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ian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迸发出了极大的热情,更新了教育观念,进行了许多有创造性的工作。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目的是构建能促进人的健康发展、适应科学和社会进步的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功能、结构、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理念是学校教育生态形成的先期要素,而学校管理则是学校教育生态平衡形成的关键。没有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就不可能有课改目标的真正实现。新的课程理念呼唤新的学校管理体系。现行学校管理在管理目标、管理方式、评价方法、管理结果等方面与新课改理念有诸多矛盾。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学校管理理念与管理制度的重建就成为每个学校不容回避的问题,如何改变旧的管理模式,建构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的学校管理体系,在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研究氛围的营造、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对学生的智能领域和非智能领域的学业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就成为每个管理者必须研究的课题。对此,结合本人体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思考,现将有关问题提出,与各位共同探讨。
  
  一、现行学校管理与新课改理念的冲突
  
  1、分数管理的盛行与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管理目标之间的矛盾
  现行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基本上都是以学生的期末考、统考、中考学生成绩为主要依据对教师进行奖惩,对考试成绩的数据处理基本是做简单的平均分和及格率、优生率的计算,很少有学校对数据按统计学原理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虽然有很多学校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并且对教师评价也参考了教育科研等方面,但对教师的终结性评估都没有纳入其中,对教师奖金的计算基本是以分为主。分数管理的最大问题是忽视了教师劳动的过程性、群体性。新课改提倡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不以奖惩为评价目的,而是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专业的成熟、知识的整合、增大劳动的创造性成份、最终使教师走上专业化道路为目标,显然分数管理与新课改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2、以章为本,管重于理,管而不理的现状和新课改提倡的“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理念之间的矛盾
  一般而言,学校制度建设是管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但不少学校在制定学校有关的规章,或是在执行学校的规章前后,要么刚性过强,要么制度不健全,有些根本不要制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不少的隐性殆工现象,大多数教师只满足于完成自己的升学任务,不愿意对教育的本质进行研究,不愿追求更佳的教学效果。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管理,理重于管,理顺师生的思想,理顺师生的行为,理顺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才能做到管有所依,管有所源,管有所序,管有所效。教师还要承认学生的差异,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教师要本着让学生“能飞的飞,能跑的跑,能走的走,不能走的推一把”的思想,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功”标准,坚持每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发展;每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提高;每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相同规格。
  3、对教师评价与新课改提倡的发展性评价中评价主体多元化之间的矛盾
  在当前的学校管理中过多地存在“以权为本,权力至上”的观念。突出地表现在对教师评价的单一性,评价主体即学校行政,没有体现现代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对教师的考评没有被评教师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参与。发展性评价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尤其关注被评价者(即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将教师的高尚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充分调动起来,引导教师以为人之师的正确价值为取向,使之主动投入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并在极具挑战性、创造性的劳动中,成长为合格的当代教师。教学的价值主体是学生,学生及与学生紧密联系的家长和社会有代表性的机构或各界人士,也应当成为评价主体之一。
  4、学校管理的封闭性与学科的整合、教育的互动性、社会之间的矛盾
  ①是教学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封闭性:主要以学科为本位,强调学科教学的独立性,到初三(或高年级)才进行综合学科备课,忽视学科教学中的互动性;
  ②是德育管理以学校为中心,对学校以外的与学校教育生态形成有重要关系的人文、地理等因素所构成的旁系环境的培植与利用不够;
  ③是活动课程的管理,除研究性学习以外,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师生的教学活动只是在学校进行,各种知识的应用,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新课改提倡的“大众数学”、“问题解决”、“信息素养”、“大语文教学观”、“教学的外延要等于或大于生活的外延”等理念,显然要求学校不应当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孤岛,而是要有机地溶于社会,学校教育与科学和社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形成互动性、网络化的现代教育体系。
  
  二、确立适应新课改的学校管理理念
  
  学校管理理念的转变,是保证新课改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认识,我认为,适应新课改的管理理念有四个“走向”。
  1、从“服从”走向“服务”
  长期以来,在学校中存在着“管理唯上”的现象。面对新课改,每一个管理者必须从“课程服从于管理”转向“管理服从于课程”,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诠释课程管理与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①从管住学生到相信学生的转变
  学校的任务不是为了“管住”学生,以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而是充分相信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创造足够多的机会,让学生在课程管理的过程中得到主动的发展。我们应该牢记一句话“学生永远是行的”。
  ②从监督教师到促进教师的转变
  学校要善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倡导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管理者、决策者,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只是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
  ③从囿于校园到走向社会的转变
