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知道分子”画像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道分子”,姓名不详,或赵钱孙李,或周吴郑王;性别,亦男亦女;年龄,可老可少;籍贯,遍布各地;职业,五花八门。这么说吧,只要您捏着我给他们画的像,按图索骥,一准儿会在身边揪出一串儿来。
  “知道分子”痴迷网络。他们“知道”的途径,基本来自网络。他们离了网络,不灵光,有网则生,无网则死。“知道分子”有两门铁杆亲戚,一是“谷哥”,二是“度娘”,外事不明找“谷哥”,内事不明问“度娘”。他们双眼紧盯网络,只要有个风吹草动,立马就能“知道”;他们打字如飞,网络上聊天交友,发帖灌水,游刃有余。
  “知道分子”学识博杂。上至军国大事,下到鸡毛蒜皮,没有他们不知道的;甭管科技文化,还是娱乐新闻,没有他们不通晓的。可惜“知道分子”只博不专,他们不屑于深层次探究,喜欢浅尝辄止,喜欢浮光掠影,喜欢一日看尽长安花。“知道分子”所学芜杂,因为他们获取知识无计划、不系统,东一耙子、西一扫帚,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所以,“知道分子”个个都是杂家。只是他们的杂学,多为道听途说,基本似是而非,真假莫辨。因为“知道分子”没时间,也没精力,更懒得去辨别,他们只需“知道”即可,只需在兜售杂学的时候,说得痛快淋漓,讲得兴高采烈就够了。
  “知道分子”特别活跃。因为什么都知道,他们便按捺不住他们的“知道”,仿佛旧社会的小妾怀胎,必要时不时挺着大肚子去正房那里炫耀。所以。无论网上还是网下,蹦得高叫得欢的,多数是“知道分子”。他们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的“半瓶醋”特征十分明显。他们喜高谈,好阔论,所言多是拾人牙慧,基本没有知识产权。他们天生不会沉默寡言,生来就爱高调张扬。他们张嘴就是理论,闭口就是原则,各种定理、概念,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当然了,别想让他们去寒窗苦读,更别想让他们“板凳需坐十年冷”,那样的话,“知道分子”是“毋宁死”的。
  “知道分子”不爱思考。一般来说,“知道分子”大脑储存区域容量较大,适合做临时仓库,各种杂学随时放进去,又可以随时取出来。他们只喜欢做“二道贩子”,做知识的搬运工,从来不想着去做深加工。他们对杂取的种种货色心满意足,只需凭借这些储备,证明自己“知道得多”就够了,既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那还费尽心力地思考干嘛?知道分子不思考,也不愛思考,所以,不爱思考的“知道分子”很容易变成流言的播音员,谣言的批发商。
  “知道分子”还爱冒充知识分子,他们常常以文化人自居,让人难辨真假。当然,若辨雌雄,还是有终极鉴别手段的,那就是“知道分子”所谓的“知道”,看似渊博,实则浅薄,经不起深究,一追问,准露馅。就像缺乏锻炼的大胖子,看似魁梧,实则虚胖,见真章跑两步,就会心慌、气短、冒虚汗。而知识分子,看似不渊博,但在他们擅长的领域,会娓娓道来,三天三夜说不完。最关键,人家倒出来的东西,多是经过自己思考、深入研究过的,而非道听途说。
  “知道分子”最大的追求,就是永远享受比别人“知道得多”的快感。这也注定了他们最大的悲哀:自以为别人都无知,只有自己什么都知道一一其实,“知道分子”除了“知道”以外,也真就没有别的什么本事了!
