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技巧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nie_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数学教学的重头戏,“创设情境”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生动活泼、新颖有趣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有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狭隘的教学情境,淡化甚至扭曲了激趣教学的初衷,降低了数学教学的实效。究竟如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要有“吸引力”,从“外在化”到“内在化”
  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通过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刺激等外在手段达成目标。这种“外在化”有一定的效果,但会随着外在因素的消失而消失,是短暂、肤浅的。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随着年级的增高,年龄的增大,教师就不宜再采用直观形象外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应提升情境创设的层面,要侧重于有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如学会自主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学会深层挖掘教材的情境创设,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满足,从内化角度触动其自身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创设情境的角度上,应变“外在化”为“内在化”,把学生对外在学习的兴趣转移到数学问题本身上。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平移》时,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金鱼吃小虫子”的童话情境,巧妙地设计了“小鱼金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虫子”这一挑战性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金鱼中有特征的部位,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体悟。尽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过挫折,有过怀疑,有过失误。但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二、要有“数学味”,从“生活化”到“数学化”
  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比如:能收缩的躺椅的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同的角(教师用图示展现在黑板上),你更愿意坐哪种形状的椅子呢?为什么?等等。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要有“发展性”,从“接受化”到“创造化”
  我认为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样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9+2”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的初始知识。首先指导学生用凑十法,然后用语言描述使用凑十法的过程,最后同桌交流探讨“9 +2”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8+3”、“7+4”、“6+5” 等同类题目。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创新思维得到开拓。又如我在教学《复式统计表》时,我利用教学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收集数据后提问:“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学生提出打“√”、打“正”等,并提出用“举手”来统计更快些,后来的教学中我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比较“表1”和“表2”的问题,从而探索出“复式统计表”。我们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既要大胆改革教学,在教学中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情境;又要增强学生观念,把自主探索的权利留给学生。渗透创新方法,树立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正如陶行知所说:“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
  四、要有“真实性”,从“虚拟化”到“逻辑化”
  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有些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但有些教师为了创设情境而随意杜撰出来的。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师设计一个情境:“一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要想配上新玻璃,该带哪一块去?”实际上,我们去划玻璃需要带一块大玻璃吗?当然不要。有位老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得最快,应该小狗第一。虽然这是假设的情景,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以上是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点滴体会,“真实性”是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数学味”是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发展性”是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而“吸引力”是保证情境创设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动力机制,结合四个方面要求去创设情境,才能创设出符合儿童内在发展需要的“真”情境。其实,只要是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让学生在宽松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想象、思考、探索的情境就是好的教学情境。总之,教师要不断积累课堂情境知识,才能创设出适宜学生领悟的、真正为数学教学服务的情境。
其他文献
下列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二节《山地的形成》课后活动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2.甲乙两处的地貌形态分别是什么?解释成因?  3.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  第1题在已经学习了褶皱形成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通过岩层的形态判断出甲处是向斜、乙处是背斜。  第2题从地貌形态上学生也可以判断出甲处是山岭,乙
期刊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的特点是将“空间概念”和“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地理图表承载着非常丰富的地理信息,这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进行地理教学时如何让学生“快”而
期刊
摘 要: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位,指向语用。语言学习,重在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要注意语言表达方式的习得。 所以,语文教学中可以把“语用”理解为语文实践或者语文习得上的学以致用。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谈谈“语用”实践。  关键词:学习 能力 生本语用 学以致用  
期刊
摘 要:三年级在整个小学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年级的数学题型复杂,运算步骤多、难度大,相比二年级来说,跨度大,不容易接受,但它又确实是低年级数学与高年级数学间的纽带,因此抓好三年级数学教育就是重中之重了,加强对三年级数学方法的创新探讨也就势在必行了。  关键词:三年级 数学教学 知识 兴趣  进入三年级了,知识量和知识难度相比较一、二年级有了很大的跳跃和提高。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很
期刊
摘 要: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本套教材的整体思路,分数运算的内容仍然没有将分数应用题单独列出,而是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分数运算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让学生体会整数运算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利用线段图理解数量关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分数 运算 线段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师:春天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正在举行第十届
期刊
摘 要:在本学期期中考试中,学校整体考风秩序井然,纪律严明,组织严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们初三教师进行了集体阅卷,考试结果真实,较好地反应了我校这届初三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学习现状。对此,笔者做一简单分析。  关键词:考试 真实 学习 现状  一、教学工作中取得成绩原因分析  从开学到现在,学校整体教学秩序稳定,这表现为教师和班主任队伍进行微调之后达得了预想状态,使得整个教学氛围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
期刊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了细胞中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有机物后,更加完善的掌握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内容,为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虽然说生活的细胞都是有生命的,属于有机体,但是同样离不开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的参与,因此,教材在这一节中重点安排了水和无机盐等内容。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本节课
期刊
摘 要:课堂评价是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以下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评价 艺术化 准备 多样化  通过课堂评价,教师能够及时将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给学生,这是改善教
期刊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的周长的含义,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方法和圆周率的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猜测、分析、抽象、概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摸一摸,动手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使学生亲历整个探寻知识的过程
期刊
数学教学内容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第一条是数学基础知识,第二条是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基础知识是明线,用文字的形式写在教材里,反映了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是暗线,反映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需要老师在教材中加以分析,是无“形”的。我们常常因教学时间紧而将渗透思想方法作为一个“软任务”挤掉。笔者觉得,作为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认真分析、研究教材,理清教材的体系和脉络,统揽教材全局,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