  本次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更换,而且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把视线从狭窄的校园移向广阔的社会,尤其是移向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现在,课改要求管理者必须沟通学校和家庭的联系,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课程资源更为丰富,让每一位家长都成为学生新课程学习的老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
  2、从“单一”走向“综合”
  本次课程改革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彻底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国家课程管理体系,给学校以很大的自主权。要求学校管理者改变过去等靠的课程管理模式,主动出击,根据有关课程文本,结合学校自身情况、教师专业水平、学生的各种能力,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同时保证好三类课程的合理比例,既不能用国家课程挤占地方、校本课程的课时,也不能用校本课程挤占国家、地方课时,更不能随意拔高三类课程标准。
  3、从“结果”走向“过程”
  ①注重备课过程,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材只不过是一个例子,教师要超越教材,变教材为“学材”,教师应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而不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尽量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减少无效备课,彻底抛弃那种以检查备课教案为主的行政管理模式,明确备课与写教案的关系,教案写的多,字写得好,不一定说明备课备的好,不看备课的结果,注重备课的过程,学校管理者主动参与教师的备课过程。
  ②上课过程从过去关注教师转移到学生,让教师从当好“演员”转变到做好“导演”。提倡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师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参与,而不是简单的给与,让课堂充分展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我觉得首先应为教师松绑,抛弃过去的五段式教学法(复习、导入、新授、巩固练习、布置作业),不要让教师“带着镣铐跳舞”,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个性,不去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③学生的作业管理,提倡布置一些收集信息、综合学科、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探究性作业。
  4、从“静态”走向“动态”
  每个学校的管理制度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我们应注意到本次课改的一个显著特点——生成性。例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适应它要求的是弹性课时制,这意味着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相结合,这样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时安排雷打不动的制度。所以,管理制度从“静态”走向“动态”是必然的趋势。
  
  三、对重建新的学校管理制度的思考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重新构建学校管理平台,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实现管理职能的重大转变,势在必行。
  ㈠、新课程改革下学校管理的策略和模式转型
  与原课程相比,新课程不仅对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等进行了调整,还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给予了足够的关注;新课程不仅促使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的改变, 还将促进评价制度等的改革。新课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洋溢着时代的气息, 也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挑战。
  1、新课程下学校管理的基本策略
  1.1、新课程下的学校管理是开放式的管理
  所谓开放式的学校管理,首先指学校管理理念是符合时代的要求和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的;其次是指学校的管理模式是动态的、灵活的,能够适应学校发展和变革的要求。具体来说,开放式管理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管理理念上,开放式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改变封闭的、固步自封的管理思想,把学校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用动态的组织观代替静态的组织观,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受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要求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有利因素,形成教育合力;要求学校管理者善于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从单纯的被管理者角色向既是被管理者又是自我管理者的角色转变。
  ②管理模式上,开放式管理要求引进参与式决策的理念。参与式决策是指学校的成员都成为决策的一员,是名副其实的自我投入。参与式决策会极大地激励参与者,从而发挥他们的干劲、创造力和积极性,也激励着师生员工为学校效力并承担更大的责任。
  ③师生关系上,开放式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者要重视引导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引导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使师生通过交往建设一种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④课程建设方面,开放式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者帮助教师形成“课程参与”的理念。“教师课程参与”是指教师作为课程的主体之一, 参与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完整活动, 是对教师作为单纯的“课程传递者”的否定。管理者要为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和支持,搭建参与课程建设的平台。
  ⑴、新课程下的管理是人本化的管理
  所谓人本化管理,就是把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作为管理的最终目标,强调在管理中要研究并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重视人、尊重人,采取各种管理手段和措施 激发人的工作动机,激励师生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去。它是一种基于规范又超越规范的管理制度,而不是只见规章不见人。它要求学校管理者把学校视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教师与学生共同获得发展的机会,凡是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行为都被认为是合乎学校管理原则的。
  人本化管理还是一种自主性管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要求学校管理者将权力适度下放,让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学校实施三级课程管理要求学校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实施人本化管理,还需要学校管理者开展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教研、培训活动,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教研、培训活动,帮助教师进行新的角色定位,引导教师自觉进行角色的重塑,为教师顺利实施新课程提供必要的资源。
  ⑵、新课程下的管理是一种学习型的管理
