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水平?本文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加强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训练;化抽象为形象;运用联系发展的观念来学习;把枯燥的数学课上出味道来,等等。
关键词: 学困生 数学学习 教学水平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尤其是数学基础特别差。因此,数学教学一直困扰教师及学生。由于数学自身特别严谨及延续性强特点,导致一步跟不上,则步步跟不上,学生极容易掉队,在学习中极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已经成为学生最厌烦的一门学科。数学老师往往成为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这是大多数数学老师的困惑。但是数学学科也有它自身的规律可循,如果我们按照这些内在的规律指导我们的教学,对于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是有可能的。我认为让学困生学好数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归纳、总结
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成绩差会更厌烦上数学课。教师为了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增加他们学习负担,往往适得其反。而应该对他们进行归类的能力训练,精讲精练、不搞题海战术,养成解题之后进行反思的习惯。通过做一些有限的题目,达到掌握一类题的目的,对于所谓的不同的题目,其实是一类题,找到它们的共性,化归为一类题,这样既减少了训练量,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再者,遇到一个典型的问题时候,上课时讲慢一点,讲透彻一些,做到彻底解决,把这类题目的变式题都及时提出来,一并解决。如用火柴摆多边形的题目,我先说,然后让学生自己编题。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通过这方面的训练,学生在遇到陌生的问题的时候,就会运用化归思想积极自觉地归类解决,而不会感到恐慌。通过这些归纳、总结等思维训练,将会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加强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训练
逆向思维是难能可贵的,学习数学就要善于从正、反两面来理解,来变形。因为在数学解题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变形证明。如: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n(n=1)=1/n-1/(n 1)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拆项、错位相消的求值问题。另外介绍不同的解法,对发散学生思维,活跃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选择最佳解法,是很有好处的。如勾股定理的证明据说目前已经得到了300多种证法。另外,分类讨论思想可以加强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广阔性及批判性,还有创造性。如比较2a与3a的大小,等等。
三、化抽象为形象
数学成绩差的同学,基本上动手能力都较差。但凡数学学得好的同学一般都有这样的感受,好的画图是解题成功的一半,准确的画图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题意,甚至猜想出问题的答案;反之不到位的画图却会把我们引入歧途,对解题没有任何帮助。我的意思是说,有图的题目一定要画图,没有图的题要想办法尽量画图解决。很多数学题目,往往就在画画、比比、算算中得到了解决。所以数学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动手画图,化抽象为形象。如利用数轴,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决绝对值,相反数,数的大小比较问题,线段图的作用就更大了。所以我认为一位训练有素的数学老师一定要有较高的画图能力及画图意识。华罗庚曾说:“数形本是相倚依,安能化作两边飞,数缺形时欠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非,数与形,永远结合,永不分离。”这句话道出了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即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四、运用联系发展的观念来学习
学困生思维的特点之一是看什么都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其实,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我们决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找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不仅仅是区别,可以帮助他们减少理解、记忆的量。如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二者之间具有平移关系,只要掌握了正比例函数的k的作用及b的平移规律(上加下减),一次函数是非常简单的问题(这种平移规律往往在中考压轴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又如二次函数的平移规律(只要掌握了y=ax2化为顶点式实际上并不难)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一次函数,都有联系。又如一个反面的例子,一次听课(七年级上册的《线段、射线、直线》),由于没有注意找线段、直线、射线三者间的联系,而是一味强调三者的区别,致使学生在理解射线AB与射线BA时出现了偏差,也不知道AB,AC,ABC实际上说的是一条直线。
五、把枯燥的数学课上出味道来
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者集中时间不长。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注意积累生活题材,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人人参与,问题从开放到归纳,从抽象到形象,从生活到教材,由教师引领到学生自己探索思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魅力,挖掘出数学的趣味性。如:女生的高跟鞋与黄金分割,火星撞地球与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悲伤的双曲线》这首歌与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等等,问题情境的设置一旦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满趣味,学生思维的闸门就会不经意打开。此外要积极营造宽松的、民主的、平等的、互助的学习环境,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喜欢数学,享受数学,相信数学能够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当然关于数学教学,还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及方法,远不是上述几条就能完全概括的,还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提炼。
参考文献:
[1]王子兴.中学数学教育心理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9,第一版.
