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提问也要讲究一定的艺术

来源 :教学世界·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ziai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数学学习。如何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呢?笔者认为关键还是“问题”二字。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課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
  
  一、情境问题要提炼出数学信息
  
  数学课与语文课既有联系,更有差别。语文的工具性在数学课上得以充分体现,但数学课又不能被上成纯粹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课,数学是思维的体现,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结合数学学科所特有的数字1、2、3、4……,符号+、-、×、÷等数学信息,去展示、交流、表达他们的数学思维。听了二年级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教者一开始上课,便出示了一个十分漂亮的Flash课件的情景图──“儿童乐园”。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
  师: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儿童乐园很美丽。
  生2:我发现有很多游玩车。
  生3:我发现天空中有气球。
  生4:我还发现许多小朋友在坐翻滚列车。
  ……
  就这样,学生意犹未尽,而老师却着急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学生还不断有新的发现,但却仍旧是在“看图说话”,似乎他们已忘了:这是在上数学课。为什么数学课堂会变得如此难驾驭呢?因为教师的问题中没有提炼出数学信息。其实,教师可以这样问:图上有几种游玩车?(3种),每种游玩车里的座位坐的是几个小朋友?(两个、三个、四个),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两个两个、三个三个、四个四个地去数,突出“几个2”、“几个3”、“几个4”,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它们各是多少人。如此一来,就能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有效捕捉数学信息,初步感知“几个几”的数学情境问题(生活现象),为以后的乘法学习奠定基础。
  
  二、情景问题要有合理的程序和阶梯性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通过情景把问题问到“点子上”,所提问题要能反映“干什么”。从而使教学目标明确,教师意图清楚,学生胸有成竹。同样在解决问题上要有一定的合理程序,不能随心所欲,使得课堂教学程序混乱、内容“跑调”,很难被引入课堂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宝贵的学习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一位二年级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这一课由创编小故事引课的同时,在黑板上出示了一幅很漂亮的情境图。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坐车去参观博物馆,有两辆客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然后老师问:观察这幅图画,那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列出了不少的算式,老师按学生的回答一一板书在黑板上,36+30、36+35、36+34、34+35,然后老师就黑板上的算式进行新课的教学,本来是讲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结果把进位加法也讲了,使一节课难度加大,学生不易接受。整个教学程序也被打乱了。如果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在板书算式时将不进位加法的算式列在前面,再按教学程序去做,那情况肯定就不同了。
  
  三、问题要有创造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识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老师提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条件,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猜想与验证中得到促进和发展。例如,某教师在教学“年、月、日”时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同学们,一般的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亮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同时,教师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提的问题,都应具备创造性,无论是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前者自不用说,后者可谓更难。要提创造性的问题,本身就意味着对教师本人素质的挑战。
  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今天通过51网看到网友在共享栏目中共享了一段主题是《让世界充满爱》的演讲,也许是出于好奇我就点击了连接,结果叫我备受感动。随即我来到百度,搜索邹越老师演讲,在众多的视频连接中我点击了一个观看起来。演讲分四个部分,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仁爱境界在不断地酝酿、渲染、深化、升华。演讲中通过一个个鲜明生动的故事,不断的敲击着每一个有良知人的心房,令人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流泪……  经过一段时间
期刊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其人才观、质量观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综合动手能力,在面向市场办学的激烈竞争中,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如何,是职业学校办学竞争力的体现和最终标准,因此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校的长期办学宗旨。为了时时践行这一宗旨,我们的办学始终坚持贴近市场,以市场的需求为专业发展指针,培养的学生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社会的认可。下面就我校在校本
期刊
摘要困难地带造林绿化理论及技术是森林培育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同时,由于困难地带立地条件的恶劣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得困难地带的造林绿化十分困难。困难地带的植被恢复和环境保护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其中荒漠化地在我国分布较广,占地面积宽,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破坏。文章综述了荒漠化地的形成机理及其防治和改良措施。  关键词造荒漠化地,造林绿化,理论技术    根据《联
期刊
摘要在职业教育得到大力发展的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育如何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职业教育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已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材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教育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
期刊
教学内容:感受泗水美丽的春景;感受孔子有关水的循循善诱的一段话。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第8自然段。  2、理解生字词,联系上下文体会司空见惯、深思熟虑等词语的意思。  3、体会第8节中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涵的道理,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板书:孔子  (1)三人行,
期刊
摘要:《化工机械基础》是技校化工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材中力学部分的外力与内力,是整个教材的基础,也是教师讲课中的一个难点。在讲解时,对这两个概念认真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配合相应的图形和实验,调控好教学的节奏和气氛,使学生加速理解、加深记忆。  关键词: 外力 内力 力学    《化工机械基础》课程的内容包含物体的受力分析与计算、构件的强度、化工机械常用材料、化工容器和机械传动基本知
期刊
当前,各地正在借鉴北京丰台区的经验,大力开展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那么,教师发展学校有哪些实践特点呢?     一、合作性    教师发展学校是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建设的。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大学与中小学双方共同协商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大学向共同合作的中小学派遣指导教师和师范生,同时为他们开放必要的教育资源等。大学的指导教师根据
期刊
中学思想品德课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础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四有”的好公民奠定基础。中学思想品德课新教材教学改革几年来,由于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探索,教学的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
期刊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爱好是在兴趣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一个人对某项活动发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参与这种活动的动机,继而参与这项活动。在活动中他感到有趣,于是就产生了对这项活动的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是十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
期刊
古人提出的“文以载道”是指用文章来说明道理,而今天我们所说的“文以载道”的“道”,则泛指作品的倾向、思想内容,具有寬广的内涵。在这里我们把这“道”理解为思想道德。  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多为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教师应发掘文言文其中的道德价值,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