  课程改革是一项新生事物, 要使课改工作顺利进行,还有很多艰巨的工作要做,有漫长的路要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需要共同研究和学习。学校管理者要帮助师生转变教育观念,对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共同研究、探讨,在学习和探索中促进管理方式的完善。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管理模式转型
  新的学校管理模式必须有利于新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从管理的宏观视角看,为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校管理模式应完成以下转向:
  ①、从强调常规管理转向注重创新管理。常规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重视常规管理,学校工作就不可能有一个良好的秩序。学校中的常规工作之所以重要,从根本上说就是学校的职能和内容是基本稳定的。任何时候学校都不能没有常规管理,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情况下常规管理都是学校管理的中心。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基本以常规管理为重点。目前,学校所处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改要求“既有利于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又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生成和发展”。同时,在课程管理上的指令性减弱,“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面对非程序化问题日益增加的现实,学校管理如果不将重心转向创新,就无法完成改革重任,达成课改目标。
  ②、从强调有形资产的管理转向注重无形资产的管理。对新课程与教学的管理,要求必须把学校无形资产的管理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首先,学校领导要提高对学校无形资产的认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其次,学校管理者要采取切实措施开发学校的无形资产,将开设特色课程、培养名师、提高社会声望等放到开发学校教育资源的高度加以对待。再次,要增强依法办学意识,依法保护属于学校专利权之内的教改、科研成果。
  ③、从强调物本管理转向注重人本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知识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日渐突出,而人是知识的载体,要发挥知识的作用,必须发挥人的作用。将管理理论的选择和新一轮课改联系起来,不难得出人本管理更符合改革要求的现实的结论。因为:第一,人本管理提倡决策重心的下移,从而打破了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泾渭分明的界限,让“被管理者”参与决策。新课改所突出的也正是课程管理权力的下移,让地方、学校、教师在课程管理中拥有更大的权力,尤其重视教师对课改的参与。第二,人本管理主张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作为工作的依据,而不是以服务者主观的理念亦或什么客观标准为依据。目前新课改的出发点之一就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这种发展是主动的且富有个性的,新课程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形式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第三,人本管理强调人与组织的共同生长,甚至提出“员工第一,工作第二”的口号。新一轮课改也追求通过课改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进而带动学校的发展。以课改育“名师”,以“名师”建“名校”,形成改革与发展、个人与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成为一些学校的战略选择。
  ④、从强调分工转向注重团队协作。面对新课改的目标指向,学校管理的重心必须从强调分工转向注重团队协作。因为:第一,新课程目标的多维性、内质的丰富性,反衬出教师个人知识、能力的局限性。面对全面要求的教育目标和日益增加的知识量,学识多么渊博的教师都会显得知识欠缺。现代教师不能靠单兵作战,只能靠大兵团协同作战。第二,综合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求教师打破学科界限、门户观念,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科间的学习、吸纳和整合。因此,不能再期望百科全书式的教师承担起综合课的教学任务,而只能靠教师之间的密切协作,通力配合。第三,新课程反映了校本管理的某些内容,如校本(学校)课程开发、校本教师培训等,这唤醒了教师的“学校意识”,对组织的认同感有助于教师之间形成凝聚力、亲和力。
  ⑤、从强调刚性管理转向注重柔性管理。传统的学校管理推崇刚性管理,主要依靠组织职权、规章制度对下实行强有力的控制。新课改所要求的不是刚性管理,而是柔性管理。其理由为:首先,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实际上是通过对教师的管理来完成的,而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离开了教师的创造性工作,课程改革的方案就只能是虚幻的。对教师的管理如果限制过多、过严,手腕过硬,就会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创造力。相反,柔性管理则为他们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第二,新课改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明智的管理者不是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为教师创设探求问题的文化氛围。第三,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是一项专业化极强的工作,对专业人员专业活动的管理不能靠严密的组织制度和有力的行政约束,有效的管理只能是宽严有致,甚至无为而治。
  ㈡、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管理
  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学校课程管理已成为国家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课程管理就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基础教育课程的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而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的安排、实施、开发、设计和评价的自主管理活动。
  1、学校课程管理的内容
  学校课程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保证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并在具体的课程管理工作中协调、优化和整合国家、地方、校本三类课程。学校课程管理的具体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制定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实施计划。学校课程管理的任务首先是保证国家课程计划的执行,因此,学校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管理首先要制定实施计划。其主要方式包括对课程设置、课程安排和课时规定等方面的决策和统筹安排等。课程实施计划一般以《学校年度课程实施方案》的形式编制,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学年各年级的课程门类、课时分配、课程总表、作息时间表等。
  ②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标准及质量要求的管理。主要包括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标准的解读和研究,制定本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素质发展目标体系,制定校本课程的开发项目及标准,规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课程实施的要求与评价建议等。
  ③课程编制的管理。主要包括对学校实施的所有课程的学年编制,依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计划并确定相应的学分、学时,编制教学日历和课时安排表等。
