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对民间开放不能急于求成

来源 :国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shenshi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的国企改革目标,其中金融业对民间的开放引人注目。一些人受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认为政府对金融业维持行政管制阻碍了改革,阻挠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目前金融系统的系列困难。他们把金融业出现的一切问题都归结到行政管制头上,声称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都源于改革不彻底;片面强调民营经济的优越性,认为只要政府放开管制、允许民间资本自由进入,金融业就将万事大吉。
  缺乏外部约束机制容易诱发金融风险
  不错,民营经济的优越性确实有竞争行业中的诸多例证作为支撑,金融业民营的优越性也有西方发达国家的实况做证明。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法制环境规则体系和信誉机制尚未健全的中国,所谓淮橘成枳,民营经济的优越性在许多方面被环境所扭曲,往往表现为劣根性。
  在生产流通领域,民营经济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是建立在股东对经营活动的激励和监督机制上的,因此更易于按市场法则进行经营和竞争,体现出较高的效率。但事情一到金融领域就有了不同。由于金融业本身的虚拟特性,由于金融机构可凭信用吸引游资快速扩大资本,金融企业的总资产,很容易就能大大超出股东投入的总股本;经营者拥有很方便正当的途径,可以把资本转移出去。在这种情况下,股东也是可以被收买的,能被大于他所投入股本的资本所收买。
  在这种情况下,外部的约束即成为关键。在外部约束尚未健全、尚不到位的情况下,内部的股东约束很容易被突破,企业就会由市场运作的载体变成“内部人”控制的工具。监督者(股东)被收买的民营经济,相对于公权力掌控下的国有经济,在正常的激励和监督方面,不但没有优势,反而还有劣势。因为公权力对国企的管理和运作毕竟已经有一整套与之相配套的成形制度,予之约束、牵制,但市场对资本的约束才刚刚起步。比之公权力,资本无疑更具有不顾一切的赢利冲动和投机冲动。因此,在环境和制度的约束缺位或乏力的情况下,急匆匆开放金融业,结果只会是酿成大量金融腐败和金融风险,堆砌起更多难以收拾的烂摊子。
  即使在实业领域,民营经济也面临类似的诱惑和考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民营企业以获取和吞没贷款作为赚取“利润”,挖“第一桶金”,完成“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一些对国企抱有偏见的人一味指责金融机构“偏国有,轻民营”,却无视民营企业贷款中蕴涵的道德风险,即或偶尔一提也拿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稳扎稳打才是最好办法
  实际上,近年来民营经济在实业领域之所以能够相对“健康”地发展,能够循正途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或许与金融机构对民企一定程度的“惜贷”分不开——既然没有“捷径”可走,就只能老老实实走正途,既然没有“劣币”可用来驱逐“良币”,就只有大家都做“良币”。凡是被金融过度“扶持”的企业,很少有能抵御住“走捷径”诱惑的。结果不是过度扩张而导致泡沫破裂,就是弄虚作假东窗事发。当然,“捷径”成功,至今威名赫赫的也不在少数。
  国企当然也有类似问题。但因为它受到整套行政管制的约束和牵制,走起“捷径”来没有民营那样无所顾忌。因此总的说来,国企的胆子要小一些,为害要轻一些,许多风险的形成都有历史包袱和政策包袱的原因。
  金融业为什么严于对内开放却宽于对外开放?这是因为,尽管在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下,对外开放也蕴藏不小风险,因此也要谨慎从事。但对外开放,一方面可因外资的进入带来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加速市场规范;另一方面,先期获得准入的外资一般都会有较强的风险偿付能力——既有强大的资本后盾,其行为又受到巨大的信誉成本制约,因此相对风险较小。
  在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治环境等条件尚不具备以前,民营经济的拓展只能一步步来,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搞一蹴而就,尤其是在金融业等关键领域。民营经济的拓展最好能与市场建设同步,相互呼应。这样的经济转轨,给社会造成的震荡和负面效应,才是最小的。毋庸讳言,中国今天正处在一个经不起多大折腾的敏感时期。因此,金融业的对内开放犹须谨慎。绝不是开放得越快越好,也不是越开放越好。
  在社会科学领域,不应该追求不同问题上的逻辑一致性。不能说民营经济好,就什么都好,处处皆好。行政管制不好,就处处都不好。这样看待问题,无异于承认世界上存在某种可以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今天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灵丹妙药实际上并不存在。解决现实问题,只能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其他文献
案例一:  在人们的印象中,销售做得好的人,都是那种性格外向、能言善道、擅长与陌生人打交道的人,而且通常还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论什么话题都能谈得头头是道。  那么,如果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村孩子,性格又内向寡言,你认为他能成为年赚100万元的销售高手吗?  SOHO(中国)前销售副总监胡文俊就是这样一个人。  胡文俊以前从没做过推销。后来,他争取到一个机会,成了SOHO的楼盘推销员。刚开
