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文中积累素材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少学生怕写作文,原因就是没有素材,无话可说。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的选文,总体上说都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能够为我们提供写作素材、帮助我们积累写作资料。因此,对于写作中苦于没有素材可用的学生来说,将课本的阅读材料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巧用、化用课本材料充实自己的作文构思,写作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注意课文材料的归纳。譬如,在学习《鸿门宴》这篇古文时,我们就可以提炼出不少观点,找到不少好的素材。比如,范增,有才有能,但却未逢明主,如果他不是在项羽手下谋事,而是在别的君主身边,说不定他会另有一番作为。由此可以提炼出“良禽择佳木而栖”等观点;又如,项羽,勇力无比,武功高强,但做事却犹豫不决,不能抓住有利时机,最终遭遇惨败,与其说这是时运不济,还不如说是他性格所致,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
   将课文中的人物、事件、情节、思想等方面进行归纳,做成笔记,写作时,自然会“有米下锅”。例如,有位同学写了《我想握住刘兰芝的手》从一个中学生的角度批判了当代某些年轻人对爱情不正确的婚姻观,赞扬刘兰芝的坚强品质。文章非常生动,且具有独特的理解。在高考作文题《心灵的选择》中,有学生写到了大胆追求爱情,敢于作出自我选择的杜十娘。在《谈意气》中,有学生写到了苏轼、屈原、王羲之等等课本中的历史人物。在作文题《转折》中,有学生写到了刘邦与项羽。
   这些文章读来感觉亲切,学生选取了课文中的事例,并从个人的角度做了生动形象的描写,是一种智慧和能力。从内容上很容易引起熟知高中的老师,特别是高考阅卷老师的共鸣。
   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人生信念。学习一篇课文,不能只学习文字,还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人生故事、人生信念。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也能增加写作素材。如:学了《春》一文后,要知道“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以‘不食嗟来之食’的方式捍卫‘民族尊严’”的故事,体现了朱自清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学了《风筝》后,要知道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在腥风血雨的年代,以笔为枪,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些作者的材料,就是一座巨大的写作素材库。
   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对课文中的材料进行归纳,结合语文课本以及课外书籍上收集的资料,按照人物,历史,成败,自然,社会等角度进行总结,最重要的是要辅之以大量的练习。这样,你的文思自然会如泉水般流淌,你的作文也会更加精彩。
其他文献
每一个有时代感、责任感的语文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下面我就个性化阅读谈一些粗浅的意见。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阅读氛围,促进个性阅读   学生70%的时间都是在课堂上渡过的,因此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课堂阅读氛围,促进个性化的阅读。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喜欢喋喋不休的讲述课文背景、作者介绍、分析课文等,教师应该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在深入阅读的时候要留有足够的
期刊
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启迪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如果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达到了想求明白和想学习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为了刺激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二、改进方法,把创新
期刊
聋生由于生理特殊性导致思维方式有自身的特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相对困难。就聋校的课堂教学而言,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教学过程中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精神实质。那么,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及时出示教学目标,引导聋生自主学习  这里所说的教学目标,是指可是教学目标,即本节课通过教师的讲
期刊
作为一名一线高中语文教师,通过日常的观察和感受,我发现了一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出现的不好现象:  1、轻视语文   轻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可有可无的态度,认为语文以前学得不错,平时可以放一放,考试前临时抱佛脚。   2、应付老师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从不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作积极的探究思考,很少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期刊
教学之始,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师生和谐,启发兴趣  教师的技巧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教师在课堂内外,从多方面、多角度给学生以体贴、关怀和帮助,以平等的态度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愉快的交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真正形成朋友般、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往往由爱戴某位教师而喜欢其所教的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是朝气蓬勃、可塑性极大的青少年,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增强但尚不能脱离对成人的依附,因此,要他们一开始就自主、自立学习是不实际的。   一、爱的感化,趣的激发  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语文,首先要是他们喜欢语文。语文水平的真正提高离不开兴趣的培养,穿凿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浓厚的兴趣,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对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二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书写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能力。在中考作文中,无论是细致入微的描写,跌宕起伏的记叙;还是酣畅淋漓的抒情,纵横捭阖的议论,都是通过书写来传递给阅卷老师的,而书写也会给阅卷老师留下非常深刻的第一印象。规范、工整、美观的书写自然会给阅卷老师赏心悦目之感,而随意、潦
期刊
曾有人统计过一个人一生所需要的知识,在校期间所学仅占三分之一左右,还有三分之二的知识,需走出学校以后通过不断的自学获得。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自主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并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会预习,引导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我在讲解每
期刊
众所周知,语文科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科跟别的科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语文。”这从另一角度说明语文科的教学仅限于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课外进行的,而语文中的作文教学更是如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写作活动是作文教学的必经之路。   一般地说,通过课堂阅读教学,学生对作文的方法技巧就已基本把握,但作文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在课外开展,教师可以从
期刊
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本人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每周抽出1-2节课作为学生的大阅读课,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更好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创造条件。下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