  ④课程实施的组织、安排和监控的管理。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管理是教学全部过程的管理,主要包括对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的选择、编写及使用情况的管理,各门课程教师的配备、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教学工作常规的制定和检查、教学基本环节的常规管理,以及课外、校外活动的安排、组织和指导等。
  ⑤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设施的管理。主要包括对教学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的配备、保管、维修和更新,以及设施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检查等。
  ⑥课程评价的管理。主要包括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评价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开发与使用的评价。具体内容有:制定课程评价的管理制度和课程评价标准,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各层次的评价制度和标准,各门课程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课程运行中的阶段性评价。
  2、学校课程管理的职责
  学校课程管理的具体职责应当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根据教育部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当地社区和学校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学校学年课程实施方案,并报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②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学校课程管理文件, 结合本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提供给学生选择。在规定时间内向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送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并接受审议。
  ③选用经国家一级审定或省一级审查获得通过的教材。在选用教材方面,应贯彻民主原则,组织教师、学生代表参加,并通过多种途径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
  ④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在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建立校本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
  ⑤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所有课程实施管理。特别是对于教学、评价与考试、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要进行自我监控。
  ㈢、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管理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新课程的全面推进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和保障,改革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课程下的教学管理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互动的理论学习研讨制度
  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有的放矢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引领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扩充知识视野、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深远影响。学校可以给教师订阅专业教育教学刊物,向老师推荐优秀理论文章;建立学习检查制度,并成立理论学习指导检查小组,对老师撰写的读书笔记、反思日志等进行检查评比;组织教师讨论,共同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创新教学常规,建立新的教学规范
  制订教学计划、精心备课、认真授课、听课评课、出题考试、判卷打分等,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常规工作,在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教学制度的重建并不是完全抛弃这些教学常规,而是要改革教学常规中不适应新课改的部分,实现教学常规的创新。在实践中可以推行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反思相结合、个案学习创新和教学问题累积、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的作业及试题选择等制度。通过常规教学制度的创新,使教师由原来的被动应付常规检查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原来的消极布置常态化的作业、设计呆板的试卷转变为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速度设置个性化作业和多样化试卷,实现教师工作的创新发展。
  3、建立教学行为反思制度
  任何教师在教学上取得的成就,不仅仅是靠他们多年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靠自我的教学反思。这种反思包括基于问题解决的反思、典型个案的反思、课堂案例的反思等。反思作为校本研究中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是教师对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学校可以建立教学反思制度,要求所有任课教师,每新授课后写一篇反思日志,每月写一篇高质量的反思性文章,每学期写一篇教学反思总结。这样,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教学能手或教学骨干。
  4、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 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转型要求,要求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即要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等各方面的作用。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开展和深化,要求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指导能力, 建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学校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
  5、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对教师工作的考查、考核、评价、评定是学校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它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具有最为直接的导向、激励作用。新课程下学校必须基于对传统考评制度的深刻反思,重建一种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在考评内容和标准的制定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的内容。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成果,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使教师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㈣、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管理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师,教师群体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每一个教师都是一颗金子。“是金子总会闪光”,就要看校长有没有慧眼去发现其价值,有没有驾驭这个群体的能力和艺术,能不能把学校建成实现其生命价值的摇篮,让金子发出耀眼的光茫。过去,尽管我们强调教师是学校的主人翁,管理要以教师为主体,但是,在学校管理中还是过分地强调科学管理,强调量化考评,以严格的制度、冷冰冰的数字去约束教师,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挫折,这种管理,其本质还是见“物”不见“人”的非人性管理。新课程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要让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新课程需要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其实质就是建立民主、开放、合作的伙伴关系,改变过去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把学校办成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生命绿洲。