期刊
我们不能简单学习淡马锡等国外的国资管理模式,因为两国国有企业的状况不同  “多年来国企改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必须有外部投资者的进入。只有体制的变化才能带来机制的变化,才能让企业持续保持活力,否则它们的机制活力最多保持一年。”6月11日,在中国投资协会大中型企业专业委员会召开的“混合所有制下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重组研讨会”上,中美嘉伦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潘朝金结合多年国企改制经验的实操演讲引
期刊
年尾岁初,随着上海“国资改革20条”的率先发布,全国各省市纷纷掀起深化国企改革的浪潮。作为东三省之一的黑龙江,在未来的国资管理和国企改革中如何践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要求,又会有哪些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本刊特地采访了黑龙江省省长助理、省国资委主任赵杰。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国企》:《决定》对国企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您认为,国企改革的趋势如何
期刊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各地方、各系统推进国企改革的动作频频,对于新一轮改革的思考与讨论也成为各家国有企业重要的命题。从目前各地方、各系统推进改革的思路中,可以看出,混合所有制、资本化、市场化用人制度、骨干持股、国资经营平台等成为热点词语。  笔者认为新一轮改革的根本任务应该是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早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作为标准,通过
期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决定》还强调国有资产要强化资本管理,大力推进资本化运营。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于国有资本强化资本化运
期刊
在各地国企改革中,建立国资投资运营公司(平台)同样成为完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重要抓手。  上海国资改革方案中,国资流动平台被重点提及:打造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公众公司。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据了解,上海将建立统一的国资流转平台,并在2014年内首选1-2家国有资本运作平台公司启动实质性运转。  在今年各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建立国资投资运营公
期刊
日前,重庆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重庆国企改革主要目标,即2/3左右国有企业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适宜上市的企业和资产力争全部上市,80%以上的竞争类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实现证券化。培育3~5家具有全国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打造10家左右中国500强产业集团。  由于历史原因,重庆是国企比较集中的大城市。在上
期刊
一簇跳动的火焰在中国大飞机的艰辛探索道路上,至今仍散发着光和热  作为中国经济最强劲的引擎之一,上海书写着中国梦的诸多篇章。其中的大飞机之梦,堪称是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历届国家领导人共同的梦想。  2014年5月23日,习近平来到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登上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展示样机。总书记说,中国是最大的飞机市场,过去有人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个逻辑要倒过来。  大飞机是新中国几代研发人员的
期刊
在今天这样一个开放的世界里,一个女人到哪里生孩子原本不是一个问题,这是她的权利,别人无从置喙。但是,一个有着万千粉丝和巨大影响力的明星特意跑到美国去生孩子,就难免成为一个公众关心的话题了。  更何况,特意到美国去生孩子的公众人物并非个案。除了刚刚成为关注焦点的柴静,网友还扒出因为“爸爸去哪儿”而走红的郭涛、田亮,“小燕子”赵薇等一众影视明星以及许多财富人物,也都像必须固定洄游到某个特定海滩产卵的海
期刊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前提的改革,是要完善社会主义,而不是取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对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不可低估。一些外国政要、国际组织及国内某些人极力推介无限期无底线的“市场化改革”,甚至明确提出要全盘“私有化、去政府化”,居心叵测。对此,我们要旗帜鲜明地予以批驳。  “中国道路”与新自由主义的分歧是原则性的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地针对“华盛顿共识”和资本主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