  杨树山/图
其他文献
一日在某校操场,看老师带学生课外活动,内容是“抱球接力跑”游戏。规则是:将全班学生分为人数相等、实力相当的两队,每队依次出一名队员,怀抱仨篮球跑至“折返点”返回,再传球给队友,中途跑丢球,队友不得帮忙,抢先完成任务的队获胜。接近尾声,甲队只剩一名队员A,折返时球落地,恰遇大风,风推仨球飞出赛场。此时,乙队还剩两名队员B和C,B怀中的仨篮球也有欲掉的迹象,B趁球尚未离开怀抱之际,蹲下身子,把仨球理顺
期刊
分享,就是和别人共同享受欢乐、幸福、好处等。  我的知识很少,读书的范围有限,在我所能记住的也是感人至深的事例中,顶数一个叫黄奕住的人“分享”做得最棒:黃奕住是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县人,是印尼前首富及糖王,是一位爱国华侨、社会活动家,1945年去世。当年,他凭着一手剃头的手艺,年纪轻轻就到新加坡、印尼闯荡。在一位高人的指教下,“剃头”没干几年,就改行经商,从事蔗糖贸易,投资房地产。由于他脑子活络,又肯
期刊
从四季的轮回更替里去发现大自然的朴素之美,又从澄澈悠远的意境里去领略生命的沧桑辽阔,著名作家、美学家蒋勋所著的《此时众生》(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年2月出版),用他隽永的文字,诗情画意般的铺垫,由表及里的诠释,勾勒了一幅曼妙多姿的众生图景,带给我们他对美、对自然、对生命更多的思考。  这本记录人间万象,捕捉自然纯净、透彻之美的散文集,是蒋勋横亘二十四节气,从一年的夏季,写到第二年夏季的一本心情笔录
期刊
笔者读了点鲁迅,庶几寻觅到了一份命中注定属于自己的精神遗产,便希冀着踩着先生的脚印,为自己尚未枯萎的魂灵呐喊几声。  我读鲁迅,便知“杂文的品格”是“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鲁迅《小品文的危机》)。“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鲁迅《革命文学》)——杂文是“血写的文字”。  便了悟“鲁迅以后无杂文”(聂绀弩语)的深邃涵义,并非说
期刊
常常在媒体听到或看到有这样的报道:说中国目前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全国的咱暂不去说它,就说我们上海吧。据说目前沪籍60岁以上的老人有307.7万,占到全市沪籍人口的24.5%。也就是说,现在一个年轻人将来要侍奉四位老人,因此,包袱很重。人口老龄化还造成医院床位紧张、进福利院要排队……甚至还有一种怪论,说是现在许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岗位,是由于现在有不少老年人退而不休,还赖在岗位上(其实是因为这些人有
期刊
如今。打开微信或电脑,经常发现带有“不知道你就亏大了”这种字眼的新闻,让人一看标題就想急不可耐地阅读。以便知道说的到底是咋回事,生怕一旦不知道,自己真的亏大了。  众所周知,这种新闻大多数是向公众介绍新出台并施行的优惠政策,发挥广而告之的作用。此举本身无可厚非,但叫人深感忧虑的是,如果老百姓不知道一些惠民政策,会不会真就亏大了呢?换句话说。惠民政策跟老百姓是否知道有没有直接关系?  按说,国家或地
期刊
过去农村给孩子起名,尤其是男孩子,总爱起个丑名,比如孬蛋、狼妞、骡驹、狗碰、臭兜什么的。乡亲们这样起名绝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寄托了一种期冀,因为民间有一种说法,名越丑越容易成人。  同是起名,还有一种反着。我上小学时有一位同学,嘴巴有点歪,那时还没有尊重人的意识,故全班都喊他“老歪”,可他偏叫了个“李学正”的名字。农村叫“x弟”的,一般多是女孩。叫富贵的多不富贵,叫有财的多是穷人,叫美丽的也多不
期刊
痒,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为“皮肤或黏膜受到轻微刺激时引起的想挠的感觉”。皮肤被蚊、蚤、虱等咬过,或者接触细毛、某些化学药品,都会发痒。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这种感觉,痒的感觉并不比疼痛好受。钱锺书在《围城》中对“痒”有过淋漓尽致的描述。书中写到方鸿渐在前往三间大学途中,夜宿穷乡僻壤一家所谓“欧亚大旅社”时,被蚤虱叮咬而“一处痒,两处痒,满身痒……蒙马脱尔的‘跳蚤市场’和耶路撒冷圣庙的‘世界蚤虱大会’全像
期刊
日前,参加了所在系统开展的一次廉政警示教育视频会议。视频播放了我所生活的城市近两年来5名落马官员的失足轨迹和深度“忏悔”。失足原因大同小异,都违反了“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生活纪律和八项规定”,都为贪欲所害,只不过贪腐的手段、方式以及攫取金额大小有异。忏悔词也基本趋同。都是因为“政治上糊涂”钻了钱眼、权眼、色眼。最终跌落深渊。  古人说得好: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贪欲之门一旦洞开
期刊
对黑恶势力坚决“亮剑”果断出击,乃顶层祭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后形成的广泛社会共识。毫无疑问。消除黑恶势力对社会的威胁滋扰,正是当下时不我待、不容懈怠的紧迫任务。  我注意到,日前曾有相关部门公布“黑恶势力29种常見外在表现形式”。居首便是“佩戴夸张金银饰品炫耀的人员和以凶兽纹身等彪悍、跋扈人员从事违法活动的”,也即民间俗称的“金链子大花臂”,我谓之“雕龙画凤”。当然。“雕龙画凤”并非辨黑绝对标准,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