  1、教师是该依靠的人
  建立和制定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有序、科学,是学校管理应该追求的境界之一。传统的管理完全依赖于制度和所谓的规范,制定了繁琐而刻板的制度、条例,以此来规范教师的种种行为。这种管理模式下,教师得不到精神上的尊重与慰藉,只是被动地服从,不可能真正发挥出创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师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他们希望和欢迎领导能以民主的作风为学校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和睦共处,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据此,我们确定了这样一个信条:少一点强制,多一点尊重;少一点疑虑,多一点信任;少一点不准,多一点自由,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空间。这种人本化的管理对于主体意识突出的教师们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首先是尊重:在学校管理上,我们坚持教代会制度,认真听取教代会代表对办学的建议和意见,让代表参与到学校管理的工作之中,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凡是应公开的内容都向教师公开,使教师心里明明白白;坚持倾听不同的意见,甚至是反对的意见,念人之功,容人之过,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给教师穿“小鞋”。所以,教师与领导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其次是信任:在班集体建设、教研组建设、科研队伍建设等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我们都放手让各个部门或有关教师去做,使他们在获得信任满足的基础上,激发起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第三是自由: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八小时之外也继续在工作,诸如备课、进修及课程研究都是教学工作的延伸,往往要占用大量的休息时间。对于教师的出勤,我们不采用签到制,半天之内的事假只要向教研组长请假就可以了;工作之余可以听听音乐、玩玩有益的游戏。这样,我们在学校构建起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的人文精神,教师之间形成团结、合作的群体关系,在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中,怀着快乐的心情为学校工作,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2、教师是该发展的人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同理,学生要发展,老师也要发展,学校应当成为“教师发展学校”。
  其一,教师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作为生命体,教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期望得到人们的尊重,获得他人的关爱,得到他人的认可。成功欲望是人的生命本能之一,没有谁会去追求失败,教师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几乎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班级比其它班级好、自己执教的学科比其它学科教得更好。其二,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教师不是单纯的教学任务的执行者或角色的扮演者,而是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创新者和需要不断发展的专业工作者。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必须走下传统的圣坛,以自身的不间断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其三,教师最富有个性、特长:“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校里的教师,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有独特的成长经历与心路历程,在道德水准、人格修养、心理素质、学业水平、工作能力乃至个性爱好上都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差异经过努力会不断发生变化,差异的程度是相对的,差异本身却是绝对的。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教师群体的丰富多彩性。
  3、教师是发展中的人
  每个教师都是一颗金子,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我们要善于发现其价值,努力把学校建成教师实现其生命价值的摇篮。
  首先要尊重个性:作为生命体,每一位教师都是独特的,在管理中,我们既承认教师的这种差异,也在尊重个性、承认差异的前提下,努力求同存异。只要教师们的追求符合国家的宪法规定,只要其追求统一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我们都要认可,这种认可会极大地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要用好各种类型的人:我们注意用好学校中的二类人:一是能力较强的人,把这些人放到学校的重要岗位,发挥他们在学校中的带头作用,并且鼓励他们敢于超越自我,成为一定区域内的佼佼者;二是个性明显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思想敏锐、思考问题有独到之处,眼光尖锐、分析问题深刻透彻,但往往自我感觉良好,不容易听进别人的意见。我们尽量避开其短处,把他们放到有利于他们“扬长”的位子,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让他们在事业的成长中实现着自己的生命价值。三要以赞赏的目光来看待教师:教师都有一种希望自身工作价值得到人们积极承认的成就心理,赏识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积极评判,将会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每个教师身上都有其长处,也都有短处。所以,我们以宽广的胸怀,谦谦的雅量,多看到教师的长处,激励教师,充分的肯定其点点滴滴的进步,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享受。这样,在学校领导的赏识中,教师们感受到了自身价值的实现。此外,我们还构建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使教师真正感到学校是他们发展的最佳处,是他们生命价值实现的摇篮,是他们最向往的地方。
  总之,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首要的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意识,真正做到“目中有人”,把教师视为涌动着活力的特殊生命体,在注重管理的科学化、有序化的同时,确立生命意识,关注生命,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实现其生命价值的绿洲。
  ㈤、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制度的管理