[2]朱智贤.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关键词: 学困生 数学学习 教学水平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尤其是数学基础特别差。因此,数学教学一直困扰教师及学生。由于数学自身特别严谨及延续性强特点,导致一步跟不上,则步步跟不上,学生极容易掉队,在学习中极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已经成为学生最厌烦的一门学科。数学老师往往成为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这是大多数数学老师的困惑。但是数学学科也有它自身的规律可循,如果我们按照这些内在的规律指导我们的教学,对于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是有可能的。我认为让学困生学好数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归纳、总结
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成绩差会更厌烦上数学课。教师为了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增加他们学习负担,往往适得其反。而应该对他们进行归类的能力训练,精讲精练、不搞题海战术,养成解题之后进行反思的习惯。通过做一些有限的题目,达到掌握一类题的目的,对于所谓的不同的题目,其实是一类题,找到它们的共性,化归为一类题,这样既减少了训练量,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再者,遇到一个典型的问题时候,上课时讲慢一点,讲透彻一些,做到彻底解决,把这类题目的变式题都及时提出来,一并解决。如用火柴摆多边形的题目,我先说,然后让学生自己编题。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通过这方面的训练,学生在遇到陌生的问题的时候,就会运用化归思想积极自觉地归类解决,而不会感到恐慌。通过这些归纳、总结等思维训练,将会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加强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训练
逆向思维是难能可贵的,学习数学就要善于从正、反两面来理解,来变形。因为在数学解题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变形证明。如: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n(n=1)=1/n-1/(n 1)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拆项、错位相消的求值问题。另外介绍不同的解法,对发散学生思维,活跃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选择最佳解法,是很有好处的。如勾股定理的证明据说目前已经得到了300多种证法。另外,分类讨论思想可以加强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广阔性及批判性,还有创造性。如比较2a与3a的大小,等等。
三、化抽象为形象
数学成绩差的同学,基本上动手能力都较差。但凡数学学得好的同学一般都有这样的感受,好的画图是解题成功的一半,准确的画图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题意,甚至猜想出问题的答案;反之不到位的画图却会把我们引入歧途,对解题没有任何帮助。我的意思是说,有图的题目一定要画图,没有图的题要想办法尽量画图解决。很多数学题目,往往就在画画、比比、算算中得到了解决。所以数学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动手画图,化抽象为形象。如利用数轴,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决绝对值,相反数,数的大小比较问题,线段图的作用就更大了。所以我认为一位训练有素的数学老师一定要有较高的画图能力及画图意识。华罗庚曾说:“数形本是相倚依,安能化作两边飞,数缺形时欠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非,数与形,永远结合,永不分离。”这句话道出了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即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四、运用联系发展的观念来学习
学困生思维的特点之一是看什么都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其实,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我们决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找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不仅仅是区别,可以帮助他们减少理解、记忆的量。如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二者之间具有平移关系,只要掌握了正比例函数的k的作用及b的平移规律(上加下减),一次函数是非常简单的问题(这种平移规律往往在中考压轴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又如二次函数的平移规律(只要掌握了y=ax2化为顶点式实际上并不难)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一次函数,都有联系。又如一个反面的例子,一次听课(七年级上册的《线段、射线、直线》),由于没有注意找线段、直线、射线三者间的联系,而是一味强调三者的区别,致使学生在理解射线AB与射线BA时出现了偏差,也不知道AB,AC,ABC实际上说的是一条直线。
五、把枯燥的数学课上出味道来
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者集中时间不长。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注意积累生活题材,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人人参与,问题从开放到归纳,从抽象到形象,从生活到教材,由教师引领到学生自己探索思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魅力,挖掘出数学的趣味性。如:女生的高跟鞋与黄金分割,火星撞地球与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悲伤的双曲线》这首歌与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等等,问题情境的设置一旦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满趣味,学生思维的闸门就会不经意打开。此外要积极营造宽松的、民主的、平等的、互助的学习环境,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喜欢数学,享受数学,相信数学能够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当然关于数学教学,还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及方法,远不是上述几条就能完全概括的,还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提炼。
参考文献:
[1]王子兴.中学数学教育心理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9,第一版.
[2]朱智贤.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