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上,未能将其提升为一门基礎文化课程教育的高度。当前学生生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之时,只是在地理课本中简单地学习到了寥寥无几的海洋知识,既不全面也不系统。高中教育中,文理分科的现象导致大多数学生自高中起就缺少了海洋的认知。在初、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尤其是必修教材内容部分,对海洋相关知识涉及偏少,要求也比较低,对学生了解海洋知识和形成海洋意识极为不利;
3.海洋意识观念宣传力度不够。由于我省为内陆省,大部分学生至今没有见过海洋,对于海洋的认知除了零碎的书本知识,主要来源于报刊、电视,上网,不过宣传中相关海洋知识因为缺乏脱离大众的实际生活,且部分信息缺乏及时更新,公众参与程度不高,效率较低。21世纪以来如何提高国民的海洋意识教育水平是众多专家学者致力研究的问题。
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学校教育,但这种途径持续的时间过长,另外考虑到国民接受教育程度不一,对短期提高国民海洋意识水平成效不大。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海洋意识观念宣传力度亟需提高。在我国的大众传媒中除海洋类专业报刊杂志外,在一般的报刊杂志中很少有介绍海洋知识的栏目,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几乎无海洋类节目的固定栏目。正因为如此,使得我国的海洋意识教育范围有限,仅仅局限于从事海洋相关产业人员及学校,难以成为持久、大众化的国民意识。
三、高中生海洋意识培养对策思考
海洋意识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初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1.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海洋意识教育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对于海洋,学生都很感兴趣,如何将对海洋的兴趣保持并添加进入学习中,是我们高中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2.注重整合利用海洋意识教育的资源体系
首先整合地理课程资源:根据所用地理教材的基本内容,组织师资力量编制《海洋地理》校本教材,将地理选修课内容穿插其中,坚持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弥补高中地理教材海洋地理内容偏少,学生对海洋了解不够充分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海洋意识。另外整合学科课程资源注意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充分挖掘各学科在学生海洋意识培养资源,避免各学科之间授课内容的重复。
早在2500年前,古希腊海洋学者地米斯托克利就曾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希望我们的孩子们能把握未
来。
古今中外的史实一再证明,海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极其密切,凡是大力向海洋发展的国家,皆可强国富民。 而且随着对海洋的逐步加深认识,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也极大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地中海繁荣”与“地中海文明”,以及近代的“大西洋繁荣”与“大西洋文明”等。有人预言,21 世纪将是“海洋世纪”,这也意味着新一轮的海洋开发高潮的到来,可是作为一个拥有近 300 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及众多海岛和漫长海岸线的海洋大国,我们海洋意识已经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落后于时代,远不能适应“海洋世纪”的新形势。当前国民海洋意识淡薄固然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教育中海洋意识培养缺失是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笔者认为地理课应该成为学校对高中生进行海洋意识培养的主阵地。
一、海洋意识的理解与重要性
大连大学的全贤淑教授认为所谓海洋意识,是指人们对海洋资源、功能、作用、特点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主要包括主权意识、国防意识、资源意识、开发意识、生态意识、文化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共同称为海洋意识。
简单的来说,海洋意识就是我们对待“海洋”的认知,主要在要其内容以及开发利用价值等。
从现实来看,我国海洋法律建设滞后,对海洋国土、海洋权益、海洋开发、海洋保护等缺乏宣传教育,很多国人对海洋问题的重要性了解甚少,海洋意识淡薄,特别是对海洋国际关系的复杂性认识不清。时至今日,我国的中、小学教科书中涉及海洋权益的内容仍然少之又少。我国许多高校的学生竟不知道我国还有 300 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对与各国海洋权益存在争议缺乏足够认识。
二、高中生海洋意识现状及其剖析(以合肥11中高中三年级学生调查为主)
为了大致了解我校高中生海洋意识现状,以抽样问卷形式做了简单的调查。
1.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加曼丹岛 马达加斯加岛 新几内亚岛。
2.我国的国土面积是 1000 920 960 1260万平方公里。
3.我国所有近海面积最大的海域是 东海 南海 黄海 渤海。
4.根据国际公约,我国我国大陆架范围是 300 350 375。
5.夏季,我国东部、南部地区普遍受到来自于( )夏季风的影响。大西洋 印度洋和太平洋 太平洋和大西洋 大西洋和太平洋
6.我国年吞吐量最大的港口是 上海港 大连港 厦门港 天津港。
通过调查,第一题中,73.1%的学生选择了正确的答案,格陵兰岛,其中,高二、高三文科班正确率较高。第二题,81.54%的学生选择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甚至文科班学生也只有8.12%的学生选了正确的1260万平方千米。第三题,关于我国近海面积最大的海域,只有47.23%的同学选择了南海,其中部分高三学生知道我国南海海域兴建了三沙市。第四题,我国大陆架范围350万平方千米的正确率止呕16.35%,我国夏季风来源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正确率较高,达到83.24%,我国年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上海港正确率只有35.42%。
高中生海洋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是此次调查问卷结果反映出的最基本问题。
1.高中生海洋意识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是“黄色文明”(陆地文化),而“蓝色文明”(海洋文化)的提出相对较晚,尽管海洋文明曾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海洋文明始终未能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特别是在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之后;
2.其次,长久以来,我国的海洋宣传教育工作因缺乏海洋文化科学的有力支撑,致使对学生海洋意识的培养始终滞留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上,未能将其提升为一门基礎文化课程教育的高度。当前学生生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之时,只是在地理课本中简单地学习到了寥寥无几的海洋知识,既不全面也不系统。高中教育中,文理分科的现象导致大多数学生自高中起就缺少了海洋的认知。在初、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尤其是必修教材内容部分,对海洋相关知识涉及偏少,要求也比较低,对学生了解海洋知识和形成海洋意识极为不利;
3.海洋意识观念宣传力度不够。由于我省为内陆省,大部分学生至今没有见过海洋,对于海洋的认知除了零碎的书本知识,主要来源于报刊、电视,上网,不过宣传中相关海洋知识因为缺乏脱离大众的实际生活,且部分信息缺乏及时更新,公众参与程度不高,效率较低。21世纪以来如何提高国民的海洋意识教育水平是众多专家学者致力研究的问题。
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学校教育,但这种途径持续的时间过长,另外考虑到国民接受教育程度不一,对短期提高国民海洋意识水平成效不大。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海洋意识观念宣传力度亟需提高。在我国的大众传媒中除海洋类专业报刊杂志外,在一般的报刊杂志中很少有介绍海洋知识的栏目,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几乎无海洋类节目的固定栏目。正因为如此,使得我国的海洋意识教育范围有限,仅仅局限于从事海洋相关产业人员及学校,难以成为持久、大众化的国民意识。
三、高中生海洋意识培养对策思考
海洋意识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初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必须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1.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海洋意识教育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对于海洋,学生都很感兴趣,如何将对海洋的兴趣保持并添加进入学习中,是我们高中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2.注重整合利用海洋意识教育的资源体系
首先整合地理课程资源:根据所用地理教材的基本内容,组织师资力量编制《海洋地理》校本教材,将地理选修课内容穿插其中,坚持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弥补高中地理教材海洋地理内容偏少,学生对海洋了解不够充分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海洋意识。另外整合学科课程资源注意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充分挖掘各学科在学生海洋意识培养资源,避免各学科之间授课内容的重复。
早在2500年前,古希腊海洋学者地米斯托克利就曾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希望我们的孩子们能把握未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