  重建教师评价制度是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制度构建的核心之一。对于学校而言,决定学生素质高低与学校命运兴衰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搞好教师评价工作,对于建设活力充盈、奋发有为、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保持学校健康、全面、持续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制度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重建教师评价制度,应注重以人为本思想。评价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其结果并不是目的,通过实施评价,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教师自我发展与完善,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才是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促进人,发展人,提升人,完善人,要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制度的灵魂。
  2、教师评价制度应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操作规范性。在积极引领广大教师投身于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给予教师明确的工作方向感与尺度感。即教师工作向哪个方向努力,怎样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简捷明了,且具备操作的规范性。
  3、教师评价制度重在体现评价的激励性。古代大禹治水成功的秘诀是“导”而不是“堵”。对于教师群体的力量,也要导引在前,激励为主。学校倡导、鼓励做的事情,要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对待,而不宜过于突出限制、制约因素。如果教师认同激励的价值,并对追求目标有确定的预期,通过努力能够获得成功,工作中就会有奔头有干头。切实有效的制度可以令人产生持久的精神动力。我们重建教师评价制度,应当成为教师工作强劲的动力源泉。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群体,是智力劳动者和精神享受者。教育工作所特有的长期性、综合性和不显效性,以及教师对学生、学校、社会所施加的个人影响,使诸多工作指标难以量化,不完全适用量化评价的方法。如何恰当的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是教师评价制度重建的难点所在。
  4、对于教师评价,我们还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工作中不仅要面对学生、同事和学校领导,还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家长与社会,良好的个人形象和影响力是教师工作不可缺失的,因此教师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相比,自尊心特别强烈,心理负担也特别重。维护教师形象、保护教师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5、有据可查的工作才可以进行量化评价,并且不宜过分精细。
  6、注重发扬民主。开展多元评价,定性结论需要综合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意见后作出来。
  7、关注未来发展。不只是看教师今天的工作业绩,更要为明天预留发展空间,评价中保留弹性是必要的,切不可一榔头打死。
  8、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方法,原则上评价结果不排队,不公示,或者仅公示特别优秀的部分教师。这一点对于保护未成熟的年轻教师和暂时尚有缺陷的教师,意义重大。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教授:“在新课程改革中,把浅水区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带到深水区使用,是有条件的。”我们不能仅凭着已有的经验办事,应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积极创新,把制度重建工作做得更加科学有效。
  ㈥、新课程改革下的班级管理
  新课程下的班级管理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变化。要使班级管理较好地服务于课程改革,必须对传统的班级管理作必要的调整。新课程下的班级管理,应该积极采取以下几条基本的措施
  1、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加强个别指导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是长期以来我国班级管理中卓有成效的原则和方法。在新课程下,它仍然不失为班级管理最有价值的方法,它是新课程下保持班级教育功能、实现课改目标的重要保证。
  ①重视班集体建设以提高班级的教育功能
  班集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又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要发挥班级的教育功能,必须首先将之建成坚强的班集体。新课程下仍然应重视班集体建设,以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而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集体的凝聚力,维护集体的团结和统一上。为此,要提倡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班集体建设。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会有不断升华的心理认同,而一旦有了对班级的心理认同,就会激发参与班级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学生集体观念、团体意识的增强和合作精神的有效培养,又为课改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②加强个别指导以促进集体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新课程下,要实现课程改革目标,更需要加强个别指导。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的自主权、选择权不断扩大,需要有人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过程中,班主任起着责无旁贷的作用,需要对学生加强适应性管理,使之尽快顺利地融入教学班,适应新的课程教学和班级氛围,以求个人理想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增加,尤其是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接触生活的时间和机会的增加,需要班主任给予指导,使之合理地利用时间和空间,一方面更好地了解自然、社会和生活,丰富经验,增长才干;另一方面又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最终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为了给学生提供恰当的帮助、中肯的指导,班主任必须保持对学生的了解和研究,平时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教师对学生越了解,指导越有针对性,越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也越有利于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2、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除了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外,还必须调动学生自身的教育力量。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所以,新课程下,班级管理在注重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最终实现从“他律”到“自律”,并求得自我发展。
  ①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能力。
  新课程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导向、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调整,最终实现自我发展。所以,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个人自评、他评、小组评议、集体性评价等方式,学会正确地认识自身各方面的特点,尤其是自己的学习状况;鼓励学生自我肯定,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努力方向,选择可行的发展途径,使自我的发展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自觉性。为了避免学生自我评价在主观性和准确性方面的偏差,要辅以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合理地认同与确证学生取得的成果,帮助学生改进不足,并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②纪律约束与学生自我调控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由于学生的不成熟性,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需要有纪律和规范的约束。但是,纪律和规范只有被学生自觉地遵守,才能发挥教育作用。所以,在班级管理中,首先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参与各种规章制度的制订。学生参与制订班级制度的过程,也是将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的过程,它有助于提高学生行为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新课程下,随着学生选择权的增大,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扩大,教师不可能再对学生进行“全天候照料”。所以,更应该重视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自觉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增强责任感。
  ③教师预设与学生自我规划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我设计能力。
  班主任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精心规划的同时,更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规划。在学习上,应允许并鼓励学生参与自己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的确定,为其提供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机会,这样可以使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和方式,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学习。实际上,新课程倡导的选修课、学分制、课程标准的层次性等,也就是向学生提出了自我规划、自我设计的要求。班主任应当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设计,最终实现自我发展。
  3、封闭管理与开放管理相结合,提倡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在新课程下,随着课程结构的调整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将更加广泛地受到学校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全封闭的管理”,而是需要敞开大门,加强与学生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有力支持和配合,使之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将封闭管理和开放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使家庭和社会都能保持对学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而在三者协调统一、形成合力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发挥主导作用。
  ①加强与学生家庭的协调与交流,争取家庭的积极配合。
  班主任与家长应当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建立互相沟通、互相理解和互相配合的紧密联系。班主任应主动与家长交换意见、交流经验,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与家长统一教育要求,协调教育影响,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另外,班主任还要热情关心家长的家庭教育状况,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沟通,争取社会的有力支持。
  班主任应主动了解、研究社会,把与社会各方面的互相配合和支持列入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班主任要与校外教育机构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和要求,主动争取社会各界对班级工作和学生各种校外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的支持和配合,努力使社会保持对学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机构组织的活动,充分利用社会各种教育资源开展课改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眼界,培养能力。
  ㈦、新课程改革下的校长角色转变
  新课程能否真正进入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对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和认同,以及能否进行积极的组织与领导。校长必须适应课程改革形势的变化,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
  1、校长应成为新课改的推动者
  长期以来,课程改革大都由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专家主导,采取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校长总是承担着被动执行者的角色,在课程方面的主动权很小。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权力落实到每所学校,责任落实到每位校长。因此,校长首先必须转变观念,自觉领悟新理念,掌握新标准,优化自身的课程理论修养,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充分调动学校全员参与课改的积极性,推动新课程的实施。
  2、校长应成为新课改的研究者
  新一轮课程改革应落脚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处理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的具体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方式的互动变革是当前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的首要任务。由于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以在互动变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此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本次课改的一个亮点。校长应在明确师生互动变革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加强课改实验研究,以研促改。
  3、校长应成为新课改的组织者
  课改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教师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校长应当做好新课改的组织工作。首先,要积极领悟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施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根据本校实际,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新标准,感悟新理念,开好新课程。其次,要深入课改第一线,科学有效地组织指挥全校的课改工作,到班级中去、到师生中去、到课堂中去,坚持上课、听课、评课,掌握组织课改的主动权。
  4、校长应成为新课改的协调者
  课改是一项牵动学校全员和社区、家长的工作,校长必须充分发挥整体的合力效应,以保证所有的力量都为课改的顺利实施服务。首先是学校内部目标、任务、职权、利益的协调,营造团结和谐、相互协作、运行有序、充满活力的浓厚氛围。其次是学校内部与外部的协调,校长要注意学校与社区及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处理,加强学校与校外各种力量的沟通与交流,调动学生家长在课改中的积极性,努力为学校课改工作创设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5、校长应成为现代型学校的设计者和建设者
  实施新课程,要求我们重新理解学校存在的价值,认识学校的核心意义,把学校建设成为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的现代型学校。因此,作为一名现代校长,管理不能停留在经验层面上,要用先进的管理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直面校情,抓住机遇,精心描绘学校发展蓝图,成为现代型学校的设计者和建设者。
  
  结束语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就是要建立人本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就是要更加重视人的尊严,遵循人性形成的规律,开发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把教师主体的发展与学生主体的发展有机地在教育过程中统一起来,以高质量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学校发展计划来激励师生,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并同时体验到学习和工作更有价值和更有尊严,从而为学校可持续健康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而新课程中的新的教育理念与创新要求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因此,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正确认识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作用与变化,并通过管理制度的重建来应对变化,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发现他们的优长,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作者单位:545708广西金秀县桐木中学课题组)
其他文献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应该讲求教学语言的艺术技巧。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语言来实现。斯托利亚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将抽象、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艺术表达方式必不可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又最基本的任务是就是素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正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核心意义,就是培养和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不难看出,德育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德育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头戏”。    一、德育教育与新课程改革之间关系依存    1、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表明,教育应当使学生在德
期刊
【内容摘要】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指导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他希望在一场革命中解决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双重问题,所谓“毕其功于一役”。对三民主义的理解是人教版《文化史》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试分析之。  【关键词】孙中山 三民主义“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他为中国的民主革命耗费了毕生的心血。他所领导的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期刊
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某些学校还是穿新鞋,走老路,错误地把思想政治课当成是非基础科。在教师配置,课时安排等方面不认真对待,认为谁都能上,无所谓专业,一星期最多两节课,难度系数为0.4,其它科目难度系数均为1,每星期8节课为满课时,政治课却是10多节才能满课时。同样都是45分钟一节课,试问这样合理吗?  而学校领导却认为只是初三抓一下就可以了。难道初一、初二就可以放松或不开设吗?这种做法与我国实
期刊
新课程改革在我县的全面推行,对全体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政治学科教师也不例外,我们必须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具体实践中努力学习,虚心求教,才能把握新教材,胜任学科教学工作。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我有这样一些认识:    一、对教材内容的认识    我们认真研究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就会发现,从教材新、旧知识体系的横、纵坐标对比中可以看到,教材编排体系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教材的内在联系加强了,也更
期刊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师掌握的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同高中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状况之间不平衡的矛盾。高中政治教育是否成功就表现为这个实践过程是不是成功地消解了这一基本矛盾。高中政治教师与高中政治教育发展要求是统一为一体的,代表着高中政治素质的本来要求去教育高中学生,而高中学生作为被教育的对象,是高中政治素质教育的实践目标对象。这个矛盾的统一的双方通过不断的矛盾运动实践着一个
期刊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教学模式,即: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学生练习——教师小结——学生作业这样几个环节。教师主要用讲授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然后,就是学生的落脚点“背”下一些历史基本知识,甚至是重点问题的解析,结果是学生疲惫,甚至厌倦。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不感兴趣,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历史新课程改革教学要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
期刊
一、电子技术课改问题的提出    1、知识经济和市场竞争呼唤高素质技能人才是电子技术课改的外部压力。在新世纪里,人类社会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社会结构、职业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职业越来越向高科技、智能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知识以及知识的运用将是社会发展的又一大动力之源。因此,社会和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这必然强有力地拉动了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在经历了专业现代化建
期刊
长期以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多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这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课堂也就变得死气沉沉。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重视新课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更是如此。一节课的开头,直接影响学生整节课的情绪,以及思维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实验的优势,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上好化学实验课对学生学习化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实验课上教师应重在组织、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启发引导学生解决实
期刊